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酱豆河南特产一口香 河南特产酱豆五香豆瓣酱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酱豆河南特产一口香 河南特产酱豆五香豆瓣酱更新时间:2024-01-14 09:45:48

一. 河南省 郑州 新郑 柠檬嫩牛肉

做法:牛上脑肉切薄片,下入沸水烫熟,迅速放入冰水中浸泡2分钟,捞起沥干水份备用。柠檬半个榨汁,半个切小块备用。黄瓜、洋葱、胡萝卜切细丝,西红柿切小块备用。将熟牛肉片与各种蔬菜丝、柠檬块、西红柿块混合,加入柠檬汁、盐、蘑菇精、香油搅拌均匀即可。

二. 河南省 商丘 睢县 马家包子

马家包子因产于睢县东关回族马家而得名,是河南风味小吃之一。以精制面粉、牛羊肉或鸡鸭肉为原料,配以香油、葱姜、大料丁香、三瓦桂皮、花椒、味精、精盐、胡椒等包制而成,再上笼蒸熟。馅多肉鲜,生馅稀懈,热馅团而不散,油多喷香而不滴,肉多味醇而不腻,咸香适口,鲜美利口。马家包子外形美观大方,皮薄雪白,熟后晶莹如玉,吃着满嘴流油,清香称心。在睢县,从早到晚吃马家包子的人络驿不绝,省内外来客以能吃到马家包子为荣。

三. 河南省 南阳 南召 南召柞蚕

南召柞蚕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召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是全国19个柞蚕基地县之一和全国唯一的一化优质柞蚕茧出口基地县,2000年7月被命名为“中国柞蚕之乡”。

历史悠久南召柞天业兴于汉,宏于明,盛于清,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西汉末年境内有野蚕成茧,东汉光武开始人工放养。明嘉靖年间,“山丝产额甲于各县”,“妇孺会络经,满城梭子声”,出现较大行店、货栈,南召店(旧县城)“日进斗金”。清代南召蚕业进一步兴旺发达,民众以“养蚕为业,植柞为本”,光绪年间,上海“久成”丝行在南召设立分店,南召丝绸远销欧美和俄国,县衙创办蚕桑学堂,培养养蚕和缫丝专业技术人才。民国10-20年为南召近代柞蚕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全县蚕农占总户数的65%,年产丝20余万公斤,产柞绸230多万米,上海买办资本所设立的丝行向外商大量经销南召柞丝绸,称“花旗”货,河南丝绸贸易中心遂移至南召李青店。

四. 河南省 南阳 桐柏 桐柏玉叶茶

桐柏玉叶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桐柏玉叶是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的。桐柏玉叶茶外形扁平光滑,芽毫隐藏,色泽绿翠油润,汤色杏绿清澈,滋味鲜、醇厚、香高持久,叶底嫩绿明亮。

桐柏玉叶是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的之一,茶叶的一种。桐柏玉叶茶产于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缭绕,茶园群山环抱、温差大、树木和野花常年多见,小气候特别的老茶区——桐柏山主峰太白顶东侧的金台观、水帘洞、桃花洞一带,是桐柏茶种场研制的新名茶。

桐柏山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桐柏山茶特有的品质和风味,唐朝时已是闻名茶业,宋朝时即为全国十三大茶场之一,现为河南省产茶重点县、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全县有优质生态茶园5万亩,年产干茶1000余吨。

桐柏玉叶外形扁平光滑,芽毫隐藏,色泽绿翠油润,汤色杏绿清澈,滋味鲜、醇厚、香高持久,叶底嫩绿明亮。肯有防感冒,助消化,补肝肾,益精血,聪耳目,抗衰老,防辐射,生津止渴等作用,深受国内外饮茶者的好评,有不亚于“西湖龙井”之美称。

桐柏玉叶1986年被评为河南省优质茶,1997年被评为河南省获奖名茶。

五. 河南省 鹤壁 盘砚

又名天坛砚,产于河南济源。相传,天和地是盘古开辟出来的,很久很久以前,他在一个大鸡蛋里孕育成为了一个巨人,过了十八万年后,他踢破了蛋壳,出来后开天辟地,创造了日月星辰、花鸟草虫,万事万物。他出世时踢破的蛋壳,埋在了太行山下,慢慢变成了细腻光滑的石头,用这种石头制成了不渗水的砚台,就成了当世著名的“盘砚”。盘砚始制于唐朝开元年间,已有十二个世纪的历史。砚石产于市境内王屋山的盘谷寺周围。清乾隆皇帝作了《盘谷考证》以后,“盘谷砚”就闻名于世了。盘谷的砚台,石质细腻,坚而不脆,光滑润泽,琢成砚台后,发墨快细、湿润性强,不损毫端。

