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宁波土特产供应链 宁波市区哪里能买到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宁波土特产供应链 宁波市区哪里能买到土特产更新时间:2023-08-10 03:15:12

一.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名茶

余姚,地处浙江宁绍平原中部,素有“鱼米之乡”、“文献名邦”之称。七千年河姆渡文化孕育了我市悠久的产茶历史,九十年代以来,在调整茶叶产业结构上,大力开发名优茶,至1996年名优茶成为我市茶叶生产的半壁江山,并开发了七只名茶产品,主要分布于以四明山所辖的四明山镇、大岚镇、梁弄镇等山区半山区乡镇,全市目前名优茶产量已达350余吨。“余姚瀑布仙茗”是本市主要名茶,该名首见于晋《神异记》,后载于唐朝陆羽《茶经》,并在唐朝问世,名扬四海,是全国最古老的历史名茶之一。( 余姚)

二.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海蜇

产品名称:海蜇

产品别名:海红、水母

产品产地:宁波

产品特性:鲜香脆嫩、营养丰富

产品简介:海蜇,原名海红,又名水母,系属腔肠动物,全身呈胶质透明而粘滑,大的直径约有1公尺,上部形如覆盖,下面之中央为口腔,口缘有腔腕4个,与胃相接,自由游浮于海面。共覆盖部位,经腌制后,俗称"海蜇皮",简称"皮子",缘瓣经腌制后,俗称"海蜇头",都是宁波海品。
多彩

海蜇制法为:捕上的海蜇,将头、皮分别倒入桶内,先用矾水漂浸,将红色及腥辣液漂净后,隔时取出,用矾拌盐,每张皮子中间放盐一把,一叠数张放入桶内,以盐满为止。一个月后取出,再如法重盐一次,如此三次,俗称三矾。海蜇经过三矾,虽经五年十年,亦可久藏不坏,而且越陈越老,越老越脆,越食之有味。腌海蜇头较腌皮子简易,一层用矾,一层用盐,用脚踏实即可。

海蜇最忌荤腥。腌制过程中或已制成的海蜇,一沾荤腥,即霉烂变质,无法食用。 海蜇食法很简单,不论海蜇皮或海蜇头,必须先行动切碎成细条,洗净后用清水漂淡,用酱油,加几滴芝蘑油蘸着吃,鲜香脆嫩,滋味甚美,是酒席上受欢迎的冷盆菜。

产品历史:海蜇初发于梅季时节。即每年五月间,体小而红色,俗称梅蜇,但数量不多。海蜇旺汛,约在夏末秋初。宁波慈溪一带,地处钱塘江,杭州湾南岸,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海蜇大量繁殖又快速成长,最多时年产500吨。民间有"三北雨汪汪,海蜇以砻糠"之民谚。

三.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丝瓜

丝瓜

仲夏时节,来到慈溪中北部的新浦镇一带沿海农村,就仿佛觉得已置身于一片绿色的世界。这里,并没有冠盖如云的参天大树,也不见气势如虹的茂密丛林,有的只是一架架结实的棚架。那“叶密千层绿,花开万里青”的绿色植物丝瓜游藤走蔓交错相叠,布成一张翠绿的天幕,遮挡夏日太阳的炽热,留下一片荫凉。纵眼望去,那些垂挂在棚架上的丝瓜果犹如岩洞中倒挂的柱石,令人叹为观止。

“川原一片绿交加,深树溟溟不见家”。借用这句诗来描绘夏天时慈溪沿海的农村,是最合适不过了。

慈溪沿海农村种植丝瓜始于民国25年,即1936年,是从上海引入试种的。丝瓜属一年生蔓草葫芦科瓜果类植物,关于丝瓜的形态性状特占及作用,明代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有详尽的描述。

“丝瓜,二月下种,生苗引蔓,延树竹,或作棚架。其叶大于蜀葵而多丫尖,有细毛刺,取汁可染绿。其茎有棱,六七月开黄花五出,微似胡瓜花,蕊瓣俱黄。其瓜大尺许,长一二尺,甚至三四尺。深绿色,有皱点,瓜头如鳖首,嫩时去皮,可烹可曝,点茶充蔬。老则大如杵,筋络缠扭如织成,经霜乃枯,惟可藉靴履,涤釜器,故村人呼为洗锅罗瓜。内有隔,子在隔中,状如括楼子,黑色而扁。唐宋以前无闻,始自南方来,故曰蛮瓜,今南北皆有之。其花苞及嫩叶、卷须皆可食也,以为常蔬。”

