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寺下村特产 小庙上村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寺下村特产 小庙上村土特产更新时间:2023-08-09 18:31:02

一. 山东省 德州 禹城 房寺烧饼

房寺烧饼有油酥烧饼和鼓囊子烧饼两种:其中油酥烧饼是以面粉、植物油、动物油、五香面、精盐、芝麻为主要原料,用特制的三合土泥糊制的炉子烤制而成的。其色香诱人、外酥里嫩,咬上一口,芝麻、酥沫会散落一片,五香气味四溢,使人回味无穷。具有焦酥、焦黄、五香味、芝麻香等色香形味俱全的特点,即易储藏,又便携带,经济又实惠,是非常受大家喜爱的小食品。

其制作方法也非常讲究,从制作到成熟出炉要十数道工序才能制成。烧饼用面在第一天发好之后兑多少干面合成也是有数量的,和面用水也非常有讲究,太热太凉都不行,面的软硬也要有标准,软了烧饼做不成型,硬了烧饼不好吃。其配料也须严格精细。烧饼的大小要一致、厚薄要均匀,在擀好饼皮后要包在里面的是一个用五香面、精盐、酥油面制成的“瓤”,最后包好合成,用轴子擀好。进炉前再刷以动物油,蘸上芝麻等放到高温度的特制烤炉里,用木炭火烤到一定火候出炉而成。

油酥烧饼的制作工艺精细,烤制时的火候控制也非常重要。烤炉、炭火的要求也是严格的,炉子要用制特的三合土糊成内胆,不能有开裂和异味,炭火须用木炭(现在已改用真正无烟无味的阳泉炭块)。烧饼烤过了发硬,不好吃;烤欠了不熟、不能吃;这些都能影响到买卖的好坏,所以烤制出好的油酥烧饼是杨氏油酥烧饼流传到今的成功所在。

现已是房寺的油酥烧饼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成为禹城市的一大名吃,在周边县市和城镇只要提到房寺,就能想到油酥烧饼是房寺做的。随着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市场的开放,房寺的油酥烧饼得到了快速发展,禹城市的房寺油酥烧饼遍布大街小巷,各乡镇的集贸市场也都抢占了这一商机,摆摊设铺挂起了房寺油酥烧饼。人们在继承制作的同时又有大的改进和创新,像什么豆沙馅烧饼、五仁酥香烧饼、果酱烧饼等等,都各具特色、各有风味,在互相竞争的同时又相互得到了促进,使这一技艺得到了传承和技术创新。

而房寺的另一种鼓囊子烧饼:皮薄、中间空、两面有芝麻、有口劲,吃时可在边沿处用划开或掰开,饼内中空,在空心处可以加上酱牛肉、酱驴肉、熟猪下货等肉食,不仅可以变换所加肉的品种,而且也能调节所加肉的多少。其打烧饼采用传统工艺:炭炉上围一圈灰土沿,朝外开口,放一个反扣的鏊子。制作烧饼是用发好的面,兑好碱揉匀揉透,搓成胳膊粗细的圆条,将圆面条檊成长方型面饼,在面饼上涂抹上油酥卷起,撮成二两左右的面团,将面团压成包子皮大小,取一小块面,沾豆油、五香盐粉、包入面皮中压成烧饼状,放在鏊子上烙硬一面,反过来烙硬另一面,取下放入鏊子下面炉口周围,几经翻转烤熟烤透,出炉后就可以卖了。但因生产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家庭式作坊生产,因而名气不如油酥烧饼大。

信息来源:禹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二. 山东省 济南 商河县 龙桑寺糖酥火烧

圆如满月色微黄,炒面调油巧配糖。

遐迩传名将够本,循源谢氏点心坊。

糖酥火烧是商河传统名吃,由龙桑寺镇谢家点心铺创始于清光绪年间。主要以糖、油、面为原料,炒煎油面做酥,香油调拌,擀面成饼,拉抻成条,叠制成多层面皮,包上糖、花生米、核桃仁、青红丝等馅,放入回笼炉烤制而成。其形如满月,色呈蛋黄,具有酥、香、甜等特点,味美可口,久负盛名。近几年以城内“将够本”小店为最佳。

