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安顺关岭县十大特产介绍 安顺关岭县十大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安顺关岭县十大特产介绍 安顺关岭县十大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3-02-24 10:23:01

一. 贵州省 安顺 平坝区 侗家油茶

油茶是侗家日常食品,平时客来,煮油茶相待。特别是女客来访,常欢聚一堂,一边品尝油茶,一边拉家常谈心叙旧,其乐无穷,别有一番风味。喜庆之日,首先以甜酒、油茶待客;逢年过节,必煮油茶祭祀祖先,款待左邻右舍。

油茶的主要配料,因季节和节日、喜事不同而变化。平时用糊米和薯类瓜豆为原料;节日煮油茶多以米豆腐、灰碱粑为主,待客时用糯米粑和炒米为佐料;办喜事时多用包谷、灰碱粑和炒米配之。

油茶的制作过程称为“煮油茶”。首先将“阴米(侗语:maoe,是用糯米泡透蒸熟,拌适量茶籽油搓散,晾干舂扁、收藏备用)用茶油炸成米花(又叫炒米),将黄豆、绿豆、饭豆、包谷炒酥,另将大米炒焦,放入节骨茶或茶叶和油拌炒,加入适量温水,待糊米和茶味熬出,再加入适量食盐和水,煮沸后再放入灰碱粑和米豆腐或薯类、瓜豆、煮熟即成。食用时再放入炒米花和炒酥的黄豆、烤得金黄的糯米粑、姜、葱、糊辣椒等佐料,吃起来香辣酥脆,味道特别可口,它不仅能充饥,而且有清热、提神、健胃、增进食欲等作用,为侗乡,到了天柱侗乡,您千万不要错过噢!

在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过渡的东斜坡黔桂湘河谷丘陵及台地间,生长着一种特有的常绿灌乔木,该树喜温耐热,一般生长在酸性红黄壤中,当地人称之为“茶子树”,其果实经烘烤、晒干后榨出的油为“茶籽油”或“茶油”。

居住在黔东黎平、锦屏、天柱、三穗、玉屏等地山区的侗族人家常年食用茶籽油,而用茶籽油泡制的油茶则是中华茶文化一支奇葩,为侗家人所喜爱。其做法,首先将少许茶籽油倒入铁锅中煎,剔除油的涩苦味,放进扁米(用糯米扁干而成),炸成米花后,盛到碗中。其次,往锅渗入泉水(乡间喝泉、井水,不喝河水),量因客人多少而定,一般一人一碗,煮沸,放盐,然后放入茶叶(用砣茶或将茶叶用布包裹好,避免茶叶飘散茶水中),等片刻,茶叶汁渗入锅中。最后一碗澄黄、滚烫、清香的茶水再放入几匙先前制好的米花飘浮于上,侗家油茶就已制成。

油茶是侗家餐前待客饮品,贵客到家先煮油茶,主人招待客人喝油茶,表示主人家要招呼客人就餐,等客人品完油茶,饭局也就开始了。

油茶是纯天然绿色饮料,具有开胃温脾、除湿解暑功效,喜食油茶的侗家人除以油茶待客外,自己也经常吃油茶,一些地方以油茶为早餐。油茶无定制,在茶籽油、茶叶等主料不可少的基础上,加入不同的食材成为叫法不同的油茶,在上世纪粮食困难时期,把玉米、红薯、马铃薯等“粗粮”放到油茶中煮成的叫“包谷茶”、“饭薯茶”、“洋竽茶”,并由饮品成为主食,它让侗家人度过了那艰难的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侗家人生活好了,粮食剩余了,以“杂粮油茶”为主食的年代已经过去,现在粮丰鱼肥的侗乡只以油茶作为招待客人的饮品茶点了。

据说,茶籽油有美容作用,油茶还能降压降脂除糖的功效,在侗乡,高血压、肥胖、癌症病人少有,女人乖巧、灵秀,男人精悍、健壮,长寿老人比比皆是,这可能是与喜饮油茶有关吧。

二. 贵州省 安顺 平坝区 平坝灰鹅

平坝灰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平坝灰鹅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地域范围

