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黄冈送人的特产 黄冈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黄冈送人的特产 黄冈十大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4-01-21 00:26:57

一. 湖北省 黄冈市 黄梅 黄梅禅茶

黄梅禅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梅禅茶,产于四祖寺、五祖寺北面雾海云瀑的紫云山中。黄梅是初唐以来中国和东亚佛教徒朝礼参学的“小天竺”,是古印度千岁宝掌和尚卓锡开建的老祖寺所在地。这里群峰兀立,松竹苍翠,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其茶园全部分布在海拔800至1200余米的云雾深处,是历代贡茶和禅茶的重要产地。中唐茶圣陆羽于公元747年实地察访了黄梅禅茶产地,对当地的茶事茶俗进行考察,并载入了他的名著《茶经·八之出》中:“蕲州茶生黄梅山谷。”。黄梅茶质优胜,汁浓香醇,是历代禅师坐禅、待客必备之饮品,因此茶源于古代老祖、四祖、五祖寺中禅人所采煮的山茶,故而名曰“黄梅禅茶”。而今,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黄梅四祖寺方丈净慧大和尚的关心支持下,黄梅县大别山紫云松针茶公司在詹如松总经理的带领下,采用现代高科技制作工艺,经茶叶专家、名师精工巧技采制“珍品名茶——紫云松针——黄梅禅茶”。此茶具有条索紧细匀秀、锋苗白毫显露、色泽嫩绿油润、香气醇浓持久、滋味鲜爽、汤色明亮、叶底柔软、多汁耐泡等特征,饮之回味无穷。产品畅销中外各地,是深受客户喜爱和盛赞的绿茶品牌。相信随着老祖寺的古迹重辉,黄梅禅茶将更加具有长足发展的无限远景。

黄梅禅茶

湖北省黄梅县五祖镇、大河镇、停前镇、柳林乡、杉木乡、苦竹乡、挪步园管理处等7个乡镇管理处现辖行政区域

湖北省黄梅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划定黄梅禅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梅政函〔2012〕28号黄梅县地方标准:DB421127/T002-2012《黄梅禅茶》

二. 湖北省 黄冈市 罗田 汽水粑

汽水粑是湖北省罗田县的早点名吃,它的加工程序简单,由酒曲做成的老面,自然发酵手工揉面放入铁锅用柴火慢慢烙烤,大铁锅蒸发,靠汽水蒸熟,故名汽水粑。

制作方法

1、原料:(1)面粉3斤加酵母粉和水揉成面团。(2)芝麻0.5斤加白糖0.4斤拌成馅。

2、制作:将揉成的面团分成30个小团包好芝麻馅做成圆饼发酵30分钟后,锅放入水1.5斤至小火烧热,把做好的汽水粑贴在锅边上用小火蒸8分钟后至熟而成。

三. 湖北省 黄冈市 红安 红安珍珠花菜

红安地方名菜。珍珠花系生长于红安县北山区的一种野菜,明代《黄安初乘》(明户部尚书耿定向著)有记载。当清明前后,珍珠菜含苞待放时和嫩叶一起采摘,放入开水锅中烫至黄色,捞出晒后备用。食用时用温水泡胀,再用清水漂过,随肉小炒,如与腊肉蒸食,味更佳。具有柔和、清香、耐食等特点。

珍珠花菜主产地为红安县天台山,生长面积约1800多亩,生长在海拔800米至1000米的大山之中, 每年的产量约21000斤(干重)。珍珠花就地加工成珍珠菜并上市,一般就近在当地销售,在红安县城也有三十个土门店在销售珍珠花菜,产品一般作为地方销往北京等大城市。

珍珠花菜的生产有上百年历史,真正出名还是在大革命时期。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份暴发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大革命失败后,红四方面军退隐天台山,山上没有粮食,红军战士就靠山上少量红薯充饥,结果数量少不够食用,就在山上,战士们发现了一种小灌木植物,而且数量大,上面有很多嫩叶,而且在春天开花,他们冬天吃枝叶,春天就试着采摘树上一点花吃,开始也不知道能不能吃,吃后一段时间发现这种花食用不仅无毒,而且味道不错,红军战士们食用后体力充沛,随后他们投入到英勇杀敌的战斗中去了,此后这种花菜就在大山0名了。以后,红军战士们就把这种花叫做珍珠花,再之后人们将这种花做成的菜叫做珍珠花菜。在解放战争时期,1主席当时在大别山区坚持游击战争时,也带领战士们食用过天台山的珍珠花。

