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东至龙泉有哪些土特产 东至县土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东至龙泉有哪些土特产 东至县土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4-01-27 01:25:21

一.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炒乌饭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前,山民们都要上山采乌饭槎(俗称乌饭芦),用其叶汁浸糯米,成黑色,蒸熟,拌入红糖、香菇末、腊肉末、墨鱼干丝等,用油炒和,四月初八食用,并广赠亲友。旧时竹垟畲乡一带山民还要抬着“乌饭佛”上街游行。相传畲族祖先被困山上绝食,采芦叶充饥。后人为纪念祖先,每月四月八制食乌饭,又传古代一义士坐牢,家中送去的食品常被狱卒扣食,其妻逐将饭用芦叶染黑,得以顺利送达。龙泉何时开始制食乌饭已无从查考,但这一习俗相沿至今,成了风味小吃。

二.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大白岸鱼干

大白岸座落在仙宫湖畔,渔业兴旺。沿湖渔民习惯把所捕之鱼,剖肚去内脏,洗净后即用炭火烧干,密封在铁箱或罐钵之中,届时入市出售。品种有香尾干、翅咀干、大鲭干、小节斑干等,其特点是肉质新鲜,既韧而嫩,用其炒青辣椒,既是佐酒好菜,又是吃饭可口之菜肴。

三. 安徽省 池州 东至县 紫石塔毛尖茶

马坑乡紫石塔:紫石塔毛尖茶、香菇

四. 安徽省 池州 东至县 葛公镇祁红茶

葛公镇:为祁红茶

五.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龙泉石硅

产品名称:龙泉石硅

产品别名:“刁鱼”、“石鸡”、 棘胸蛙

产品产地:丽水

产品特性: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强身健体,清凉解毒的功效

产品简介:棘胸蛙俗称“石硅”、“刁鱼”、“石鸡”,属两栖类蛙科动物。棘胸蛙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强身健体,清凉解毒的功效。

产品历史:《本草纲目》称其能“调疳瘦,补虚损,尤宜产妇”。《中国药用动物志》记有“石蛙有滋补强壮之功效,主治小儿痨瘦,疳疾,病后虚弱等”。棘胸蛙与其他蛙类,如牛蛙、美国青蛙等相比,其肉质味道、营养成份、药用价值的优势明显,是深受人们青睐的高档滋补天然绿色食品。

由于棘胸蛙对生活环境要求极高,所以大规模人工养殖在我省尚未成功。从1997年开始,龙泉市结合百万生态公益林建设,把适宜棘胸蛙生长的溪沟作为放养基地,在住龙镇开展了棘胸蛙天然放养——人工促进项目的试验。即实行由村民个人或集体承包放养管理和限时、限量的许可捕捉。对放养的溪沟采取封山封沟,投放幼蛙,恢复绿化溪沟两岸植被,营造洞穴,修建饵料池和种植引虫植物等。经过两年的放养,1999年和2000年分别在试点溪沟进行了试捕,发现石蛙产量达到往年的两倍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1999年底,龙泉凤阳春公司投资成立了棘胸蛙开发研究所,建立模拟繁殖基地。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在人工环境中繁殖出了幼蛙,解决了幼蛙资源不足的大难题。目前,他们正积极引导推广放养棘胸蛙。一旦上规模,以棘胸蛙在现在市场上的走俏态势和价格,将有望成为龙泉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六.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蛋黄青蟹

蛋黄青蟹

蛋黄青蟹

特色:蟹肉鲜嫩,蛋黄细腻,咸淡适口。

原料:青蟹、咸蛋黄、葱、姜、生粉、绍酒、味精等。

制作:1、青蟹剖杀洗净,蟹身剁块,咸蛋黄压碎。2、将蟹块拍上生粉,下入五成左右热的油锅中过油、浸热,捞出。3、锅内留油少许,放入咸蛋黄,用勺搅拌成泥状,放入青蟹,加入绍酒、葱、姜、味精,翻拌起锅装盘即成。

七. 四川省 成都 龙泉驿 大五星

大五星枇杷,是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的著名,该品于1978年通过实生选种而育成的优质大果型枇杷新品种,因其脐部呈大而深的五星状,故命名为大五星。

大五星枇杷是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于1978年通过实生选种而育成的优质大果型枇杷新品种,因其脐部呈大而深的五星状,故命名为大五星。由于其品质优果形大,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银奖(枇杷类最高奖),目前在成都龙泉其市场售价高出其他优质品种1-2倍,故又有枇杷之王的美誉。59h

