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会十大特产有哪些东西 广东四会特产可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会十大特产有哪些东西 广东四会特产可带走更新时间:2022-12-23 22:39:35

一.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二. 广东省 肇庆 四会 四会无笃石螺

无笃石螺又称“仙螺”,是四会。以其口感韧肖、肉味鲜美而为各地食客所称道,有“不尝仙螺不算到了四会”之说。这无笃石螺,外形似普通石螺,但较细长,颜色青灰较普通石螺为深。最大特点是螺壳尖端像是被人铰去后用水泥堵上。

相传,这仙螺是当年文氏贞仙在山上将石螺铰好壳后,遇“肥狗”(当地无良纨绔子弟绰号)前来追逼逃走,石螺回到水中产下的后代。因仙螺只能生长于水流清澈、没有污染的山间小溪中,产量较少,故价格较贵。在酒馆食肆中,如果要到的仙螺壳形较圆,颜色较浅,吃起来肉质稀松,则多半是店主弄虚作假了。

三.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四季美汤包

    四季美汤包,特色为“皮薄、汤多、馅嫩、味鲜”。有虾仁汤包、香菇汤包、蟹黄汤包、鸡茸汤包、什锦汤包等新品种,花样繁多,风味独特。( 武汉)

。“四季美”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江汉路口附近,意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应,如春炸春卷,夏卖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饼等,1927年开业,生意兴隆,后有特级厨师钟生楚等在该店制作江苏风味武汉化的小笼汤包应市,受到顾客的好评,被誉为“汤包大王”,使该店变为主要供应小笼汤包的汤包馆。他们制馅讲究,选料严格,先将鲜猪腿肉剁成肉泥,然后拌上肉冻和其他佐料,包在薄薄的面皮里,上笼蒸熟,肉冻成汤,肉泥鲜嫩,七个一笼,佐以姜丝酱醋,异常鲜美。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需要,除鲜肉汤包外,他们还应时制作蟹黄汤包、虾仁汤包、香菇汤包、鸡茸汤包和什锦汤包等。

解放后,“老四季美”汤包馆生意兴隆,越做做红火,由原址迁到汉江路与中山大道交汇之处,现在已有三层楼做营业专厅,有300多席位,一年四季宾客如云。

四. 广东省 肇庆 四会 四会玉器

四会玉器

“中国玉器之乡”目前只有两个,一个是河南的南阳,而另一个则是广东的四会。四会的玉器市场闻名遐迩,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该市玉器市场品种齐全,款式多样,能够生产加工低、中、高档不同系列产品。这里的玉器种类主要有摆件、玩件、挂件和饰件。摆件如传统人物、历代美人、观音、佛像;挂件如花卉件、花鸟虫鱼等各类动物;饰件如玉镯、玉扣、玉珠、旦面、介子、杏心等。四会玉器产品不仅种类齐全,而且工艺水平精湛,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玉雕佳作层出不穷,如英雄长伴、八仙贺寿,猴子献桃、五子运财、观音坐莲等作品成为玉雕珍品,满足了不同客商的需要。有一种用玉做成的酒杯,不仅形态优美,而且有美化酒的功能,能改变酒的结构,使酒变得醇厚香甜,软绵适口,王翰的《凉州词》里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诗句,说的就是这种类型的酒杯。

随着一代代玉雕艺人将传统的技术工艺不断发扬光大,不断创新,四会玉雕工艺整体技术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工艺日益精湛,一批构思巧妙、巧夺天工、艺术和欣赏价值较高的玉雕佳作,深受顾客的青睐。港、澳、台与东南亚等地区的客商纷纷前来参观采购和进行商贸洽谈合作,四会玉器扬名海外。四会的“翡翠缘”投资1亿多元,专营缅甸天然翡翠,年销售额达3亿多元,是广东省接待旅游团体购物定点单位。

四会有着悠久的玉器加工历史,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政府就鼓励和引导兴办了一批玉器加工厂,随后,从事玉器加工的队伍逐步壮大,70年代初,面对四会玉器加工从业人员众多、组织不强等状况,政府组建了四会工艺厂,招收一批民间玉雕老艺人以及掌握基本雕刻技术的男女青年200多人,组成技术骨干,并广招学徒,放手发展。同时,工厂通过技术骨干互相切磋、交流,彼此学习,以老带新,互相促进,玉雕技术水平大大提高,由原来只能加工生产传统的低档产品提升到因材设计、因材施艺的较高档工艺品生产。四会工艺厂一度成为全省小有名气的玉雕工艺厂。改革开放以来,面对蓬勃发展的玉器加工行业,该市先后建设了长3000多米、容纳600多个销售铺位的玉器街;规模较大的“四会玉器城”;专业化的大市场天光墟。还成立了四会玉器商会,逐步引导玉器行业向市场化、规模化、行业化方向发展。