丝瓜的种植比较方便,但亦需施肥、除虫、删剪芜枝。丝瓜最怕台风秋霖,遇之则棚倒、花落、瓜烂,一无收获。丝瓜开花都为单性,雌雄同秆,不断开花,不断结果,终霜为止,然以夏初结的瓜最好。花落后不久长出的稚瓜可作羹而食,且味道鲜美,但成熟后的丝瓜络具有较高的经济、医药价值,所以人们一般不将瓜作食用。成熟后丝瓜收摘后须入水浸泡,烂去表皮和里面的瓜籽,剩下的网织状纤维柱体就是丝瓜络。人们通常将它和麦冬、红花并称为慈溪三大药材。作为药材的丝瓜,具有祛风化痰、凉血解毒等功能。丝瓜络除药用外,更是理想的工业原料。慈溪农村所产丝瓜络素以洁白、个大、挺直、质坚著称。进入80年代,慈溪的丝瓜络生产发展较快,常年种植在2500亩左右,产量约150吨。1980年,慈溪种植丝瓜络达4500亩,总产量达440吨,居全国之首,成为浙江省最大的丝瓜生产基地。慈溪丝瓜络约三分之二出口欧美、东南亚国家,重要的创汇农产品之一。

四. 浙江省 宁波 奉化 奉蚶

产品名称:奉蚶

产品产地:宁波

产品特性:鲜美可口,营养丰富

产品简介:奉蚶颗粒较大,蚶肉肥满,蚶血鲜红,无泥腥味,肉味极鲜,早在唐代已成为上贡珍品。家庭一般以开水速烫后鲜食,因蚶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12,营养价值很高;也有将鲜蚶洗涤后加上等黄酒密封浸泡加工成醉蚶,醇香爽口,不失为一道美肴。

产品历史:蚶子又称泥蚶,系人工养殖的贝类。原在奉化鲒埼、莼湖等象山港一带镇(乡)养殖为多,故又称“奉蚶”。近年已逐步扩大到三门湾海区的宁海越溪一带。

五.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杨梅

余姚杨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余姚杨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余姚杨梅冠天下,浙江余姚是中央农业部命名的全国杨梅之乡,种植杨梅历史悠久,据境内河姆渡遗址考证,早在7000年前就已有杨梅原种存在,人工栽培历史亦有2000余年。现有栽培面积8.1万亩,目前常年产量1.3万吨左右,今后随着幼令树增长,产量逐年增加。杨梅已销往北京、上海、广东、东北等全国各地,部份产品已进入香港国际市场。

全市杨梅重点分布在姚江流域两岸低山缓坡地带,基本形成了以姚东三七市镇、丈亭镇、河姆渡镇、余姚镇为主的荸荠种主产区,以姚西马渚镇、牟山镇为主的粉红种(西山白杨梅)主产区的生产格局。并在生产上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栽培面积全国最大、产量位居前列,成为全国最大的孛荠种产区;第二、栽培日趋标准化,省级地方标准《余姚杨梅系列标准》已在产区推广实施:第三、果品质量好,全市主栽品种荸荠种是国内专家首推鲜食兼加工良种,质量上乘,果均重10克,色艳多汁酸甜适口,富含各类矿质和维生素,拥有“鹤顶牌”余姚杨梅等省优质农产品品牌。( 余姚)

六. 浙江省 宁波 鄞州区 宁波猪油汤圆

宁波猪油汤圆

猪油主要被融入了馅料中,最常见且最经典的则是黑芝麻馅,将质纯、新产的黑芝麻淘洗干净,沥干炒熟,再筛尽壳皮,与切碎的猪板油一起,搓成馅心。而这种汤圆的做法较为特别,需要先放入沸水中,轻轻推动,等第一次浮出水面再加入少量水,通过这样的“水漂”,再乘出来食用,传统的做法则再放入一些桂花,增添其香味,要开皮后,阵阵香气扑鼻而来,滑糯而香甜。

七. 浙江省 宁波 鄞州区 宁波草席

盛产于宁波西乡黄古林一带。其具有四大特色:一是质地精密,厚实得连水也不易渗入;二是挺括硬实,草席直立地上,犹如一道围墙,显得刚劲有力;三是柔软光滑,睡在席上凉爽、光滑、舒适;四是收藏简便,不用时卷席成筒,不占地位,且能发出沁人的幽香,故赢得了国内外人士的普遍赞誉。1954年周恩来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时,曾带宁波草席馈赠兄弟国家友人,备受欢迎。( 宁波)

