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龙泉有什么土特产好吃 龙泉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龙泉有什么土特产好吃 龙泉特产排行榜更新时间:2023-02-10 12:45:21

一. 四川省 成都市 龙泉驿区 成都小吃

成都小吃

二. 四川省 成都 龙泉驿 仿真大熊猫

采用天然上好动物毛皮,经硝制成裘,毛皮光亮,质感好,其制作工艺独特,做工精细,为纯手工精制而成,产品造型生动逼真,形神兼备,憨态可掬,惹人喜爱,倍受国际友人喜爱。( 成都)

三. 四川省 成都 龙泉驿 龙泉早熟梨

龙泉驿区地处川西平原东部,龙泉山脉中段,山、坝、丘兼有,是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优质早熟梨是该区水果品种之一,是该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优势产业。现有生产规模达5万亩,年产量2.6万吨,是全省乃至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早熟梨生产基地。龙泉驿区优质早熟梨品种好,品质优,知名度高,主栽品种有龙泉酥梨、丰水等优良品种,在1998年全国南方早熟梨评优会上,该区有6个品种被评为全国南方推广品种,在1999年全国南方早熟梨展示会上,该区选送的6个参展品种技压群芳,在1999年四川省名优果评选会上,该区参评的龙泉酥梨、丰水梨、金水2号获四川省名优果称号。

四.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龙泉黑木耳

龙泉黑木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龙泉黑木耳历史文化悠久、源远流长。古时龙泉人就认识了黑木耳,在1209年嘉定《龙泉县志》就有记载"大木以十数,几年所蔽覆,此柱其耳(黑木耳)乎",可见黑木耳早已成为龙泉百姓生计来源之一。

近日,中国食用菌协会发文授予浙江龙泉市“中国黑木耳之乡”荣誉称号。

龙泉市栽培黑木耳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开始人工栽培黑木耳的地区之一。几千年来,经历了野生——原木砍花——椴木接种——袋料栽培四个阶段。上世纪三十年代,龙泉人李师颐利用黑木耳孢子液喷洒接种的方法,为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研发和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2003年,该市“仿生黑木耳”栽培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使产业的发展速度达到空前水平。同时,自然资源和生态气候条件为栽培出品质优良的黑木耳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龙泉市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境内森林茂密,生态环境良好,环境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达Ⅰ、Ⅱ类水质标准,被誉为“中国生态第一市”,非常适宜发展黑木耳。

近年来,该市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出“优化结构、优化技术、发展精深加工,提高经济效益”的产业发展思路,出台扶持政策,安排发展资金,做好“良种化、标准化、产业化”文章,着力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了龙泉黑木耳的知名度。目前,已经在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杭州等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上百个销售窗口,并出口欧美、东南亚各国,深受消费者青睐。

2009年,该市发展无公害黑木耳生产面积13750亩,栽培袋料黑木耳1.1亿袋,产出干木耳约8250吨。全市19个乡镇(街道)42828人从事黑木耳栽培,另外还有3000多人从事黑木耳的加工、运输和销售,并且拥有一家以黑木耳交易为主的浙闽赣食用菌交易中心。如今,黑木耳已经成为龙泉市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支柱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对农民增收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 四川省 成都 龙泉驿 龙泉桃片

成都龙泉龙东桃片厂建于1989年3月,自厂成立以来一直以“质量第一,诚信发展”为宗旨,先后获得“天府食品博览会”银奖、“成都首届名优农副产品展”银奖、“全国菜篮子工程成果展”金奖、“全国民优企业成果博览会”金奖、“国际高新技术成果展”金奖等荣誉称号。龙泉桃片采用古永宁(今泸州叙永)一百多年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科学配方精制而成,具有营养丰富、香脆可口、入口化渣、不脱桃仁、回味清香,风味独特之特点,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区“消费者喜爱商品”,是成都市龙泉驿区的拳头土。