珍珠花的嫩花被采摘后一般用温水浸泡20分钟以上,过滤捞起后再凉干,就成了干菜。可直接青炒,也可用珍珠菜做成红烧肉或青蒸肉等,酒店中有珍珠烧肉、青蒸珍珠菜、青炒珍珠菜等。

四. 湖北省 黄冈市 红安 红安绿豆丸子

创于清末。丸子香软,呈褐红色,约野鸡蛋大小。制法:绿豆、饭豆2:8的比例,混合投人清水中浸泡一天左右,洗净捞起,加适量的水磨成浆,用匙挑起球状,逐个放进炽热的油锅中,炸成金黄色即成。丸子常作复合菜,也可单独食用,如加些香料,吃起来味美可口,疏松香甜。

五. 湖北省 黄冈市 英山 英山灌肠豆腐

英山灌肠豆腐

当地地佐酒下饭风味名菜。系采用水豆府、猪血、生姜、葱花、五香粉、五花肉、精盐调制而成。行将豆腐合猪血及佐料揉成粑状,再加五花肉切丁与之搅拌,灌进刮净晾干的猪大肠内,缝口后晾干或熏干。吃时切片、炒、蒸均可。罗田印子粑印子粑,又名破粉粑,是罗田人喜庆送礼的传统食品。它用白米和糯米为原料制成粉,揉成面团,再捏成鸭蛋大的面砣,把它按进印模里,反过来拍打两下即成。烤、炕、油炸均可。印子粑兼得白米、糯米之长,又白又糍,可以存放多时。

六. 湖北省 黄冈市 浠水 蟹黄鮰鱼肚

蟹黄鮰鱼肚为当地名菜。其制法为:精选茅山大母蟹两只,将蟹脚用线扎紧,以免蟹黄流出,上笼蒸二十分钟,取出,刮出蟹黄,剥出蟹肉,将鮰鱼肚灰尘抹去。将砂锅放在火上,下猪油一斤二两,随着放下鱼肚,等鮰鱼肚松软起泡,将锅拿起,待热油浸泡十分钟,捞出鱼肚片破两边,再入油锅,用温水使油渗透鱼肚,起锅后放入冷水中发透,切成薄片。再将少许炖碱用热水烫一下,以便松软,再用热水将碱水洗清备用。将炒锅锅旺火上,下猪油八钱,姜末少许,连同笋丝、冬茹丝,蟹黄、蟹肉同时锅爆炒,下高汤三勺,再下鱼肚,再加味精、酱油、盐、猪油七钱,用湿淀粉勾芡,加醋,用铁勺推动几下,起锅盛盘,撒上葱花、胡椒即成。( 浠水)

七. 湖北省 黄冈市 黄梅 苕果儿

家乡黄梅有一种土得掉渣的土,那就是用红苕为主原料做成的食品,我们都叫它苕果儿。过去每到腊月,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挑好日子做苕果儿。

红苕就是红薯,是我们这里的通俗叫法。因黄梅上乡独山一带土质好,种出来的红苕个大,味甜,当地人就把红苕加工成苕粉,然后作为多种食品的主原料。如可以做鱼面,苕粉皮儿,苕果儿等。

黄梅做的苕果儿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用细沙烘炒的,还有一种是油炸的,做法不一样,味道也自然不同。

细沙烘炒的苕果儿,是把红苕用刀切成长条状晒干后与干净的细沙,一同放置于铁锅中烘炒,待其变脆后,即可在筛网中过滤沙子。

而油炸的苕果儿,更是香甜。是把苕去皮,蒸煮熟成糊,加入芝麻,白糖,均匀铺开晾晒,晒干后用切成大小片状。油炸时,我们这里都用菜籽油小火油炸。

小时候,家里是没有零食的,街上也没有买的,我们也没有零用钱。所以能有点吃的,也就是那些在腊月炒制的“腊货”了。糖粑、花生、苕果儿都是平时没有,过年才有的让我们看了流口水的美食。

