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福建特产三宝菜 福建二十大名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福建特产三宝菜 福建二十大名菜更新时间:2024-05-08 00:05:25

一. 山东省 淄博 淄川区 菜煎饼

煎饼过去为淄博南部淄川、博山等地人民的主食,菜煎饼是传统 吃法之一,堪为当地风味一绝。制作方法是先将豆腐、韭菜、粉条切碎,加虾皮、调味品,用花生油炒熟,拌匀成馅,然后将摊好的煎饼摊上馅,再折叠成 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在鏊子上煎烙至熟呈深黄色,即可食用。有《煎饼赋 》赞之曰:“三五重叠,炙烤成焦,味松酥而爽口,香四散而远飘”。1978年以后博山城区有几家早点铺经营菜煎饼,许多人慕名前来品尝。

二. 贵州省 贵阳 开阳县 盐酸菜

盐酸菜

贵州人留传着“三天不食酸,走路打蹿蹿”的谚语,足见贵州人嗜酸如命,这也是贵州人在经受了辣的考验之后,终于流露了心底的“酸”味了。

酸菜、酸汤、腌菜、赤水晒醋、青岩双花醋等等酸字当头,而这众多“酸”味中,还尤以这盐酸菜为最。

三.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马蜂菜

马苋菜,学名“马齿苋”,我县民间俗称“马蜂菜”,因其生命力极强,又有“长寿菜”之称。

马齿苋科,一年生肉质草本,通常匍匐,无毛,茎常带紫色。叶对生,倒卵状楔形。夏季开花,花小型,黄色。果圆锥形、盖裂。生于田野。

中医学上以全草入药,性寒,味酸,功能清热,解毒,消肿,主治痢疾,疮疡等症,马齿苋中主要成份为大量的去甲基肾上腺素和多量的钾盐(-、氯化钾、硫酸钾),还含有二羟基苯乙胺蛋白质、脂肪、糖类、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等,是最理想的清热解毒食品,食之可补身壮体。

马齿苋食用春夏皆可,以春天如巴掌大小为最好。马齿苋可凉拌,其茎叶在沸水中焯透,再放入凉水中浸泡,去汁黏液,捞出洗淋水,倒入蒜泥,精盐,香油、味精拌匀,是味美的凉菜。可与肉同炒,加辣椒少许,食之香味浓郁开胃。也可沸水焯后晒成干菜,冬天备用。

四.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潮汕橄榄菜

潮汕橄榄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橄榄菜是一种闻名遐迩的潮汕杂咸小菜,不仅海内外的潮汕人喜欢,很多外地人吃后也都赞不绝口。不但如此,乌橄榄菜还与菜脯和咸菜一样也是一种重要的潮菜原料,用它来炒饭或蒸肉,能产生一种难以形容的油香美味。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青绿色的嫩橄榄,与咸菜叶一起熬制之后,会变成黑亮如墨的乌橄榄菜呢?而且这样一种风味独特的黑色食品,又是在怎样的情形下被创造发明出来的呢?

有这样一个创制乌橄榄菜的民间传说:每年夏天,肆虐的台风刮过之后,橄榄林子里总会落下一地的橄榄花。橄榄花就是尚未成熟的青橄榄,这时距离秋冬的采摘期尚远,橄榄果个小色青肉嫩核稚,吃起来粘稠味涩。有一位巧媳妇,舍不得让橄榄花在地里烂掉,就拾了一篮回家熬煮。因为旧时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咸菜瓮,瓮头(上面)总堆放着一些咸菜尾(叶),巧媳妇便将这些咸菜下脚料也取出来洗净切碎,放进生铁鼎(锅)里与橄榄花同煮。她的本意,只是将废物利用起来,留着以后慢慢食用。不想奇迹真的出现了,乌橄榄菜就此诞生了!

从技术的层面看,发明乌橄榄菜的关键环节是熬煎橄榄树脂。但此项技术的发明及应用,潮汕人的先民南越人至迟在唐代就已经掌握了。这是因为橄榄本来就是一种原产于南越的果树,南越人除了嗜食橄榄果之外,还熟悉橄榄树的种植技术并能够综合利用橄榄树的各种价值。

对此唐朝人刘恂在《岭表录异》中是这样记载的:“橄榄树枝皆高耸,其子深秋方熟,南人重之,生咀嚼之,味虽苦涩而芳香胜于含鸡香也。有野生者,子繁树峻,不可梯缘,但刻其根下方寸许,纳盐于其中,一夕,子皆自落。树枝节上生脂膏如桃胶,南人采之,和其皮叶煎之,调如黑饧,谓之橄榄糖。用泥船隙,干后牢于胶漆,著水益坚耳。”这里提到,橄榄树的枝节皮叶会分泌一种乳脂,经过熬煎之后,就变成黑色的饧状物,所以称之为橄榄糖。