六. 四川省 成都 龙泉驿 四川回锅肉

锅肉是中国川菜中一种烹调猪肉的传统菜式,川西地区还称之为熬锅肉。四川家家户户都能制作。回锅肉的特点是口味独特,色泽红亮,肥而不腻。所谓回锅,就是再次烹调的意思。回锅肉作为一道传统川菜,在川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川菜考级经常用回锅肉作为首选菜肴。回锅肉一直被认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锅肉。

回锅肉:四川名菜,又称熬锅肉,传说这道菜是从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当家菜。川人家祭,多在初 一、十五,煮熟的二刀肉乃是祭品的主角,俗称“刀头”。家祭事毕,正当“刀头”温度适中,老成都俗话说:“好刀敌不过热刀头”是历代川厨对厨艺知识的精妙总结。
回锅肉还有两个评判标准:1.肉片下锅暴炒,俗称“熬”,必须熬至肉片呈茶船状,成都人说:“熬起灯盏窝儿了”;2.肉片的大小是筷子

特写(20张)夹起时会不断抖动。儿时的记忆,老辈子发话说:“吔。。。今天又拈闪闪嗦!”,达不到上述两个标准,必是失败的回锅肉。老成都煮刀头,必以小块老姜拍散、正宗南路花椒数粒共同下锅,家户人家为了节省燃料,提高效率,绝大多数会将刀头与萝卜同煮(煮时需要不断打去浮沫)。吃过这种肉汤萝卜,然后再夹起“回锅肉”入口,此刻你方可领略老成都“原汤化原食”乃是何等美妙!本菜的主要辅料包括:产地出自犀浦和唐昌的郫县豆瓣,甜酱,德阳酱油或者中坝酱油,缺一不可。蒜苗必须是成都周边郊县土产的本地香蒜苗。
本菜出锅装盘,可见肉片肥瘦相连,金黄亮油,蒜苗清白分明,虽熟仍秀。右侧图片的菜品,就是一盘失败的回锅肉。其他所谓“连山回锅肉,青椒回锅肉、锅盔回锅肉”等,均系派生出来的新派川菜,相比正宗老派的回锅肉,虽是枝枝独秀,却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川菜之王

随便在四川搞个调查,选举“川菜之王”,绝对是回锅肉以压倒性的优势获胜。要把这个结果告诉外省人,也绝对会把他们给弄得一楞一楞地:“什么?最好吃的川菜不是水煮鱼和香辣蟹吗?!”
也难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川菜堪称“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有数十个味系, 回锅肉

上千道名菜。目前正以摧枯拉朽之势遍布神州的众多川菜馆更是推陈出新百花齐放,连自视甚高的粤菜也未必能当其锋芒。这样的一个名门大系,怎么就把一个简单的回锅肉弄到王位上供起来呢?
回锅肉是川人喉咙里永远的一只小爪子。在游子远走他乡,旅思难消的时候给你轻轻地挠几下。于是乎泪水与口水齐滴,双眼共红油一色。这滋味才下心头,又上舌头。
回锅肉是川人的九转仙丹。哪怕一天辛劳后饿得偏偏倒倒来撒不起,只要来上一盘回锅肉加两斗碗白米干饭,肉片与油汤汤一并洗白,顿时神清气爽,元气恢复。又可以大声武气地展言子,冲壳子:你娃娃,虾虾!
回锅肉之于川人,颇似老火汤之于粤人。
它们同样意味着温暖、女人和家。0犒劳远方归来的幺儿,炒盘回锅肉;妻子心疼劳累的夫君,来盘回锅肉;全家“打牙祭”解馋,还是回锅肉。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回锅肉依然是川人难以割舍的情结。一个不会煲汤的四川主妇还可以当一个贤妻良母,但要是回锅肉都不会炒的话,那想当个泼妇也很难保住饭碗。小小一盘肉,竟关乎终身大事,想来也不可以等闲视之。
由此可见一斑,回锅肉的王位并非篡得。其一,川菜以麻辣著称,也不乏清凉境界。回锅肉行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中正仁和,颇有王者之风。其二,大妈小妹、老爸老哥衷心拥戴。没有群众基础的皇帝只能是草头王。其三,回锅肉取材简单,然颇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妙处。帝王多起于草莽,类也。其四,回锅作为 回锅肉

