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青岛老城区卖特产 青岛哪里买土特产实惠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青岛老城区卖特产 青岛哪里买土特产实惠更新时间:2023-08-12 12:44:36

一. 山东省 青岛 黄岛区 大村香菇

大村香菇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享有“青岛食用菌之乡”美称的胶南市大村镇,并且进入食用菌育菌大棚中跟农户一起采香菇。胶南市大村镇大力发展以香菇、黑木耳为主导的食用菌产业,截至目前,全镇已有60多个村6000多农户参与食用菌种植,种植品种18个,食用菌总量5000多万棒。另外,“大村香菇”和“大村黑木耳”于今年8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成为受保护的地方特色农产品 。

一年可采摘香菇300万公斤

10月23日,记者跟随胶南市大村镇食用菌工作办公室负责人丁建磊来到胶南市大村镇食用菌的龙头企业汉森菌业有限公司。一进该公司的汉之林农业示范园,记者就看到一排排育菌大棚一眼看不到边。据介绍,这里是青岛地区最大的香菇培育基地,该示范园占地500多亩,育菌厂房3000多平方米。进入大棚后,记者看到黑乎乎的菌棒排列整齐地埋在土中,上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香菇,农户们正忙着将长好的香菇摘下来放到筐子里。

随后,记者也加入到摘香菇的行列中,不到五分钟就摘了20多个大个香菇。丁建磊告诉记者,每天早上和下午,农户们都要进棚把长好的香菇摘下来,然后对菌棒进行浇水,这样菌棒可以不分季节地循环采摘。据了解,汉森菌业每年可以循环采摘鲜香菇300多万公斤,销往北京、上海等地。

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大村香菇

地域范围

大村镇位于山东省胶南市西部,白马河纵贯全境,东依藏马山,南接胶南市亿吨港口——董家口港,西接诸城市,北通胶州市。“大村香菇”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辖大村中村、前村、大石岭等82个行政村。香菇种植面积4000亩,年产鲜香菇15000吨。大村香菇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东经119°30′~120°11′,北纬35°35′~36°08′,海拔5m~174m。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大村香菇菇形端正,呈扁半球型,菌盖直径5cm~8cm,菌盖内卷,表面浅褐色,菌柄有纤毛状鳞片,菌褶放射状均匀排列,菌肉原白色,肉质细密、有弹性。 2、大村香菇内在品质指标:大村香菇平均微量元素含量为:含钙≥59mg/kg、磷≥980mg/kg、铁≥18mg/kg、锌≥8mg/kg、维生素B10 ≥12mg/100g、维生素B2≥132mg/g。粗蛋白≥3%、纤维素≥35g/kg。大村香菇栽培所选木材均为硬质木料,为香菇提供了更好的营养基础,大村香菇含有丰富的香菇多糖、香菇太生等多种有机质。 3、大村香菇口味独特:大村镇昼夜温差较南方大,白天一般气温在21℃~25℃左右,夜间降至15℃~18℃左右,有利于表面菌丝互相交织、扭结,从而更好的向周围菌丝吸收养分。这有利于香菇的鲜味成分(核酸构成成分)的积累。从而使大村香菇味道更鲜美。 4、安全要求:大村香菇应严格按照《绿色食品食用菌》(NY/T749-2003)标准执行。

二. 山东省 青岛 城阳区 青岛白葡萄酒

产地:中国山东青岛
工艺:选用优良酿造葡萄品种雷司令、白羽、龙眼等为原料,经破碎、快速分离、低温发酵、贮存陈酿而成
特点:酒液透明晶莹,浅绿黄色,具有淡雅的葡萄果香和浓郁的酒香,滋味甜而微酸,口感纯洁,柔绵清晰,余味充足
奖项:在中国第二届评酒会上被评为国家名酒。( 青岛)

三. 山东省 青岛 崂山区 崂山绿茶

崂山绿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崂山茶场在号称“北国小江南”的崂山太清景区的山脚下,这里出产的绿茶,色、香、味、形具佳,冲饮清香宜人。( 青岛)

崂山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关于申请划定崂山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区的函》(崂政函[2006]2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沙子口、中韩、北宅等4个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四. 山东省 青岛 城阳区 牛气冲天

