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贵州豆腐花特产 贵州豆腐花有甜的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贵州豆腐花特产 贵州豆腐花有甜的吗更新时间:2023-12-24 17:31:16

一. 福建省 龙岩 漳平 真心豆腐

真心豆腐介绍:

小吃制作:先取若干鲜豆腐投于盆中,加蛋、姜汁、葱头、味精、胡椒粉及少量的木薯粉,搅成糊状,然后用汤匙舀起,包入肉馅,投于水中文火慢煮,丸子浮出水面时,捞起备用。接下来,将锅烧热,倒入鲜猪油,加姜丝、葱头使其有香味,再倒入适量清水,然后将煨好的豆腐丸倾入锅内,用文火煮至10-15分钟,加味精、麻油、黄酒、辣酱等佐料,起锅后即可食用。

小吃由来:关于豆腐丸的发明,有一则有趣的传说:从前有位大户人家宴客,厨子不慎,将一条做菜用的鲢鱼让猫叼走了。厨子急中生智,用豆腐做了一道假鱼丸-豆腐丸。没想到上席后,吃的人个个叫好,从此,豆腐丸便传开了

二. 贵州省 贵阳 白云区 烤臭豆腐

贵阳街头有许多这样的小摊子,下面是炭火盆上面架着一个铁丝网子,上面是抹了油烤得两面发黄、吱吱冒油的臭豆腐,放到辣椒面调料碗里一蘸,又香又辣又臭又麻,十分过瘾!

三. 贵州省 贵阳 乌当区 雷家豆腐圆子

贵阳小吃五花八门,一些老贵阳一定还记得解放前有这样一首关于贵阳小吃的“顺口溜”:“豆腐圆子肠旺面,荷叶糍粑糕粑店;一品大包刷把头,沓臊馄饨太师伴……”而这“顺口溜”中所指的豆腐圆子,就是始创于1874年的雷家豆腐圆子。

经过130多年岁月的洗礼,如今,在贵阳的大街小巷中,依旧能看见“雷家豆腐圆子”店。经过多方打听,记者终于在交通街小吃城一个不起眼的小门面找到了雷家豆腐圆子如今的掌门人————第五代传人雷世,他为我们翻开了一段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同治驾崩豆腐圆子面世

时间回溯到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年)。同治皇帝驾崩后,朝廷通令全国“禁屠”(不准宰杀猪牛羊鸡鸭等)三天,官民一律不能吃荤。地处西南边境的贵阳自然也不例外。

“禁屠”令一出,豆腐作坊的生意变得兴隆起来。此时,祖居贵阳、以开豆腐作坊为生的雷端藻及其夫人“雷三太”,看准这是个扩大经营的好时机。他们想到,既然官府不准百姓吃肉圆子,那干脆就拿豆腐来做圆子。于是,他们尝试在做豆腐时,加入适量的盐、碱和香料、葱花等调料,充分拌匀后,捏成核桃大小的圆子,然后放在菜油锅内炸熟出售。

出人意料的是,这小小的油炸豆腐圆子,一面世即深受贵阳人喜爱。精明的“雷三太”明确生产和管理分工,生意越做越红火。也就是在那时,“雷家豆腐圆子”成为贵阳闻名遐迩的小吃。

小小豆腐圆子历经三起三落

“雷家豆腐圆子”的店铺,从第一代到第三代,一直都设在贵阳的三牌坊(现在的中华南路)。由于恪守“雷三太”定下的严格的选料原则和制作工序,一直到解放初期,生意都非常好。1956年公私合营后,由于工作需要,雷家的第三代传人雷从兴夫妇被政府分别调到了不同的单位就职,这个家族式的店铺就没有开了。

1960年,政府号召发展贵阳的名点小吃,借此机会,雷从兴夫妇又重操旧业,恢复了“雷家豆腐圆子”的老店号。但由于原店铺因道路改造拆迁,雷从兴夫妇只好在当时的中华南路102号经营。虽然重新开业是在一条狭窄的巷子里,但真是印证了那句老话———“酒好不怕巷子深”,开业后仍是顾客盈门。值得一提的是,1960年,-总理来贵州视察时品尝了“雷家豆腐圆子”赞不绝口。

上世纪80年代,由于雷家第三代经营人去世,其子女没有继续开店。直到1991年,在政府和亲戚朋友鼓励下,雷家-雷善祥几兄弟,才又在中华南路旧址恢复了经营。

1995年,因为道路改造,“雷家豆腐圆子”店面再一次面临拆迁。之后,由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门面,“雷家豆腐圆子”一直处于停业状态。2000年,雷家后人在阳明路找到了一间约20平方米的门面,又开始经营。而此时,“雷家豆腐圆子”已传到了第五代雷世的手中。