三. 西藏 那曲 比如县 白嘎寺唐卡

白嘎寺唐卡

白嘎寺由杰巴•吉丹贡布于公元1179年创建、当时属噶举派,公元1488年高僧其吾乃典•洛桑尼玛改教为格鲁派。白嘎寺之前出过拉格、多觉、桑多、多杰等绘画手法精湛的多个唐卡绘画师,现由自治区传承人土丹次旺大僧接任该寺唐卡绘画师,有寺庙僧人和周边的群众学徒达40余人。白嘎寺嘎玛嘎赤唐卡可追溯的历史有800多年,寺庙收藏的唐卡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游客了解西藏唐卡艺术的一个好窗口。

四. 四川省 资阳市 雁江区 临江寺豆瓣

临江寺豆瓣产于中国四川资阳。临江寺豆瓣选用当地的良种蚕豆和芝麻为主料,并配以食盐、花椒、胡椒、白糖、金 钩、火肘、鸡松、鱼松、香油、红曲、辣酱、麻酱、甜酱以及多种香料精工酿制而成。 加工时要经过蚕豆脱壳、浸泡、接种、制曲、撒盐水等多道工序,再入池发酵近一年。 最后,经消毒,与各种辅料按比例进行配制,方可成为成品豆瓣酱。有香油豆瓣、金钩豆瓣、火肘豆瓣、红油豆瓣、鱼松豆瓣等30多个品种。临江寺豆瓣色泽鲜艳,油润发亮,瓣粒成型,入口化渣,香味浓郁,具有鲜、香、咸、 甜、辣的独特风味。 成份:含有蛋白质、脂肪、糖及多种维生素,是佐餐调味的上乘食品。香油豆瓣曾于1980年被评为四川省优质产品;1984年被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

临江寺豆瓣始创于乾隆3年(1738年),是资阳最著名的四川,曾受到-、-等先辈的好评。“临江寺”系列产品先后获得“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注册、“绿色食品”认证、“乌兰巴托国际食品节”金奖、“中国名优产品”、“四川名牌”、“四川省著名商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艺等殊荣。

临江寺豆瓣的品种有:

香油豆瓣、金钩豆瓣、火肘豆瓣、红油豆瓣、鱼松豆瓣等30多个品种。临江寺豆瓣色泽鲜艳,油润发亮,瓣粒成型,入口化渣,香味浓郁,具有鲜、香、咸、甜、辣的独特风味。成份:含有蛋白质、脂肪、糖及多种维生素,是佐餐调味的上乘食品。

临江寺豆瓣的工艺:

临江寺豆瓣选用当地的良种蚕豆和芝麻为主料,并配以食盐、花椒、胡椒、白糖、金钩、火肘、鸡松、鱼松、香油、红曲、辣酱、麻酱、甜酱以及多种香料精工酿制而成。加工时要经过蚕豆脱壳、浸泡、接种、制曲、撒盐水等多道工序,再入池发酵近一年。最后,经消毒,与各种辅料按比例进行配制,方可成为成品豆瓣酱。临江寺豆瓣中的香油豆瓣曾于1980年被评为四川省优质产品;1984年被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

“临江寺” 系列品牌产品有50多个品种,180多种规格,畅销国内,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并每年供应中南海。

五. 山东省 德州 禹城 房寺油酥烧饼

房寺油酥烧饼是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房寺镇的小吃。房寺镇油酥烧饼色香诱人、外酥里嫩,五香气味四溢,使人回味无穷。即易储藏,又便携带,经济又实惠,是非常受大家喜爱的小食品。

房寺镇的油酥烧饼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成为禹城市的一大名吃,在周边县市和城镇只要提到房寺,就能想到油酥烧饼是房寺做的。禹城市的房寺油酥烧饼遍布大街小巷,各乡镇的集贸市场也都抢占了这一商机,摆摊设铺挂起了房寺油酥烧饼。

房寺油酥烧饼是以面粉、植物油、动物油、五香面、精盐、芝麻为主要原料,用特制的三合土泥糊制的炉子烤制而成的。其色香诱人、外酥里嫩,咬上一口,芝麻、酥沫会散落一片,五香气味四溢,使人回味无穷。具有焦酥、焦黄、五香味、芝麻香等色香形味俱全的特点,即易储藏,又便携带,经济又实惠,是非常受大家喜爱的小食品。