八. 浙江省 宁波 宁海 宁海土鸡

宁海土鸡---放牧于无工业农业污染的绿色环境,充分利用宁海县当地的山区、半山区及四园(桑园、茶园、果园、竹园)自然资源优势,采用多种生态环境的放养模式,以最佳的放养方式和采用科学的配套综合疾病防治技术进行饲养管理。

宁海土鸡在养殖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产品标准进行管理,放养场地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选择。在饲养期间,苗鸡能完全适应外界环境后即在户外进行放养,食以虫草为主,适当补喂由浙江大学饲料科学研究所开发的宁海土鸡专用饲料,饲料中以纯天然中草药和活性物质替代抗生素,放养时间在4个月以上。

宁海土鸡外形美观,体型紧凑,大小适中,尾羽高跷,体呈元宝型,胫细,全身羽毛、胫、趾、喙为黄色。胴体表皮呈淡黄色,丰满,切面光亮,有弹性。宁海土鸡风味独特,食用肉质细嫩,鲜香味浓郁,味美可口,汤汁透明无混浊,营养价值极高。

宁海土鸡以其“优质、经济、安全”特性,得到了消费者青睐和有关部门的肯定,产品除稳占宁波市场鳌头外,成功打入了上海、杭州、温州、江苏、福建等地,宁海土鸡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省绿色农产品、浙江省优质农产品金奖、第二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宁波市名牌等16项荣誉称号。

九.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金弹

金桔如荔枝大小,圆而色黄,甜而微酸,清香四溢,堪称水果佳品,以北仑柴桥一带所产为最佳。金桔有金弹、罗纹、金枣、金豆等多个品种,其中尤以金弹为桔中之冠,果大皮薄,肉嫩汁甘,鲜食为宜。金桔不仅食之鲜美,而且还具有生津、开胃、理气的功效,深受人们喜爱。

十.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蜜蜂

产品名称:蜜蜂

产品产地:浙江宁波慈溪

产品成分:蜂蜜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其它成分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酵素、芳香物、色素、激素、有机酸、酶类和生物活性物质等。

产品功效:蜂蜜具有抑制和杀灭细菌的作用。引起人类疾病的没有形成芽孢细菌不能在蜂蜜里生存。蜂蜜对肝炎、胃病、心脏病、高血压、肾炎、贫血、便秘、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褥疮性溃疡有一定的疗效,将蜂蜜涂抹于烫伤皮肤处,可减轻疼痛,并有助于伤口愈合。

产品简介:慈溪现代养蜂业的发达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慈溪从外地引入了意大利蜂,并开始采用活框蜂箱养蜂。至1967年,慈溪已有蜂1.5万群。进入80年代后,慈溪的养蜂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1987年,全市的养蜂户达到3580户,从业人员1万余人,养蜂近20万群,蜂产品产值达6000万元。其中建塘牛角尖村为全国闻名的“养蜂村”,全村养蜂7700群,产值150万元,超过农业生产总值1.3倍。蜜蜂的饲养方法以大转地饲养为主,所谓大转地饲养,是指流动于全国各地,追花夺蜜的放蜂法,它可广泛利用全国各地的蜜源,生产周期较长,产量较高。慈溪农民为夺得蜂蜜生产的好收成,常常举家终年在外,风餐露宿,四海为家,足迹远至新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在外春繁、生产、越冬。蜜蜂的大量养殖,使得蜂蜜、皇浆、蜂蜡、花粉等蜂产品产量逐年提高,慈溪年产蜂蜜1万多吨,皇浆100多吨。为就地消化蜂蜜资源,慈溪还创办了蜂蜜加工企业,制成的皇浆蜜、花粉蜜、皇浆酒、“中国蜂宝”等销往上海、杭州等地和东南亚国家。1980--1991年,慈溪蜂业产值已连续11年位居全国之冠,国家农业部把慈溪定点为全国优质蜂产品基地。

产品历史:我国人工养蜂开始很早,晋皇甫谧《高士传》载,东汉延熹年间(158--167),有个叫姜岐的隐士,汉阳太守桥玄邀他去做官,他不从,伪托生病。后来,姜岐母亲病死,他干脆把田产让给了兄弟姜岑,自己隐居深山,以养猪和养蜂为生。好多人跑来向他请教养蜂的技术,一时间经营养蜂者竟多达300余人,可见,养蜂在汉代已很发达。养蜂是慈溪农民的传统副业。清康熙《余姚县志》中记载道:“蚕、蜂二者,民利存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