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榆次太原特产 榆次特产什么最出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榆次太原特产 榆次特产什么最出名更新时间:2024-01-17 02:30:53

一. 山西省 太原 阳曲 阳曲酥梨

阳曲酥梨引种于安微砀山。经多年区域驯化栽培,再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使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含糖量高达17%。因则,阳曲酥 梨以其果型正、色泽好、果心小、有香气、酥脆爽口汗多味甜而闻名于全省,在八九年全省优质果品评审中,获省优质水果奖,在九四年全省家业精品评审中,又获金奖,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太原)

二. 山西省 太原 古交市 古交蘑菇

古交蘑菇

三. 山西省 晋中 榆次 八碗八碟

乔家在逢年过节时也有与平常不同的饮食,称之为"八碗八碟",这其中八碗主要是热菜,是指--喇嘛肉、荤炖、烧肉、甜粥、红烧肘子、蜜阍、羊肉胡萝卜、丸子;八碟主要是冷盘,是指--焖干肉、鸡丝、琼菜、什锦丝、龙爪菜、爆腌蛋、排骨、熏肉。喇嘛肉是类似于酥肉的肉菜,荤炖是走油的炖菜,烧肉和肘子都是酱油烧制的肉菜,蜜阍是一种甜食,什锦丝就是蔬菜丝腌豆腐等拌和在一起,龙抓菜就是石花菜,爆腌蛋就是煮熟的腌鸡蛋。

从这些食品上来看仍然是很简朴的。但是,这些菜却不失营养价值,而且搭配合理。不仅蔬菜品种在当时的山西已算丰富,还选用了很多内陆较少的海产植物,而且冷热合理、荤素适宜。尤其是焖干肉,选用五花猪肉浸酱油切薄片,与上好薰干逐一排列,一起蒸熟,再切条,加调味拌匀,肉有香干味,滋味独特,香干吸收了油脂,滑润适口,整盘菜爽而不腻,风味独特,而且营养结构很合理。这些菜整体上叫八碗八碟,但是视食用时间和目的不同可以调整。比如在夏天,羊肉烧胡萝卜可以改为拔丝山药,肘子也有水晶肘子等不同制法。而如果为了招待内部或者外部客人,八碗八碟的用料也会出现不同的档次。比如会增加海参、鱿鱼、鱼肚、发菜等,可是仍然凑够八碗八碟之数。

四. 山西省 太原 小店区 金软黍

产于大盂镇金家岗旱地丘陵区,生育期95--105天,秆硬抗倒伏,千粒重7.2--8.1克,粒色土黄,米色金黄,粘性大,食味好,出米率为75--80%,亩产500斤左右,1983年开始推广,到目前我省许多丘陵山区县有种植,并且已推广到辽宁、陕西、甘肃等地。

五. 山西省 太原 阳曲 阳曲白桃

以阳曲张拔白桃最负盛名。据传清末年间,张拔白桃就专贡皇上享用。该品种皮薄汁多,口感极佳。近年来,引回的大久保、水密桃、初笑美、北京14及油桃品系均表现出了较原产地风味独特的优势。( 太原)

六. 山西省 太原 迎泽区 太原大蒜

大蒜以应县小石口村产的紫皮六瓣蒜为代表,历史悠久,名驰三晋。特点是个头大、结构密,皮紫,易剥,蒜瓣光洁、香辣,掏成蒜泥,沾接力强,而且隔夜不变色味。


七. 山西省 太原 迎泽区 山西拉面

山西拉面,又叫甩面、扯面、抻面,是西北城乡独具地方风味的面食名吃。为山西四大面食之一。拉面源于何时尚待考究。但据清末陕西薛宝辰所著《秦食说略》记载,当时在山西、陕西一带流行一种“桢面条”(按:桢一扯、拉):“其以水和面,入盐、碱、清油揉匀,覆以湿布,俟其融和,扯为细条,煮之,名为桢面条。作法以山西太原平定州,陕西朝邑、同州为最”。 现在,拉面在山西的太原,晋中、运城等地流传甚广,特别是晋中地区及阳泉等地及太原阳曲县的拉面最为著名。拉面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技艺,学会拉面这一技法,可制作出几十种不同口味、形态各异的姊妹品种。如空心拉面、夹馅拉面、水拉面、油拉面、龙须面、小拉面、 银丝卷、一窝酥、清油饼、鸡丝卷等等,均基于拉面这一基本技法。

