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陕西的什么特产能寄到上海 陕西有什么特产可以邮寄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陕西的什么特产能寄到上海 陕西有什么特产可以邮寄的更新时间:2024-01-28 05:38:09

一. 上海市 黄浦区 上海绒绣

上海是中国丝绸的重要产地和出口地之一。绸、缎、绫、罗、锦、绉、绒、葛、绨、纺、纱、绡应有尽有,花色繁多,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赞赏。举世称誉的“金三杯”真丝印花绸配色和谐明朗;以中国画为题材的真丝花绸,不仅有古色古香的风貌,又有崭新的表现手法,在国际市场上独树一帜。

上海绒绣尤以创作外国领袖肖像见长,绒绣肖像形象逼真,感染力强,被赞为“东方的油画”。上海绒绣中“万里长城”,“百花争艳”、“珠穆朗玛峰远眺”等都成为在国内外有定评的杰作。其中“万里长城”一幅被送至联合国大厦厅堂上陈列,使各国代表叹为观止。

二. 上海市 闵行区 上海蜜汁火方

蜜汁火方,是上海、江苏和浙江地区的传统名菜。最早闻名于江浙两地。上海从清末开始,首见于苏州风味和扬州风味菜馆经营此菜,颇受吃客青睐。如今,以沪上老半斋酒楼和扬州饭店烹制的为佳,驰名中外。凡品尝过此菜的中外食者,无不赞赏。50年代末,毛泽东主席来上海视察工作时,上海大厦曾邀请莫有庚和莫有财等三兄弟烹制“蜜汁火方”,毛主席品尝后,非常满意,跟随毛主席的工作人员,还特地找莫氏兄弟询问具体的制作方法。近几年来外国来宾在该店品尝了“蜜汁火方”,也称赞其:“菜式新颖,花样逼真,调味佳美,不愧为古国精美艺术。”

蜜汁火方用火腿上方煮、煨而成。成菜色泽火红,卤汁透明,火腿酥烂,滋味鲜甜,深有回味。其具体做法是将火腿上方的净精肉一整块洗净。入汤锅煮,至八成酥取出,除去筒骨,有盆子压平。冷却后,入冰箱冰一下,取出,切成厚片(精肉仍然连在皮上)。砂锅内下火腿肉厚片、鸡汤煨煮,拔去咸味,如味仍过咸,滗去原汤,另加清鸡汤再拔咸味,至火腿肉厚片咸味拔净,取出,放入另一锅内,加清水50克、白糖200,用小火煨烤1小时,至卤汁稠浓,色泽光亮即成。

三. 上海市 金山区 栗子糕

原料:生栗子250克,白糖150克,桂花酱5克制作过程1.用刀将生栗子表面剞上十字,放入铜锅中,注入清水,上火煮透(约煮十分钟),捞出。待晾温后,剥去内外两层皮,用清水冲洗干净。2.将清水注入铜锅,放入去皮栗子,上火煮30分钟左右,捞出控净水。3.将煮透的栗子擦过细罗,然后将栗子搓成泥状,晾凉后放在干净的布中,加入50克白糖、桂花酱隔着布搓成栗子面放在案上,用刀压抹成四分厚的长方形片,在表面撒上一层白糖压平将四边切齐,再切成四分见方的块码在盘中即成。

四. 上海市 嘉定区 马陆葡萄

马陆葡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马陆葡萄始种于1981年,至今已有30年的发展历史。马陆镇于1992年创建上海马陆葡萄研究所,2000年升级为上海市葡萄研究所;2002年“马陆”牌通过了上海市优质农产品认证中心的认证,成为市郊第一批“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2003年为适应马陆葡萄产业的迅速发展,创办了“上海马陆葡萄开发有限公司”,成为上海郊区葡萄产业的龙头企业,并在原戬浜地区建成了千亩优质葡萄生产基地;为响应政府号召,2004年又成立了“马陆葡萄专业合作社”,组织农1合起来,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

马陆优质无公害葡萄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以其上乘的质量、浓郁的口味、丰富的营养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葡萄是马陆镇农业的特色产品,葡萄种植涉及千家万户,种植规模居全市之首。