烧牛头原是御膳房的宫廷菜。相传三国时期,有一位南夷首领孟获英勇善战,曾七擒七纵诸葛亮,并以牛头犒赏众将士。由此,烧牛头成为鼓舞士气、犒赏三军的传统菜。 淮香村的牛气冲天在传统烧牛头的基础上精心研究,按照顾客口味不断调整完善,并开发出一牛五吃,除基本的烧牛头外,还有烧汁牛眼、清蒸牛脑、葱拌牛肉、沙锅白菜牛脸肉。

五. 山东省 青岛 胶州 胶州大白菜

胶州大白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胶州种植大白菜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胶州大白菜的特点是个大帮薄、卷心紧、纤维少、汁白味甜,营养丰富,生食爽口,热食味腴。胶州大白菜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号称“胶白”。这种菜耐储藏、易保管,是青岛城乡人民冬春季主要食用的蔬菜。( 青岛)

胶州大白菜产于山东省胶州市南三里河村。它栽培历史悠久,具有其它地区大白菜所不具备的“外叶淡绿、纤维细嫩、美味可口、生熟食即可”的明显特征,是驰名中外的地方。

为满足国内外游客来胶州经贸洽谈、旅游、观光、考察的需求,胶州市旅游局在有关专家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研制开发了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胶州大白菜旅游纪念艺术佳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地域范围

胶州大白菜是山东地理标志品牌产品,在本市的三里河、胶河、墨水河、胶莱河、大沽河、洋河两岸广为种植,面积6万亩左右。

特定品质

“胶州大白菜”以其品质优良而著称,具有“帮嫩薄、汁乳白、味鲜美、纤维细、营养好”等优点,其品质和盛名史籍多有记载,文人多有吟颂。陈毅元帅曾在诗中赞美: “伟哉胶菜青,千里美良田”。 尤其鲁迅先生散文集《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中的描述,更彰显了“胶州大白菜”的尊贵。

文化典故

话说臭名昭著的窃国大盗袁世凯于一九一五年冬天称帝做了洪宪皇帝后,忽然想起了当年跟随西太后时曾经吃过一次胶州大白菜,那叫一个好吃啊,于是就命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火速派人前往胶州,急调胶州大白菜入京一饱口福。

六. 山东省 青岛 即墨 鳌山绿茶

鳌山绿茶1998年,鳌山卫镇鳌角石村农民着眼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始试种茶树。村集体规划出40公顷茶园基地,实行统一提供种子、统一技术规程和标准、统一施肥、统一浇水、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采摘标准的管理,注册“鳌福绿茶”商标。2000年,“鳌福绿茶”获青岛市优质绿茶一等奖。2001年,“鳌福绿茶”在中国“觉农杯”名优茶拍卖会上被评为全国无公害名优茶推荐产品。2002年,在农业部举办的杭州中国名茶展览会上,“鳌福绿茶”获北方绿茶唯一金奖、山东省优质绿茶特等奖。2003年,全村销售收入400多万元,户均收入1.2万元。“鳌福绿茶”的成功带动了鳌山卫镇其他村庄以及东部乡镇的茶叶生产。

七. 山东省 青岛 即墨 妙府老酒

即墨妙府老酒按照“古遗六法”酿造工艺酿造,分陶坛装、瓷坛装、瓶装、易拉罐等包装30多个品种,妙府老酒主要呈褐红色,精亮透明,有诱人的馥郁焦香,是由6种味融合而成即甜味、酸味、苦味、辛味、鲜味、涩味,含有18种氨基酸,具有营养、保健和调味功能;妙府老酒为四季常饮型老酒,可常温饮用,也可据个人喜好温热至40-50℃饮用,可作为烹饪调料,烹饪中有祛腥、去膻、增香、添味的效能,还可作为药引子:妙府老酒还是中药膏、丹、丸、散的重要辅助原料,中药处方常用妙府老酒浸泡、烧煮、蒸炙中草药或调制药丸及各种药酒,据统计有70多种药酒需用妙府老酒作酒基配制。

八. 山东省 青岛 黄岛区 胶南蓝莓

胶南蓝莓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胶南市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由花岗岩母质发育形成的天然偏酸性土壤为蓝莓栽培提供了优越的种植资源条件。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初期,杰诚公司便与日本环球贸易公司合作,从日本和吉林省引进蓝莓品种,在胶南开始了零星种植试验,获得成功,其耐寒耐瘠、果大味甜特性深受老百姓喜爱,从1995年开始进行小规模种植。1999年,由全国蓝莓首席专家李亚东领导的课题组与日本环球贸易公司合作率先在胶南市开展了蓝莓大面积产业化开发。2000年,青岛杰诚食品有限公司在宝山镇金沟村投资建设蓝莓园600亩,开始蓝莓规模化种植,这是中国第一个进行规模种植的蓝莓园,从而拉开了国内规模化种植的序幕。胶南市成为名副其实的“蓝莓之乡”,被国家蓝莓科技产业体系专家组誉为“中国北方蓝莓产业化的摇篮”。

