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顾大嫂仙桃正宗特产米粉 仙桃土特产蒸米粉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顾大嫂仙桃正宗特产米粉 仙桃土特产蒸米粉更新时间:2024-04-09 05:25:53

一. 福建省 漳州 平和 平和大溪米粉

平和大溪米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平和大溪米粉是福建漳州平和的。

“米粉”是闽南,是大众喜爱的菜肴。米粉制得最好的是平和县大溪,这里有特别的泉水,用大溪的泉水制出的米粉特别的柔韧,不会粘糊在一起。

一、原料

1、主料:米粉400克。

2、辅料:鲜虾仁50克,鲜鱿鱼50克,小白菜50克,猪五花肉50克,蒜仁5克。

3、调料:味精4克,花生油50克,上酱油6克,葱白5克,高汤600克。

二、制法

1、将鱿鱼、五花肉、小白菜切成丝状,蒜仁压松。

2、炒锅放在旺火上,倒入花生油、蒜仁、葱白爆锅,放入肉、鱿鱼丝、虾、菜煸炒,浇入酱油。放汤(占汤的1/3),汤沸15秒钟后,放入米粉,加盖,焖1分钟,翻炒后再加汤,焖2分钟,又再翻炒,汤全倒入,炒至汤干,加入味精、尾油,拌好装盘。

特点:柔又韧,滑润爽口,鲜香,是别具一格的点心菜。

平和大溪米粉

平和县协会

11448156

米粉

二. 河北省 廊坊 大城县 大城县正宗驴肉

大城县驴肉是地方名优,俗称“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均为美味佳肴。大城驴肉源于明代,祖传方法制作,配料讲究,风味独特,有清香怡人,美而不腻之感,是大城饮食“三宝”之一。清朝总管太监李莲英(大城籍)曾将大城驴肉献予慈禧太后,得誉“地上珍品”之称,从此大城驴肉名声大振,路经之客必购品尝。改革开放以来,大城驴肉得以开发,采用传统加工制作方法,经高温消毒,真空包装后行销全国,已成为旅游食品,餐桌佳肴,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三. 广西 柳州 鱼峰区 柳州米粉

柳州米粉

米粉是柳州人早餐的首选。有切粉和榨粉两种。肉菜有三鲜、又烧、香肠、脆皮肉、猪脚、牛腩等。粉好吃,主要是一靠汤火,二靠原料,三靠佐料。大街小巷都不乏小有名气的米粉摊,别看小店不起眼,东西却地道得很。荣军路口的猪脚粉,文惠大厦旁饮食公司门面、佳用中心购物广场旁的艺术粉店、木材厂对面的小摊都是吃粉的好去处。

柳州地方风味小吃,素以粉闻名,各种米粉名目繁多、五花八门。当年在柳州街头崭露头角的就有“原汤米粉”、“亲切粉”、“柳州切粉”、“柳州榨粉”等几种。

“素切粉”旧时映山街口的柯六婶、木桥街(柳江饭店附近)的袁十二娘卖的素切粉,价廉物美,让人一听就垂涎欲滴。她们的素切粉选用轻、盈、柔及不断不碎的米粉,再放上花生油、芝麻油、豆芽、酥黄豆、油爆辣椒等配料,若凉拌还可加上米醋、芥末、油葱和“散子”等,吃起来满口生津,一碗过去,还想再来二碗、三碗。

“原汤米粉”(俗名酸奶米粉):选用上等粘米制作出来的细榨粉。但吃法颇有标新立异之举:将榨粉放在制作榨粉时发酵的原汤里边煮边吃。抗战时期,位于“火神庙”(今青云菜市副杂商场内)韦奶摆卖的酸汤米粉最受人青睐,顾客盈门。她在酸汤米粉里放上里雍头菜、葱花、花生油、姜末、酱油、油辣椒等调料,味道清爽宜人,香辣可口,酸味绵长。