产于贵州省平坝县,毗邻的清镇、安顺、长顺和贵阳花溪也有分布

特定品质

平坝灰鹅体型紧凑。头清秀。颈长,呈弓形。眼睑淡黄。喙和额瘤黑色,额顶有一宽窄不等的灰白色毛圈。颈背毛色灰褐。全身羽毛呈不同程度的灰色,腹羽两端灰白,中段银灰。背羽、尾羽和主翼羽、副翼羽灰色,边缘色浅,形似镶边。公鹅体长,喙长且宽,颈粗壮,胸宽大,胫粗长。母鹅清秀,体长而深,骨盆稍宽大。胫、蹼橘红色。

文化典故

平坝灰鹅于明朝洪武年间引入饲养,当时称为雁鹅,县志里作为六畜之一。经过500多年繁衍进化,形成了现在这个品种。1981年该县做调查报告,定名为平坝灰鹅,平坝县地势平坦,水田大坝多,河流多,平坝灰鹅一直是全省产量最多的地方。

地域范围

平坝灰鹅地域保护范围为:白云镇、羊昌乡、夏云镇、安平办、鼓楼办、十字乡、齐伯乡、乐平镇、天龙镇9个乡(镇、街道办),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4′06″至106°59′24″,北纬26°15′18″至26°37′45″,总面积999平方公里。平坝灰鹅养殖规模为4.5万羽,产量225吨。

三. 贵州省 安顺 关岭县 关岭火龙果

关岭火龙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关岭火龙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关岭火龙果:安顺关岭红心火龙果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C和水溶性膳纤维,它集“水果”、“花卉”、“蔬菜”、“保健”、“医药”为一体,称之为无价之宝。

关岭火龙果产地范围为贵州省关岭自治县板贵乡、上关镇、花江镇、八德乡、断桥镇、新铺镇、岗乌镇、普利乡等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地域范围

关岭火龙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关岭自治县行政区域的6个乡镇,即花江镇、上关镇、岗乌镇、断桥镇、新铺镇、板贵乡。地理坐标为:北纬 25°33′38″—25°55′32″,东经 105°22′50″—105°45′22″,东西长43km,南北宽57km。面积28000亩,产量45000吨,产值45000万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关岭火龙果果实呈圆形;果皮色泽均匀,呈鲜红色或浅紫红色;果皮斜生鳞片;重量中等;果肉紫红色,有香气,汁多味浓,甜而不腻。2、内在品质指标:关岭火龙果(“紫红龙”品种)含花青素2.50~4.60mg/g,粗纤维1.42~2.60%,还原糖6.01~7.10%。3、关岭火龙果生产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范和标准生产。产品安全质量符合DB52/T 611—2010《贵州喀斯特山区火龙果生产技术规范》。

四. 贵州省 安顺 平坝区 安顺地戏面具

地戏在安顺地区广为流传。每年春节之后,十五以前,就可见到在露天平地上,农民自编自演世代相传的地戏,称为"玩新春"。在谷子扬花季节则演出"跳米花神",预祝丰收,同时也寄托着农民逐疫、纳吉的美好愿望。 地戏种类繁多,主要有民间戏、宫庭戏、军戏、寺院戏等4种类型。 安顺地戏的情节主要来源于历史事实,他们往往只演《三国》、《隋唐演义》、《杨家将》、《封神榜》中金弋铁马的英雄人物,却不演文戏,更不演儿女情长和"造反"气氛比较强烈的节目,成为汉、苗、布依等人民喜爱的一种民间剧。该戏曾于1986年赴法国参加59届艺术节表演,深受广大观众好评。地戏面具又称"地戏脸子"这是代表角色身份的一种夸张面容的化妆手段。正戏中24个面具代表24个神;各有其名,称为"24戏神"。演员把面具顶在额头上,便于人们观赏不同人物的性格。 地戏脸子用白杨木和丁香木雕刻而成。既是地戏的精华所在和地戏的演出必不可少的道具,又是彩绘木雕的艺术中不可多得的作品。 贵州地戏脸子,源于明代。相传,第一副脸子是朱元璋下属一姓汤的指挥官在征战中从南京带来的;沿袭了唐朝时期的[假面],后来逐步演化,成为一种装扮人物形象,以及诸如马、猪、狗等动物形象的艺术方式。 贵州地戏脸子生动明快、性格突出,是根据地戏脸谱提供的线索和剧中人物形象的要求刻成的。如主帅,一般受庙堂形貌的影响,额头要求饱满,眼球要求突出,刀刻刚健,勾线夸张;而少将、女将则清秀、英俊、灵气,刀法也较为细腻、考究。地戏脸子与现时京剧的脸谱大同小异;但由于脸子代替了脸面,因而脸子较之脸谱装饰全面。如女将的耳环、帽盔,男将的胡须、头饰等,都与脸子脸面合为一体;其色彩描述正反统配、冷暖相宜、因人而异,正派人物脸子一般以红、黄、肉色为主,反派人物则以蓝、绿、黑为主。 贵州地戏脸子是一种国内罕见的木刻造型艺术,可以发展成为旅游产品和工艺品。一九八六年,当贵州地戏在法国、西班牙演出时,地戏脸子随之送展,受到法国朋友欢迎。( 安顺)