马陆镇1999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葡萄之乡”。2001年上海市优质葡萄品评活动中,马陆葡萄研究所生产的“马陆”牌葡萄获得金奖。到2004年,马陆葡萄的种植规模4300多亩,仍然占据上海郊区葡萄生产总面积较大比例。全镇从事葡萄生产的农户1000多家,专业技术和生产人员2000多人,惠佳马陆葡萄园艺场、农家苑等葡萄园综合实力较强。全镇2004年葡萄生产总产量6900多吨,总产值3600多万元,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

所在地域: 上海

申请人: 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农业服务中心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马陆葡萄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上海市嘉定区所辖8个镇、3个街道、1个市级工业区及菊园新区,地理坐标东经121°15′87″-121°32′58″,北纬31°36′49″-31°36′39″,保护面积463.55平方公里,总生产规模17000亩,年总产量25000吨。

五. 上海市 青浦区 烧鳗鱼

鳗鱼去骨切成8公分小段,每段再顺着纹路切成3片,和调味料一起拌匀,腌约10分钟入味。将芦笋粗糙纤维削去后切段。青、红椒去籽后切成粗丝,再用沸水烫熟所有材料。用120℃油温把鳗鱼段炸至金黄色,捞出沥干油份备用。起油锅,爆香蒜末,再将青椒丝、红椒丝、芦笋段加入拌炒,放入鳗鱼段、调味料炒匀后,再用太白粉水勾芡,即可盛盘

六. 上海市 嘉定区 罗汉菜

罗汉菜

做法:莲子和红枣都要先开水中焯熟。

1.先把泡好的木耳、冬菇、黄花菜用凉水清洗干净,控干水分。黄花菜用刀改成3.3厘米长的段。莲子、红枣、胡萝卜依次放开水中焯熟,控干水分。

2、锅放在旺火上,倒油,八成热,除黄瓜、胡萝卜、红枣之外剩余的原料全部入锅煸炒,放白糖、料酒、鸡汤等,鸡汤稍微多加一些这样花姑、黄花菜才进味,炒拌均匀后下稍微焖锅4、5分钟,汤汁也见滚,然后放胡萝卜片,放点盐,搅拌,用湿淀粉勾芡,浇上麻油,放上黄瓜片然后在颠簸几下就,出锅装盘。

七. 上海市 浦东新区 粢饭

四大金刚其实是上海比较早的时候对四样上海典型早饭小吃的称呼。他们分别为大饼,油条,粢饭还有豆浆。直至今日,上海人还是热爱这些早饭。来上海旅游,不妨入乡随俗,要上这些经典小吃,尝试一下著名的四大金刚。

粢饭是江南最普及的民间早点品种,用粢饭包热油条捏紧,或可加其他配料,如:榨菜等,热吃甚美,且经济实惠。用糯米蒸制成饭,裹油条包捏而成。特点软、韧、脆,边吃边捏,别具风味。

粢饭又称糍(餈)饭,是江南最普及的民间早点品种,用粢饭包热油条捏紧,或可加其他配料,如:榨菜等,热吃甚美,且经济实惠。用糯米蒸制成饭,裹油条

粢饭

包捏而成。特点软、韧、脆,边吃边捏,别具风味。

简介 回目录

粢饭糕(cī,fàn,gāo)是上海人最喜欢的早点之一!大饼、油条、豆浆和粢饭被称为上海人早点的“四大金刚”,可见老上海人对它的喜爱程度了。

粢饭

将糯米、粳米(两米比例为3:1)掺和淘净,倒入容器中,用冷水浸没,至米粒吃水发涨,捞出沥干,将米放入垫有蒸草(或纱布)的蒸桶内,蒸桶放在装有半锅水的锅上,桶底离水面稍高,用大火蒸至蒸气上涌。面上米熟,浇淋一大碗热水,立即加盖再焖5分钟即成。食用时,取消毒湿布一块,摊在左手掌上;右手捞一团粢饭放在湿布上摊开,包入热油条1根,再放些白糖,用双手控拢捏紧即成。

