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海口新坡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海口新坡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4-04-12 12:22:49

一. 海南省 海口 秀英区 海南黄牛

海南黄牛又称高峰黄牛,据1976年出版的《广东省畜禽资源汇编》记载:海南黄牛的主要特征是肩峰隆起,外表略似印度瘤牛(zebu),其次是头长、额短、耳大、角短小、十字部高、体幅较广、四肢坚细、皮肤柔软而富有弹性、被毛短密、尾长。海南黄牛于2003年列入《中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

海南黄牛属役、肉兼用型牛。

海南黄牛密集区为海口市秀英区的羊山地区,主要分布在石山、永兴、遵谭、十字路、龙塘、旧州等镇。

主产区为东方、乐东、儋州、澄迈、定安等五个市县,其他各市县有少量饲养。

海南黄牛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记载,它长期以来在海南丰富草原的自然条件下,在劳动人民的辛勤培育和严格选育下,形成了耐热、耐旱、耐劳、耐粗饲和抗病力强等优点,深受当地劳动人民所喜爱,尤其是在火山岩缺水地带分布密集。

海南黄牛在海南西部地区农家饲养极普及,据海南省统计局2005年统计产区黄牛饲养量达43.56万头,占全省饲养量的62%,可繁殖母牛达10.7万头,占全省的56%,当年产仔7.15万头,占全省的63%。2008年饲养量47.87万头,其中存栏37.31万头,出栏10.56万头。

海南黄牛公牛肩峰甚发达,一般高达7—19厘米。4—5岁的公牛峰高平均为15厘米(12—19厘米),阉牛峰高平均为11厘米(6—14厘米),其大小与去势年龄有关;2—3岁公牛峰平均7厘米(6—12厘米)。母牛的肩峰较低或不明显。当地群众认为肩峰分为两种,一种是峰顶较宽而厚,称为“盘型”峰;另一种是峰顶较夹而薄,称为“鸡冠型”峰。

海南黄牛成年公牛平均体重达293—384公斤,最重达419公斤;成年母牛平均重达260公斤,最重达408公斤;阉牛平均体重312—331公斤。

海南黄牛属中度体型。体斜长指数为107%--117%;胸围指数为132%--139%;管围指为14%--15%。

海南产肉性能:据海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2007年测定屠宰率平均为50.43%,净肉率I(净内重/胴体重)为76.85。皮厚为0.32cm,脂肪厚:腰脂厚0.23 cm;背脂厚0.47cm。肌肉厚为:大腿内厚为5.33cm;腰部内厚为1.78cm。

海南黄牛繁殖性能:母牛出生后一般为19—21月龄开始发情,发情周期为15—20天,(未经产的母牛发情周期长些,约在25--30天)。发情持续期为1—2天,母牛初配年龄为21—24个月。多数母牛为一年一胎,也有三年二胎。若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母牛在产后经50—60天便可发情配种。母牛一般在14—15岁后丧失繁殖力,若饲养条件好,可延长其繁殖年限。受胎率达81%,小牛犊成活率在85%以上(海南省畜牧管理站资料)。小牛患病较少,成活率高达95%以上。据材料记录,小牛在10月至次年8月份出生最多。

对海南黄牛的品种的评估:二千多年来,海南黄牛在海南丰富草原的自然条件下,在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严格选育下,形成了耐热、耐旱、耐劳、耐粗饲、抗病力强、遗传性能稳定、皮薄、产肉率高、肉质细嫩等优点。为更好地整理品种资源和发掘品种的生产潜力,必需将海南黄牛的提纯和加大人工草原建设,制订科学饲养管理标准,列入海南省农业科技项目。建立省级纯种核心群,建立起不同方式的保种体系。大力扶持专业户,实行本专业场选育和开展群众性选育相结合。在做好品种保护的同时,面向市场开发合理利用,逐步实现资源社会化,逐步形成以保护促进开发,开发促保护的良性循环。在草原建设上,推广种植优质高产的禾本科牧草—坚尼草、皇草、九尾草等;豆科牧草—苜蓿属的拉花草、新银合欢。将海南黄牛在现有的基础上从役用向肉用转变,从数量到质量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满足市场需求,开辟国际市场。

二. 海南省 海口 琼山 榴莲

木棉科热带落叶乔木,原产东南亚,果实被称为“万果之王”、“水果皇后”。 果实香味异常,吃的人感觉越吃越香,能吃上瘾;不吃的人感觉味同猫屎臭。 榴莲不可以采摘,否则不能继续成熟,果树也会受损伤。只有等其成熟后自己落下。 古时一群男女漂洋过海下南洋,遇风浪船翻,只有一对男女漂泊几天到达一个美丽的小岛;岛上居民采来一种果实给他们吃,很快恢复了体力,两人再也不愿意回家,在此结为夫妻,生儿育女。后来人们给这个水果起名叫"榴莲",意思是让人流连忘返。( 海口)

