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保山市腾冲市特产列表 云南省腾冲市有什么特产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保山市腾冲市特产列表 云南省腾冲市有什么特产好吃更新时间:2024-04-15 03:59:27

一. 云南省 怒江 泸水市 瓦姑茶

瓦姑茶是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县六库镇瓦姑村的。瓦姑村自然环境纯净,无任何生活工业污染,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生态茶产地,瓦姑绿茶具有茶色鲜绿、耐泡味甘、清香醇和等特点,是馈赠亲友、居家待客之佳品。

碧罗雪山脚下的泸水县瓦姑村,空气湿润,土壤肥沃,非常适合云南大叶种绿茶的生长。瓦姑茶文化源远流长,这里的群众历来就有种茶、制茶、品茶的习惯。历史上瓦姑茶曾经扬名一时,深受消费者的信赖,曾被誉为“云南的龙井茶”,1967年瓦姑茶还曾被送往北京中南海。

2006年,泸水县由供销社牵头,以农资公司为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组建瓦姑茶专业合作社。在县农资公司扶持下,瓦姑村群众纷纷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大力发展茶树种植。现在瓦姑村280多户村民户户有茶园,全村五千多亩茶园绿意盎然,成为群众的“绿色银行”。每年可以销售150吨左右的鲜茶叶,人均获利300多元。

现在瓦姑茶已经走出了怒江,进入到省内各大超市,与普洱茶、凤庆茶相媲美,深受消费者好评。从2006年开始的短短6年时间,公司及负责人先后获得国家、省各级相关部门的多项荣誉。特别是去年11月,公司生产的“雪黎牌”绿茶在全国供销合作社标准化农产品品牌评比中,成为云南省唯一一家入选全国供销合作社标准化农产品品牌50强的商标。

二. 云南省 普洱市 墨江 墨江竹笋

墨江竹笋是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的。墨江竹笋质洁白纯细,箨毛少,味颇鲜美。

竹笋是墨江较有名的土之一,尤其是甜笋更是美味佳肴,据清《普洱府志》载:“甜笋,味清香而甜,为甜竹之嫩者”,产治城附近及德化乡。质洁白纯细,箨毛少,味颇鲜美。用苦竹笋加工成的笋干也是墨江的,供销部门每年收购数千斤,对外销路很好,深受外地消费者的喜爱。

三. 浙江省 台州 玉环市 楚门文旦

楚门文旦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文旦(柚)别名玉环柚、栾、抛。主要分布于浙江玉环县楚门半岛上的楚门镇、清港镇和龙岩、密溪、芳壮、桐丽等浙江省文旦良种繁育基地。清同治年间由厦门香客传入,迄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种植历史。楚门文旦地理标志商标由玉环县文旦局注册,地域范围为玉环境内的平原区域和海拔一百五十米以下的低山丘陵的楚门文旦。

楚门文旦

成熟时底部平而稍凹,蒂部凸起,果皮橙黄,色鲜有香味,果形沉甸硕大。一般单重1.5~2.5公斤,特点为果肉晶莹透亮,软、糯多汁,甜酸适口,脆而无渣,味浓有清香。果树性喜温暖潮湿,不耐寒,要求年均气温17℃以上,最低气温低于-7℃,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以微酸性或中性肥沃沙壤土最佳。
楚门半岛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7℃,无霜期327天,年降水量1400~1500毫米,分布比较均匀。

历史文化

楚门文旦经选种嫁接培育而成,营养丰富。除生食外,果皮可制蜜栈、果皮糖和提取芳香油。1982年12月在全国柑桔区域会议上鉴评楚门文旦,荣获柚类第一名;1985年在全国优质农产品展评中再次列为榜首。除销于大城市外,还出口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海涂楚门文旦的适合砧木