原料配方 回目录

粳米1000克 花生油500克(耗200克左右) 盐20克

制作方法 回目录

1.先将米淘洗干净。

2.取锅,倒入米,加水浸没约5厘米高,随即加盐。再将锅置旺火上煮沸,然后改用小火掀开盖煮10分钟左右,待米粒全部膨胀,饭的表面只剩少量水分(稠米汤)时,将锅盖盖上,用小火继续焖煮约10分钟,煮至饭熟取出。

3.取适当大小搪瓷或铝制方盘,先在其周围有饭粒接触处涂些油,再把饭全部铲入盛具内。用清洁湿布盖上饭,揿平后,揭去布,随后将盛具覆置于清洁的面板上,倒出糕坯,冷却。

4.用刀将冷却后的糕坯切成适当大小的长方块。

5.将油倒入炒锅后,烧至滚沸。取几块米饭糕坯,一块、一块沿锅边放入锅内,同时用铲刀轻轻翻动,待糕坯全至金黄色盛出。如此继续氽炸。

小贴士:

1、饭盒四周涂上油,方便后面脱模。

2、粢饭糕进油锅炸的时候要一块一块的炸,否则很容易粘在一起。

3、炸好的粢饭糕要稍微冷却下才可以吃,否则会很烫。

产品特点 回目录

现氽现吃,香喷喷,稍带咸味,是经济早点之一。

历史渊源 回目录

过去,一些小的饮食店门口,支一口铁锅,倒大半锅油,将粢饭糕投下去,油锅马上欢腾起来,汹涌澎湃的情状。不一会,粢饭糕在油锅里露出金黄色一角,师傅用火钳翻几下夹起,排列在抓住锅子沿口的铁丝架子上滴油。

粢饭糕是长方形的,厚约三四分,炸得外脆里软,咬一口,咸滋滋的,还有一股葱花香。特别是四个角最先炸焦,有点硬,咬起来很过瘾。五分钱一块,清晨用大碗去买几块,与豆浆一起吃,算是改善伙食了。下午也有买,纯粹作为点心吃的。

那时候买食用油要凭计划,每人每月才半斤。每月的油票分四两和一两,一两的票可以买麻油。这是计划经济时代,上海油票的特殊设计,别的地方没有一两的油票,我不知道外地是如何买麻油的。上海人穷讲究,苦日子也要用麻油来增添一丝香味。一些老太太看到饮食店炸粢饭糕用这么多油,骇怕了,到处说这油锅里加了水。其实油水不容,哪有这个道理?

炸粢饭糕时,会有许多碎屑掉在锅里,师傅要不时地用漏勺打捞上来,否则会焦煳成煤屑一样。碎屑在锅底躺得时间长,特别香脆。我最喜欢吃碎屑,碎屑也是卖的,五分钱一大碗,得候巧。师傅不会等你,积满了一碗就随便卖给顾客。我家弄堂口的饮食店一度有卖粢饭糕,我想办法跟师傅套近乎,终于买到几次碎屑,而且是满满一大碗。此事被我哥知道了,批评我嘴馋,这样好吃,将来干不成大事。他还很认真地说:伟大人物都有一种特别的意志力和自制力,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这么一说,我才觉得事情有点严重,再也不敢去买粢饭糕碎屑了。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把自己的欲望克制得非常辛苦。那个时候,我已经在读《欧阳海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亚和舒拉的故事》了。

我不买粢饭糕碎屑,但并不反对自己看师傅做粢饭糕。做粢饭糕是很好玩的,大米与籼米按比例煮熟,起在另一口锅里,加盐,加葱花,用铜铲搅拌至起韧头。然后在洗白了的作台板上搭好一个大小与一张整张报纸相当的木框子,将饭倒进去,压紧实,表面抹平。到了下午,师傅将框子拆散,饭就结成一块巨大的糕了。然后用一把很长的薄刀将饭糕划成四长条,每条比香烟盒子略宽,转移到一块狭长的木板上。接下来,师傅要切片了。许多人认为粢饭糕是用刀切片的,错了,你看他从墙上摘下一张弓,这张弓很袖珍,用留青竹片弯成,弓弦是尼龙丝,用这样的弓切粢饭糕需要技巧,起码厚薄一样,否则顾客会挑大拣小。师傅切起糕来,一张弓仿佛在手中跳舞,上下自如。如果用刀切,粢饭糕就会粘在刀面上。切好后的粢饭糕看上去还是并在一起的,但第二天用时一分即开。