五. 贵州省 安顺 关岭县 贵州酸笋鸡

鸡是普通的鸡,不必非得贵州本地的才行;炒法也是普通的炒法,没有炖煮炸那样复杂,注意别炒得过老就行。所以,风味依靠的是酸笋。从贵州大老远运来的细细长长的酸笋,发挥了土生土长的本色,不仅嫩脆,特殊的酸味也是一绝,和柠檬那种会叫人酸得掉牙的酸涩比起来,其实也算温和,最多也就是微微咂咂嘴,贵州老乡品尝起来一定会觉得很亲切。

六. 贵州省 安顺 关岭县 坡贡小黄姜

坡贡小黄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关岭自治县“坡贡小黄姜”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审核通过,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关岭小黄姜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畅销国内外市场,并多次在国内外展销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目前,年产量达1.5万吨。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坡贡镇位于东经105°51′43″—105°62′05″、北纬25°99′22″—26°05′92″,地处关岭县城东北面,距镇城39公里,东与黄果树管委会毗邻,北与镇宁县、六枝特区接壤,地势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全镇土地总面积59.16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91个村民组,53个自然村寨。2009年末,全镇总户数为4535户,总人口20553,其中:农业人口为20215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日照1622.5小时,年积温4630~5700℃,年降雨量12050.1—1656.8mm,多集中于夏秋两季,占全年雨量的87%,最适宜小黄姜的生长发育。

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鲜根茎,是亚热带地区的一种重要栽培植物,既是民间最普遍使用的调味香料,又是一种传统中药。味辛,性温,入肺、胃、脾。“坡贡小黄姜”是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细分品种,共有一百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化学组成可归属为挥发油、姜辣素和二-庚烷三大类。生姜具有提高消化酶活性、保护胃粘膜细胞、抑制血小板凝聚、降血脂、抗肿瘤、抗运动病、消除自由基、抗氧化、防腐抑菌等多方面生物活性。“坡贡小黄姜”质细纤小,姜油含量高,色泽鲜美,芳香浓郁,数以色泽、质细、纤少、油富、丰满、昧美、汁丰、色鲜著称。生姜按用途和收获季节不同而有嫩姜和老姜之分。嫩姜多在八月份挖掘,一股含水多,纤维少,辛辣味淡,除做调味品外,还可炒食,做姜糖等;老姜多在十一月份挖掘,水分少,辛辣味浓,主要用作调味和药材。

与其他产区生姜相比,“坡贡小黄姜’’主要具备以下优点:

l、单产高,增产幅度大。单株产量1.5 kg,亩产高达3000kg以上,产量稳定,质量较好。

2、商品性状好,市场竞争力强。“坡贡小黄姜”质细纤小,肉细而脆,辛辣味适中,姜油含量高,色泽鲜美,芳香浓郁,数以纤少、油富、丰满、味美、汁丰、色鲜著称。

3、姜苗少且壮。相同栽培条件下,地上茎分枝只有10~15个,而其他大姜一般有15~20个。

4、叶片开展,色深,抗逆性强。叶片平展、开张,叶色浓绿。上部叶片集中,有效光合面积大。抗寒性强,进入10月份后,姜上部叶片明显变黄,而该品种仍维持绿色。

5、姜根少而壮。在同等栽培条件下,地下肉质根较其他种类的姜数量少,但根粗壮,姜块大小适中,商品性状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对发展对外贸易具有重要价值。另外,“坡贡小黄姜”耐寒性强,可提早种植和延迟收获,利于产量的提高和营养成分的积累,利于品质的改善。

