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泰和马市镇本地特产 泰和特产哪里买最正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泰和马市镇本地特产 泰和特产哪里买最正宗更新时间:2024-05-05 13:26:07

一. 云南省 普洱市 镇沅 镇沅玻璃米

镇沅玻璃米是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的。镇沅玻璃米产于镇沅山区,俗称"雪花谷",因米粒圆润饱满,晶莹闪亮,故称"玻璃米"。

用镇沅玻璃米蒸出的饭,质软味香,让人总有吃不够之感。做出的米干柔软、透明,制成的白酒又香又甜,具有一般糯米所没有的香味。是招待客人、馈赠亲友的佳品。

二.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泰和百合

泰和县种植百合仅十年历史,但发展速度迅猛,年产量已达百吨以上,主要销往香港、澳门及马来西来、新加坡等国。百合的鳞茎含多种生物碱、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可供食用。中医学上以鳞茎入药,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功能,主治劳嗽咳血、虚烦惊悸等症。

三. 河北省 张家口 怀安 马市口一窝丝饼

马市口一窝丝饼是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渡口堡乡马市口村的特色小吃。“一窝丝”烙饼制作精细,做工考究,刚出锅的烙饼油晶晶、黄橙橙,色、香、味俱佳,吃起来香喷可口。

一窝丝饼是“怀安三宝”之一,起源于渡口堡乡马市口村。怀安县渡口堡乡马市口村在旧时是个“鸡鸣三省”的地方。南临东洋河,北倚古长城。明朝时是通往蒙古的要道,各地商贾、马贩子云集于此。马市口人开饭店者与日俱增,“一窝丝”烙饼就在这种繁荣的经济环境下诞生了。

据说在清光绪年间,“一窝丝”烙饼店的掌柜郭生堂和一家姓刘的同期开店,两家在生意上竞争激烈,都想以一技之长压倒对方。有一年从怀安南川来了个外地做工的,人称陈大师傅,会做一种特殊的烙饼,用上等白面、麻油做成三尺长的拉面,然后取其一根卷在一起擀成饼,放在锅里加麻油烙熟,形状就像曲蜷待腾的蛟龙,提起一根线,放下一窝丝。从此郭家店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店主郭生堂亲自动手学习绝技,在掌握要领和诀窍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创新,后来成了远近闻名的“一窝丝”烙饼创始人。

“一窝丝”烙饼制作精细,做工考究,在选料、水温、和面、切面、拉面及时间火候上都很有讲究。刚出锅的烙饼油晶晶、黄橙橙,色、香、味俱佳,吃起来香喷可口,是家庭和单位迎宾待客的上等食品,流传至今。

四.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泰和茶油

泰和茶油是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的。茶油色清味香,久储不变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4%左右,营养价值很高,在植物油中首屈一指。

江西省茶油面积和产油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泰和县是江西油茶生产基地县之一,年产茶油500吨左右。茶油是泰和县主要食用油之一。它不仅易被人体吸收,而且不会使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增高,最适宜于中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患者食用。

五.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上圯精炼茶油

上圯精炼茶油

上圯地处山区,盛产茶油。茶油具有清热退火、养颜护肤、清肠润胃、保健排毒等良好功效。现将传统山茶油进行精炼,并对纯天然山茶油和客家腐乳进行包装。精炼的茶油不含黄曲霉素、胆固醇,纯度达99。9%,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高于西方的橄榄油。类似"金龙油",并有小瓶盒装腐乳馈送。

六.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万合竹篙薯

万合竹篙薯

由来:竹篙薯是明代弘治年间,采用本县山区野生山药,在赣江两岸的冲积平原上,经过500多年的选育培植而成。全国仅江西泰和栽种万合种植面积最大,达5000多亩。竹篙薯生长一般深入土层中100多cm。每根全长80-90cm,重250-350g。形如竹篙,故称竹篙薯。栽种:选择土质肥沃疏松,土层深厚的冲质沙壤条坑栽植。腾叶绕插成的排的小竹子生长,全生育期240天,保质期2个月。种植和收获工作量极大。食用:竹篙薯生长在深层次的土层中,无污染,是纯天然的美味佳肴。它含有丰富的淀汾、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去皮洗净后,可切片素炒(每盘一斤)炒肉、(每盘配4两),用它做汤元(1斤肉配3两)、包饺子(1斤肉配5两)、煮肉汤、炖鸡汤(一钵配两斤)则更为鲜美。由于松脆清香,老人和小孩更为喜爱。功效:性平、味甘,有益脾健胃、滋肺补肾、滋阴壮阳、治油腻、助消化及美容之功能,常食用能化积、消渴、治疗脾虚泄泻、遗精、带下等症。十二乌鸡口服液