“螺蛳粉”柳州的螺蛳粉闻名遐迩,可谓独具特色,是柳州的招牌饮食。螺蛳粉有酸、辣、爽、烫、鲜的独特风味,位居柳州风味小吃之首。它由柳州特有的软滑爽的米粉做原料,加上酸笋、木耳、花生、油炸腐竹、黄花菜、鲜嫩青菜等配料及浓郁适度的酸辣味和煮焖螺蛳的汤水调合而成,吃后常使人大汗淋漓,但又因有奇特鲜美的螺蛳汤,会使您欲罢不能,尝后回味无尽。

至于柳州切粉和柳州榨粉,让人百吃不腻的原因主要是一靠汤火,二靠原料,三靠佐料,凡经营米粉的店家均在这“三”字上下功夫、做文章。当时在柳州较有名气的米粉店不下五十家,他们的米粉在柳州名盛一时,深受人们的欢迎。在今天,大街小巷的也不乏小有名气的米粉摊,别看小店不起眼,东西却地道得很,看着人多,不妨走进去花上一、两钱吃它一碗,说不定你还真会不愿走了呢!

四.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关堂仙桃

关堂仙桃--高州曹江镇关堂村,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高州市曹江镇关堂村的“仙桃”(芒果的一个品种),闻名遐迩,声名远播,自上世纪90年代初,远销海内外。其特点是皮靓肉干水甜香;肉白心红,削一瓣可看到,果肉的周围一圈呈白色,中间呈红色,如鸡蛋的蛋白蛋黄;重蒂,蒂有两重,靠近果身的大,上小,如塔型。这仙桃肉富含酮酸、胡萝卜素,具有杀菌,抗癌,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便秘,美化肌肤等功效。

五. 湖北省 襄阳市 老河口 老河口大仙桃

老河口大仙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老河口“大仙桃”( 老河口)

老河口大仙桃曾多次在全国全省果品会上被评为优质水果,近几年发展步伐很大,形成百里汉江果蔬走廊

大仙桃品种具有果大、丰产、色艳、形端、质优等特点,平均单果重250克,大果重500克,可溶性固形物达14%,具有优良的栽培和商品性状,果品远销全国27个省市,并出口东南亚。大仙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是以“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在实施农业标准化管理中老河口市质监局帮助企业推行“六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生态建园,统一供苗(品种更新),统一标准生产,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全面提高了大仙桃标准化生产水平,提升了大仙桃产业的整体素质,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形成出口优势,给全市果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实现优质、高产、高效。“仙仙”牌大仙桃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十大优质果品”、“湖北省名牌产品”。

老河口大仙桃

老河口市果业协会

11436967

六. 湖北省 仙桃 范关酒

“沙湖盐蛋沔城藕,红庙酥饼范关酒。”这是人们对这几种地方名产的赞誉。

范关酒早在元末明初就已驰名全国。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时,曾用范关酒宴请群臣,饮者皆称佳酿。

范关位于洛江河畔,靠近排湖,元代来年就成为沔阳十九个出名的集镇之一。街道长达三华里,商贾云集,十分繁荣。特别是酿酒业,更是兴旺,全街有九家槽坊酿酒,仍供不应求。当时有一首民谣::“一里三槽坊,日夜酿酒忙,来来往往者,无不夸酒香。”

人们说:“这里酿的酒特别好,只要你喝上两盅,定让你醉卧三天不醒。”

范关酒为什么这样好?曾有这样一个传说:

元代末年,有一外地老者来一家丁姓槽坊买酒,老板替他灌了一壶小曲,他说酒不好,老板替他换了一壶汾酒,他还是说酒不好,老板从酒窖中替他又灌了一壶上等陈酒,他仍说酒不好。老板不解地问:“像哪样的酒才算好呢?”老者从腰间取下一个酒葫芦递给老板说:“你把这酒尝一口再说。”老板一尝,这酒口感正,气味芬芳,一滴进口,余味深长,比自己酿的酒不知要强多少倍,忙问:“这酒是在哪里买来的?”老者微微一笑:“这是我自己酿的。”老板看出老者是一位酿酒高手,便恳请老者传授技术。老者点头应允。