试验发展

试验于1988年在玉环县楚门楚北塘文旦园进行。该园70年代围垦成园。土壤pH值8.3~8.5,供试树为土栾砧7年生文旦,此外对其他海涂柚园也作了调查。调查项目包括不同砧木对植株地上部生长和结果的影响、根系分布、物候期及开花结果习性等。从调查结果看出,楚门文旦与土栾嫁接亲和力强,嫁接口下部膨大。生长快,树体生长旺盛,定植后3~4年开始结果。树冠较高大,对各种土壤均能适应,特别是能耐盐碱,丰产性能良好,但作扁形果文旦的砧木,果熟期裂果较严重。
楚门文旦与玉橙嫁接亲和力强,砧穗接合部匀称。树冠较矮小紧凑,生长健壮,丰产性能良好。果形较小,汁胞细嫩,裂果较轻。楚门文旦与枳嫁接亲和力强,嫁接部上小下大,并有螺状纹。树体生长势强,树形较高大,茂密,适于作山地文旦砧木。在海涂栽培往往花量多,落花落果极为严重,即使花期采用环剥处理结果也甚少。
土栾砧楚门文旦苗木主根不明显,通常有3~4条粗根垂直向下生长,侧根和吸收根较多。根系水平分布是树冠冠幅的1.5~2倍,但在离树干1.2米范围内根系最多。土栾根系主要集中在10~30厘米土层中,枳根分布较深,主要在10~40厘米土层中。海涂文旦园除地下水位外,粘土层深浅是影响根向下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建园时必须注意。

中国地理标志注册名录

序号:23;地理标志商标名称:楚门文旦;注册号:1299948;商品类别或名称:文旦(柚);注册人:玉环县文旦局;地域范围:浙江省玉环境内的平原区域和海拔150米以下的低丘的楚门文旦。

四. 云南省 保山 昌宁 保山豆粉

“保山的豆粉筋骨又好、又糯、又细,辣子、大蒜、花椒作料样样齐,那股味道老远闻着口水就滴,吃饱了回家打个嗝、喘口气还透出满口的香气。”这是一首流传在保山夸赞当地小吃豆粉的民谣,足以看出保山人对豆粉的情有独钟。

色泽美

传统而正宗的保山豆粉为下村豆粉,用当地老品种豌豆磨面打成浆,煮至一定稠度,然后舀入一个长方形木制托盘,让其自然凉冻几小时后便凝结成型。豆粉表面呈浅黄色,内部色泽稍淡,浅黄中泛白,颜色十分均匀。

切豆粉用的刀是一把长约二十多厘米,宽约二三厘米的轻薄小刀。切时先在刀刃两面抹点凉水,割成方块,取出一块端抬于左手掌上,右手则快速划动,动作极像艺术表演。豆粉条长三四厘米,身子方方的,如竹筷般粗细,片片光滑柔糯,互不粘连,长短一致,粗细均匀,老食客一看就知是上佳之品。

作料多

据保山城假姨妈豆粉店的老板介绍,保山豆粉所放的作料最初只有一两种,后来慢慢地增加到了今天的十余种:油红辣椒、麻油、舂花生、花椒油、芫荽、蒜泥、炒芝麻、盐巴、味精、酱油……拌均匀后即可食用。吃起来有麻辣的畅快提神,有花生芝麻的脆香味道,有酸辣的开胃增食,有生菜的凉嫩爽口,还有其他各种作料的混香醇美,真是妙不可言。

吃法爽

保山豆粉的吃法很多,有煎豆粉、炸豆粉、烩豆粉等,既可作为风味小吃解馋,也可成菜上桌,热吃凉拌,咸吃辣吃,或荤或素,根据各人口味,做不同的选择,让人随心所欲,大饱口福。还可以拌米线、豆芽、韭菜、肉丝或其他菜,也可干拌而食,或倒入卤汁或加入酸水,吃起来各有千秋。

除了吃丝丝豆粉外,许多人还喜欢吃锅巴豆粉。在熬浆时沉底的部分因稍稍有点煳,就把它单独制做,软软的锅巴豆粉里掺和着些皮特别好吃。还有一种特别的吃法就是先放其他作料拌吃,等豆粉吃完,再往碗里倒入人工酿制的米醋,直接喝下去,有点辣、又有点酸和甜,畅快淋漓。