记得每年腊月,母亲都要选一个晴好的天气做苕果儿。早上天蒙蒙亮,母亲就先把灶火生旺,再把洗干净好了的苕都放在蒸笼里蒸,蒸熟后去皮,这时候加点黑芝麻和白糖,摊成饼状。最后就切成长条或者菱形,有的要放在外面晒,有的就放在油锅里油炸,我们这些小孩子在旁边要么帮生火,要么帮忙切苕果儿。

刚出锅的苕果儿,个个金黄,含在嘴里,还没有吞进去,那香甜的味道就直入喉咙到心到肺。在过去油是凭票供应的,相当紧张,家里平时炒菜都不会多放一滴油的,而到了腊月油炸苕果时,母亲都特别大方,放了一大壶油,这也是我们沾油荤最多的时候。吃着香甜可口的苕果儿,我们小脑袋瓜里就甚至认为,这个世界上最美味的食品就莫过于黄梅的苕果儿。

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各类美味的食品也越来越多,只是再怎么吃也吃不出童年时苕果儿的那份真和香。

信息来源:黄梅县人民政府网 曹锦军围炉 作者: 曹锦军

八. 湖北省 黄冈市 蕲春 蕲艾

蕲艾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蕲艾,艾草的一种,因产于蕲州(蕲春县旧称)而得名,湖北省蕲春县“蕲春四宝”(蕲竹、蕲艾、蕲蛇、蕲龟)之一,中药材,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茎、叶均可入药。蕲艾含17种已知化合物,并且挥发油含量、总黄酮含量、燃烧发热量等明显优于其它地区所产艾叶。蕲艾油有明显的平喘、镇咳、祛痰及清炎作用。

蕲艾是名贵的中草药,历史悠久,誉满中国。早在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对蕲艾推崇有加,并记录在《本草纲目》中说:“近代惟汤阳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蕲春旧称)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炙酒坛不能透,蕲艾炙酒则能透坛。据《蕲州志》载,“白艾蕲州出”。蕲艾因产地而得名。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对蕲艾颇有研究,著有《蕲艾传》,说蕲艾“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炙疾,功非小补。”蕲艾古代皆为野生,随着需求量和标准化生产的需要,逐渐开始进行人工栽培,并加式成多种产品进行销售,市场反映很好。

植物学特征

又名艾蒿,属菊科蒿属,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直立,高三、四尺;叶片轮生,状如蒿,每片叶有五个大的缺刻,大缺刻叶上又有三至四个小缺刻,叶面绿色,茎杆及叶片的背面密生白色茸毛,柔软而光滑。遍产蕲春县近水向阳之田埂地边,山坡上也少量生长。

化学成分

经广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对蕲艾与一般艾含的精油化学成份作定量分析,蕲艾叶主要成份为1、1.8~桉叶油素、水合莰烯、樟脑、2~松油醇、葛缕酮等化学物,其精油的出油率蕲艾(1.06%)为一般艾(0.54%)的两倍。同时,蕲艾含侧柏酮(15.6%)和异侧柏酮(2.7%),而一般艾则未见此成份。蕲艾油有明显的平喘、镇咳、祛痰及清炎作用。

