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未央区陕北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未央区陕北特产更新时间:2024-04-02 08:21:18

一. 陕西省 榆林 佳县 陕北红枣

陕北地区土质独特,光照、气温、降雨量等自然条件适宜,所产红枣果大、肉厚、味甜、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亦可入药。

榆林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地带,能耕,能牧,能植,榆林的红枣、细毛羊久负盛名。榆林的手工艺品精巧别致,毛毯、地毯、柳编、石雕等均为热门出口商品。

商洛的山货、土品、中草药材、野生支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洛南的核桃、镇安柞水的大板栗远销日本。丹凤的干红、干白葡萄酒,商南、镇安的茶叶、生漆、商州的柿饼已闻名国内外。各县市的木耳、香菇也销往全国各地

1988年,国家林业局授予陕西佳县“中国红枣名乡”称号。陕西清涧95年被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其可溶糖、维生素、淀粉等含量远远高于全国各产地。陕西绥德枣林坪的黄河滩枣素称人参果。

陕北大红枣是驰名中外的陕西传统名优之一。营养相当丰富,其主要特点是果大核小,皮薄肉厚,质脆丝长,汁多味甜,甘美醇香,含糖量高,色泽鲜红,水分较少,贮藏期长,品质优良。真乃“味夺石蜜甜偏永,红迈朱樱色莫论”,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红枣。

陕北大红枣主产于陕北黄河、洛河沿岸的延川、清涧、绥德、延长、神木、吴堡、佳县等县。特别是绥德的枣林坪、清涧的舍峪里等地,早已是“陕北大红枣”的著名产区。据考证,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陕北大红枣已成为陕西的大宗土特名产,除畅销国内市场外,还大量出口,销往朝鲜、港澳等地,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地位。1982年9月,朝鲜人民领袖金日成访问西安时,品尝了陕北延川大红枣,赞不绝口,次年即从延川买回枣树苗5000株,引种朝鲜。

二. 陕西省 榆林 佳县 陕北洋芋

陕北洋芋好,美誉满三秦。陕北是著名的“洋芋之乡”,各县市都产洋芋,年产约20亿公斤。尤以榆林地区南部的佳县、清涧、绥德、子洲、横山、靖边等6县为多,品质较佳,驰名全国。全地区年产量在10亿公斤以上。此外,延安地区的子长等县也多,年种植9万多亩,年产1亿公斤以上。主要种植红皮和白皮两个品种,因其抗病性强,丰产性好,外皮光洁,色泽艳雅,个大肉肥,质地细致,营养丰富,含淀粉较高,比其它产地高2%,耐贮耐运,品质优良,食用加工均宜,在全国洋芋品种中名列前茅,是深受洋芋产区欢迎的热门良种。

陕北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属暖、中温带,干旱草原性气候,年均气温10℃,年降水量450毫米,年日照2600小时,昼夜温差大,光合生产率高。无霜期150天左右,土壤为黄土,土质疏松,土层深厚,为洋芋的正常生长和高产优质提供了有利条件。陕北洋芋,个大、肉沙、味美、营养丰富全面。它的块茎含淀粉约22%~26%,蛋白质3%,脂肪0.1%~1%,每公斤还含有维生素C160毫克,以及钙、磷、铁、钾、维生素B1、B2、B9和胡萝卜素等,含热量660~1130千卡。其矿物质的含量比一般谷类粮食高1~2倍。1个人若每天吃0.5公斤洋芋,便可获得足够的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在工业上,洋芋的用途更为广泛。它可以加工淀粉、酒精、合成橡胶、电影胶片、人造丝、香水、葡萄糖、糊精、糖浆等数十种工业产品,因此有“万能作物”的称号。洋芋又是一种药物。早在古代,人们就用它来治疗肠胃不适,热咳等疾病。食之有和胃、调中、益气之功效。治疗胃溃疡、习惯性便秘、皮肤湿疹等都有明显的疗效。生洋芋捣泥外敷,治湿疹、腮腺炎、烫火伤;鲜洋芋汁,内服可缓解十二指肠溃疡疼、慢性胃痛、习惯性便秘、催吐解毒等作用。它又是“减肥食品”,具有保健作用。

