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灵古时候最出名的特产 广灵县三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灵古时候最出名的特产 广灵县三大特产更新时间:2023-12-10 06:04:29

一. 山西省 大同 广灵县 广灵杏鲍菇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别名雪茸,因其子实体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和鲍鱼的口感,故名杏鲍菇,其营养丰富,具有人体需要的8种氨基酸,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

杏鲍菇菌丝体为白色、浓密,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圆形至扇形,中央略凹陷,直径3-13厘米,表面平滑、干燥、有光泽,幼时浅灰黑色,成熟后呈浅黄色,有近放射状黑褐色细条纹。菌肉白色,具杏仁香味。菌褶乳白色。菌柄偏生或侧生,粗壮,乳白色,棍棒状。

杏鲍菇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菇体具有杏仁香味,肉质肥厚,口感鲜嫩,味道清香,营养丰富,能烹饪出几十道美味佳肴。还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胃肠消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极受人们喜爱,市场价格比平菇高3-5倍。

杏鲍菇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糖类和多种维生素。据测定蛋白质含量高达25%,粗蛋白含量为20%,粗脂肪含量为3.5%,符合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要求。粗纤维为13.28%,灰分为6.10%,比茶薪菇、姬松茸分别高出3.24和7.18个百分点,说明杏鲍菇矿物质营养也较高。杏鲍菇多糖含量为6.3%,比茶薪菇、香菇分别高出4.0和0.6个百分点。杏鲍菇氨基酸已测定17种,总量达15.85%,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2.0%。矿物元素含量也很丰富:钙含量为142.4ug/g,镁含量为1214.3ug/g,此外还含有铜、锌、锰、铁、钾、磷等元素,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钙、镁含量特别高,是猴头菇钙含量的7.1倍,姬松茸钙含量的6.6倍。

二. 山西省 大同 广灵县 广灵大尾羊

广灵大尾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广灵大尾羊,是山西省绵羊优良品种,是以产肉为主,产皮毛为辅的兼用型羊种。它增长速度快,育肥效果好,肉质鲜嫩,皮毛品质好。成年羊,体高62厘米以上,体重50公斤左右,尾长18-21厘米,尾宽19-22厘米,尾厚5.5-7.9厘米。

大尾羊一般是11个月后即可屠宰。曾经试宰9只羊,每只羊饲养13.5个月,平均活重66公斤,屠宰后胴体重38.42公斤,其中净肉33.3公斤,肉脂重2.7公斤,尾脂重8公斤,头蹄重4.07公斤,内脏总重5.56公斤。

大尾羊皮板致密,绒毛丰满,毛色纯白,粗细毛比例适中,达到现行收购一级皮的标准。根据12张羊皮测定,平均长87.7厘米,宽48.7厘米,面积4366.7平方厘米。羊毛品质:根据10只成年母羊侧白羊毛分析:毛被属于异质毛。其纤维类型组成:绒毛占53.5%,两型毛占15.3%,发毛占30.6%,干死毛占0.6%,外层股长7.5厘米,底层绒毛长4.4厘米。绒毛平均直径24.5微米。羊毛密度每平方厘米1653根,净毛率68.6%。广灵习惯于春抓绒,秋剪毛。一只成年羊,一般春抓绒1.22公斤,秋剪毛1.54公斤。

产 地

原产于山西省北部的广灵县及其周围地区。是草原地区的蒙古羊带入农区以后,在当地生态经济条件下和群众长期选择、精心饲养管理、闭锁繁育形成的地方肉脂兼用的优良绵羊品种。

显著特点

广灵大尾羊头中等大小,耳略下垂,公羊有角,母羊无角,颈细而圆,体型呈长方形,四肢强健有力。脂尾呈方圆形,宽度略大于长度,多数有小尾尖向上翘起;成年公羊尾长21.84厘米,尾宽22.44厘米,尾厚7.93厘米,成年母羊上述指标相应为18.69厘米。毛色纯白,杂色者很少。

品种概况

广灵大尾羊生长发育快,成熟早,产肉力羔。8月龄羯羊除放牧外,每日补饲精料0.25公斤,共补饲120天,到1岁时活重达61.9公斤,胴体重35.41公斤,净肉重23.6公斤,脂尾重占胴体重的16.1%;成年羯羊(中等膘)宰前活重平均44.3公斤,胴体重23.17公斤,净肉重15.7公斤,脂尾重2.8公斤,屠宰率52.3%,净肉率67.8%,脂尾重占胴体重的11.7%。