八. 上海市 杨浦区 上海顾绣

顾绣是上海地区工艺品中的瑰丽奇葩。顾绣因源于明代松江府顾名世家而得名。顾名世曾筑园于今九亩地露香园路,穿池得一石,有赵文敏手篆“露香池”三字,因以名园(今露香园路,即为纪念此园得名)故世称其家刺绣,为“露香园顾绣”或“顾氏露香园绣”或简称“露香园绣”、“顾绣”。它是以名画为蓝本的"画绣",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艺术性极高而著称于世。



明代后期,松江府上海县露香园顾绣,为高雅的刺绣艺术,对后世影响很深,清代四大名绣皆得益于顾绣。明代顾绣秘笈主要在于作者的文化艺术涵养、题材高雅、画绣合一、用材精细、针法灵活创新、择日刺绣与锲而不舍的精神等六要素。以韩希孟为代表的顾绣传世实物,文化艺术内涵颇深,皆是文物珍品,被各大博物馆所收藏。

九. 上海市 崇明 老毛蟹

崇明老毛蟹,原名中华绒螯蟹,因其两只大螯上有绒如毛,故崇明人称之为“老毛蟹”。

世界上各大江湖中,共有300多种螃蟹,其中可供食用的大约20来种,而最负盛名的要数我国的中华绒螯蟹。在中华绒螯蟹中最有声誉的是白洋淀的胜芳蟹、阳澄湖的清水蟹和崇明的老毛蟹。胜芳蟹和清水蟹,因其个大、壳硬、色绿而受人青睐,但美中不足的是肉质较粗松而欠香。唯崇明老毛蟹独具风味,它个小、壳薄,肉质细密而有香味,雌性蟹黄足,雄性蟹脂多,更受人们喜爱,驰名海内外。

崇明老毛蟹所以有此特色,主要由于亲蟹繁殖的蟹苗,出身地就在崇明岛的长江口水域。蟹苗随潮水进入岛上的内河水域后,除水质的盐度有降低外,其它因受长江通潮水的制约,长江口水质相近。而长江口水质富含多种营养盐类和浮游生物,能满足蟹苗的生长需要,使其肌肉组织紧密而不疏松。岛上还孳生田螺、河蚌及底栖生物,这些又是河蟹适口的天然动物性饵料,为蟹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肉质格外细嫩,这是崇明老毛蟹优于胜芳蟹和清水蟹的天然有利条件。

崇明老毛蟹很好吃,但也得注意吃法,要做到“三去”:一是去鳃,鳃位于壳内背部两侧,呈乳白色,有大量病菌寄生,且性寒,不宜食用;二是去胃,因胃内残留动物尸体和未消化的植物碎屑,三是去肠,肠内也有消化过程中未排出体外的粪便。蟹的吃法有多种,除清蒸外。还可做成许多菜肴,如清炖蟹黄狮子头、蟹肉苹果沙粒、蟹黄一元、蟹粉汤等等,都是色香味具佳的上乘菜肴。此外,醉蟹虽然有少数人不敢吃,但多数人却十分喜爱,奉为佳品。崇明老毛蟹营养丰富,每百克蟹肉中含蛋白质14克,脂肪5.9克,维生素5960个国际单位,钙129毫克,磷145毫克,铁13毫克,核黄素0.71毫克,含热量139千卡,是水产品中的珍品。

十. 上海市 长宁区 冻豆

冻豆,早在明清已被作为一种节日传统小食品,在左权县民间广泛食用。每当腊月初一这天,早晨起床,不要说话,先吃几颗冻豆,传说是咬灾躲难的。即百姓的一句口头禅“腊月初一不吃炒,这个起来那个倒”。



冻豆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黄豆1000克,中砂2500克,温水(30摄氏度)2500克。



[工艺]将黄豆筛选、挑拣后倒入盆内,用温水浸泡1-2小时,然后,置于零下20摄氏度的室外,冻24小时。冻好后生火架锅,先将砂烘红,再倒入冻豆,来回不停地搅动,至豆皮能自动脱落、变黄,就可出锅,出锅后筛去砂土,豆子即可食用。



[特色]香、脆、酥、味美可口。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