6、达到药用标准。纤维细小,硫含量低,姜油酮姜油萜、水茴香、樟脑萜、姜酚、桉叶油精等药物成分较高,完全达到药用标准,价值高。

7、生长环境无污染,种植、生长、采收过程中无需使用任何农药。生姜只需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即可保鲜,当地采用土窖储藏方法保存生姜及姜种,不使用任何化学保鲜剂,产品和姜种都未受到化学污染危害,加上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肥,不使用农药,是真正的、绿色农产品、原生态有机农产品。

“坡贡小黄姜”原产于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坡贡镇,是坡贡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产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为“坡贡小黄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加之长期的传统培植,使小黄姜成了众多优良品种中的佼佼者。很早以前坡贡人民就开始种植小黄姜,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丰富的种植经验,姜农在生产管理上一直沿袭传统习惯,产量稳定,但受限于多种因素制约,尚未形成大规模商品化经营,仅以初级农产品形式作为原材料销往外地。目前“坡贡小黄姜”种植区域已扩大到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远离农业发达地区,大多数农产品仍然保持原生态,农作物种植方法基本上沿袭传统习惯。由于种植区域内地理环境相对封闭,气候条件比较适宜,年平均气温不高,因而当地原生农作物极少发病,加上“坡贡小黄姜”本身是当地原生植物,种植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栽培种植,已经适应了当地环境,因此“坡贡小黄姜”的种植、生长、采收过程中无需使用任何农药。生姜只需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即可保鲜,当地采用土窖储藏方法保存生姜及姜种,不使用任何化学保鲜剂,产品和姜种都未受到化学污染危害,加上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肥,不使用农药,是真正的、绿色农产品、原生态有机农产品。

“坡贡小黄姜”平均株高60 cm,分枝数11个,单株经济产量1.5kg,亩产3000 kg以上,春季种植,秋、冬季采收。“坡贡小黄姜”采用传统种植方法,采用未受到外来基因污染的当地原生姜种,施肥用的是农户饲养牲畜产生的农家肥及少量复合肥,不使用会导致土壤板结、酸化、硬化、费力下降、影响生姜质量的尿素等化肥,更不使用农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独特的“坡贡小黄姜”品种。

“坡贡小黄姜”全株有芳香味和辛辣味,姜块个体适中,表皮淡黄,肉质细腻,纤维含量少而细,皮薄肉嫩、辣味浓香,色泽鲜润,重金属含量极低,品质独特,完全达到药用标准(质量高于食品标准)。“坡贡小黄姜”的独特品质是由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水质、土壤成分、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和种植方法而形成的。“坡贡小黄姜”种植区域没有工业污染,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肥,不使用农药,不使用保鲜剂,是真正的原生态有机农产品。

近年来,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委镇政府为了增加农民收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根据本镇的实际情况,经多方考察,全镇土地、气候均适宜种植小黄姜,决定在全镇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小黄姜种植产业,积极引导群众种植小黄姜,通过为群众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寻求销售市场等服务,争取尽快让“坡贡小黄姜”形成产业化,走向国内外市场,增加附加值,为农户增产增收,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目前“坡贡小黄姜”在本地已具有一定市场,且种植小黄姜是种植玉米和水稻收入的5倍以上,产业结构调整后,农民的收入增加了,生活也越来越富裕,激发了群众种姜的积极性,小黄姜种植在当地己初具规模,种植面积达10000多亩。

七. 贵州省 安顺 关岭县 关岭猪

关岭猪主产于贵州省中南部地区,中心产区位于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猪还广泛分布于贵州省安顺地区、黔东南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治州和贵阳市,是贵州省中南部山区分布较广的地方猪种。紫云县的宗地、惠水县摆金、平塘县牙舟、麻江县柿花、贞丰县牛场、织金县五花、六枝县岩脚、贵阳市花溪区高坡和开阳县的平寨等乡镇均有分布。根据产地不同,分为关岭猪、宗地猪、摆金猪、牙舟猪、柿花猪、牛场猪、五花猪、岩脚猪、高坡猪和平寨猪十个类群,均属同种异名,统称为关岭猪。