一种烹饪方式,有诸多演绎菜品,王道大行也。其五,回锅肉香味浓烈,一家炒肉,全村过瘾,有与民同乐之风也。
填档案要交代0三代,议论回锅肉不得不追本溯源。比较公认的说*是来自于民间祭祀。古时天子以太牢告庙,诸侯以少牢告庙。老百姓不敢僭越,猪肉当是首选。晋人常璩《华阳国志》里记载商周时期的蜀国是“山林泽鱼,园囿瓜果,四节代熟,靡不有焉”;而巴国是“土植五谷,牲具六畜”。
猪是当仁不让的“六畜”之一,那么川人食用猪肉至少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祭祀的猪肉讲究用“刀头”。也就是连皮带肉的一方肉,以肥为美,部位不拘。用滚水紧一下即可。祖先不得空现身来吃后人半生不熟的冷猪肉。这已被先人心领的供品,还有待于后人“散福”,用齿舌肠胃从物质上消灭它。
这滚过一水的肥大块,要再拿去烧煮的话显然肥腻不堪,难以克化。可这难不倒我们聪明的先民。他们在实践中找到了最佳的解决方案:切为薄片,以香蒜苗或青椒或莲白加上土产豆瓣酱爆炒;本来臃肿如肥0肉片顿时脱胎换骨为少女的婀娜曲线---所谓“灯盏窝”是也 回锅肉

;本来苍白的肉色变得如青春红颜,粉面含春。火烫的肉油激发出来的蒜苗香味四处弥漫,骄傲地宣告着主人的富足与滋润。经过这番烹制,肥肉变得鲜香爽口。夹一块裹着两段蒜苗的肉片,闪嘟嘟地泛着红油,一口咬下,闭嘴大嚼,任那肉汁在唇齿间恣肆,凭那奇香在肺腑间畅游。嚼到好处,扒两口干饭,顿觉志得意满,夫复何求!
肥而不腻,酒饭皆宜的回锅肉,“尚辛香,好滋味”的后人自然是把它发扬光大,推而广之。选料更为精细,技*更为纯熟。后来又出现“旱蒸”的技*和“连山回锅肉”、“香辣回锅肉”、“菜根香回锅肉”等精品。
随着川菜在全国的流行,包括回锅肉在内的四川名菜也为各地的人们所熟知和接受。不同菜系之间的交流合作从而促进祖国烹饪事业的发展壮大,这是一件大好事。
我们不应该做狭隘的保守的“正宗”派,要摈弃门户之见走出去请进来。事实上几大菜系自古至今都处在互相交融、彼此渗透的过程中,没有所谓绝对“纯正”的菜系。有技巧地移植和借用是值得赞许的。然而令我们遗憾是,在传播的过程中谬种流传以讹传讹的事例屡见不鲜。
在《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上曾登过这样一篇东西:《我学会了烧回锅肉》。作者是一个自称“不会烧菜”的文人,在重庆采风呆了五天,“看了几回,心领神会”就“成功”地学会了做回锅肉。我们来 回锅肉

看一看他的做*:“先把鲜肉烧熟烧透,去汤把肉放在盆里备用,再放一汤匙精制油在热锅里,待油滚,即把肉倒下,炒了一会,就放适量的红油(红油一定要选用川湘食品店的,较正宗)和切碎的新鲜蒜叶,待红油渗入肉里,放些味精,就可盛起。这时满室洋溢香辣味道。.....用它下饭,真是味道上佳,打耳光也不肯放呢。”

七. 四川省 成都市 龙泉驿区 龙泉水蜜桃

龙泉,地处成都东郊,“四时花不断,八节佳果香”,是全国闻名的水果之乡,中国水蜜桃基地。全区水果种植面积28万亩,年产水果量26万吨。桃子是龙泉最具特点的水果之一,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产量达8万吨。多年来,龙泉水蜜桃以其独特的品质而闻名遐迩,因其极强的商品性而畅销全国。

