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福州特产炒米酥做法 福州米糕做法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福州特产炒米酥做法 福州米糕做法大全更新时间:2023-08-10 22:31:25

一. 福建省 福州 马尾区 福州捞化

老福州人对捞化的印象恐怕最为深刻,小时候,捞化是街边摊头的一碗捞化汤,烫上福州人最爱的细长米线,沾点福州人独爱的虾油,高汤中网罗猪血、花肠、黄喉、罗汉肉等猪杂内脏,让味道变得浓厚香醇。寒冬的早晨,一碗捞化热气扑腾而来,陪伴了食客整个冬日。

随着时间的推移,捞化的内容从最初的仅仅只有米粉演变得更加丰富,眼下福州人更喜欢用各种贝类、海鲜或猪腰鸭腱作为捞化的原料,鲜嫩甘美,再淋上古早味的虾油,就是一份地道的福州捞化。

二. 云南省 曲靖 罗平 富乐酥肉

富乐酥肉之所以声名远扬。一是因为它的货真价实,二是因为它精妙绝伦的制作过程。富乐酥肉的制作一般都在杀年猪的当晚。吃晚饭时,大家就空着一截肚子。吃完饭后,把火塘烧得旺旺的,支上大铁锅,砍下一条猪腿来,先把肥肉剔来炼油,再把蜜、姜汁、葱汁、鸡蛋、胡椒、八角粉等佐料搅拌均匀,再用漏勺一勺一勺地舀到油锅里,待肉色变成枣色,就把它捞出来,这时用手抓起一块来细细咀嚼品尝,真是香到五脏六腑里去了。如果配之以一碗老白干,那可真是神仙过日子。一般来说,每到冬季杀年猪的热闹季节,谁家在做酥肉,全村的人即刻便可知晓,因为酥肉的香味早弥漫整个天空,人们循香而去,自然轻而易举行能找到。

富乐酥肉的保鲜技术也是独一无二的。它把做好的酥肉凝固在猪油中,哪怕三年五载后取出来,色香味全然不变。用富乐酥肉汤煮的面条,更是鲜美无比,奇香无比。

多数地方的酥肉都用面粉将它包裹起来,使之酥肉变成了面团,吃起来总有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富乐酥肉不同,富乐酥肉是地地道道的,是酥肉的正宗鼻祖。

到罗平旅游,如果有机会,千万别忘了品尝富乐酥肉。罗平县城里有几家富乐风味餐馆,随便到哪里,都可以吃到地道的富乐酥肉。

三. 重庆市 酉阳 酉阳葛根酥

精选酉阳优质葛根,经土家传统工艺精心制作而成,营养丰富,食之香酥松,入口即化,实为馈赠之佳品。

四. 福建省 福州 晋安区 福州油纸伞

福州油纸伞选料考究,做工精细,采用油画、喷花、绢印等方法,图案以国画、花鸟、山水、人物等为主要题材,雅致美观。福州油纸伞可以追溯至五代十国时期,王审知率兵南下入闽建立闽国,来自中原和江浙一带的人把造伞工艺带到福州。如今,一把纸伞,总共需经过八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包括选竹、做骨架、上伞面、绘花、上油等步骤,因此,油纸伞现已成为赠送亲友,象征感情、友情隽永的绝佳礼物。

五. 福建省 福州 仓山区 福州拌面

福州拌面。这个小时候常吃的下午点心,随着沙县扁肉拌面的入侵,有那么一段时间从本地小店消失了。但,念旧的福州人,随着闽侯尚干拌面店的开张,于是乎福州拌面又开始席卷而来,滚开的水,手起面落,翻滚间已被大笊篱抄起,腕底一沉一抖,即倾入碗中;碗底早伏着花生酱、酱油、猪油和味精少许;一筷子两三下拌匀了,一碗喷香好味的拌面就出来了。拌面的面条和馄饨皮差不多厚薄,所以极容易熟,拌上自家磨的花生酱,还有自制的猪油。(猪油可是必杀绝技——呵呵,少了猪油,福州拌面就没了感觉)。曾几时很多人戏称拌面扁肉为情侣套餐,只要3元钱的套餐哦,(不过现在也涨价到了6元了)于是我们常常可以看见有人将它们当早餐;有人用来做午餐;还有些人用它们当晚餐,甚至是宵夜。。。。吃福州拌面,更多的是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吧。在舞家的楼下有家沙县小吃店,隔壁的就是尚干拌面店,和YB分别尝过后,依然觉得福州拌面更美味,于是舞自告奋勇地告诉他:以后我们家自己做,以后每个周末我都给你们父子俩来上一份,咱们在家回味童年那碗面的味道哦。

福州拌面----本土早晚通吃的传统面

材料:福州拌面 猪油 花生酱 酱油 味精 葱花

福州拌面做法:

1、非常的简单,将花生酱用少许凉水搅拌至顺滑,加入酱油、味精、猪油待用

2、锅内烧开水,放入面条,待一开锅立刻捞起装入花生酱盘中

3、撒上葱花,赶紧着就要拌一拌,开吃

舞语:

面条的做法都差不多,只是福州拌面更细薄些,所以很容易熟,一开锅就好

猪油是这碗正宗福州拌面美味的重要食材,嗯,还有花生酱,千万别忽略哦

还有还有哦,一定要马上拌,马上吃哦,不然就粘成一团了,哈哈哈

六. 福建省 福州 马尾区 福州肉燕

福州肉燕燕皮是用精选猪后腿瘦肉,剔去肉筋和骨膜,切成细条,用木棰捣成肉泥,徐徐加入用细孔绢筛筛过的薯粉和适量清水,反复搅拌,不断压匀,初成硬坯,然后放在条板上,轧辗成薄片。敷上一薄层薯粉,折叠起来,略干为鲜燕皮。继续晾干为干燕皮,一般包装久贮一年不坏。包馅前,用刀切燕皮成约二寸左右方片,待用。馅选瘦猪肉和虾米、荸荠、紫菜等共剁成酱,后加少许酱油、葱白调味,取燕皮方片包成小扁,表如石榴状,蒸熟即成肉燕。

福州人常将“扁肉燕”与去壳鸭蛋相配作菜肴,因福州话“蛋”叫“卵”,“鸭卵”音谐“压乱”,取“压”了“乱”就会平安之意,故称“太平燕”,“燕”与“宴”同音,又称“太平宴”。

“太平燕”是福州婚聚喜庆宴席上的一道“大菜”,上席时鸣放鞭炮,客人要待新郎新娘或长辈即席致谢后,方可食用。扁肉燕深受台湾同胞和海外福州侨胞喜爱,到福州来,必带燕皮回去馈赠亲友。

七.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南轩村麻芝

福州南轩村麻芝:外形近似圆柱体,表面麻粒饱满,黄色,略有光泽,皮薄麻均,心似絮状,绵松清甜,有芝麻芳香。

八. 福建省 福州 晋安区 福州花茶

福州花茶是精选优质烘青绿茶,配进香花经过窨制而成;茶、花并艳,秀丽天成,气香汁清,滋味清远醇和。

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1一1861年)这里就开始大量生产,1933年前后为极盛时期。年产花茶达十五万担。当时,省内外各地茶商云集福州,生产和经营花茶的有八十余家。

福州花菜根据所用鲜花种类不同,可分为茉莉花茶、玉兰花茶、桂花花茶、玫瑰花茶、柚子花茶等。其中,茉莉花茶品质最佳,花香浓烈,鲜灵持久;茶汤醇厚显香,汤色黄绿明亮,而且耐泡。此茶尤为中国北方广大消费者喜爱。

目前,茉莉花茶名品有:

1、茉莉大毫,原料选自高山,芽叶肥壮、多毫的大白茶良种,于首春茶芽初伸时采其 毫芽,再配用伏天大暑前后采摘的优质茉莉花,经过七窨一提而成。1979年,在全国茉莉花茶评比会上,被评为最优茉莉花茶;

2、茉莉银毫,是六窨一提制成,为出口茉莉花茶的珍品;

3、茉莉春风,是经五窨一提制成,也是出口外销的优质花茶;

4、茉莉雀舌,芽尖细小似雀鸟之舌,故名,是花茶中的高档产品;

5、荣莉明前,因采用“清明”前采制的烘青绿茶,故也称“明前绿”,

6、茉莉龙团,茶叶外形紧结呈圆珠形,香味浓厚,特别耐泡,为茉莉花茶中的中级产品。

福州花茶,分别以绿茶或乌龙茶加不同的香花,经过拼和(依等级按比例配入茶坯和鲜花)、通花(即在适当温度时散热)、收堆、起花、烘干、提花等多道工序窨制而成.

九. 台湾省 南投 奶油酥饼

南投县奶油酥饼最著名,香Q、有层次的口感,每每随着香客流传全省。说起奶油酥饼,就不能不提到它的前身“酥饼”;“酥饼”原来是海线地区的订婚喜饼,由于做工、原料与盒装喜饼相比,较不精致,因此又称为“俗饼”,而现在的酥饼则是更精致化,现在成为游客到大甲必购买的。



每年农历3月的大甲镇澜宫妈祖绕境进香活动,是大甲镇、也是所有妈祖信众的一大盛事,此时到大甲,不仅求平安,也看热闹,而当带着神明庇佑返家时,也别忘带盒大甲三宝之一的奶油酥饼。奶油酥饼香甜Q软且有层次感,一直受到大家的欢迎。

十. 广西 来宾 忻城县 莲蓉层层酥

原料:面粉、猪脂(微冻)、莲茸馅、白糖粉、清水、精炼油、胭脂红食色素适量、水果罐头适量。



制作方法:馅心成形莲茸馅搓成均匀的丸子,糖粉加食红制成胭脂糖。面团调制150克面粉加猪脂,于案板上搓成油酥团,300克面粉加50克猪脂、100克清水,于案板上调制成油水团。制作成形油水面包入油酥面,并酥成生酥面团,搓成圆条,下剂成均匀的圆饼坯,按成圆皮,分别包入馅心,搓圆,按成圆饼状,放置约15分钟,待饼坯变硬,用刀片于饼坯边沿均匀地划一圈至馅心处。成熟平锅置小火上,下精炼油,烧至约60度,依次下入饼坯、炸至起层,浮面,成熟即可。装盘水果点缀,分别撤上胭脂糖。



特点:酥层分明,口感酥软,口味香甜滋润,配备甜羹汤食用最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