药效功能

蕲艾,味苦而辛,无毒,洗熏服用皆可。能温中、逐冷、除湿,治多种疾病。《本草纲目》载:蕲艾“炙百病。可作煎,止吐血下痢,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作煎勿令见风,捣汁股,止伤血,杀蛔虫,水煮及丸散任用。止崩血,肠痔血,拓金疮,止腹痛,安胎。苦酒作煎,治癣甚良,……”。蕲艾“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炙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寿。其功亦大矣。”蕲艾除能治多种疾病外,还具有异香,枝叶熏烟能驱蚊蝇,清瘴气,具有禳毒杀毒的功能。 后世研究认为,蕲艾有理气血、逐寒湿、调经安胎、温经止血、清热止咳消痰等功效。主治月经不调、腹中冷痛、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宫寒不孕等症。为中医妇科常用的要药之一。内服可做止血剂,炒炭用止血之力颇优,可治吐血下痢,衄血下血。捣汁服,止伤血,杀蛔虫,治带下,止霍乱转筋,痢后寒热。用蕲艾配方,亦能治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肠胃炎及痢疾等症。 蕲艾外用可治皮肤瘙痒、阴痒湿疹及疥癣等。以艾搓手洗污或煎水浴身,可防治皮肤病。对于产妇和婴儿,洗用艾叶可以消毒强身。将艾叶晒干捣碎如绒,称“艾绒”,制成艾柱,燃炙经穴,或染麻油引火点炙柱,滋润炙疮,至愈不痛。炙疾有奇效,能散寒除湿,温通气血,通经活络,故医家谓艾可炙百病(《名医别录》),称之为炙草。用艾灼一次,为之 “一壮”。 蕲艾不仅治疗多种疾病,还具有异香,可以作调香原料。枝叶熏烟能驱蚊蝇,具禳毒杀菌的功效。“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蕲春人更是把蕲艾蕲艾比一般艾更香,入药治病疗效更好。

相关风俗

作为吉祥之物。过去有民谣曰,“五月五日下午,天师骑艾虎。蒲剑斩蜈蚣,百虫归地府。”“荒坡艾叶喷喷香,溪边菖蒲伴石长。青烟剑叶能驱疫,岁岁端午站门岗。”至今端午节这天,人们仍喜欢用蕲艾与菖蒲等一起点燃熏室,并边熏边念。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地范围

蕲艾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湖北省蕲春县现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蕲艾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省蕲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蕲艾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技术要求

(一)种源。 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 cv)。 (二)立地条件。 土壤为黄棕壤,耕层厚度≥25 cm,土壤pH值5.7至6.3,土壤有机质含量≥1.6%。 (三)栽培管理。 1、繁殖:采用分株繁殖。 2、栽种:栽种时间2至3月份,每公顷≤83250穴,每穴2至3株。 3、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年每公顷施有机肥≥45000kg。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1、采收期:端午节前后一周,在晴天中午12至14时采收。 2、采后处理:采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至叶面无水,再脱取艾叶。 3、干燥:自然阴干,水份≤14.0%。

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叶片宽大肥厚,被毛密而长;淡青色或灰白色,色泽一致;香气浓郁。 2、理化指标:挥发油≥0.8。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九. 湖北省 黄冈市 麻城 麻城福白菊

麻城福白菊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麻城福白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麻城福白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麻城福白菊具有“朵大肥厚、花瓣玉白、花蕊深黄,汤液清澈、金黄带绿,气清香,味甘醇美”等品质特征,为药、食兼用型中药材。具有散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效。其产品质量经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反复检测,其主要指标的绿原酸和总黄酮的含量均高于药典标准,远远高于其它品种的菊花。2008年,麻城福白菊被农业部登记为全国首批2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之一;2009年被国家工商总局核准“证明商标”的登记保护;2010年产地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保健菊花之乡”;2013年获得“湖北省优质农产品”称号;据浙江大学的“中国农产品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心”评估,麻城福白菊品牌价值达到2.52亿元。麻城福白菊主产于该市北部山区的福田河、黄土岗等乡镇,常年菊花种植面积5万亩左右,产量5000吨左右。基地亩平产值8000元左右,纯收入5000元以上,菊农单项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该市以福白菊为原料的加工和销售企业发展到15家。福白菊产业已成为该市优势特色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新亮点。目前,福白菊产区的产量就占1/3左右,湖北麻城与浙江桐乡、江苏盐城并称中国药用保健白菊花三大产地,麻城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菊花生产基地。

地域范围

采自以福田河镇为中心的湖北省麻城北部山区范围内生长的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的头状花序,按传统工艺或现代工艺在当地加工而成,具有“朵大肥厚、花瓣玉白、花蕊深黄,汤液清澈、金黄带绿,气清香,味甘醇美”等品质特征,为药食兼用型中药材。