大五星枇杷树冠呈圆头形,主干明显。顶芽为花芽或叶芽,芽体大而裸露,无鳞片包被,外面被锈黄色绒毛,腋芽扁平,绿色,呈三角形,芽体很小。叶片呈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上部边缘有疏、浅锯齿,基部全缘,成熟老叶正面浓绿,叶面粗糙,背面被稀疏黄的色绒毛,幼叶青绿色,两面密被灰色绒毛。花穗为顶生圆锥状混合花序,总花梗和花梗密生锈色绒毛,萼筒浅杯状,萼片三角卵形。59h

大五星枇杷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60.4克,重大果重77.7克,果皮剥离,色橙红,果肉橙红色,可食率73.24%以上,可溶性固形物12—15%,味浓甜、多汁、肉质软而细嫩。花期9—11月,果实成熟期5—6月。现龙泉驿区有栽培面积4万亩以上。59h

八. 四川省 成都 龙泉驿 四川凉糍粑

糍粑是用熟糯米搅拌成泥制作而成,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人们习惯于在春节前制作,象征丰收、喜庆和团圆,是过年必备之品。四川凉糍粑色香味俱佳,糯软醇甜,入口凉爽,沁人心脾。



四川打糍粑一般都是中秋节。剩下的多余糍粑可以留到日后加鸡蛋或者醪糟煮来吃,比较甜。

九.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龙泉黑木耳

龙泉黑木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龙泉黑木耳历史文化悠久、源远流长。古时龙泉人就认识了黑木耳,在1209年嘉定《龙泉县志》就有记载"大木以十数,几年所蔽覆,此柱其耳(黑木耳)乎",可见黑木耳早已成为龙泉百姓生计来源之一。

近日,中国食用菌协会发文授予浙江龙泉市“中国黑木耳之乡”荣誉称号。

龙泉市栽培黑木耳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开始人工栽培黑木耳的地区之一。几千年来,经历了野生——原木砍花——椴木接种——袋料栽培四个阶段。上世纪三十年代,龙泉人李师颐利用黑木耳孢子液喷洒接种的方法,为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研发和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2003年,该市“仿生黑木耳”栽培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使产业的发展速度达到空前水平。同时,自然资源和生态气候条件为栽培出品质优良的黑木耳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龙泉市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境内森林茂密,生态环境良好,环境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达Ⅰ、Ⅱ类水质标准,被誉为“中国生态第一市”,非常适宜发展黑木耳。

近年来,该市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出“优化结构、优化技术、发展精深加工,提高经济效益”的产业发展思路,出台扶持政策,安排发展资金,做好“良种化、标准化、产业化”文章,着力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了龙泉黑木耳的知名度。目前,已经在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杭州等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上百个销售窗口,并出口欧美、东南亚各国,深受消费者青睐。

2009年,该市发展无公害黑木耳生产面积13750亩,栽培袋料黑木耳1.1亿袋,产出干木耳约8250吨。全市19个乡镇(街道)42828人从事黑木耳栽培,另外还有3000多人从事黑木耳的加工、运输和销售,并且拥有一家以黑木耳交易为主的浙闽赣食用菌交易中心。如今,黑木耳已经成为龙泉市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支柱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对农民增收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

十. 安徽省 池州 东至县 东至云尖

东至云尖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由乾隆皇帝赐名的“徽道茶”产于东至县葛公镇最高峰——鸡头岭。岭峰海拔1187.2米,与仙寓山、紫石塔等产茶名山同属一脉,具有原始自然风貌。“徽道茶”生长在云雾缭绕的幽壑峭岭,孕蕊于百花之中,饱含原始自然灵气,叶厚芽壮汁水浓,汤色碧绿且味甘醇,细啜慢饮,幽香扑鼻。

地域范围

近几年,东至绿茶又领-,研制开发了“天鹅云尖”、“香山云尖”、“神泉珍珠绿”等名品,众多产品获国家级金奖,拳头产品"东至云尖"更是享誉海内外。

特定品质

东至植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良,蜚声中外,世界三大红茶之一的“祁红”就发祥于尧渡。

文化典故

自唐代始,东至茶叶便闻名遐迩,宋代列为贡品,大诗人白居易、梅尧臣曾作诗礼赞,元著名学者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盛誉东至出产的“仙芝”、“嫩蕊”,列为全国名茶,清代东至“珠兰”茶即风靡西欧上流社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