广灵大尾羊体格中等,周岁公羊平均体重33.4公斤,周岁母羊31.5公斤,成年公羊51.95公斤,成年母羊43.55公斤。成年公羊剪毛量1.39公斤,成年母羊0.83公斤。根据武德虎(1984)的研究资料,广灵大尾羊毛被属异质毛,其纤维类型组成为:无髓毛占53.5%,两型毛占153.5%,有髓毛占30.6%,干死毛占0.6%。

广灵大尾羊6~8月龄性成熟,初配年龄一般宰1.5~2岁,母羊春、夏、秋三季均可发情配种,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可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产羔率102%。

地域范围

广灵大尾羊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区域为:广灵县所辖2镇7个乡,即:南村镇、壶泉镇、加斗乡、作疃乡、宜兴乡、蕉山乡、斗泉乡、梁庄乡、望狐乡的180个行政村(北至刘家沟村,西至东福窑村,南至聂家沟村,东至下恩庄村),养殖面积128300公顷,年出栏8.3万只,产量1330吨,出栏率占61.5%,年存栏12.3万只。地理坐标北纬39°51′—39°55′,东径113°51′—114°24′之间,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海拔最高2375米,最低930米。

三.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包烧

包烧,是西双版纳傣族特殊的一种烹饪食品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加工食品不用锅具,以天然绿叶——芭蕉叶或木冬叶(竹芋科植物)为烹饪工具,将欲烹饪的食物用鲜叶包裹,以火塘的炭火为热源,将食品烧熟。包烧这种方法,可加工小菜、水鲜、肉食
可包烧的蔬菜有野磨菇、野芋杆、南瓜尖、菜豆甜笋等。每包欲烧蔬菜的原料,需250~300克,加配青椒、鲜姜、蒜、芫荽。主料配料洗净,切碎,加适量食盐、味精拌匀,用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在火塘的炭火之下,使其慢慢变熟。包烧的蔬菜,味鲜纯、香中略带辣味(不喜食辣味者,可不加青椒),颇开胃,具有浓郁的乡野风味
包烧水鲜,可取鲜鱼鲜、鲜鳝鱼鲜虾作主要原料,重200克、300克均可。配料选取用适量烧热的青辣椒末或糊辣椒粉、蒜末、姜末、芫荽、苤菜。将欲包烧的水鲜收拾干净,配料切细,加入适量食盐、味精拌匀后,填入鱼和鳝鱼腹腔(鲜虾只需与配料拌匀),也可用配料包住主料,用鲜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内的炭火之下,至包内水鲜烧熟。包烧水鲜,菜包白绿相间,味鲜、香,水鲜原味浓醇
包烧肉类,可用禽肉、蓄肉、兽肉、为主料,用量一般为200克至300克。以青辣椒、姜、蒜、芫荽、苤菜为配料。肉料洗净剁细,配料洗净切末,加适量精盐、味精,将主配料调合均匀,用芭蕉叶或叶包成长15公分,宽10公分的肉包,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的炭火之下烧熟。包烧肉类,由于有叶片包裹,营养物质不易散失,菜色褐红夹绿,味鲜、醇、香、辣,营养丰富。( 西双版纳)

四. 山西省 大同 广灵县 广灵东方亮小米

东方亮小米具有色泽金黄、颗粒大而均匀、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的特点,过去作为宫庭贡品的指定产品,在我国北方地区享有盛誉,东方亮小米含有铁、磷、谷维素等成分,不仅可以做主食,而且对肝病、心脏病、神经功能症、贫血等有一定辅助疗效。现畅销于华北各地。( 大同)

五. 新疆 伊犁 昭苏县 哈萨克的烤饼

哈萨克的烤饼是用干牛粪作燃料烤制的一种厚饼,味道特香。这种饼也是哈萨克人喝奶茶时不可缺少的食品。原料:面粉、牛奶或羊奶、羊尾油。做法:把酵面用水泡开和入面粉、羊尾油、牛奶或羊奶揉好面,放入羊皮口袋中发酵(也可用厚的棉织物包起来发酵)。面稍发后即开始做饼,不放碱。一般他们发面不多,一次只做2—3个,随烤随吃,使饼始终保持新鲜。饼的大小根据哈萨克人的“卡盘”(类似汉族人用生铁铸成的平底锅)大小来定。“卡盘”呈圆形,直径在25—30厘米,厚在5—6厘米。面揉好后,放人“卡盘”内,用手压平。上面再扣一个和下面大小一样的“卡盘”。把“卡盘”放在己燃红的牛粪火堆上,上面也放—堆燃着干牛粪。由于受热力均匀,上下不用翻饼,约20分钟即熟。饼厚一般在6—7厘米。特点,饼呈金黄色,味香松软而可口;食时,一般用刀切成小块给客人食用。客人一般不要自己动手去掰,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举动。( 伊犁哈萨克)