特定品质

花序扁球形、不规则球形或稍压扁,直径多1.5~4cm。总苞由3~4层苞片组成,外围为数层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中央为管状花。气清香,味甘、微苦。河南产者称怀菊花,安徽产者称滁菊花或亳菊花,浙江产者称杭菊花,湖北福田河产者为福白菊。

文化典故

菊花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是花中“四君子”之一。据“麻城县志”记载,早在宋朝就开始栽培、种植菊花,其时主要用于观赏。据《本草纲目》记载,菊花具有散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效,被中药界称之为“广谱抗生素”。麻城福白菊原野生于大别山一奇峰之上,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由福田河境内名寺纯阳寺道士移植于纯阳山周围,因这种菊花“净美香幽具驱邪之气”,被上山入寺的道教信徒移植到庭前院后,种植者初为观赏,后采之作茶、入酒,并逐步发现其药用、食疗、保健效果明显,被作为“药膳佳肴,饮中极品”。到明清,在东阁大学士郑以伟、山西总督梅国桢、御史梅之焕等福田河籍高官名流的积极倡导下,福田河的一些百姓已经将菊花种植范围从庭院扩大到大田畈移栽,并摸索出了一套福白菊耕作、繁殖、烘制、储存的技术和经验。自此,麻城福白菊开始被当地-作为向上进贡的贵重礼品,并被精明的商人运抵金陵、开封等地高价出售。大革命时期,红四军在麻城福田河成立,并转战麻城、红安、新县一带。福田河百姓将麻城福白菊送给红军。红军战士受伤了就用福白菊清理伤口,渴了就用福白菊煮茶饮用,深受广大战士的喜爱。1957年冬季,时任-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的-回家乡河南新县田铺乡许家洼(原属湖北麻城)时,到麻城福田河仙羊岩外婆家,就对外婆家的菊花茶赞不绝口,并吩咐警卫捎上几斤菊花带回南京饮用。解放后,菊花的种植和栽培已成为全镇上下的共识,通过综合的政策和技术等鼓励措施,有效地推动了“麻城福白菊”产业向前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50-70年代,为小规模种植,作为中药材引种和推广,为民间观赏、药用阶段;70-80年代,作为经济作物大面积种植,开始作为土、中药材进行推广的阶段;80-90年代,规模化种植,作为多种经营、副业生产的支柱产业进行基地建设和扶持阶段;90年代初-2000年,探索积累生产技术,推广新技术,着力提升菊花产量和产品品质的攻坚阶段;2000年以后,推行标准化生产,着力实施了知识产权保护、专项科研课题的品牌打造阶段;

地域范围

麻城福白菊产区位于湖北省麻城市北部山区,其中福田河镇为主产区,黄土岗镇、乘马岗镇、三河口镇、顺河集镇为零星种植区,共5个乡镇。产区版图面积1520.7平方公里,总人口29.1万人。产区位于北纬31°20′-31°40′,东经114°45′-115°20′;产区北与河南省新县、商城县接壤,西与湖北省红安县接壤,南与麻城市区接壤,东与安徽省金寨县接壤。主产区常年菊花种植面积稳定在1200公顷以上,总产量在2000吨以上。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麻城福白菊产区是长江支流-举水河源头所在地,水质好,无任何工业污染,土壤具有典型的南北过度的黄棕壤特征,土层深厚,保墒性好。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5%,碱解氮82ppm,有机磷11.9ppm,有效钾165ppm;pH值为6.0-7.5之间。菊花最佳种植地带为海拔200m-800m之间的山丘河谷地带。产区位于大别山长江淮河分水岭南麓向阳地带,地貌顺大别山及其余脉之山势,由北向南逐级下降,其基本地形特征是“七山一水二分田”,这里谷宽丘广,冲、垄、畈犬牙交错,坡度为5-24度,海拔100m-1000m。