该产品是1992年元月正式投产的国家级新药,是在以宫延珍贵秘方的乌鸡白凤丸基础上,选用泰和乌骨鸡,配以党参。黄芪、当归等名贵药材、经泰和制药厂与江西省药物研究所历时四年开发研制而成的。该产品为国内首创独家生产。具有补气血、益肝肾之功能,主治妇女病、气血两虚、肝肾两亏、月经不调、脾虚带等症。经江西省妇产医院、江西医学院第一医院349例临床验证表明,该药治疗月经不调显效91%,治疗带下病显效率为87%。该药投产几年来,产品已覆盖全国29个省,并荣获江西省优质新产品奖。

七.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南溪米酒

南溪米酒,远近闻名。酿者代代相传,饮者千年礼赞,南溪人自酿自饮,自行其乐,故南溪有酒乡之雅称。千百年来,南溪人逢年过节、婚庆寿诞等红白喜事必饮米酒,视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生活幸福、其乐无穷的生活写照。南溪米酒浓醇香甜,最能醉人,充满朴实无华的乡土气息,是酒族中最为真纯质朴,具有乡土本色的美味,冬饮驱风去寒,夏饮提神健脑,具有养颜益寿,滋阴补阳,舒筋活血等功效。

八.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胖大海凉粉

胖大海凉粉

胖大海凉粉采用生物技术,结合现代营养学,食品学,医学,保健学,选用纯天然胖大海,凉粉草,海藻提取物,蔗糖精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润喉养肺,醒酒清神、降低体内血脂、胆固醇,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力之功效。该品味甘,性凉,口感纯真。尤其适合夏季降暑,烟酒过多引起的咽喉燥涩以及秋冬气候干燥季节引用,为四季保健,美容,时尚饮品。胖大海凉粉采用生物技术,结合现代营养学,食品学,医学,保健学,选用纯天然胖大海,凉粉草,海藻提取物,蔗糖精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润喉养肺,醒酒清神、降低体内血脂、胆固醇,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力之功效。该品味甘,性凉,口感纯真。尤其适合夏季降暑,烟酒过多引起的咽喉燥涩以及秋冬气候干燥季节引用,为四季保健,美容,时尚饮品。

九. 云南省 普洱市 镇沅 苦聪生态茶

苦聪生态茶--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苦聪生态茶是镇沅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申报的、镇沅县金阳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农产品。此前,普洱市的西盟县佤寨荞、镇沅县苦聪普洱茶、澜沧县岩冷普洱茶3个农产品入选2013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十. 云南省 普洱市 镇沅 普洱瓢鸡

普洱瓢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瓢鸡是普洱市的一个地方鸡种。据镇沅县志记载“民国30年(1941年)全县养鸡10万余只,其中有少量瓢鸡。”、“瓢鸡数量少,主要分布于无量山、哀牢山区”。根据该鸡的历史渊源、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推断,瓢鸡的形成可能是该鸡的某些遗传性状基因发生变异,形成了该鸡无尾锥骨、尾棕骨、无尾脂腺、无主尾羽特异的体型外貌特征,这些特异性状在长期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得到了稳定。同时,许多与该鸡混养的当地有尾鸡中也有这些特殊性状的基因,在分布区养鸡户调查中,有尾公、母鸡繁殖的后代中也有部分鸡表现出瓢鸡的体型和外貌特征,瓢鸡公、母繁殖后代中少量鸡也表现有尾鸡的特征。另外据当地老人回忆,瓢鸡在他们记事时就有了,上辈老人传说瓢鸡是由山上的野生光(团)轱辘(又名小团鸡,无主尾羽)鸡与当地家鸡繁殖,其后代经过长期的饲养和驯化而来的。在1980年思茅市畜禽品种资源调查时就发现有该鸡种,但未引起重视, 2006年畜禽遗传资源摸底调查时仅调查到201只,濒临灭绝,引起了当地畜牧部门的重视,积极争取省、市对瓢鸡资源保护,2007年末已发展到1086只;2009年6月26日《云南省农业厅2009年第15号公告》将瓢鸡列为云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名录; 2010年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325号公告》将瓢鸡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2010年12月载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家禽志》。同年,当地政府和畜牧技术部门制定了“瓢鸡保种管理办法”和“保护与发展规划”提出了“先保护、后发展”的思路。2011年10月在云南省农业厅等部门组织的云南“六大名猪、六大名牛、六大名羊、六大名鸡、六大名鱼”评选活动中被评定为云南“六大名鸡”之一。