龙泉地貌主要以浅丘岭为主,境内气候属四川盆地中亚热湿润气候,特别是受龙泉山脉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水地域:温和,潮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秋凉,四季分明,霜期较短。土壤方面,龙泉山特有的紫色土保水保肥性强,透气性好,土壤中含有营养丰富的磷、钾等矿物质。独特的自然条件,使龙泉有别于川中、川东及平原桃区,更不同于外省桃产区。所产的早香玉、白凤、皮球桃、京艳、晚白桃等优质名桃,白里透红,水份饱满,汁多味甜,香气袭人,成为桃品中的上乘佳品。

八. 四川省 成都 龙泉驿 大五星

大五星枇杷,是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的著名,该品于1978年通过实生选种而育成的优质大果型枇杷新品种,因其脐部呈大而深的五星状,故命名为大五星。

大五星枇杷是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于1978年通过实生选种而育成的优质大果型枇杷新品种,因其脐部呈大而深的五星状,故命名为大五星。由于其品质优果形大,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银奖(枇杷类最高奖),目前在成都龙泉其市场售价高出其他优质品种1-2倍,故又有枇杷之王的美誉。59h

大五星枇杷树冠呈圆头形,主干明显。顶芽为花芽或叶芽,芽体大而裸露,无鳞片包被,外面被锈黄色绒毛,腋芽扁平,绿色,呈三角形,芽体很小。叶片呈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上部边缘有疏、浅锯齿,基部全缘,成熟老叶正面浓绿,叶面粗糙,背面被稀疏黄的色绒毛,幼叶青绿色,两面密被灰色绒毛。花穗为顶生圆锥状混合花序,总花梗和花梗密生锈色绒毛,萼筒浅杯状,萼片三角卵形。59h

大五星枇杷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60.4克,重大果重77.7克,果皮剥离,色橙红,果肉橙红色,可食率73.24%以上,可溶性固形物12—15%,味浓甜、多汁、肉质软而细嫩。花期9—11月,果实成熟期5—6月。现龙泉驿区有栽培面积4万亩以上。59h

九.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宾县 中国龙泉酒

中国龙泉酒

十.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龙泉灵芝

龙泉灵芝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品名称:龙泉灵芝

产品产地: 丽水龙泉

产品特性:极具药用价值

产品简介:现代药理学与临床实践进一步证实了灵芝的药理作用,并证实灵芝多糖是灵芝扶正固本、滋补强壮、延年益寿的主要成份。现在,灵芝作为药物已于2000年正式被国家药典收载,同时它又是卫生部批准的新资源食品,无毒副作用,可以药食两用。

产品历史:在美丽神话小说《白蛇传》中,白娘子历经千辛万苦-仙草灵芝救活许仙的故事,在中国大地上几乎家喻户晓,甚至流传亚洲各国以至欧美。灵芝形态别趣,光彩夺目,引人入神,历代文人墨客赞不绝口。还发现灵芝“食之长生,返老还童”,即有抗衰老作用,于是称之仙草、还魂草。历代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平民百姓崇敬和信奉灵芝,得到一枝灵芝如获至宝…… 灵芝是一种功效十分显著的药(食)用菌,自古为珍贵药材,被誉为仙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中医药典籍《神农本草经》里记载365种中药,分为上、中、下三品,在上品的120种中药中,灵芝排列高于人参,为上上药,并载有“益心气”、“安精魂”、“好颜色”、“补肝益气”、“不老延年”等功效。传说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派人到东海瀛洲采摘灵芝仙草。城镇居民厅堂上的“长寿图”里常画有灵芝草和寿星;不少家庭排设的“松鹤遐龄”乃指“松、灵芝、鹤”。 邢台籍元代著名学者刘秉忠为赞誉灵芝特赋诗一首:“铁色皱皮带老霜,舌根未得先天月,鼻观先通圣妙香,江南草木属寻常”。给予灵芝很高的赞誉,灵芝成为人们心目中“长寿福禄”、“吉祥如意”、“国泰民安”的吉祥之物。

龙泉灵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浙江省龙泉市现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