橄榄树脂并不仅仅作为船舶的粘合剂,品质好的还能成为香料或药材。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就提到一种“橄榄香”,说其由“橄榄木节结成,状如黑胶饴,独有清烈出尘之意,品在黄连、枫香之上”。

潮汕人从南越人身上传承过来的橄榄文化,首先表现在对橄榄果的嗜好上。嚼橄榄犹如喝功夫茶,个中滋味非此道中人是很难理解的。地方志书在记载橄榄时最重视的就是品质,比如嘉庆《澄海县志》说橄榄:“实尖而小者为美,圆而大者稍逊之。”光绪《海阳县志》则说:“其种有青有黄。青者味涩,唯黄而尖有三棱者佳。”这里提到的三棱橄榄,原产地在潮阳金玉的芦塘乡。2005年有一株树龄五百年的橄榄树王,挂果158公斤,拍卖得到52.7万元,创下了惊人的交易记录。

其次是表现在对橄榄树的综合利用上。橄榄树挺拔高耸,木质轻疏松软,故张岱《夜航船》说:“此木可作舟楫,所经皆浮起。”按古人造船的最大特点是不用铁钉,有了橄榄树,造船所需的木材和粘合剂就都能够解决,航海就变成了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我们说,不但潮汕人的乌橄榄菜可能与橄榄糖有关,就连航海等生活方式都可能与橄榄糖有关。这也许能够回答为什么古代的潮州海商会那么出名,古航道:“万里石塘”为什么由潮州起始,经南海诸岛而到达异国他乡。

五. 贵州省 贵阳 清镇市 救心菜

救心菜是中国农科院利用传统稀有野菜费菜与景天三七杂交而成的保健特菜。根据国家医药管理局编《中华本草》、《现代中药临床手册》、《中草药大辞典》等权威资料记载,救心菜含有多种药用成分,如:景天甘、谷甾酸齐墩果酸、丙酮、黄酮、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其性平味甘、具有活血化瘀养心平肝、安神补血、清热解毒之功效,是民间常用广谱青草药,原植物也是抗肿瘤中草药之一。经专家临床验证:食用救心菜数月可抑制和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心律失常、阵发性心动过速、风湿性心脏病等)、有宁心平肝安神补血清热京血、止血化瘀之功,能防治癔病、动脉硬化、中风偏瘫、失眠多梦、心悸发慌、高血脂、糖尿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牙龈出血、月经量多、跌打损伤、肝炎、消化道出血等十多种心脑血管疾病,故名救心菜。经常食用救心菜永远不患偏瘫中风脑溢血等凶险症状,确保健康长寿。

救心菜形态优美、口感清爽、药食具佳,可配肉蛋食用菌海米等炒、炖,可煲汤、包馅、涮火锅,也可素炒、凉拌、沾酱、腌渍小菜,其风味独特,百吃不厌。救心菜一经上市,以其独有的品质很快就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几乎三分之二的产品出口创汇。我基地是西南地区最早引进种植开发救心菜的公司。经过三年的艰辛繁育,现已规模生产,每年可繁育救心菜种苗五百多万株可采收救心菜鲜菜上百吨,完全有能力向社会大量供销救心菜。因救心菜在栽培过程中不生虫、无病害,所以无需喷酒农药、不上化肥,是当今农业生产调整和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的理想品种。大力发展救心菜是丰富家庭餐桌,奉献生态效益造福人类健康的壮举。我们期待着救心菜在不久的将来能走进普通百姓家,成为二十一世纪主流保健蔬菜。

生产基地救心菜在每年四月份可陆续上市,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六. 江苏省 常州市 天宁 金钱菜

常州传统——乌塌菜。由于它的菜片状如金钱,植株葱绿而富有生气,因而习惯上叫它“金钱菜”,以遂四季顺利,吉祥如意的心愿,旧时天宁寺主持素斋膳堂的当家人,当使人们三伏酷暑季节也能吃到这种“金钱菜”,他认真学习,使“金钱菜”成为他的拿手好菜,他们与一河之隔的桃园村(今桃园新村地段)的菜农,有一个无须签订合同的“君子协定”——每年寒冬腊月,要为寺里提供几千斤乌塌菜,由炊事员洗净晾干后,存进装满大半“七石缸”豆油的大容器里,不让乌塌菜“透气”,到第二年大伏天拿出来,供香客施主来寺做佛事,或宴请客人吃素斋时,作为一道稀有名菜。试想,“伏缺”季节的炎炎盛暑,叶菜并不多,竟能吃到“金钱菜”,清凉爽口之余,使人自然联想到那白雪皓皓的冬日景象,自觉凉意顿生,情趣倍增,能不令人开怀吗?由此可见,天宁寺当年的素斋,是多么讲究,多么精心,其苦心设计,服务宾客的经营之道,是何等的周到细心啊!( 常州)

