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南桐柏的特产食物 桐柏十大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南桐柏的特产食物 桐柏十大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3-08-12 17:27:59

一. 河南省 南阳市 桐柏县 桐柏糊辣汤

糊辣汤另有一个雅致的名字叫八珍汤,叫八珍自然夸张,不过这也说明糊辣汤“内容”很多。最常见的有面筋、海带丝、粉丝、千张丝、花生米、香菜、姜末、榨菜、胡椒粉等。根据节令和地域的不同,还会有牛(羊)肉、黄豆、木耳、黄花菜、菠菜、萝卜条、葱花等。做法很繁琐,先用淡盐水和面,揉成面团,然后不断加水“洗”出面筋。水烧开后下面筋,面筋熟后将洗面筋的水,也就是稀淀粉糊倒入锅内,小火烧至汤汁粘稠,再放入其他配料,旺火烧沸。胡辣汤盛到碗里后,加榨菜,淋香油、香醋等,喝起来粘乎乎、香喷喷。
辣是糊辣汤的主要特征,但那种辣并不像吃重庆火锅那样辣得让你跳脚,而是辣在嘴里,美在心中。酸就在其次了,喝这种汤一般都要加点醋,辣中透酸,酸中有辣,再加上各种原料的综合反应,香、滑、绵、润,于吞咽之余又有东西可嚼,十分满足。糊辣汤还有另外的一种吃法,把半碗糊辣汤和半碗豆腐脑儿掺在一起,叫做“两掺儿”。卖糊辣汤的常捎带卖豆腐脑儿。拿小勺稍微搅和一下,豆腐脑儿的细腻、清淡、微苦涩与糊辣汤的粘稠、酸辣、鲜香交替刺激,更增滋味。特别是在冬日的清晨,一碗糊辣汤下肚,额头上会渗出细细的汗来,身子暖了,胃口也开了。

二. 吉林省 辽源 东丰 野生的山菜

东丰县地处吉林省中南部、长白山余脉,是“五山一水四分田”半山区县份,属季风区中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县内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合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素有“山区小粮仓之称”;林业生产在全省和全国久负盛名,森林面积达11.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2.07%,是全省林业先进县、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基地县之一、全国生态建设县之一。半山区的地理环境,为林品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三. 河南省 洛阳 洛宁 洛宁竹篮

洛宁竹篮,历史上主要销往西北各省。建国后改进工艺,花色品种增多,以方型戴盖,园型木盘最多,走俏于本省及淮河以南诸省。

县内编竹篮者以城郊乡为最,尤以王协村为优,美观大方,结实耐用。全年县可产近百万个。

四. 河南省 南阳 方城 方城丹参

方城丹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方城古称裕州,地处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桐柏山脉与伏牛山脉、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南阳盆地与黄淮平原、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的分界线上,250公里桐柏山脉与400公里伏牛山脉交汇于此,在其境内绵延1000余公里,形成山区半包围式的天然屏障,造就了丰富的药材资源,使方城成为盛产中药材的“天然药库”,境内现存野生中药材品种达800余种。

丽山奇境育异草,道地丹参香四方。方城盛产丹参,品质优良,疗效显著。据清《方城志》(康熙三十年修三十六年刊)载:“方城疆域之广轮,盖同古裕州,星野分之桐柏山淮水之上游,峰峦联络,溪涧环绕,野多陂陀膏腴,物产桔梗、木瓜、板蓝根、丹参极佳,乃地道之帮,医崇之上……金代谓之‘裕丹参’”。民间流传“丹参王,裕州长,品质好,疗效良,上海、武汉药庄藏;走水路,去留洋”的歌谣,就是对“裕丹参”的赞誉。

方城丹参,形似人参,而皮色红赤如丹,药材质地坚密,皮厚木质芯细,纤维少,折断呈放射性菊花状。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参茸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等检验:丹参酮Ⅰ含量为1.182%,隐丹参酮为1.9235%,丹参酮ⅡA为0.6503%,丹酚酸B为9.9214%,丹参素为2.4%。1991年获仲景杯国际博览会银质奖,2001年在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裕丹参被确定为名牌产品,2003年获省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无公害产品认证和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认证。

经农业部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化验,裕丹参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标准,丹参酮IIA含量在0.60%以上,超过《药典》规定标准的2倍。1991年荣获张仲景杯国际博览会“银质奖”;2001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中国名牌产品”;2003年9月通过河南省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基地认证;2003年9月通过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认证。研究的《无公害仿野生裕丹道地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荣获南阳市人民0科技成果一等奖。

据史料记载,方城丹参己有2000多年历史,因方城古称裕州,故名裕丹参,早在汉代已被医圣张仲景誉为“丹参之首”。据《名医别录》记载:丹参生桐柏山川谷,此桐柏山乃淮水发源之山。方城位于桐柏山脉与伏牛山脉交界处,是淮河支流的发源地。早在明清时期裕丹参就远销广州、上海、武汉及东南亚国家,在民间流传着“丹参工、裕州长;品质好、疗效良;上海、武汉药庄藏;走水路、之留洋”的歌谣佳誉。