从2002年引种时的不足百亩,到如今的两万余亩,不到10年的时间,胶南蓝莓种植面积实现“三级跳”,年产蓝莓1200吨,实现产值9600万元,是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业化程度最高的蓝莓主产区,有“水果皇后”之称的蓝莓风靡胶南大地。

优越的气候条件与天然无污染的种植环境为蓝莓的成功种植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胶南发展蓝莓产业的信心和魄力也不容小觑。当地政府打造精品示范园、培育优良品种、坚持“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着力打造“胶南蓝莓”公用品牌,促进全市蓝莓实现品牌化发展。

胶南因秀美的山海自然风光、悠久的琅琊历史文化而闻名。这里春迟秋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加上偏酸性的土壤条件和凉爽的海洋性气候,非常适合蓝莓的生长,适宜蓝莓栽培面积约18万亩。截至2010年底,胶南全市蓝莓发展面积达2.39万亩,其中可采摘面积7000余亩,年产蓝莓1200吨,实现产值9600万元,是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业化程度最高的蓝莓主产区。

在蓝莓发展过程中,胶南市积极打造以张家楼、藏南和宝山、六汪为中心的蓝莓核心区,扎实推进沃林、隆辉、宝山三个千亩蓝莓精品示范园建设,辐射带动周边组团发展,促进全市蓝莓实现规模化发展。

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胶南市进一步加强蓝莓优良新品种的选育、引进、示范和推广,先后推出了“公爵”、“蓝丰”、“北陆”等为代表的一批适于本地栽培的优良蓝莓品种。并与吉林农业大学等相关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并总结出了一整套有关蓝莓种苗繁育、生产栽培、果实加工等方面的技术要点和技术规程,积极开展蓝莓标准化生产,强化果品质量全程监控。

为了促进蓝莓实现产业化发展,胶南市坚持“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依托沃林、隆辉、杰诚、慧海、宝林、宝康等蓝莓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蓝莓组培育苗和产品精深加工,依托青岛富民蓝莓专业合作社等11家合作社,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和产销衔接。

在蓝莓业兴旺发达的同时,胶南政府着力打造“胶南蓝莓”公用品牌,走上品牌化发展道路。政府积极引导生产企业和基地申报“三品一标”认证,目前,全市共有21个蓝莓产品通过“三品”、ISO9000和GAP认证,“沃林”、“农园彩珠”、“慧海”、“健康农庄”等4种品牌蓝莓获国际有机食品认证,“沃林蓝莓”被评为青岛市十大名特优农产品品牌,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与日俱增。

地域范围

胶南蓝莓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胶南市张家楼镇、宝山镇、大村镇、六汪镇、海青镇、藏南镇、理务关镇、大场镇、琅琊镇、泊里镇、铁山镇、王台镇、胶河经济区、滨海街道办事处、珠海街道办事处、隐珠街道办事处、度假区、积米崖、灵山卫街道办事处一带的珠山山脉、铁山山脉和藏马山山脉,辖19个镇(办、区)的336行政村,东到灵山卫街道办的杨七岭村,西到海青镇的东蔡家村,南到海青镇小官庄村,北到王台镇法家庄,地理坐标为北纬35°35′~36°08′,东经119°30′~120°11′。面积1577公顷,年产量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胶南蓝莓果实平均重0.5~2.5g,最大果重5g,果实直径8mm~16mm,果实亮蓝色,果粉均匀,果形扁圆,果蒂痕小而干,果个大且含糖量高耐储运,色素含量高,干物质多,甜酸适口,有清爽宜人的香气,适宜鲜食。 2、内在品质要求:可溶性固形物﹪≥6(检测结果9.9);总酸0.05~0.70(检测结果0.63);总糖﹪9~15,(检测结果9.9));铁mg/kg≥4(检测结果12.8);锌mg/kg≥1(检测结果2.2);钙mg/100g≥5.5(检测结果14.1)。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安全标准主要依据GB/T19630.1-2005 有机食品(生产部分;GB/T19630.2-2005有机食品(加工部分);GB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制定。