三. 陕西省 西安 未央区 大枣甑糕

大枣甑糕又名水晶龙凤糕,是陕西西安。甑糕是关中地区的传统早点食品和风味小吃,历史悠久,极富盛名。甑糕是以糯米和红枣为原料制成的一种甜糕,相间叠放,铺三四层,使用由最古老的蒸具“甑”演变而成的甑锅蒸制而成,这也是甑糕名字的由来。甑糕色泽鲜艳,红白相间,枣香浓郁,软糯黏甜。

四. 陕西省 西安 未央区 陕西板粟

陕西板粟是陕西省西安市,一种大众喜爱的果品,主产于秦岭地区,尤以商洛、长安、镇安板粟产量大、质量好。陕西省栽培粟树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陕西板粟颗粒饱满,个大色润,肉质细腻,味美香甜,营养丰富,并且易剥离,耐贮存,是板栗中的上品。



五. 陕西省 西安 未央区 烧肘子

在从前人们把吃一顿肉当成过一回年的年月里,一席之上有一只色泽红亮、慢火煨得浓香的大肘子,那简直就是最使人兴奋不过的大好事了!但如今,好吃的东西多了,饮食的时尚也随之大变了,餐桌上流行的不是鱼头就是鸡爪,惟独不兴大块肉大碗酒。于是,许多像东坡先生一样三天不吃苦头肉就难受的汉子们,却不幸少了东坡先生的率真劲,跟着别人的语气,嘴里乱交待,岂不知,什么都可以哄,惟有肚子哄不了。

肘子好吃,自然各地都有一些有名的肘子菜,如东坡肘子、冰糖肘子、豆瓣肘子,而陕西的肘子菜名气特别大。记得1989年,解放路上当时赫赫有名的曲江春酒家继仿唐菜点和曲江菜肴之后,再打历史文化牌,推出了秦汉菜。一说秦汉菜,当时西安市的不少名流都兴冲冲地应邀来赴席,毕竟,谁也没有见过秦汉人吃的是什么东西。一开席,服务员就端上桌一只硕大的烧猪肘子,这肘子烧得红烂,香气四溢,夹一筷子蘸点上面的芥末糊,真是适口,我看见几位老先生尤其吃得滑爽。这时有人小声咕哝“这不就是大荔的带把肘子吗”。言未落,有人报上菜名曰“炙肩”,有人讲解说这道菜就是从鸿门宴上樊哙持剑在盾牌上剁食的猪肘演变来的。樊哙当时吃的猪肘从司马公的描绘来看是生猪肘,是为了向项羽示威,与今置身华堂,吃着香气四溢的红烧肘子感觉不是一回事。但这个故事告诉食客们陕西肘子这道菜历史是很悠久的了。

如今西安的酒楼饭馆时而也能见到猪肘子菜,但不多。原因一是费功夫,慢火细煨,二是价飙升不上去,老板们都觉得划不来,不如那些海鲜,开水里打个滚就上桌,来钱快。倒是一些街头小门小脸的炒菜馆,因为档次不高,一道红烧肘子或芥末肘子反而成了坐庄菜了。客人喝着一般的白酒,嚼着花生米,耐心等待,一声“好了”,就有一只红油亮光的大肘子扣在前面的大盘子里,用筷子轻轻一挑,枣红色的肉皮就揭起来了,如座中有女士,照例都要夹送过去说,来,这东西胶质多,美容!女士们一般总要蹙眉噘嘴地拒绝一下,然后终于抵不住那香气的诱惑,低头食之。

无独有偶,在江南的小镇子里,人们对烧肘子也有着特别的偏好。前几天到昆山附近有名的水乡周庄,但见满街的小铺都在出售当地的名品“万三蹄膀”。据说明初此地富商沈万三号称江南首富,每在家宴客,头道大菜就是这红烧肘子。午餐时,我们自然点了一只。导游小姐讲完它的故事后,捏住大棒骨旁边又薄又尖利的一片细骨很麻利地就把一只大肘子切割成块,据说这也是沈氏首创的。其实这种切法各地在食肘子时都在用,无非是沈的名气大,吃的好方法都安在他头上罢了。沈万三的结局并不好。太有钱了,就想干点什么事。先是出钱为朱元璋修了南京聚宝门(今中华门),后来又提出要拿出三分之一的家产犒劳军队,这可犯了朱和尚的大忌,全家被流放云南,在周庄留下一段发人深思的故事,但据说,这沈家的猪肘子菜却因此又在云南成了名馔了。