第五代传人小门脸里话未来

回忆曾经的辉煌,已是而立之年的雷世仍是满脸的骄傲:“不说我父亲那一辈,就是我们在阳明路经营的时候,尽管当时每个豆腐圆子只卖2角钱,但每天从下午3点到晚上六七点这短短几个小时,就能卖1000多元……”

在交通街小吃城里,“雷家豆腐圆子”的招牌不甚起眼,店面也只有几平方米。雷世有些遗憾地告诉记者,由于受场地和地势等因素的影响,现在雷家已没有自己制作豆腐了,但百年传承下来的工序他一点都不敢马虎,每天都要经过几个小时细心配料。

尽管目前的生意已远不如从前,但对于“雷家豆腐圆子”的未来,雷世显得信心十足:“现在我正在寻找一个地段好的门面,希望将这家百年老字号做成以豆腐圆子为主的饮食文化集团,在贵阳的大街小巷都开分店,重树昔日的辉煌。”

四. 贵州省 毕节 七星关区 恋爱豆腐

恋爱中的人吃什么都香,而恋爱的感觉未必每天都会有,但是如果你吃过毕节的恋爱豆腐就会体验到恋爱的感觉,那种富有弹性的香甜会让你流连忘返。

做法:恋爱豆腐主要是用优质大豆通过传统豆腐制作工艺制作而成,用木炭烘烤成熟后,放入有辣椒面、芫荽、折耳根等制作的蘸水中。

特点:食用起来口感柔软,富有弹性,味道浓郁,香辣适中。

五. 贵州省 遵义 桐梓县 泥龙豆腐

锅内放入豆腐、冷水、泥鳅后盖好,泥鳅受热往豆腐里钻,煮熟后出锅抽去辣椒。把豆腐两面煎至金黄色,掺入高汤放入水发香菇、水发玉兰片、火腿片、金钩、酸腌菜、酱油、盐、干辣椒3个煮片刻,再放入麻油、葱花、米醋等调料煮约10分钟即成。

六. 贵州省 贵阳 开阳县 红油米豆腐

红油米豆腐是贵阳甚至是贵州最风行的特色风味小吃之一,黄豆酥,花生脆,米豆腐嫩,豆芽甜,黑大头菜味浓, 油红香辣,消暑解馋。夏季是红油米豆腐最行销的时候,人们在休闲逛街、外出旅游,都少不了来碗红油米豆腐解馋爽嘴,家庭也都经常买来当作午餐、凉菜、夜宵食用。只要到菜市场称上一斤,两斤米豆腐,配上些调料,一家人就能吃得爽口爽嘴。

原料及配料:大米、黄豆、石灰、红油、葱、姜、绿豆芽、花生米、泡酸萝卜、黑大头菜、麻油、酱油、大蒜、醋、味精适量。

具体制作方法:

1、米豆腐,大米淘洗干净泡四个小时,黄豆洗净泡五个小时,用石磨磨成浆,米/黄豆/水的比例一般为1:0.5:4,磨好下锅烧开冷却到约50度用少许石灰水点制,搅拌均匀后用搪瓷盆盛出来,完全冷却即成米豆腐。

2、花生油炸脆、黄豆泡开用油炸酥、葱切成葱花、姜剁成细末、大蒜剁成蒜泥放在用少许冷开水中漂着、绿豆芽用开水烫熟沥干水、泡酸萝卜切成小丁、黑大头菜剁成碎末。

3、食用时用刀把米豆腐切成长6厘米、宽高各1厘米见方长条放入碗中,淋上红油,放上葱、姜、绿豆芽、炸花生米、炸黄豆、泡酸萝卜、黑大头菜、麻油、酱油、大蒜、醋、味精拌匀入味即可。

七. 贵州省 铜仁 江口县 江口米豆腐

江口米豆腐嫩黄鲜亮,晶莹剔透,可切成片、条、块或制成虾仁米豆腐,配以江口特制的油辣椒、醋辣椒、佐料,酸香麻辣,滑软可口,凉吃热煮均可。是江口老少兼宜的风味小吃之一。

江口米豆腐主要原料是梵净山贡米、稻草灰或桐壳灰。首先将稻草灰或桐壳灰加入适量的水浸泡,使其变成碱水。然后将梵净山贡米用碱水浸泡数小时后磨成浆,打熟芡,捏成个状和条状米豆腐,用大火蒸熟即成。

来江客人吃过米豆腐后无不对此赞不绝口,已成为省内外有名的土之一。

在江口县,区府巷米豆腐已成为当地饮食文化的一张名片。任时光流淌,老街不变,味道依旧,人们世世代代秉承传统手法不忘初心。

米豆腐做法

主要原料:陈年籼米。辅料:谷草灰(天然碱),菜油。

制作方法:1、将糯稻谷草烧成灰,掺入开水制取碱水,选优质大米淘净,放入碱水,浸泡1至2天;2、用石磨将泡好的米细细磨成浆,以文火入锅搅拌至凝固状;3、迅速起锅,再拌以清油揉制成形;4、文火蒸2小时以上,放凉。