为把裕丹参这一事业做大做强,2001年方城县把以裕丹参为主的中草药产业作为一项富民强县的后续支柱产业来抓。决定对12个山区乡镇实行封山育参,保护野生资源,严格按照中药材GAP标准和《裕丹参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建立种苗基地500亩,种植裕丹参3万亩,封山育参15万亩,使裕丹参产业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方城县在产业发展之初,就把裕丹参的深加工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华丰中药材有限公司,研制开发了高、中、低档裕丹参保健茶和生命抗氧化剂等系列降脂降压保健产品。

五. 河南省 商丘 永城 永城酥梨

永城酥梨是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的。永城高庄镇及十八里镇所产的酥梨个大、核小、含糖量高,畅销全国。

永城酥梨以高庄镇所产酥梨为代表,高庄酥梨已有300年栽培历史,高庄镇现有梨园面积1.5万亩,其中盛果期梨园占1万亩,年产鲜果1000万公斤,是永城酥梨的主要产地。高庄酥梨成熟于中秋节前后,个大皮薄,一般个重250-400克,最重者1000克以上,熟后金黄白亮,有透明之感,食之清脆甘甜,含20多种营养成份,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健胃益寿之功效,并以个大色鲜、酥口无渣等独具特色而倍受消费者青睐。1994年10月在全国优质农产品郑州展览会上荣获金奖,1995年10月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铜奖。

六. 河南省 南阳 内乡 王店火烧

【内乡】王店火烧:王店火烧起于清初,圆形,厚约一寸,重二两,内有葱花、香油、盐、辣子等,再入炭炉烤制。成品为橙黄色,外焦,酥,香味非常诱人。王店火烧做工精巧,畅销不衰,民间有顺口溜为证:"王店火烧好,八成能吃饱,老人入口酥,小孩不滞消,凉水能泡松,吃多肚不疼"。王店火烧检验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掰一块放在凉水中,能否泡松飘在水面上。据说王店火烧与当地水土有关,走出王店镇就拷不出这样的效果。所以有很多客人不怕路远,到王店镇买上正宗的王店火烧带回家与亲友共享。

七. 江西省 上饶 信州区 上饶市的特色菜

上饶市的主要特色菜有:三丝鱼卷----------- 特点:造型美观,鱼肉洁白,入中鲜嫩。斩虾丸 -------------特点:颜色外黄内嫩,香味扑鼻。清炒龙凤------------特点:龙凤佳称,香味浓厚。清蒸荷包红鲤鱼------特点:颜色鲜美,形状美观,肉质鲜嫩。鳙鱼头烧豆腐 -------特点:嫩滑鲜美,盈香满席,后味无穷。清蒸甲鱼------------特点:形状完整,营养丰富,香味浓厚。咖哩猪排------------特点:色泽金黄,香脆可口。鸡丝马铃蛋----------特点:色泽雪白,美味可口。鸡丝锅巴----------- 特点:鸡丝嫩滑,造型美观,鲜美可口。雪中得宝------------特点:色泽清雅,造型美观,鲜美可口。拔丝苹果------------特点:焦脆,香甜,可口
( 上饶)

八.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严和尚的烧猪头

严和尚的烧猪头:严和尚,城关西街人。曾在今红旗商场附近开夜市馆。他的烧猪头最为出名。他切的猪头肉薄如纸而不腻,味道鲜美,成为汉川小吃一绝。他的卤兔子,素火腿(豆棍)、鲜豆丝也很受顾客欢迎,他的面条是现撵现卖,人们晚上消夜,总爱到他那里去“尝新”。

九.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十. 河南省 郑州 荥阳 荥阳草帽

草帽 草帽有手工和机制两种,成品分黄、白2色。农村制作多采用原色草帽辫,手工缝制,帽呈牙黄色,亦有巧妇以红、绿、黄、紫颜色染辫,手工缝制花色童帽、女帽,颇受欢迎。

用机器制作草帽,始于二十世纪初,民国元年(1911年),王村乡梁庄张之铭之子,曾赴山东学制机制草帽。机制草帽先用硫磺、漂白粉熏、漂草帽辫,然后用机器缝制,产品在当地供不应求。民国13年(1924年),荥阳、须水、二十里铺、赵村、祥营、汪沟有草帽加工厂11家,年产草帽22.7万顶。这些厂家制作的草帽式样随时代风尚而异:一种是普通型,折弯不断,携带方便,用工简单,价格公道,行销全国,历久不衰;另一种是礼帽型,凹顶,平烟、硬盔、丝绸布里,内衬商标,胶布帽箍,清绸帽箍,造型美观,工艺精湛,色泽牙白,选料精细(为破莛辫),俗称“洋草帽”,深受官僚、富豪、巨贾及教授、学者的欢迎,主销国内各大城市,并出口美、英、法、日等国。抗日战争时期,草帽销路呈滞,产量锐减。建国后,草帽制作工厂除草帽外,亦制做提篮、桌垫、椅垫、炕席、门帘等精巧玲珑的装饰品,花色品种多达100多个,满足了国内外市场需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