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亳州市特产牛肉馍 亳州的特产牛肉馍介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亳州市特产牛肉馍 亳州的特产牛肉馍介绍更新时间:2024-05-14 02:28:42

一. 陕西省 渭南 潼关县 饽饽馍

砂子馍、饽饽馍又称石子饼、石头馍。选用拇指头大小的鹅卵石,放在生铁锅里用旺火烧焙,待锅底烧红、石子冒烟后,取出部分石子,把擀好的面饼平放在锅里的石子上,再用取出的石子覆盖在面饼上。约四、五分钟左右,透体金黄、葱香四溢的砂子馍即成。

砂子馍、饽饽馍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颇具古代“石燔”的遗韵。“石燔”是将谷物置于烧烫的石块上焙熟。砂子馍以发酵面团包裹猪板油和配制的佐料用滚烫的鹅卵石焐焙而成,其做法与古代的“石燔”一脉相承。地方风味小吃最能反映民族和民俗文化的内涵,唐代李匡义所著的《资暇录》一书中就有石子烙饼的记载。同州人“好相彦(好争斗之意)”,为打官司事先备好牢粮,用烧烫的石子烙烤熟薄面饼,故名“彦饼”,后因此饼是用石子代替鏊烙成的,又称“石鏊饼”。在唐代,石鏊饼还曾作为贡品入宫。且与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介绍的“天然饼”亦异曲同工:“用上白飞面加糖及脂油为酥,随意搦成饼样如碗大,不拘方圆,厚二分许,用洁净的小鹅卵石衬而焙之,随其自为凹凸,色半黄便起,松美异常,或用盐可。”饽饽馍源于“香饽饽”一词语,更显其香脆可口。

说起砂子馍、饽饽馍,潼关人最爱吃郭家的。他家做馍有决窍,所做的馍色香味形最佳、储存时间长,每天都将鹅卵石在清水里淘洗一遍后再去烙饼,这样烙出的饼没有一丁点焦黑。潼关郭家石子饼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作为传统肴馔的风味小吃,如同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积淀渲进一样,经历了不断变化发展的漫长的历史过程。砂子馍造型独特,可圆、可方,烙出的花纹像翻过来的石榴皮,颇有一种天然的图案美。其口味也特别,砂子馍用优质小麦面、小茴香、胡椒、香油、食盐和猪板油做成,吃起来外酥内软,油而不腻,葱香味浓。配加鸡蛋、食油的郭家饽饽馍更是当地 “坐月子”媳妇和老人的最佳食品。  

二. 宁夏 固原 泾源县 泾源黄牛肉

泾源黄牛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泾源黄牛肉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的。泾源县已真正成为宁南山区最大的肉牛养殖核心区和西北肉牛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地。泾源黄牛肉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泾源县自古以来重视发展畜牧业,远至周、春秋时期就已牛马成群,养殖的黄牛故有“天天喝矿泉水,顿顿吃中草药”之说,黄牛肉享有牛肉中骄子的美称。建国后,肉牛养殖主要以放养为主,放牛者在闲暇间编成了民间游戏“赶牛”,参与人员多,热情风趣,相传至今。自2007年以来,泾源县被宁夏确定为全区环六盘山生态肉牛养殖基地,县委、政府将草畜产业作为促进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强力推进,肉牛养殖发展后劲十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泾源肉牛养殖模式”,在全区广泛推广实施。为扩大肉牛养殖宣传,每隔两年连续举办了五届全国和全区“黄牛节”、“赛牛会”, 形成了比较丰富黄牛发展文化。

近年来,泾源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坚持市场向导、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破解瓶劲,壮大规模,提升层次,打造平台,建立健全投资机制和以奖代补激励机制,不断完善良种繁育体系、饲草料种植加工调制体系、科技服务体系、疫病防治体系和市场流通体系,形成了养殖规模化、圈舍标准化、品种优良化、饲草多元化、营销市场化和服务科技化的“泾源肉牛养殖模式”。已注册“泾源黄牛”地理标志和地理商标,泾河清真系列牛肉产品取得有机认证,“宁夏优质肉牛养殖示范县”被自治区正式命名,“六盘山”、“泾河”清真品牌享誉区内外,全县牛饲养量年达到19.5万头,人均牧业收入达到825元,新建成的定点屠宰场日屠宰加工肉牛50头以上,“清真”牛肉系列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泾源县已真正成为宁南山区最大的肉牛养殖核心区和西北肉牛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地。

2013年,泾源县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申报的“泾源黄牛肉”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泾源县新民乡、泾河源镇、兴盛乡、香水镇、黄花乡、六盘山镇、大湾乡4乡3镇110个行政村。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06°12′15″-106°30′5″、北纬35°14′20″-35°37′25″。区域年生产肉牛23万头,黄牛肉21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泾源黄牛肉肉质鲜嫩、瘦肉多、脂肪少,牛肉呈樱桃红色,脂肪呈乳白色,肉表面有一层薄膜,富有弹性。 2、内在的品质特征:泾源黄牛肉瘦肉率80-85%,净肉率达43%以上,蛋白质含量21-23%之间,脂肪含量0.1-0.3%。 3、安全要求: ①加强黄牛养殖设施卫生管理工作,坚持卫生清扫和消毒制度,杜绝或减少疾病发生,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做好黄牛的免疫工作,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 ②黄牛养殖人员严格按照饲养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饲养,确保圈舍温度、湿度、通风、密度等养殖环境良好。 ③严格遵守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食品安全法》、《动植物检疫法》等法律法规、相关管理办法、规定及产品质量标准、技术条件、卫生要求、检验规程进行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三. 安徽省 亳州 谯城区 油炸馍