有一天,老者对老板说:“我看你酿酒的原料和技术都不错,只是水质欠差。你这槽坊后面有一个大潭,每天酉时三刻,水质甚好,你可按时派人将水取来酿酒,定成佳酿。”老板照此办理,所酿之酒,果然如老者所言。其他槽坊争相仿效,酒质与丁家槽坊一样。因此,每天酉时三刻到潭内取水酿酒的人络绎不绝。后来,当地人就把这个潭取名“酒潭”。

老者传授技术后就走了。不少人问丁家槽坊老板:“这老者是谁?”老板说:“老者从不肯告知姓名,但从他腰间的那个酒葫芦看,上面刻有‘酒仙’二字,这定是天宫的杜康下凡无疑。”

人们知道杜康是酿酒业的祖师爷,在天宫替玉皇酿制琼浆玉液,此次下凡来此传授技术,真乃人间大幸。消息传开,很多人都纷纷来范关品尝佳酿,一饱口福。

元代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用范关酒宴请群臣,随之又把范关酒作为御酒供宫廷饮用。从此,范关酒就名震遐迩。

明代洪武元年(公元1369年)春天,大学士宋濂来范关晶酒,当时正是酉时三刻,只见酒潭内碧波清澈,晚霞映辉,微风轻拂,酒香扑鼻,即兴赋诗一首,诗云:

晚霞映守苍,碧潭酒飘香。

三杯不觉醉,朦胧拜杜康。

后来人们将“酒潭”改名为“碧潭”,将范关酒也改名为“碧潭酒”,名称更加优雅了。

七. 辽宁省 阜新 彰武县 美味香正宗宫廷八珍熟食

“美味香正宗宫廷八珍熟食”挖掘总结历代皇宫药膳、融祖传百年卤汤之精华,根据宫廷40多味中草药配制。在制作上坚持采取传统工艺,精心选料,使宫廷熟食系列达到味正香醇、色鲜、嫩烂之特点,具有滋阴壮阳,健脾强身之功效,是老少皆宜的美食佳品。本系列食品绝不含增香剂、色素、防腐剂等任何化学制剂,将绿色、健康的经营理念呈现给消费者。

酱卤系列:八珍卤精腿,八珍卤翅尖,八珍卤鹅翅,馋味卤鸡翅,酱爆鸡脖,爆花猪蹄,秘制老鸭,五香酱狗肉,八珍猪手。

川味麻辣系列:麻辣鸭头,巴蜀熏肉,什锦肉丸,水晶肘子,麻辣鸡肚,香辣鱼干,五香熏鱼。

肠类凉拌风干系列:红油猪耳,精肉肠,朝鲜泡菜,风味拌菜,油冻猪蹄,思乡情肠。

地址: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老农贸大厅北20米 电话:0418-7738900

八. 湖北省 仙桃 仙桃炒米

炒米是家乡人以备不时之需的一种方便食品,简单地说;炒米先将糯米浸泡后,用木甑蒸熟成“阴米”(仙桃一带叫饭米),阴干后,再用河沙炒成米泡,即为炒米。吃的时候,将炒米放在碗内,用开水冲泡加盐或加糖,便可饮食。老家的炒米有多种:有用糯粟制作粟米(小米)炒米;有用糯高粱制作的高粱炒米;但主要还是用糯稻制作的大米炒米。

说起炒米的来由;据传明宪宗时兴王的妃子害喜,什么也吃不进去,一个厨子灵机一动拿来家里的炒米,使得王妃胃口大开。从此炒米就进入了宫廷,成为贡品和民间馈赠亲朋好友的绝佳礼品。“买了四只鸡,五十个鸡蛋和些炒米,欢圑之类,亲自上县来贺喜” 这是《儒林外史》第三回对炒米的描述。还有《板桥家书》中说:“天寒冰冻时暮,亲戚朋友上门,先泡一大碗炒米,佐拟酱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的确,在以前那个艰苦的年代,吃炒米时那种温暖幸福的感觉,总是让人难以忘怀。