九. 山东省 青岛 即墨 海堤村芹菜

青岛市即墨市金口镇海堤村共有169户,556人,耕地面积600亩。该村以发展特色芹菜产业为主,2010年芹菜种植面积420余亩,占耕地面积的70%,从事芹菜种植户数达到105户,占全村总户数的62%。全村农业总收入260万元,芹菜产业收入195万元,占农业总收入75%,芹菜亩纯收入达到1万余元,村庄人均纯收入10800元,高于全镇人均纯收入25%。

海堤村自古就有种植芹菜的传统,海堤村芹菜卓越的品质得益于村周边独特的海洋性地理位置和土壤、气候条件,这里生产的芹菜外观翠绿,植株傲岸挺立,实心脆梗,幼似翡翠,成如玉树,其味清爽四溢,沁人心脾,2010年被评为“青岛市名特优品牌”。随后海堤村以“金口玉芽”品牌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标准化基地建设为主线拓展基地规模,推动全村芹菜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该村成立了芹菜产业专业合作社,加入海堤芹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户数达12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1%。芹菜的生产由过去的一家一户经营发展到合作社及公司经营,由单一捆绑芹菜发展到分级加工包装成盒产品,辐射带动了周边14个村庄发展芹菜种植。在该村的带动下,目前金口镇已发展芹菜种植基地5000余亩。

同时市镇各级对海堤村发展“一村一品”芹菜产业给予了大力扶持,对芹菜基地建设实行了奖励政策。完善了基地的基础设施配套,将水电送到种植户地头,对冬暖棚成方连片达到10个,每个大棚补助1万元,同时为大棚种植户提供贴息贷款,每个冬暖大棚提供2万元贷款。

十. 山东省 青岛 即墨 即墨镶边

即墨镶边 清末,即墨民间就广泛流传着“小扣锁”(又称捏绣)、刺绣等手工工艺,农村妇女绣织的鞋面、枕头、嫁衣、戏装等,做工精巧,花样繁多。1918年,荒洼村(今属移风店镇)手工艺人卢忠溪通过英商在烟台开办的德仁洋行,引进一幅意大利“手拿花边”底样,试做成功后,便出资在即墨城北阁里创办起“裕民花庄”,专司经营和传播技艺。随着“手拿花边”的流传发展,许多民间艺人在加工制做过程中,不断吸收“小扣锁”、刺绣等工艺特点和针法,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具有民族传统特色和地方艺术风格的工艺针法。由于这种工艺针法演变形成于即墨民间,人们就把以这种针法制成的花边称为“即墨手拿花边”,也就是“即墨镶边”的雏形。此后,手工艺人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逐渐发展形成了品种繁多、用途广泛、绚丽多姿的“即墨镶边”。

“即墨镶边”是一种单线织绣的花边,主要采用不同股数的丝光线和优质亚麻布为原料,集锁、编、织、缠、拉、露、镶等20多种工艺和80余种针法为一体,综合运用各种工艺和针法,经过镶拼,把花边和刺绣连缀成套,虚实照应,和谐统一,层次分明,色泽清秀,有强烈浮雕感,达到平、薄、光、匀、齐、净的工艺技术要求。织边的主要针法有锁灯笼扣、织密布、绞柱、搁边、二针网、三针网等50多种,刺绣的主要针法有插花、行梗、纳底、抽经(纬)、锁边、掏眼、扒丝、抽勒、切勾等20多种。织边和刺绣均须拉线松紧一致,底线适宜,用线不碾不毛,网眼均匀清晰,针码平均。织出的图案角尖、弧圆、边齐,整体平整,不卷不曲。即墨镶边产生后,很快在即墨广大农村妇女中流传开来,发展成为一项主要的家庭副业。民国初年,形成了以即墨为中心,北至莱阳、海阳,南到崂山,西跨沽河两岸的广大生产区,仅即墨县城就拥有私营花边庄45家。即墨解放前,全县有花边庄30余家,能生产台布和餐套两个品种十几种规格,年产量徘徊在八九千套。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对外贸易的扩大,“即墨镶边”在国际上赢得“抽纱瑰珍”之称,品种规格不断向中、高档及多用途发展,产量、产值、利润不断提高,花边产品逐渐扩大到台布、餐套、床罩、沙发套、靠垫、衣领、伞面、琴罩等十几个品种2800多个规格,并研制出新产品“百带丽”和“新百带丽”。1978年,“即墨镶边”被山东省第二轻工业厅评为名牌产品;1979年,被山东省经济委员会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1980年,被轻工业部评为优质产品;1983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