油炸馍又叫油杠,亳州独有食品。其形似油条,比油条短粗,其味道似油条,比油条松软可口。该馍用上好的面粉、佐料,用特有的方法和制,然后用两根细铁钎子将和好的面缠绕其上,用力一拉,放在有锅炸制翻转,待其表面呈金黄色时捞出即可。油炸馍内若放蛋液炸制味道更好。

四. 香港 德发牛肉丸

香港牛肉丸以筋道多汁闻名,咬劲十足,在周星驰的电影《食神》被夸张到可以用来当乒乓球打。传说清顺治年间,江南王家精心研制出了特色牛丸,后王家后人辗转来到香港,牛丸也就成了香港的名小吃,甚至得到英国女王的喜爱,也称“贡丸”。牛肉丸一般与河粉一起煮食,也可以用虾仁、腰果等配料烹熘,或是佐以鹌鹑蛋、芙蓉球一起油炸,吃起来外酥里嫩,甜润可口。

推荐:德发牛肉丸。德发是香港老字号牛肉丸店,牛肉丸口感脆爽弹牙,汤味鲜香醇厚,顾客盈门。尖沙i咀海防道临时街市内。地铁尖沙咀站A1出口。

五. 陕西省 渭南 韩城 韩城石子馍

韩城石子馍

石子馍是颇受群众喜爱的传统食品,又名古鏊饼。由于它历史悠久,被称为我国食品中的“化石”。石子馍的原料是面粉、碱面、精盐、熟猪油、鲜花椒叶等,经和面、加工石子,制坯焙焙几道工序制作而成,其特点为酥松荃香,易于消化,携带方便,利于储存。石子馍是渭南农村孕妇产后常吃的食品,也是馈赠亲友、招待佳宾、出外旅行的必备佳点。

六. 河南省 漯河市 舞阳县 舞阳杠子馍

舞阳杠子馍选用精细白面揉和上百遍,并用粗木杠子反复挤压面,使面更加精细,然后用铁锅以文火蒸制而成。馍底色泽金黄,厚达半寸;卷馍瓣洁白,层层相包。吃在口中,湿润柔筋,食之劲道,存数日之久,不霉不硬。

七. 安徽省 阜阳 颍州区 阜阳枕头馍

枕头馍是阜阳之一,又称阜阳大馍。每个长约1-1.5市尺,宽 约0.5-0.8市尺,厚约0.3-0.5市尺,重约2-6斤,堪称馍中之王。阜阳大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南宋初年“顺昌之战”(阜阳古 时又称顺昌),正值新麦登场,一来为了坚壁清野,二来为了支持宋军抗 金,顺昌府百姓使用新麦做成大馍带入城内,宋军每日发一个,饿时削 一片充饥,困时枕头而卧,因此又称枕头馍。阜阳枕头馍系选用精细面粉,精工蒸制而成。馍焦呈金黄色,似油 炸一般,厚约半寸,香酥爽口,用快刀切上一片,馍瓣洁白,层层相包, 湿润柔筋,干而不燥,松软而又耐嚼。由于蒸制前没有放碱、发酵粉等 物质,存放数日仍不霉不硬,味道依旧。

八. 四川省 甘孜州 康定市 金钩玉米馍

玉米面蒸馍是炉城平常人家常食的,就是许多做小生意开小摊铺,常蒸食玉米馍。雅安人彭大春夫妇,早年曾在康帮人干活,夫妇善做小吃。抗日战争时期,炉城大米昂贵,知炉城爱吃玉米,又爱吃“焦粑”(一种以面粉起酥肉馅炕饼的小吃)习惯,用金钩鲜肉做馅,仿效“焦粑”的做法,用上等玉米面,创造出玉米面包金钩炕饼,以其香、咸酥、脆味长诱人,食者排队购买,风行一时。

九. 福建省 南平 武夷山 鏊子馍

武夷山方言发音:“咦解”或“移解”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之为鬼节,在武夷山民间称中元节为“七月半”,这天傍晚,本地人要给故人点红烛、烧纸钱等一系列祭拜习俗,而在厨房家家户户都在烹制武夷山中元节的特有的美食——饴子。

将糯米磨成豆浆前先充分的浸泡,为了防御饴子米浆蒸熟后过粘或过硬,可适当的掺入籼米。包饴子通常有2种口味,甜或咸。甜味陷主要将豇豆捣烂后拌入适量的豆沙小丸子;咸味陷主要是咸菜干家肉丝蒸熟后制成的。包饴子的时候为了防止粘手粘芭蕉叶,通常会事先在芭蕉叶上抹上一道菜油。

十. 广西 南宁 马山县 铜瓢虾米馍

铜瓢虾米馍是大村小巷盛行的一种小食品。吃起来香甜酥脆。

做法

鲜河虾洗净,大米浸好磨成浆,韭菜切细,盐适量。油锅煮沸。在平底铜瓢上先铺一层米浆,第二层放韭菜呈半球状,第三层放几只虾米,第四层淋上米浆把虾米和韭菜全部覆盖,然后将铜瓢上配好的各种食料放入油锅炸煮,待干熟后拿下即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