六. 山西省 大同 广灵县 广灵香菇

香菇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香菇属。香菇又名香菌、香蕈、冬菇、花菇等。

广灵香菇分析,每百克香干菇中,含蛋白质13克,脂肪1.8克,钙124毫克,磷415毫克,铁25.3毫克,以及丰富的维生素B1、B2、C、D等。香菇蛋白质由18氨基酸组成,占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的35.9%,营养价值很高。香菇中含腺瞟吟、胆碱、酪氨酸、氧化酶以及某些核酸物质,能起到降压、降胆固醇、降血脂的作用,又可预防动脉硬化、肝硬化等疾病。香菇多糖能提高辅助性T细胞的活力而增强人体体液免疫功能。大量实践证明,香菇防治癌症的范围广泛,已用于临床治疗。香菇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适应力有很大作用。香菇还对糖尿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神经炎等起治疗作用,又可用于消化不良、便秘、减肥等。

香菇可煲汤,炖食或炒菜。在香菇的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而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香菇就占了7种。香菇还含有多量的谷氨酸、各种糖类等,而这些正是构成香菇的营养价值固有的清香、风味的重要物质。故营养学家称香菇的营养价值是牛肉的4倍,把香菇誉为“植物性食品的顶峰”。消费者之所以如此爱吃香菇,其原因也就不言而喻。

七.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晏桐根的金钢脚

晏桐根的金钢脚:晏桐根,城关北街人。曾在北街现酒厂处设桶炉,以炕金钢脚为主,兼发麻花,猪耳朵。晏桐根的金钢脚,看起来很结,吃起来却很泡,既香又脆,很受青少年的欢迎,他发的麻花、猪耳朵,个个成形,成为汉川小孩最爱吃的风味小吃之一。

八.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驰名中外的湘绣

    湘绣起源于民间刺绣,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已发现最早的实物是1958年从长沙楚墓0土的一幅龙凤图。1972年,马王堆汉墓又出土了40件刺绣衣物和一幅铺绒绣锦。这些绣品图案多达10余种,绣线有18种色相,并运用了多种针法,达到针脚整齐、线条洒脱、绣工纯熟的境界。至清代,长沙刺绣遍及城乡。    

湘绣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并根据表现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为70多种针法。线色万千,根据各种不同画稿的题材,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丝线或绒线,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以致湘绣独成一派,到清末“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从此,湘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被誉为“浑笔墨于无痕,”“字格簪花,迹灭针线”。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湘绣出尽风头。长沙锦花丽绣庄送展的一幅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半身湘绣像,引起轰动。时湖南省主席何键授意以他人名义赠给罗斯福,传为佳话。该绣像现藏于芝加哥亚历山大博物馆。    

解放后,湘绣工作者一改过去传统产品多为单面绣的工艺,着力发展双面绣艺术,同时又创造出难度更大的“双面全异绣”,使湘绣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它在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两面,绣制出两个主题、构思、色彩、针法各异的物象。如双面全异绣“花木兰”绣屏,取材于《木兰词》中的名句。一面绣的是“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一面绣的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样不仅出色地反映了木兰女扮男装,披坚执锐的英雄形象,又反映了“脱去战时袍”身着女儿装的少女姣态,而且使对比的形象更加生动。一面戎装,一面红装,其构思之巧妙和绣艺之精湛,堪称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湘绣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绣品丰富多采。著名绣品有传统名牌“虎”、“狮”和“百鸟朝凤”等挂屏;有获“省优产品”的百鸟、百鱼、百花、百童、百蝶“五百”被面;还有众多的双面全异绣湘绣精品。(长沙)

九. 山西省 大同 广灵县 广灵黄花菜

广灵黄花菜

黄花菜俗名金针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磷、钙等多种微星元素,食用营养丰富,滋味香浓,同时具有键胃、利尿、安神、生津等药用价值。古籍上称之为鹿葱、宜男等。广灵黄花颜色鲜黄,朵大条直,油大脆嫩,营养价值极高,是居家、旅游、宴客、馈赠的精品。

十.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