历史

拉面这种食物,其实当年是由中国流传到日本去的,事实上,在日本的三大面(乌龙,拉拉,荞麦)中,只有荞麦面勉强可以算得上是日本的传统面食,而中华料理中为人所熟知的拉面,正是现今日本拉面的原身。

在日本对拉面最早的历史记载,是在西元一七零四年,一位名叫安积觉的历史学者在「舜水朱式谈绮」书中提到中华面,以及水户黄门曾经吃过类似乌龙面的面食。

就一般的认定,拉面的技术是在西元一九一二年时由日本人自中国引进到横滨。由於明治五年时日本和满清签订了「日清友好条约」,使得大批华侨迁徙定居在三大港口─横滨、神户和长崎,因此中国人聚居的地方便有了「中华街」的形成,而拉面的技术也就是从这些地区流传出去的。

八. 山西省 太原 娄烦县 娄烦烟叶

静游镇:烟叶。

九. 山西省 晋中 榆次 三郝瓜

三郝瓜,人称"蜜罐子"又称"冰糖罐",因产于榆次潇河南岸的东郝、西郝、中郝三个村而得名。在榆次方言中"郝""合"同音,也称"三合"西瓜。

"三郝瓜"源于何时,无据可考。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7月,康熙皇帝巡游三晋,来到榆次,酷暑难耐,吃榆次土产三郝西瓜解渴消消暑,结果瓤脆泽丰,甘甜可口,顿感清心气爽,暑解渴去,喜悦之余,提笔亲书"剧暑悲难度,清秋喜却回",御定为朝廷贡瓜。从此"每岁瓜熟之时,知县即挑选精品,筐装骡运,专人护送到京城,贡于朝廷,岁贡640枚。至嘉庆三年(1798)后,奉上谕免其半,每岁正贡二百,随贡一百。至光绪六年(1880)才得永远豁免"。据《榆次史法》记载:进贡皇上"三郝瓜"前后达176年之久。故"三郝瓜"闻名天下。

"三郝瓜"瓜型端正,个头不大,但很均匀,皮薄而坚韧,易保存,瓜瓤沙脆,糖份高,连瓜皮都带甜味。它最大的特点是:将瓜切成两半,瓜瓤即能凸起,瓜皮不能闭合,盛夏酷暑,切开的瓜放置两天而不烂。清末大学者王平格(榆次西长寿人)曾为"三郝瓜"提诗云:"一股清味酿瓜园,不敢先尝奉至尊,幸得升乎安树艺,甘分滁沥是君恩。"

十. 山西省 太原 万柏林区 醋

醋,古称“酢”。山西人爱吃醋,会做醋,别号"老酢儿”据历史学家推断,在两千四百八十多年前,山西晋阳(今太原)的醋坊就遍及城乡,故古代就设有“酢人”之官。 《隋书》中有“宁饮三升酢,不见崔弘度”的记载。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国的酿醋工艺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独具代表性的有山西老陈醋,江苏镇江香醋,四川麸醋,福建红曲老醋,一起并称中国四大名醋。 山西老陈醋,体态清亮、色泽深褐,除了具有酸醇、味烈、味长三大特点外,还具有香、绵、不沉淀的优点。而且储存时间越长,质量越好,不易变质。并能祛湿毒、杀邪气、消淤肿,具有很高的医用价值。因此素称“华夏第一醋”,是中华民族的珍贵财富,欧美人士誉为“中华秘密”,“中国最好的醋”。( 太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