四会在玉器加工、造型、销售方面有着自身的特色,无论从玉器的从业规模上,还是从玉文化的底蕴上,在中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因此吸引了一大批外省、外地玉器从业人员的加入,近年就有台湾、河南和福建等地4000多人到来从事玉器加工、流通、销售,促使四会的玉器行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玉器的工艺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四会玉器产品系列齐全,工艺精湛,传统玉器加工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名副其实的“玉器之乡”。

五.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橘颂饼

是东湖风景区听涛酒家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创制的名点,饼形似橘,红中透白、颇具红橘傲霜之态。橘红是油炸的结果,霜为外撒的白糖。以屈原的名诗《橘颂》命名,颇有诗意。( 武汉)

橘颂饼是湖北武汉地区的一种美食,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创制的名点,造型别致,色泽诱人,甜酥脆香,美味可口,饼形似橘,红中透白、颇具红橘傲霜之态。橘红是油炸的结果,霜为外撒的白糖。以屈原的名诗《橘颂》命名,颇有诗意。也是来赞颂屈原的名诗。

制作方法

制作原料:精白面粉二百克,盐十克,白糖半斤,香油五百克。

橘颂饼做法跟东坡饼有点类似,主要是油炸,多一道蒸的工序,味道更正点,不愧为武汉经典美食之一,本食谱由湖北网严伟索厨师经多年研究写出。

制作方法:用温水和面,直到面的湿度正好,不沾手,擀成直径为15厘米厚度3厘米的圆块,周围倒上香油,用手抹匀,然后相对地由两边向中间挤压,形成一段弧度,适当挤压顶部,使其有小面积的突起,再抹上一层香油,周围全涂上,用手捏一下,使面饼象橘子的形状。

将其放入油锅中炸1分钟,面色稍见黄色便捞起,周围洒上少许干面粉,撒少许白糖,再放微波炉里蒸5分钟取出,入盘,一个完美的橘颂饼就诞生了。造型别致,色泽诱人,甜酥脆香,美味可口。

六. 广东省 肇庆 四会 十月桔

一、特点:十月桔又叫沙糖桔,是我市栽培面积较大,果农喜欢种植的一个优良品种。果扁园形,平均果重58克,可食率71%,全糖12.05%,可溶性固溶物12.9%,果酸0.41%,果核15粒左右,味甜化渣,果皮极易剥离,色泽鲜红。11月上旬开始成熟,11月下旬至12上旬收获,丰收性强,高产稳产。树势高大,枝梢紧密,树冠内结果率高,盛产期一般亩产2500—3000公斤,株产100—150公斤,最高350—400公斤,抗病抗逆性强,对栽培环境要求不严格,对肥料要求中等,一般肥力的沙壤土也能获得高产。二、种植面积:据统计局统计,到2001年至我市种植沙糖桔年未实有面积65780亩,当年收获面积31581亩。三、市场销售情况、发展前景:我市柑桔生产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中国加入WTO后对我市的柑桔生产冲击不大,可以说发展机遇更大,具体归纳我市柑桔生产具有四大优势:1、传统优势。四会柑桔有400多年的栽培技术,由于品质优良久负盛名,在国内和港澳台地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享有“中国柑桔之乡”美称,特别是通过我市举办的几届柑桔节,以柑桔为媒,广招海内外商家,四会柑桔更加闻名海内外,人们很自然将四会名字与柑桔紧密联系在一起
2、品种优势。我市柑桔品种资源丰富,有20多个品种,90年代以来,我市大力发展本地名优的沙糖桔、贡柑等品种种植,我市气候、土壤非常适宜柑桔生长,产品特别清甜、多汁、脆肉、风味好,其他地方无法比拟,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适合我国和东南亚消费者口味,销售前景广阔
3、技术优势。具有广泛的栽培习惯,通过世代相传的传统栽培技术与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果农基本懂得柑桔栽培技术,市农业局有从事柑桔生产工作的科技人员十多人,在80年代农业局的姚沙柑桔无病苗圃场就最先实施《柑桔苗木产地检疫规程》,培育无病苗木,并被列为全国重点农业科技推广项目,这对我市柑桔生产稳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4、市场优势。特别是沙糖桔、贡柑等名优品种,一直销售畅旺,深受广大商家和消费者喜爱、价格好、销量大,沙糖桔近几年来都保持在每公斤7元以上,每年柑桔收获季节,每天来自各地的大批商家云集四会抢购柑桔,四会已成为邻近县(市),仍至整个肇庆市柑桔产品的最大集散地
( 四会)

七.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九九夜来香鸭脖

九九夜来香的鸭脖子味道很不错,特别是辣味卤得很进,所以就算是微辣的就能让人辣得受不了,要是吃辣的说不定就会辣得跳脚了。这里除了鸭脖子还有不少卤菜的选择,比较喜欢吃这里的鸭舌,如果说鸭脖子是一道下酒的好菜的话,我个人认为鸭舌要比鸭脖子更适合下酒,因为鸭舌更脆更有嚼劲,而且这里的鸭舌肉还比较多,吃起来辣得很够味。这里的鸭肠也不错。这里的卤藕也很好吃,和周黑鸭的有的比,还有卤香干也不错,卤鸭汤的味道全渗进去了,很好吃。在这里的鸭脖子也有真空包装的,不过好像还是精武路的外地人买得比较多,毕竟那里对于外地人来说算是比较出名的。九九夜来香的鸭脖子的价格和精武路的一样,10元三根,不过要送人的话,还是牌子响亮点比较好!