炒米在家乡仙桃,正如郑板桥所说:“亲戚朋友上门,先泡一大碗炒米”。仙桃人礼性大,客人进门先“喝茶”——让客人垫垫肚子后,再烧正餐:有打几个荷包蛋的;有下一碗肉丝面的;有煮汤圆伏汁酒的等,这都少不了主人要撮一柳簸子炒米来,给客人边吃边加。其实,以炒米为敬招待客人也出现在很多场合:仙桃酒席宴请,早上一餐为吃桌盒碟子,有面条,当然也有米饭,客人在吃面条时,主人就要拿炒米出来给客人加;还有家里请师傅也是这样。好像客人在吃点稀的,不加炒米,总担心客人吃不饱。

制作炒米的工序较为复杂,首先是制作“阴米”,把加工好的糯米浸泡二三天,清水淘洗沥干,放入木甑中蒸熟,趁热将糯米饭摊到晒垫晾干,叫“堂屋里晒饭米——阴干”,并用手将晾干的饭米搓成一颗颗的。把搓不开的用大米筛子过出“头子”,拿到磨子上去“梭”(磨),最后把饭米晒几个太阳,这样,饭米(阴米)就做成了。把晒干的饭米用塑料袋子装好放好,因已是熟食,是要注意防潮、防老鼠的。

仙桃人所说的请亲朋吃糯米饭,是混同在蒸糯米时蒸有蒸菜的,糯米饭又香又甜,糯性的,吃起来“伤人”(一种腻的感觉)。

“阴米”(饭米)营养丰富,产妇坐月子时,做外婆的都要送几升“阴米”,给女儿进补身子:将“阴米”罐进猪肚子里蒸熟,“阴米饭”香喷喷的,又有“油气”,猪肚子弄汤“月母子”喝起来也不腻人。阴米的用途也广;可煮成“阴米粥”,做成“蓑衣圆子”等等。

炒“炒米”,仙桃叫“炒辣锅”。乡间也有许多禁忌,如腊月二十五这天,传说是老鼠结婚日,是不能“炒辣锅”的,理由的“你炒它一天,它炒你一年”。仙桃炒“炒米”的方法有:先将“阴米”放在太阳底下“焦”一下,“炒辣锅”前再倒入铁锅中去“温”,这样“阴米”才算彻底的干了,炒出来的炒米才脆,不“挺嘴”。“炒炒米”不是用锅铲去炒的,而是用一米左右长的蠢麻梗数根,绑成一把帚子(俗称“炒锅帚子”);还有一桩工具就是篾匠做的“沙撮子”,铺有金属的罗纱,主要作用是把锅里炒熟的炒米捞起来,初步筛干净炒米中的热沙。炒炒米时,把“阴米”倒入烧热的沙中,用“炒锅帚子”反复快速炒动,不一会儿,“阴米”经过加热,就会炒爆膨胀,变成雪白的“炒米”。这时,炒的人要立即将炒米起锅,在“炒锅帚子”上边磕边筛,将炒米倒在簸箕上冷却。簸箕的中间倒扣着一把瓢,好利于倒地炒米分散。最后用“亮筛子”把炒米中裹着的沙完全筛干净,就可以放入密封的器具中保存,随时取用。“炒炒米”最好选择烧些穰柴,如大、小麦草、谷草等。

炒米炒完后也有炒些“沙豌豆”、“玉苞泡子”给孩子们作零食。把锅里的沙盛起来,用罐子装好下次再用。炒米香脆,也可以像沙豌豆干吃,抓一把放在嘴里嚼,越嚼越香,但更多的是用开水泡着吃,泡时有放沙糖(或盐)和猪油的。熬出来的米糖拌炒米切出麻叶子;粟米炒米切出的麻叶子是“粟米麻叶子”(苏麻叶子);大米炒米切出的麻叶子是大米麻叶子。合叶子、饺子,在里面放些炒米,长时期的保存也不会嗝(软化变质)。炒米、麻叶子、合叶子…….. 出门干活,用小布袋装些带上“过中”,庄稼人少不了这些方便食品。