六. 河南省 许昌 建安区 粮食

许昌县是国家扶持的重点产粮大县,档发、腐竹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

( 许昌)

七. 河南省 南阳 方城 广阳大枣

广阳大枣东汉末年广阳枣被列入皇室贡品,明清时畅销江南,当时汉口枣行挂牌“九里山前广阳枣一等”,驰名大江南北。广阳枣鲜红个大,落地易碎,酥、脆、甜、后味香,为鲜食佳品。据河南农业大学化验,每百克鲜果含糖21.72%—33.0%,维生素C289.95—394.3毫克,可食部分占鲜枣的92%,出肉率高于其他品种。风味甘甜,宜鲜食,也可加工成干枣、枣品,罐头和枣汁饮料等产品。其干枣又富于弹性,打包成垛堆放的大枣出包后,一天内恢复原形,便于长途运输。

目前方城县栽植枣树面积1.35万亩,60万棵,年产鲜枣1300吨,除广阳大枣外,还有广阳大圆铃、小圆铃、柱铃、石磙铃、马牙枣、羊奶枣等,此外全县还有野生枣树资源21万亩,1760万株。方城县已确定以广阳镇为中心,建立3万亩广阳枣商品生产基地,年产鲜枣1万吨,并将县属五座果品加工厂年加工能力提高到5000吨,实施全方位开发,市场前景广阔。

八. 河南省 焦作 温县 张三包子

张三包子铺生意兴隆 张三包子的创始人叫张三春,排行第三,所以群众把他做的包子叫张三包子。张三包子,质优价廉,三角形水煎包子,三个面均具黄、焦、酥、脆之特点,尤其是包子馅料,别具风味,肉馅不仅柔软可口,并且流油喷香,包子里灌汤,溢出奇香,沁人心脾。所以张三包子自开张时起,一直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名声远扬,在焦作周围享有盛誉。

九. 河南省 洛阳 嵩县 阎庄花生

阎庄花生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阎庄镇的。嵩县阎庄花生粒大饱满、皮色鲜亮、饱果率高、整齐度好。

阎庄镇是豫西花生种植大镇,全乡花生种植面积15000亩,年产花生2226吨,从事花生收购、加工的企事业达100多家,花生畅销省内外,成为知名品牌。

十. 河北省 承德 隆化民俗文化 一百家子拨御面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百家子拨御面技艺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隆化县城北三十公里处有座古镇---张三营镇,清代,因这里只有百十户村民而被称为“一百家子”。张三营镇群山环抱,景色秀丽,以盛产“一百家子白荞面”而驰名中外,白荞面可制作多种别具风味的食品,其中属“拨面”最为上乘。据考证,乾隆二十七年重阳节(1763年),乾隆皇帝赴木兰围场狩猎驻跸张三营行宫,在品尝当地拨面师姜家兄弟的拨面后,龙心大悦,喻赞此面“洁白如玉,赛雪欺霜”,并御封为“一百家子拨御面”。

三百多年来,拨御面虽经十几代人的传承,但至今仍保持原始的风味和独特的技艺。拨御面的制作方法十分考究,和面时,用滚开水烫四分之一(冬天烫三分之一),然后用手蘸冷水按挤,将面揉成一团。醒十分钟以上,再把面放在拨板上,用擀面杖将面擀成八寸到一尺宽,不超过一厘米厚的长方形面饼,然后双手平持特制拨刀,利用手腕、手臂、手指的巧妙配合,按照快、准、匀、细的要求,拨成三棱型的面条,再按照客人的不同喜好和要求制卤调味。

拨御面风味独特,工序传统,拨技精湛,工艺考究,高级拨面师可将面拨到“细如针,白如雪”的程度,堪称中国民间手工技艺一绝。拨御面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大量蛋白质,且含糖量极低,长期食用有助于医治噎食、风眼、化积、止汗、糖尿病、高血压、小肠疝气等多种疾病,对心脑血管硬化患者恢复健康具有意想不到的食疗保健价值。

目前,人们不愿意再学习这项工序复杂、经济效益不高的传统手工工艺,就连它的发祥地张三营镇也少有人问津,在世的拨面老艺人也廖廖无几,使得它面临失传的境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