房寺油酥烧饼其制作方法非常讲究,从制作到成熟出炉要十数道工序才能制成。烧饼用面在第一天发好之后兑多少干面合成也是有数量的,和面用水也非常有讲究,太热太凉都不行,面的软硬也要有标准,软了烧饼做不成型,硬了烧饼不好吃。其配料也须严格精细。烧饼的大小要一致、厚薄要均匀,在擀好饼皮后要包在里面的是一个用五香面、精盐、酥油面制成的“瓤”,最后包好合成,用轴子擀好。进炉前再刷以动物油,蘸上芝麻等放到高温度的特制烤炉里,用木炭火烤到一定火候出炉而成。

六. 湖北省 武汉 汉阳区 归元寺什锦豆腐脑

湖北小吃。用油炸酥馓子、熟糯米、大米糊、各色酱料、调料与嫩豆腐脑调制而成。色白质嫩,馓子酥油脆,多味兼有,鲜美适口。此品因多在武汉市四大丛林之一的归元寺一带出售,这里一年四季前来进香的人不断,食客颇多,逐渐形成风味食品,故又称“归元寺什锦豆腐脑”。

原料:(制50碗)黄豆1000克、五香酱干50克、大米350克、酱瓜100克、糯米1250克、榨菜500克、油炸馓子25个、熟芝麻仁末150克、熟火腿50克、酱油500克、虾米100克、味精2.5克、胡椒粉100克、熟芝麻油250克、葱花500克、石膏50克

制作:

一、将黄豆拣净,清水浸泡6小时,捞出冲净,带水磨成豆浆,滤去豆渣,得浆液,适量加入清水调成生浆(1000千克),入大锅置旺火上烧沸。

二、把石膏用清水溶化,滤去膏渣,成石膏浆汁,倒入桶内,用竹刷搅至起泡沫,溅满桶4周时,立即将沸腾的豆浆冲倒入桶,再将竹刷上的膏浆均匀撒在豆浆面上,加盖,焖放20分钟,浆汁便凝成洁白的豆腐脑。

三、将糯米淘洗净清水浸泡4小时,捞出蒸熟;榨菜、火腿、虾米、酱瓜、五香酱干分别洗净切末。

四、将大米洗净加清水650克磨成大米浆,用慢火烧煮成稀糊。

五、取碗50个,每碗放油炸馓子半个掰碎,再放熟糯米(25克),舀入半勺大米糊,再舀入2至3扁瓢豆腐脑,放入酱油、榨菜、酱瓜、火腿、虾米、五香酱干末,撒上葱花、胡椒粉、味精、熟芝麻末和熟芝麻油即成。

七. 山东省 济宁 邹城市 平阳寺杏鲍菇

平阳寺杏鲍菇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平阳寺杏鲍菇

邹城市太平镇食用菌协会

杏鲍菇是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菇体具有杏仁香味,肉质肥厚,口感鲜嫩,味道清香,营养丰富,能烹饪出几十道美味佳肴。还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胃肠消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极受人们喜爱,市场价格比平菇高3- 5倍。杏鲍菇与其他一般品种的平菇、香菇、鸡腿菇等的区别是:组织紧密、富有弹性、采摘后保存的时间较一般菇要长。

八. 山东省 临沂 兰陵县 下村板栗

下村板栗

板栗是果树种植史上最悠久的树种之一,与李、杏、桃、枣并列为我国古代“五大名果”。

下村乡林茂果丰,农品繁多。全乡已栽植花椒300万棵,板栗50万棵,核桃30万棵,柿子40万棵,金银花300万墩,产值已达5000万元。

九. 安徽省 安庆 迎江 迎江寺素菜

[迎江寺素菜]安庆迎江寺素菜,100多年前就驰名长江流域.清末由该寺住持月霞开设素菜茶点供应,沿飞至今.迎江寺茶楼素食有近400个品种,以素代荤,以假乱真,造型美观,口味清爽,备受国内外食客的赞誉.已列入中国旅游出版社一书.( 安庆)