七. 黑龙江省 伊春 上甘岭 老虎菜

老虎菜之所以得此名,是因为此菜用尖椒、香菜等凉拌而成,辛辣生猛,如老虎一般,无法抵挡。不过,这辣也辣得过瘾,是当地人家都爱拌的一道菜,老虎菜在全国各地也都非常受欢迎。

做法:将香菜一把,洗净。葱一根,从中间剖开,切段。花生米炸熟,晾凉,备用。切成细丝,不喜欢辣的人就少放些。以上几样东西加麻油、盐、味精拌匀即成。简单美味,是很好的一道开胃菜,下酒也不错。

八. 台湾省 宜兰县 褐色菜鸭

褐色菜鸭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原产于我国华南地区。主产于台北的宜兰、台中的大林和台南的屏东等地。由于生产地相距较远,因此,该鸭种又分成宜兰种、大林种和屏东种。

外貌特征:公鸭头颈羽暗绿色,头中部有白圈。喙黄褐带绿色,主翼羽紫暗蓝色,尾部有4根卷曲的黑色性羽,背灰褐色,前胸葡萄栗色,后胸腹部灰色,脚、胫橙黄色。母鸭全身浅褐色,羽毛中央有黑条纹。从褐色菜鸭群中还分离出一种白色羽毛的菜鸭,即白色菜鸭,俗称香鸭。其羽毛价格和屠体品质均有所提高,现已正式命名为宜兰白鸭——台畜一号。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 成年公鸭平均体重1200克,母鸭1400克。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鸭平均开产日龄135天。平均年产蛋250枚,平均蛋重65克。蛋壳深绿色、浅绿色或白色。公鸭性成熟期180日龄。公母鸭配种比例1:(12-14)。

杂交利用:

北京鸭公鸭与菜鸭母鸭(褐色或白色)的杂交一代称为改鸭。若以北京鸭公鸭与褐色母菜鸭杂交,其后代称为赤改鸭;若以北京鸭公鸭与白色母菜鸭杂交,其后代称为白改鸭,已正式命名为宜兰改鸭——台畜十一号。该鸭成年体重2400克,年产蛋220-230枚,蛋重70克。

九. 陕西省 宝鸡 凤县 凤县窝窝菜

凤县窝窝菜

这种菜是怎么做的呢?方法很简单:冬日里,把整朵白菜或包包菜淘洗干净,并在开水锅里翻两过后,捞出;在干净缸里撒一层凤县特有的大红袍花椒,然后摆放一层白菜或包包菜,然后再撒上一层花椒和生姜片,依次摆放,再倒入少许生凉水,漫过缸内的菜,最后把一块大石压在缸内,防止白菜或包包菜漂起。隔约两三天翻搅一次,菜味变酸后,方可食用。但须注意:切忌混入带油腻的餐具,如铁勺、筷子等,以免变质。

十. 云南省 临沧 沧源县 观音菜

观音菜又叫紫背天葵、補血芽,属半野生蔬菜。可食可药,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不需喷施农药,是绿色无公害蔬菜的佼佼者,有很好的营养保健作用。原引自云南昆明世博园(世博会金奖产品)。据测定:每100克干物质中含钙1.4-4克,磷0.17-0.39克,钾2.83-4.63克,铜1.34-2.52毫克,锌26-75毫克,铁、锰含量更为突出,其中含铁129-209毫克,含锰47-148毫克;特别是含有药用成份黄酮苷,可以延长维生素C的作用,减少血管紫殿;有提高抗寄生虫和抗病毒的能力,并对恶性生长细胞有中度抗效。


实践证明:经常食用有治咳血、血崩、痛经、血气亏、支气管炎、中暑、阿米巴痢疾和外用创伤止血等功效。 观音菜食用方法多样:嫩稍和幼叶可与菇类素炒、与肉类荤炒或糖醋渍,亦可焯后凉拌,或做拼盘、火锅配料,也可放入姜沫、蒜茸等调料清炒,还可做馅、做汤。叶片润滑,茎部爽口,风味别具一格。煮食时先用开水杀青,再加入蒜、酱油、香油等即可食用。凉拌时先用盐处理半小时,再倒去盐水,加入糖和醋即可;炒食拌加腐乳,沙辣酱等佐料,风味更佳。它野生强,常温下可鲜储4-7天不变色,不腐烂,是当前最理想的营养保健蔬菜。为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满足城乡消费者需要,观音菜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