冷却后的米豆腐可浸入清水贮存,食用时取出切好煮软即可食用。其特点是柔软细嫩,富有弹性,健胃消食。

制作要领:碱必须用糯稻谷草烧制的天然碱;用柴火蒸煮,米豆腐要一层一层地放入,让蒸气穿透,这样味道才会更好;整个脱水过程要快速地搓揉、密封,保持米豆腐能及时凝结,这样才能保证它的韧劲。

八. 江苏省 苏州市 姑苏区 姑苏豆腐花

“豆腐花”是姑苏的风味小吃,是价廉物美的早餐佳品。一九八五年十月,世界著名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到故乡苏州会友、参拜家祠时,他点名早餐要吃姑苏的“豆腐花”。用餐中,贝聿铭先生带吃带笑,高兴极了。他为何如此偏爱姑苏“豆腐花”呢?这是因为它太有姑苏地方特色了。
                          
姑苏“豆腐花”乃是一种制作得比炖鸡蛋汁还要鲜嫩的豆制品。这种豆制品,一般都是在高约65公分,直径约50公分的圆木桶中制作。制作时,在桶中注入豆浆点浆成形;然后用一把极扁的铜勺,把那绝嫩绝嫩的豆腐,一片一片地舀入事先准备好的水、盐、酱油混和的汤料锅中。汤料锅用文火煨之,绝嫩的豆腐片在汤料锅中无需片刻即被煨熟,由于炉温恰到好处,因而那煨熟的豆腐片的绝嫩程度不会有丝毫改变。聪明的姑苏小贩,在蓝边敞口白瓷碗中放入榨菜末、虾米、蛋丝、味精、大蒜叶等调味品;连汤连水地将锅中煨熟的豆腐片盛进碗中。最后,那小贩有意在碗中滴入几滴香油。当您端起那热气腾腾的蓝边敞口白瓷碗时,一股股香味扑鼻而来,那一片片洁白如玉的豆腐片象绽开的白玉花瓣,在碗中汤汁里上下浮动,动人极了。此时,您可以尽情地领略“豆腐花”三字的巧妙含义。姑苏“豆腐花”鲜美味雅,入口而化,不论男女老少都喜食之、品之。
                                  
姑苏“豆腐花”旧时一般都由小贩挑着一种名唤“豆腐花担”的担子,串街走巷,沿途叫卖;这种“豆腐花担”的前担,是由台面,汤锅、炉担座和玻璃镶嵌的半六角形的立体调料座等组成。那后担,即是那盛着绝嫩豆腐的圆木桶。姑苏“豆腐花”,小贩叫卖它的吆喝声非常奇特;只有一个“碗”字,那“碗”字在吴语中与“完”字相仿;在叫唤这个“碗”字的时候,小贩们往往拖着长长的,悠扬动听的拖腔:“完(碗)—”。对于苏州人来说,小贩呼唤的这个“碗”字是家喻户晓之事;这是小贩们在招呼吃客将吃完“豆腐花”的碗,及时送回,而对于初次到苏的外地人来说,他们不一顶搞得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了。

九.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龙华脆皮豆腐

龙华脆皮豆腐

“龙华脆皮豆腐”系在传统小葱拌豆腐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用当地的野生弹子葱,结合厨师自制的香辣味酱,使其豆腐外酥内嫩。葱味浓郁,色泽金黄,香辣爽口,充分体现了黔菜的风味。

配方:主料—内脂豆腐1盒。辅料—黔西地方野生弹子葱(野葱或叫苦蒜)30克,熟火腿粒25克。调料—特制辣椒酱25克,脆炸糊30克,精盐15克,味精5克,花椒粉5克,胡椒粉5克,香油5克,姜粒5克,干芡粉20克,色拉油1500克(实耗150克)。

制作工艺:将内脂豆腐修边切成长5厘米、宽3厘米、厚1厘米的块,放入沸水锅中加盐10克汆透,捞出放入凉开水中冲凉滤干。将熟火腿粒和部分野葱粒镶入豆腐内,拍上干粉,挂上脆炸糊,下入五成熟的油锅中炸至色泽金黄,外酥内嫩时捞出滤干油,摆放盘中;用特制辣椒酱和其他调料加入剩余葱粒调制成野葱味浓的香辣碟,与豆腐一同上桌。

十. 贵州省 铜仁 碧江区 花生渣豆腐

花生渣豆腐

花生渣豆腐是传统菜肴,以铜仁优质花生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研磨成浆,加水煮沸而成,食时拌以菜叶、肉沫红油椒、姜葱大蒜、胡椒面等,其味中有辣、辣中带甜、色泽鲜嫩、郁香可口,营养价值丰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