安庆迎江寺素菜,存在于长江流域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自清末时期开始,迎江寺的住持月霞大师就开设了素菜茶点来供应,一直沿续至今。迎江寺茶楼的素食共有约400个品种,以素代荤,可以以假乱真,而且造型绝美,口感鲜美,备受游客们的赞赏。如今已经列入了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餐馆》一书,它的地位,可想而知。

迎江寺的素菜色香味俱全,所有的食材原料均取自当地。例如菜中所采用的黄豆均取自沙州新产的粒大饱满的品种,用来加工成各种豆制品,像是豆腐、豆腐皮,千张等。除此之外,还有山区出产的各种时令蔬菜。这些优质的原料保证了素菜的原滋原味,对吃腻了荤菜油星的人来说,换一换口味,别有一种清新爽口之感。

迎江寺的素菜在烹饪上以蒸、煮、炸、烧为主要手段。制作工艺精良,有着“素千刀、素千道”的说法。这里的素菜常用“捆扎法”来制作,例如使用豆腐皮和千张,都可以用细绳来捆扎,又如家禽皮,也可以利用捆扎法来松紧、改刀、烹调来做出独特的风味。如果再捆扎的时候略松一些,再用刀切成块,不仅形状像鸡一样,味道也是软嫩鲜美可口。而素火腿则必须捆紧,在里面加上点色素,再切成薄片,细嚼慢咽之后,就会发现味道与真火腿没有差别,适合是陪着茶饮酒品来品味。

此外,素菜厨师也能烹调出高汤烩菜,用以增加鲜味,这里指的一提的是皮棍儿烧出来的汤,味浓如奶,鲜美如鸡。

再如这里有名的素锅贴,馅料用冬菇、玉兰片、茶干为主要原料,副菜以季节区分,秋冬两季搭配白菜,春季则搭配地儿菜,夏季就搭配蒿儿菜。让你在不同的季节,都可以品尝不同季节特色的锅贴。

十. 山东省 东营 垦利区 佛头寺黑陶

佛头寺黑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河口黑陶是黄河流域生活文化的精华,因为黑陶起源地是垦利县胜坨镇佛头寺村,所以也叫“佛头黑陶”。佛头寺村拥有黄河最下游独特的天然红淤泥,是烧制陶器的上乘原料。佛头黑陶已有200多年历史,采用的原料是地下十多米深层黄河自然落下的红淤泥,是由当地艺人结合传统泥陶工艺开发生产,是“火”与“土”的结晶。

相传明洪武二(1369)年,山西移民李元成、李元通来到黄河入海口处定居。他们修建茅屋,挖土筑灶,开始了刀耕火种的日子。因为无钱购买生活所需的器皿,他们就想出了用黄河淤泥自己烧制的主意。

黑陶原始的制作工艺相当简单。在地上固定一根木桩,木桩顶端有一尖顶铁柱。铁柱托着一个锅盖大小的圆盘。为防止圆盘倾斜,取一废旧木车轮轴头固定于圆盘中央,然后套在木桩上。制作时,一人用脚猛蹬木盘的边缘,使其飞速旋转起来。工匠将调制好的泥料垛在木盘上,随旋转的力量,用手将泥料捋制成各种形态的器皿。脱制成形的生坯置于阴凉处风干后装窑烧制,熏蒸数日,泥坯即成瓦性,也就是人们常用的盆盆罐罐。这些自治的泥陶价格低廉,又结实耐用。用泥罐盛放汤粥,送到田间晒上几个时辰不会变馊。因为这些特点,所以佛头寺的泥陶远销当时的滨县、蒲台(今博兴县)、海丰(今无棣县)、沾化、阳信、利津一带,很受人们的欢迎。当时流传的歇后语:“佛头寺的黄盆——一套一套的”,可见佛头寺泥陶在黄河口一带的影响。

这项工艺历经诸代民间老艺人的精心研究、改进,产品以其造型古朴典雅、雕功精湛细腻、造型及图案大方而深受工艺品爱好者的喜爱,具有“色如墨,声如钟,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特征,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有“齐鲁黑陶之花”的美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