老字号

正宗的下村豆粉叫做“澄浆豆粉”,看着就非常温润,口感柔韧鲜爽。下村豆粉有几家老字号,其中人人称道的是“驼子豆粉”、“假姨妈”、“一撮毛”三家,他们的店名可不是自己起的,而是老百姓叫出名的。这些老字号的豆粉丝细可绕筷,质地、刀工堪称一流,作料搭配绝妙。“驼子豆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保山城内小北门街卖。现在驼子已经60多岁了,做豆粉、卖豆粉劳碌了40多年,早已赋闲在家。“一撮毛”家的豆粉有时还能吃到,“假姨妈”原来在正阳南路百货大楼一小巷内设摊,如今搬到了正阳北路,开了专营店。

五. 湖北省 襄阳市 枣阳 枣阳梨

枣阳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枣阳梨是湖北襄阳市枣阳的。

枣阳梨

枣阳市农业经济发展协会

14059450

六. 河北省 承德 平泉市 平泉香菇

平泉香菇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承德市平泉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平泉香菇”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有效提高平泉香菇品牌的知名度,为打造食用菌之乡奠定基础。

近几年,平泉大力发展食用菌循环经济,强力推进绿色食用菌产业发展。不断引进外地优良品种,发展自身特色新品种,形成了香菇、滑子菇、黑木耳、平菇等多品种相补充,长短周期相结合,多模式周年生产的发展格局。成立了食用菌科研所、食用菌研究会、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研机构4家,并加强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先后引进新品种10多个,研发、推广新技术20多项,如反季滑子菇栽培、废料再利用开发草腐菌、香菇免割保水膜、无害化防控技术等新技术10余项,大幅度提高了菌业科技含量。培育打造了“森源”、“润隆”、“乾岁”、“三棵树”等知名品牌。通过食用菌加工科技示范园、菌类标准化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农户和周边地区,有效提高了新技术普及率。2010年共完成食用菌2.1亿盘袋,其中架式香菇2500万袋,地栽香菇7500万袋,全县建立种植园区150多个,总面积6500余亩,标准化园区面积3万余亩,标准化覆盖率达到86%.全县销售香菇4.83万吨。

地域范围

平泉香菇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平泉县卧龙镇、平泉镇、杨树岭镇、台头山乡、松树台乡、榆树林子镇、茅兰沟乡、平房乡、黄土梁子镇、北五十家子镇、柳溪乡、七家岱乡、七沟镇、王土房乡、党坝镇、郭杖子乡、小寺沟镇、南五十家子镇、道虎沟乡19个乡镇291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1′00″~119°15′00″,北纬40°24′00″~40°40′00″,以平泉县域边界为准。保护面积62万亩,生产面积15000亩,年产量55000吨。

七.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腾冲乌龙茶

腾冲乌龙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腾冲高山乌龙茶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 健美茶”。

八. 湖北省 襄阳市 宜城 宜城黄酒

宜城黄酒色似乳汁,香气好,味微酸甜,略带酒味,其酒精度因加浆稀释,一般只有2-3度。其使用原料是糯米,又继承了古老传统的制作方法。

黄酒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特别是碳水化合物和尼克酸含量,每百克中分别达到78.9克和2.6克,因而这种酒营养价值很高,很适合老年人饮用。黄酒因含有大量糖、氮浸出物,具有相当高的热量,酒精度极低,故而一不伤肝,二不伤胃,而且又可加速体内血液循环,增强骨骼,还有舒筋活血和增进食欲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还可将其作为烹调菜肴的味料或解腥剂,以及医药上的辅料和药引子。