六. 陕西省 西安 高陵区 陕北红小豆

陕北红小豆又称赤豆,红豆。是传统出口商品之一,远销欧洲,东南亚等地。陕北红小豆色泽鲜红,皮薄粒匀,是制作各种甜食和糕点的理想原料。同时,它还具有药用价值,能解毒排脓,利尿消肿,清热去湿,健脾止泻的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七. 陕西省 榆林 米脂县 陕北八碗

八碗是淳朴的陕北老百姓一生中所能吃到的最好的菜肴。陕北是个盛产五谷杂粮的地方,在通常情况下,陕北人是不太爱炒菜的,即便是吃荤菜,这荤菜也差不多都是烩成的。陕北人天生喜欢吃大烩菜,荤的素的一锅烩,营养丰富是一回事,吃进肚子中也舒坦。可是,在过年那天的晚上,陕北人却突然讲究起来了,那一天的早上吃炸油糕,那一天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吃八碗!

将猪羊肉留下一小部分,其余大部分猪羊肉都一锅煮进锅里头。然后,等过年那天下午吃1后,再进而将这些猪肉、羊肉甚至还有鸡肉、兔肉和别的肉,一碗一碗做成八样荤菜,再一碗一碗摆在一个方木盘子里,端在热炕上,供一家人一样一样地品尝,这就是陕北人吃八碗。

吃八碗一般总是一年才吃一回,说是正月初六晚上是过小年,过法也应该类似于过大年,但小年毕竟是小年,比不上大年隆重。所以,一般人过完了大年(除夕)后,也就不指望再吃什么八碗了。

八. 陕西省 榆林 榆阳区 陕北凉粉

凉粉是陕北特色风味小吃之一,用绿豆粉面制作的叫“绿豆凉粉”,用扁豆粉面制作的叫“扁豆凉粉”,由洋芋淀粉制作的叫“洋芋凉粉”,由荞麦糁子制作的叫“荞面凉粉”。其中尤以子长县的绿豆凉粉为上乘,色泽嫩绿鲜亮,而且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凉粉有冷热两种吃法,盛夏时节冷食最佳。用多种调料调制后清爽可口,酸辣香味具全。

九. 陕西省 西安 未央区 木棉虾球

陕西省古典名菜。原属西汉宫廷菜,后传入市肆。基本制作工艺是,将虾处理干净,虾身片成两连刀,用料酒、精盐、葱片、姜片浸腌入味。挂上用鸡蛋清和干淀粉制成的蛋泡糊,成为虾 桃。下入四成热的熟猪油锅中炸熟,盛入大圆盘中。菜松摆在虾桃周围。炒锅中留底油,加入番茄酱、白糖、高汤进行烹汁,浇在虾桃上即成。 其特点是:色泽艳丽,形似棉桃,鲜嫩松软,昧甜略酸。是一款营养丰富的高蛋白质菜肴,且有补肾壮阳的功效。( 西安)

十. 陕西省 西安 未央区 油茶炒面

油茶炒面是西北地区汉族传统名吃,在南方叫“炒焦屑”。这里用牛油来炒,里面还拌着花生、芝麻、核桃肉之类,香味扑鼻,别具一格。店里卖的油茶,锅里热腾腾地浮着果子,舀一碗就着油炸麻花同吃,也很有滋味。很有西北地方特色。炒面,在南方叫“炒焦屑”。这里用牛油来炒,里面还拌着花生、芝麻、核桃肉之类,香味扑鼻,别具一格。店里卖的油茶,锅里热腾腾地浮着果子,舀一碗就着油炸麻花同吃,也很有滋味。由此想到,《水浒》里的王婆,她请潘金莲喝茶时,也在茶里“撒上些白松子胡桃肉”,想必也是油茶类的了。可见,油茶也有悠久的历史呢!

油茶面做法和步骤

1、在锅内放入面粉,用微火搅炒约10余分钟,待面粉呈现麦黄色时即熟,取出过细筛。

2、另起锅放入适量色拉油和香油(用牛骨髓油更正宗哦),烧至七成热时将黑、白芝麻、核桃仁、花生一起倒入略炒后放入炒面中,翻炒均匀即成油炒面。盐可以吃的时候根据个人口味调入,也可在跟果仁芝麻翻炒均匀后加入。

3、将炒好的油茶面装入保鲜袋或者罐子中,留着慢慢享用!吃时将油炒面分盛入碗内,用沸水冲搅成稠糊状即可。

4、油茶面的营养价值,油茶面的质地滑腻,香气浓郁,营养丰富,特别适合老人和儿童食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