八. 广东省 肇庆 四会 河口吕宋芒

河口镇盛产芒果。全县境芒果树8000株,河口约占7000株。地方上惯称为河口吕宋香芒。考河口出产芒果,迄今已有150年以上历史。据清道光十年(1830)《西宁县志》(诸豫宗主修、周中孕纂辑),物产中“果类”记载:“芒果树高花繁,其实黄,味酸甜。”在此之前未见文字记述。迨至民国26年(1937)桂玷总纂的《西宁县志》物产中“果类”有记:芒果……芒亦作望,即蜜望子,树高数丈,花开极繁,蜜蜂望之而喜,故名。取青皮者盐腌暴乾,能解渴止船晕。”河口芒果品种主要有本地芒、吕宋芒和印度秋芒3种。均为优良水果品种,属热带亚热带水果。本地芒果的特点是:果形较短,果核大而厚,果肉纤维多,果质甜中带酸。它怕寒,又怕长期低温阴雨天气。二月开花,花甚繁,正值低温阴雨时节,因而一般结果少。群众流传有“芒果花假”的谑说。迄今剩下来树龄超过50年以上的本地芒母树,尚有100多株。丰年每株产量可达750公斤。吕宋芒果是1931年才引进我县的。是年河口佛子坝人谢桂生通过他的同僚卢灼元从岭南大学以五块银洋价格购买吕宋芒果嫁接苗2株,运回佛子坝村谢桂生果园内种植。翌年,谢用芽接法嫁接吕宋芒果多株,成活2株,1株种在谢的蚕房坝园内,另1株送建城人曾乃桢。谢在其自办的“桂庭园艺场”厅堂中,自撰一楹联:养猪无大王;种果求良种。果园内不仅有吕宋香芒,还有桂味荔枝、石峡龙眼、四会橙,花地杨桃、白糖黄皮、胭脂红石榴、沙田柚和紫葡萄等多种名贵果树。据说谢对其3株吕宋芒果至为垂爱。除亲自主持种植外,还派两名长工专职管护。1936年,谢的3株吕宋芒果树开始试花,全部打落,不主结果。1937年首次结果,分送亲友品尝。1940年共结果350个。据传闻其中最大的一个重达1斤2两(司码斤),长达7寸半。1946年总产1500市斤。吕宋芒果自有其特点:果形长弯,核细长扁,果皮薄,容易剥落,果肉厚,纤维少,汁多味香浓,无酸涩味。颇受群众欢迎。目前这3株芒果树仍生长茂盛,2株树高各9米,有1株达10米。胸径分别为90厘米、110厘米、76厘米,复盖面积分别为8分、4分、5分。1949年后,用吕宋芒果种子新发展的第二代吕宋芒果树约有130株,其中有102株分植在各农户及河口良种繁殖场。位于郁南县南部的河口镇,盛产芒果,以种植历史悠久和品质优良闻名。目前,全镇有芒果面积1200亩,分布于全镇11个村委会,主要有本地芒、吕宋香芒、印度秋芒、紫花芒、粤西1号、红象牙、苹果芒等品种,品质以吕宋香芒、粤西1号、苹果芒为好,产量以本地芒、吕宋香芒、粤西1号居多。正常年景全镇芒果产量在400吨左右,丰产年达1000吨以上。( 云浮)

九.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东西湖葡萄

东西湖葡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东西湖葡萄

武汉市东西湖区巨龙海葡萄种植协会

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葡萄的植物化石发现于第三纪地层中,说明当时已遍布于欧、亚及格陵兰。 葡萄原产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世界各地的葡萄约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葡萄为著名水果,生食或制葡萄干,并酿酒,酿酒后的酒脚可提酒食酸,根和藤药用能止呕、安胎。

十.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老通城豆皮

"老通城"是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一家大型酒楼的名字,以经营著名小吃三鲜豆皮驰名,有"豆皮大王"之称。这家酒楼创办于1931年,某地原在古汉口城堡大智门外,为城乡通道,故名通城甜食店,抗日胜利后复业,改你老通城甜食店。该店仿照湖北民间的传统小吃豆皮,锐意改进,配合甜食应市,颇受欢迎「制法是将绿豆、大米混合磨浆,在锅里摊成薄皮,内包煮熟的糯米、肉丁等馅料,用油煎好。特级厨师高金安精益求精,以鲜肉、鲜蛋、鲜虾仁为主制作馅料,创制出三鲜豆皮,皮包金黄发亮,入口酥松嫩香,更加烩炙人口。毛泽东品尝四次,次次赞赏。外地人和外宾到武汉来都以能吃到老通城豆皮为快。( 武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