九. 湖北省 襄阳市 宜城 宜城板鸭

宜城板鸭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宜城板鸭,采用古田螺、鱼虾、稻谷为主的当年成鸭,以独特的配料将3-4斤重的成鸭进行育肥、李杀、去毛、精制,造型、晒干及寒霜侵蚀、真空保鲜技术等二十几道工序加工而成,产品外表呈白色、淡黄色。腹腔内壁干燥、肌肉切面紧密呈玫瑰红色,咸淡适宜。暗香可口、其状如扇、外形美观、携带方便。鸭肉丰满细腻、肥而不腻、皮薄鲜香,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之功能,吃活多样,饮酒佐餐之佳肴、馈赠亲友之上品。

生产历史

早在清朝道光(1782~1850年)年间,宜城的郑集、璞河一带出产腊制板鸭,风味一时无二。《宜城县志》记载,清朝时期宜城出产的板鸭色泽光亮、香味扑鼻。湖北的襄阳、随县、仙桃、洪湖和河南省的南阳、宝丰等外地的客商纷纷来到宜城收购板鸭,然后运到汉口、郑州等地销售,四季不断

制作过程

宜城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成就宜城板鸭浓郁特色和优良品质的基础。制作上等宜城板鸭的原鸭,对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等环境条件都有特定的要求,只有适宜的生态环境才能培育出独具特色的优质原种。而宜城位于鄂西北部,地处汉江中游,地理和气候条件独特,境内山清水秀,是名副其实的优质原鸭产区。

宜城板鸭选料考究、加工精细,每年农历九月开始制作,到翌年二月二结束,尤以霜风天制作的板鸭品质最佳。

从原鸭到成品板鸭,要经过十几道基本工序,制作时间持续数月。每年中秋前后,厂家开始大量收购自由放养的草麻鸭。原鸭购进后,一般育肥28天。育肥鸭在通过禁食、宰杀、放血、退毛等一系列程序之后,就进入最重要的腌制环节,宜城板鸭的腌制极有讲究,鸭体被撒满细盐,需要人工反复擦拭,再被放入缸内。腌制时间需要有经验的师傅来决定,时间一旦过长,则板鸭咸味太重,影响质量。腌好的板鸭定型后就可进行晾晒了,一般需要日晒夜露5~7昼夜

历史传说

传说在楚昭王时,楚国郢都(即今湖北宜城市)宫廷里有一位名叫石纠的厨师,手艺高超,经他烹制的菜肴,精美无比,深得楚王和内臣外宾的喜爱。

石纠家住宜城蛮河岸边,家中只有六十多岁的0独自生活。一天,石母在洗衣时不慎滑入蛮河,多亏几个放鸭人将她救起;石母上岸后就病了,又多亏乡亲们细心照料,才得好转;乡亲们又捎信到宫中,将事情告诉了石纠。

石纠是个孝子,他闻讯后急忙告假,连夜赶回家里看望母亲。对救他母亲的放鸭人和照料母亲的乡亲,他一一上门酬谢。为怕母亲再发生意外,石纠从此再不敢离家。

石纠一边照料母亲,一边谋划着为乡亲们做点什么。他见乡亲养了不少鸭子,可是鸭蛋和鸭肉都不值钱,便将自己的手艺用上了:他把在宫中酱制天鹅和禽蛋的手艺,用来加工成酱板鸭和酱蛋,谁吃了都说好。弄到集市上去卖,很受欢迎,还能卖得好价钱。

自石纠回乡后,楚宫中的烹饪质量不如以前,楚王食欲下降。于是宫中派人寻访,找到了石纠,要他回宫去。石纠为了尽孝和报答乡亲,请求来人帮他辞掉宫中的差事,还请他带回去一些自己制作的酱鸭和酱蛋给楚王。楚王品尝后大加赞赏,对石纠孝敬0、报答乡亲的情分,更是赞不绝口。他传令下去,将酱板鸭和酱鸭蛋赐名为“贡品酱板鸭”、“贡品酱鸭蛋”,常年生产,供应楚宫。

石纠领着乡亲们,靠着生产贡品致了富。这贡品酱板鸭、酱鸭蛋的美食和独特制作工艺,也流传至今。

宜城板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宜城市《关于划定宜城板鸭原产地地域范围的请示》(宜政文[2003]62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宜城市现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