关岭猪形成历史

关岭猪饲养历史悠久,产区布依、苗、汉、水、瑶、仡佬各族劳动人民,世代都有养猪的传统习惯。历史上该地区交通闭塞、经济贫困,当地群众素以饲养母猪[www.nczfj.com]、繁殖仔猪出售为主要副业。大量猪源、猪种通过产区内的八大牲畜集散市场相互交流。由于分布地域连片,血缘关系密切,产地生态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相近,形成了体型外貌、性能较一致的关岭猪。

关岭猪品种特征

关岭猪体型中等,头大小适中,额有八字形或菱形皱纹,额心有旋毛,耳较小下垂,嘴长适中,颈较短,体躯较深宽,胸部发达,背腰微凹,腹大下垂,臀部较丰满略倾斜,四肢直立,蹄质坚实,皮肤多皱褶,鬃毛浓密,长12~15厘米。全身被毛以黑色为主,额心、腹部、四肢下端及尾尖为白色,也有全身黑白花或全黑和少量棕红色的,0数一般5~6对。

关岭猪品种性能

关岭猪成年公猪18月龄体重为95.9公斤,体长124.8厘米,胸围107.9厘米,体高63.3厘米,成年母猪相应为:75.7公斤,115.3厘米,99.9厘米,56.4厘米。初产母猪平均产仔数7.8头,经产为10.4头,仔猪初生重分别为0.63和0.77公斤。关岭猪是当地各族劳动人民长期选育的一个地方品种,分布面广,饲养量大,在贵州省养猪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它具有在不良条件下肥育性能好、0优势较明显、肉嫩味美等优点,但生长较慢,产仔数偏低、皮厚0少,因个体间差异较大,故有较大的选育潜力。

公猪7月龄就有配种能力,母猪5—6月龄就可以初配,产子数可达10头左右。关岭猪肉质很好,耐粗饲能力强,适应性好,对于关岭猪如何饲养才能达到比较好的经济价值。

八. 贵州省 安顺 紫云县 紫云花猪

紫云花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紫云花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紫云花猪主产于贵州省紫云县宗地乡,据对古稀老人的调查访问,早在民国初期,宗地乡及周边乡镇的群众就开始有养殖紫云花猪的习惯,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紫云花猪来源于土猪,传说它系野猪驯化而成,群众称之为“六花猪”或“宗地花猪”。因其被毛颜色为黑白花,即额心、四肢、腹部、尾根等处被毛为白色,被毛其余部分为黑色,外地人食之肉香皮糯,逐传名为“宗地花猪”、“紫云花猪”。过去因交通信息闭塞及“不借种”的封建思想影响,群众一直采用留仔配母的闭锁繁殖方式进行高度的近亲繁殖,经过几百年的时代相袭,造就了这么一个体貌别致、肉质独特的优良品种。由于紫云花猪尚保存一定的野性同时还是一个早熟品种,人们在如今的生产实际中为保持其独特的体型外貌、生产和肉质性能,依然采用本交和一定程度的近亲繁殖。

“紫云花猪”原产地域自然地理范围在该县南片区的宗地乡、松山镇、白石岩乡、火花乡、水塘镇、猴场镇、大营乡、达帮乡、四大寨乡等9个乡镇,所辖范围行政区域近2280平方米。该产品肌肉鲜红细嫩,肉香皮糯,肌纤维细嫩,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卵磷脂、谷胺酸等多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味道鲜美。