三. 海南省 海口 秀英区 锦山煎堆

煎堆在海南俗称"珍袋"。海南各地制做的煎堆种类很多,有馅料实心煎堆,有夹心煎堆块,还有没有馅料的油炸空心煎堆。文昌胰锦山镇的煎堆已有数丰年历史,是一种名小吃。其特点是制作精细、用料考究、皮脆馅香、味道浓烈馅能十多种料和素荤、甜、淡各种口味以及块状、丝状各种形状。锦山煎堆选用上乘糯米制作果皮(有些还有粘芝麻),用花生油炸熟,不论果皮,果馅都有浓郁的香味。

四. 海南省 海口 龙华区 海南椰子果

原料:澄面250克,糯米粉25克,白糖10克,沸水400克,大油少许,绿菜汁少许,豆沙馅200克,可可粉少许。

制法:

1.澄面和糯米粉混合后,盛放在盆内沸水倾入粉中,立即搅拌匀,将粉扣在案上片刻,加入白糖和大油,揉细腻,便成澄面粉团,用湿面盖上待用。

2.将1/5澄面粉团,加入可可粉,4/5加入绿菜汁,揉匀揉细。取绿粉团1份,包入1份豆沙馅,做成椰子形。再取1份可可粉团在椰子胚上做成蒂,依次做完。上笼蒸5分钟取出,表面一层油即可。

特点:富有观赏性,味美好吃。

五. 海南省 海口 美兰区 牛肉干

不同的加工方法,制出不同风味的牛肉干,每种都可选购一些。产于文昌县锦山镇,肉脆味美,香甜可口。主要远销于东南亚的国家和地区。( 海口)

六. 海南省 海口 美兰区 海口牛角雕

用海南的黄牛角和水牛角雕刻、拼接而成。海南牛角雕以动物造型为长,其中海鱼、鹰、孔雀等造型气韵生动,曲线优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在国内外深受好评。

七. 海南省 海口 琼山 大坡胡椒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胡椒主产区,大坡镇是海南最大的胡椒生产基地,进入过全国绝大多数家庭的餐桌。

大坡镇自1982年开始胡椒种植,产品远销海外。大坡胡椒引进欧盟良好农业标准,不断提高产品品质,严把质量关,获得GAP认证。大坡胡椒基地更是通过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及中国热带作物协会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认证,产品质量得到消费者信赖。

胡椒不仅是世界著名的调味香料,更具有良好的药食调养作用,是药食兼用的上好食材。性温热,气味辛香,含有挥发油、胡椒碱、粗脂肪、粗蛋白等,用作调料,其芳香味能增进食欲,更有温肺化痰、温补脾胃之效。

八. 海南省 海口 龙华区 芭蕉

芭蕉科植物,热带、亚热带水果。茎可入药,利尿、治疗脑血栓;根可治疗感冒、胃痛。相传古时有位冯先生,夏日傍晚在书斋前偶见一绿衣女子从窗前经过,十分美丽,问其,自称"蕉氏"。冯拉扯女子入房,女子不从,匆忙而去,冯只扯下女子一片衣角,晚上藏于席下。次日看时竟是芭蕉叶,原来女子是芭蕉所变。( 海口)

九. 海南省 海口 琼山 海口云龙淮山

云龙淮山是海南海口琼山的。

相对于内地淮山,云龙镇淮山具有粉性足、质坚实、肉色白、口感好的特点。近年来,在海口琼山区委区政府和云龙镇政府的大力扶植下,云龙淮山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优良品种得到大力推广,品牌效应不断增强。淮山产业逐渐成为云龙镇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海口市云龙镇引进先进种植技术,率先以科技支撑实现淮山的规模种植。成立专业合作社,建立产品质量标准,逐步研发了独具特色的本地淮山优质种。

经过30年的发展,云龙淮山种植面积达6000亩以上,亩均产5000斤左右,年总产量在3000万斤以上,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全省极高的市场占有率,产品之名享誉岛内外。

数万年前的火山喷发,酝酿出云龙这片神奇的红土地,多种营养微量元素生息其中,造就了云龙淮山富硒又富锗的珍贵品质。

云龙人始终关注淮山品形与口感,三十年不断改良,终得独特品种,个头与品质都优人一等。

形状:外形笔直而饱满,淡色薄皮下蕴

切口:切感爽脆,切口断面白似雪、润如玉。

粘液:粘液丰富,丝丝缕缕,细如面纱,莹透如丝。

口感:肉质坚实而粉糯,绵绵口感中透着微微清香。

十. 海南省 海口 琼山 姜奶

又称姜汁奶。以鲜嫩生姜汁及沙湾水牛奶制成。其鲜嫩胜于豆腐脑,奶味清香,辛辣浓香,有暖胃、止咳等功效,尤宜老人食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