(2)水文情况:产区地处长江、淮河分水岭的大别山南麓向阳地带,为长江一级支流-举水河流经产区全境,有大、中、小(一)型水库共19座,年平均地表径流3.41亿m3。产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总贮量1.94亿m3/年,水质清澈、纯净,是理想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产区菊花种植范围内无工矿企业、无“三废”污染源。

(3)气候情况:麻城福白菊产区的麻北地区属亚热带向温带气候过渡区域,为大陆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16摄氏度,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634-2249小时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1112.2-1688.7毫米,全年无霜期237天。具有四季分明、降水适中、水光热同步等特征,非常适宜菊花的生长发育。

(4)人文历史情况:据《麻城县志》记载,麻城福白菊因味甜甘美,又称甘菊,北宋时就有种植。从观赏到引种、从引种到大田移栽,直至大田规模化种植,至今已有千年的种植历史。麻城市政府已将麻城福白菊产业列为全市优先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积极打造产业发展平台,为菊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其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近几十年来,先后由麻城市政府、福田河镇政府、麻城市福白菊产业协会组织了十余次“菊花文化节”、“中秋赏菊”、“菊花诗会”等专题宣传和推介等活动,全力打造“麻城福白菊”品牌。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环境及具体指标要求:产地环境符合农业部颁布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环境质量标准(NY5116-2002)二级以上和饮用菊花产地环境条件标准(NY5120-2002)的规定。杜绝产地及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污染源(废水、废气、重金属、废原生物等),基地应选择土壤肥力和水源条件好的耕地。具体产地环境指标要求为年日照数2249h,无霜期240天,全年≥10℃的平均积温5100℃。平均海拔410m,最佳种植地带为海拔200m-800m。年降水量1000mm-1200mm。成土母质为片麻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土壤肥沃,熟化程度高,宜种性广,土壤pH值6.0-7.5。大气质量应符合GB3095-82规定;土壤质量应符合GB15618-1995规定;灌溉水质量符合GB5084-1992规定。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选择长期种植选育出的红心大白菊、小白菊等优良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①母株管理。开花期选健壮、花好、无病虫害的植株标记,摘完花后剪茎,将根蔸挖起栽入育苗地,覆盖10cm厚的土渣肥或腐熟厩肥越冬。②扦插育苗。4月上旬,用茎基蘖芽育苗。选粗壮、无病虫的新苗,留顶叶及6cm-8cm的茎,节下剪成斜面,蘸生根粉溶液,打浆,稍凉干,按20cm×6cm的株行距扦插,苗床保湿保肥,当扦插苗高20cm即可移植大田。③移栽大田。5月上中旬,将大田整成畦宽100cm-120cm、沟深20cm-25cm的地块,施基肥,可覆盖黑地膜,按株行距40cm×60cm在畦面上打孔,带土移苗,每孔定植一株,加水保湿。④打顶培土。打顶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在6月上旬,第二次在7月中旬,第三次在8月底前。当新枝长到30cm-35cm时,用泥土将枝条下部压实,培土时间不超过7月底。⑤水肥管理。梅雨时期及暴雨时要清沟排水,伏旱时期要灌溉抗旱。菊花孕蕾期需水量大,要及时灌溉。大田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应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提倡使用菊花专用肥。⑥病虫害防治。提倡采取种苗、水肥等管理,实行小地块轮作种植,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防治病虫害。农药使用按GB4285、GB/T8321.1-8321.7的规定执行,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①采收时间。菊花采收始于10月下旬,止于12月上旬,选择无雨天、露水干后采花。②采收标准。初花期,以胎花花瓣已经伸出花蕾、花瓣嫩黄微屈卷、花蕊没有外露为标准,可择优少量采收。其后头水花、二水花、三水花采收标准为花瓣洁白平直,花心有70%--80%散开。③鲜花采收分级。鲜花采收时应按等级分开放置,每等级均不得含杂质、泥花、虫花、病花。④加工。采收的鲜花不能挤压,要及时摊开阴干,进行加工。传统加工工艺分上笼、杀青、晾晒三个步骤,形成菊花饼状干货;现代加工工艺有蒸汽或微波杀青、烘烤两个步骤,形成朵状干货。产品加工技术规程执行《饮用菊花》(NY/T5121-2002)标准。