时常看到街角的僻静的小巷,围着一小圈人,人群中还有闪烁的火光,原来是在爆米花。爆米花也爆炒米。师傅一只手中缓缓地转动着一个小铁锅,另一只手拉着风箱,炭炉上正燃着蓝荧荧的火。转了几分钟,师傅取下铁锅来,放到一个黑色的皮囊中,嘴里叫着:要炸了!要炸了!小孩子们赶紧捂住耳朵,把脑袋栽到大人怀中,一边却又抬起头来,斜着眼睛来看。只听得轰的一声,皮囊鼓起一个大包来,从里面倒出来,是香喷喷的炒米或玉米花。

我是蛮喜欢吃炒米的,小时候,早上用开水泡一碗炒米,加些猪油和细盐当早餐,吃完了上学校时,还不忘抓几把放在荷包里到学校去吃。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走进超市,五花八门的小食品特别的多,炒米已成为日常小吃。隔了这么多年,有时也时常怀念起老家那具有土色风味的炒米来,对老家和老家炒米的情结,依然像潺潺的通顺河水一样,源远流长!

九. 湖北省 仙桃 沔城藕丸子

藕丸子,蒸笼蒸,香油炸,易制作,味道佳,沔城风味世人夸。这是贺老总驻沔时吃了这道菜之后的赞美之辞。

的确,到了沔城,如果不尝尝这里的藕丸子,将是一件憾事。沔城的藕丸子,以它独有的风味驰名荆楚,享誉三湘。

做藕丸子不难,取莲花池中藕洗净、去节、刮皮之后,用手拿着在擂钵(形同钵,内有磨齿一样的齿)内旋转,或直接在磨齿上旋转,磨出的藕汁再用纱布滤去水,掺以鸡蛋、鱼肉糊,猪(牛)肉糊、清粉、葱、蒜、姜、胡椒等佐料,做成丸子,或蒸或炸都可。

这种食品,做熟后就这么吃,好吃,如用黑木耳、黄花菜等山珍海味之类的佐料做成汤糊一起煮,其味道更加鲜美。

陈友谅的罗娘娘就是做这道菜的高手;怪将王劲哉,对此也很爱吃,他驻军沔城时,曾请城里的张婆为他开小灶,做藕丸子。

在饮食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沔城的藕丸子,在传统工艺上又有创新。其质其味,今与昔比,更上一层楼。

十. 湖北省 仙桃 沔城牛肉饼

牛肉饼,香又酥,回回公,奉知州……,这是曾经流传在沔阳的一首儿歌,说的是沔城回族厨师向知州献牛肉饼的故事。

明洪武年间,沔阳有一任知州,为官清正,深得民心,因秉公执法,得罪了权贵,遭诬陷被流放。临行时,沔城父老箪食壶浆,含泪为之送别。为感谢这位爱民如子的父母官,厨师做了一道食品献上,作为途中“干粮”。

后来,这位知州的冤案得到了平反,官复原职。他回到沔城不久,召见了这位厨师,问当时所献“干粮”应叫何名,厨师答道:“牛肉饼”。

问:“你是怎样做的?”

答:“取瘦牛肉剁烂,掺少许水,用手搅拌成无粒的糊状,再掺些鸡蛋、鱼肉糊、清粉、葱、蒜、姜、胡椒等佐料,做成小饼,香油炸熟即成。”

又问:“你是如何想到做牛肉饼的?”

答:“自古以来,当差的不可能让犯人餐餐吃肉,顿顿食鱼,大人您平日清廉,没有积蓄,无银子向差役打点,路上定有苦吃,为了让大人在路上既能吃上肉食,又便于携带,还不易被人察觉,所以想出了这个办法。”

知州听罢,拍手叫好,感激不尽,连连称赞“好手艺,好食品,真是用心良苦啊!”后来,牛肉饼被知州推崇为宴中佳肴,流传至今。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