地域范围

紫云花猪地域保护范围为:紫云县宗地乡等12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5′-106°29′,北纬25°21′-26°03′,总面积2272.94平方公里。紫云花猪养殖规模为6万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外部感观特征:紫云花猪体型中等偏小,被毛以黑色为主,肩胛延伸至腹部、额心、四肢、尾尖呈白色,头中等,多为鼠头,嘴筒短、微翘,腰背平直,四肢直立,腹较大松弛下垂。肉色正常,肉香皮糯。 内在品质指标:肉味鲜美、口感细腻。蛋白质21.0-22.0(g/100g)、谷氨酸3.0-3.5(g/100g)、牛磺酸0.08-0.12(g/100g)、丝氨酸1.8-2.2(g/100g)、天冬氨酸1.8-2.1(g/100g)、胱氨酸0.08-0.12(g/100g)、亮氨酸1.4-2.0(g/100g)、蛋氨酸0.3-0.5(g/100g)、丙氨酸1.0-1.4(g/100g)、钙39.0-42.0(mg/kg)、铁12.0-16.0(mg/kg)、镁180.0-196.0(mg/kg)等。

九. 贵州省 安顺 西秀区 安顺山药

安顺山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山药在安顺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块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淀粉等,具有健脾、固精、补肺益肾的功效,是一种很好的治疗糖尿病的食药兼用的药用植物。

山药,别名薯蓣,属薯蓣科,为多年生宿根性蔓生植物,喜温暖,不耐寒,以其肥大的块根或圆柱状根供食用。块根10℃以上开始发芽,茎叶生长以25~28℃为最适,块茎膨大以20~24℃最快。其根壮茎短,根直立,肉肥厚,呈圆柱状棍棒形,长可达1m,直径2~7cm,外皮灰褐色,生多数须根,质脆,断面白色带粘性。茎细长,通常带紫色,有棱线,光滑无毛。叶对生或三片轮生,叶腋常生株芽“零余子”,俗称“山药豆”。其叶片形状多变,呈三角状卵形或三角状宽卵形,长3.5~7cm。6~8月开花,花雌雄异株,花小黄绿色,均为穗状花序,雄花序直立,雌花序下垂,花乳白色。种子扁圆形,有宽翅。

安顺山药呈圆柱形,一般长10~20cm,直径1~3cm。表面洁白光滑,两端平截,质坚实,断面白色,富粉质,呈颗粒状,无木质纤维组织。它属于普通山药 (家山药)中的一个变种。在栽培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技巧能提高山药的产量。

地域范围

西秀区为原县级安顺市,2000年8月,撤销县级安顺市,设西秀区,安顺地区改名为安顺市,西秀区隶属安顺市管辖。西秀区位于贵州省中西部,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苗岭山脉西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分水岭上。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4′32″~106°21′58″,北纬25°56′30″~26°24′42″。东临平坝、长顺两县,南接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北邻普定县,西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距贵州省省会贵阳市90余公里,是地级安顺市市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居住有汉、苗、布依、回、仡佬等民族80余万人。全区总面积15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65万亩。海拔高度1102-1695m,最大相对高差592.7m。森林面积1575.32万亩,森林覆盖率25.58%。 安顺山药分布于西秀区所辖行政区内的十七个乡镇(办),包括:刘官乡、东屯乡、杨武乡、新场乡、鸡场乡、岩腊乡、黄腊乡、旧州镇、双堡镇、大西桥镇、七眼桥镇、蔡官镇、轿子山镇、龙宫镇、宁谷镇、东关办事处、华西办事处。山药总生产规模1.5万亩,年总产量3.0万吨以上。

十. 贵州省 安顺 关岭县 荞凉粉

原 料:荞凉粉300克,酥黄豆20克,酸萝卜20克,大头菜粒、炸花生米适量。 调 料:红油、麻油、花椒油、酱油、醋、味精、姜汁、蒜水、芜荽、葱花等适量。 制作方法:拌。将荞子去壳,磨成粉加水和适量的明矾水调匀,荞粉与水的比例为1:4,入锅用微火搅熟倒入盆内冷却成荞凉粉,然后将荞凉粉划成小菱形块,摆于盘中成菊花形状,放入酥黄豆、炸花生米、酸萝卜、大头菜、芜荽、葱花等。用小碗放入红油、麻油、花椒油、酱油、醋、姜汁、蒜水、味精等调料兑成汁,淋在荞凉扮上即成。 风味特色:辣香爽口,生津解暑,清凉降火。 技术要领:荞粉与水的比例 必须准确,明矾水不能过多。( 安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