(5)生产记录要求:麻城福白菊生产全程规定以菊花专业户和加工企业为单位,全面建立产品档案。分品种建立生产日志,要分项记录重大气候因素、物候期、耕作措施、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情况以及采收的基地名称和加工生产日期,制作产品标签。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观特征:麻城福白菊花朵大肥厚、花瓣玉白、花蕊深黄,汤液清澈、金黄带绿,气清香,味甘醇美等品质特征。单花朵大2-5cm,花瓣长约22-25mm,宽5-7mm,其总黄酮、绿原酸含量高,为药食兼用型中药材。

(2)内在品质量化指标:麻城福白菊总黄酮含量6.1-8.2%,绿原酸0.18-0.35%。

(3)产品质量标准及安全要求:麻城福白菊执行《无公害食品饮用菊花》(NY5119-2002)标准和湖北省地方标准《福白菊》(DB42/334-2005)(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5.12.30发布)。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分级:菊花商品质量等级按感官指标分级为四个等级:特级、一级、二级、等外级,均要求无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2)包装:包装材料(包括内、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要求。

(3)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麻城福白菊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4)运输、贮藏:麻城福白菊产品的运输、贮藏执行湖北省地方标准《福白菊》(DB42/334-2005)。

十. 湖北省 黄冈市 英山 英山茶乡鸡

英山茶乡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英山茶乡鸡属肉蛋兼用型地方良种,养殖历史悠久,是大别山南麓黄冈英山境内名优土。

产地分布

主产于英山县域内的南河镇、方家咀乡、温泉镇、红山镇、孔家坊乡、金家铺镇、石头咀镇、杨柳湾镇、雷家店镇、草盘地镇、陶家河乡,共11个乡镇。

外貌特征

英山茶乡鸡属肉蛋兼用型地方良种,其体格中等、体质强健、体态匀称、体型紧凑、外貌秀丽;成年公鸡体重1.5~2.5kg,成年母鸡体重1~2kg;冠分单冠和豆冠,以单冠居多,冠齿5~7个,冠后缘冠叶分叉,冠、肉捶、耳叶和脸均呈红色,眼大略向外突起,虹彩呈浅栗色;喙短略弯曲,呈青黄色;公鸡尾羽呈佛手状和直尾,母鸡尾羽上翘;公鸡羽色深红,母鸡以麻黄、黄色为主;具有抗病性、适应性和就巢性强、耐粗饲的特点。

营养特性编辑

1、英山是著名的“茶叶之乡”,成片的茶园绵延在群山之中,是得天独厚的原生态自然畜禽养殖区。在茶园周边搭建鸡舍,鸡群在茶园里觅食,在茶树底下扒草、吃鲜茶叶,在茶树上捉虫。通过散养的方式,放养密度小,扩大了茶乡鸡的活动范围,增强了活动能力,锻炼了体质,提高了鸡肉的蛋白质含量,降低了脂肪含量。

2、英山茶乡鸡肉表皮浅黄,光滑滋润,肌肉丰满有弹性,肌间脂肪分布均匀;表皮和肌肉切面有光泽,肉质鲜美,无异味;鸡汤透明澄清,脂肪团集于汤汁面,清香四溢,回味无穷。

3、英山茶乡鸡肉独特的品质与其所富含的各种营养物质密不可分。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其蛋白质含量高达26%,水解氨基酸总量23.66%,脂肪含量只有1.06%,胆固醇含量438.6mg/kg。

湖北省英山县南河镇、方家咀乡、温泉镇、红山镇、孔家坊乡、金家铺镇、石头咀镇、陶家河乡、草盘地镇、雷家店镇、杨柳湾镇。

《英山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界定英山茶乡鸡(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英政函〔2014〕68号

湖北省英山县地方标准:DB421124/T003-2013《英山茶乡鸡养殖技术规程》;

DB421124/T004-2013《英山茶乡鸡加工技术规程》;湖北省地方标准:《英山茶乡鸡(肉)》(草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