从外表看瓢鸡与普通土鸡最大区别是没有尾巴。通过解剖后发现该鸡无尾椎骨、尾棕骨、尾羽、镰羽、尾脂腺,即瓢鸡没有鸡翘。由于没有尾巴和鸡翘,当地居民一直认为瓢鸡是不吉利的象征,因此该鸡只要稍微长大一点即被宰杀,导致瓢鸡数量长期不能得到增长。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毗邻的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以及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等地也有少量分布。根据历史渊源和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推断,瓢鸡是由于某些遗传性状基因发生变异,形成了无尾的特异体形,这些特异性状在长期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得到稳定后而形成。

生活环境

据走访主产区镇沅县田坝乡、九甲乡当地饲养该鸡的农户(老人),“瓢鸡是由山上的野生小团鸡(无主尾羽)与本地家鸡杂交而来的。”他们反映其上辈人饲养的鸡中就有这种鸡,再之前的祖祖辈辈都饲养过这种鸡,说明瓢鸡来源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据镇沅县志记载:1941年全县养鸡10万余只,其中有少量瓢鸡。“瓢鸡数量少,主要分布于哀牢山区”。根据该鸡的历史渊源、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推断,瓢鸡的形成可能是该鸡的某些遗传性状基因发生变异,形成了无尾的特异体形,这些特异性状在长期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得到了稳定。

【品种类型及原产地】

瓢鸡属肉蛋兼用型品种,瓢鸡原产地及中心产区为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主要分布于田坝乡的田坝村、瓦桥村、三河村,者东镇的者整村和按板镇的磨庆村、宣河村,相邻的宁洱县梅子乡也有少量分布。

1主要特性特征瓢鸡俗称闭毛鸡,因无尾椎骨、尾棕骨、尾羽、镰羽、尾脂腺,尾部形状似瓢,故名瓢鸡;瓢鸡体型小而紧凑,尾部羽毛下垂,臀部丰腴圆滑,形似葫芦瓢。喙短粗,有黑、黄青、铁灰等色。多为单冠,冠齿6~8个,少数复冠。冠、肉髯多呈紫黑色,少数呈红色。皮肤多呈黑色,少数为白色。胫多呈黑色,少数为黄色。少数个体为翻毛鸡、绒毛鸡、裸鸡、毛脚鸡。公鸡冠大,厚而直立,羽毛颜色有赤红色、黑白花、全白三种,富有光泽。母鸡冠小而薄,羽毛有黄麻花、黑麻花、黑白花、全黑、全白、灰白等色。雏鸡绒毛为麻色、黄褐色、白色、黑色等。

2保种方式采用基因库保护,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于2009年引种进行异地保护。

【生产性能】

1成年体重与产肉性能成年鸡体重:公鸡平均为2078克,母鸡平均为1683克。532日龄半净膛屠宰率:公鸡为82.3%,母鸡为79.%;全净膛屠宰率:公鸡为72.3%,母鸡为65.1%。

2繁殖性能瓢鸡开产日龄为160~190天,年产蛋数100~130个,平均开产蛋重47克,平均蛋重52克,自然0条件下,种蛋受精率60~80%,受精蛋孵化率80%左右。母鸡就巢性较强,一年内就巢5~6次。

【开发利用情况】

瓢鸡体型独特,是我国稀有的地方鸡种之一,具有性情温顺、适应性强、易肥、产肉性能好,肉品质优良等特点。但目前该品种数量少,繁殖性能较低,今后应加强品种资源保护,开展系统选育工作。

所在地域:云南

申请人:普洱市畜牧工作站

所在地域:2014年

地域范围

普洱瓢鸡产地位于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墨江县、宁洱县、景东县和景谷县境内,共25乡(镇)。涉及镇沅县的恩乐镇、按板镇、勐大镇、者东镇、九甲镇、振太乡、田坝乡、古城乡、和平乡;景谷县的风山乡、正兴镇、景谷乡;景东县的花山乡、景福乡、文井镇、大街乡;墨江县的团田乡、景星乡、新抚乡;宁洱县的宁洱镇、磨黑镇、同心乡 、勐先乡、德安乡、梅子乡。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0°33′—105°15′,北纬20°16′—24°06′之间,东西横距105.5千米,南北纵距87.5千米,养殖区域范围11325.24平方公里,年存栏瓢鸡6.9931万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