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凉山彝族有什么土特产吗 凉山各个县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凉山彝族有什么土特产吗 凉山各个县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12-07 15:03:32

一. 四川省 凉山 越西县 越西虫草

越西虫草子座多分支或者单生,细长而坚硬,直立而曲折,由寄主口部伸出,高20—30厘米,粗1.5—2.5毫米。头部圆柱状或棒状,褐色,黑褐色,顶端有延长的不育性尾部,粗2—2.3毫米,具假薄壁组织的皮层。子囊壳椭圆形或者卵圆形,400—740*300—450微米,黑褐色,表面生,凸生,成天南星果序列。子囊圆柱形,260—480*8—12微米。子囊孢子透明或微黄色,线状,蠕虫状,多横隔,160—350*2.5—3.5微米,成断裂状,断裂后的孢子小段约10—20*2.5—3.5微米。子囊壳下的壳柄多分枝,新鲜时褐黄色或者黄秆色,偶也成细长的单一直立枝。寄主体内菌丝新鲜时淡乳白色。

寄生于鳞壳目之幼虫体上。多见于海拔1500米以下地带,由多见于竹林丛中的虫体上,凉山州药检所曾以分离出的菌丝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培养,菌落白色,发育不良,未获子座。

药用菌。当地民间以次代替正品的虫草入药。又滋肺补肾、抗癌等功效。主要成分为甘露醇、麦角甾醇、氨基酸、有机酸、生物碱、硬脂酸等,与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

二. 四川省 凉山 西昌 大兴蒜苔

大兴蒜苔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兴蒜薹又称大兴蒜苔,其形粗大条长、基部嫩白、上部浓绿、尾端不尾焉糠心,植株直立清爽、色泽鲜绿;肉质肥厚、纤维少入口化渣、辛辣浓香略带甜味。大兴蒜薹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蒜薹,是西昌市的一张名片,更是西昌当地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目前,全市种植面积达3万亩,年产量3.6万吨,远销北京、西安、武汉、徐州、上海、成都、重庆等地,并出口韩国、日本等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而“大兴蒜薹”已形成品牌效益,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西昌地处安宁河谷平原,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是四川最大的蔬菜基地。大兴乡位于西昌市东南部,距市区14公里,东接昭觉县玛增依乌乡,南连大箐乡,西北毗邻川兴镇,蒜薹种植面积7000多亩,为西昌市种植面积、产量、销量、经济产值最大的乡镇。

同国内其它产区蒜薹比较,大兴蒜薹具有物候期早、生长快、绿色无污染、品质极佳等显著的特点和优势。目前在本地市场大兴蒜薹通过农超对接,在西昌市沃尔玛、家佳、达达、供销社7号量贩店等各大超市“大凉山”农特展示直销中心设有专柜直销点。在国内市场,大兴蒜薹的贩运和销售有了覆盖整个川渝地区,形成了相对完整且适应市场的销售网络并占有稳定的市场份额。在市场开拓方面,自2000年以来,还占领了西安、武汉、徐州等,在2010-2013年,经销商还陆续开拓了上海、济南、青海、郑州、安徽等地区市场。在国际市场还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国。

为了保证规范化大兴蒜薹的种植,在大兴乡政府、市质监局、市蔬菜站等单位的共同协作下,每年都举行“大兴蒜薹”相关标准培训会。现在已经建成大兴标准化蒜薹种植基地7500亩,从选种到移载,整个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化的标准执行,统一生产农资,所用的肥料和农药均依据绿色A级产品的规定来使用。

大兴蒜苔

四川省西昌市大兴乡、川兴镇、高枧乡、海南乡、黄水乡、黄联关镇、高草乡、裕隆乡、佑君镇、阿七乡共1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西昌市人民政府关于报送大兴蒜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相关情况的函》,西府函〔2013〕26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3401/T08~09-2013《大兴蒜薹》

大兴蒜薹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紫皮早蒜、新早蒜等。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1750m以下,土壤类型为紫色冲积土,土壤有机质≥2%,pH值5.5至7.0。

三、栽培管理

1. 播种:8月中旬至9月下旬播种。鳞茎直径≥4.5 cm,单株穴播,播种深度2.5cm至3.5cm,每667㎡(亩)≤40000株。

2. 施肥:每年整地播前每667㎡(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kg。

3.轮作:水旱轮作。蒜薹与烤烟、玉米或水稻2至3年轮一次。

4. 采收:2月下旬至4月下旬收获。总苞变白时采收。

5.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直径0.2cm至0.6cm,长度35cm至50cm。基部嫩白、上部浓绿、尾端不萎蔫糠心,色泽鲜绿、质地脆嫩,辛辣浓香略带甜味。

2. 理化指标:可溶性糖含量≥6.0%,粗纤维含量≤2.3%,大蒜素含量≥240mg/kg。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三. 四川省 凉山 德昌 坨坨鱼

该菜选用安宁河优质鲤鱼或草鱼,先斩成块,用盐、料酒、姜、葱玛味,挂水粉糊,用温油炸熟,用小火烧入味,再用大火收汁收浓。成菜色泽红亮,鱼肉细嫩,味咸、辣、鲜兼备,是典型的家常味型,在凉山地区及108国道凉山段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德昌县)

四. 四川省 凉山 西昌 建昌马

【主产区与分布】 主产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分布于四川雅安地区的汉源、石棉等县和渡口市的盐边县。

【形成历史】

建昌马,以其产区曾名建昌,素以产良马著称而得名。唐宋时代所称的“蜀马”,即包括建昌马,俗称“川马”。据《西昌县志》载,建昌马曾作为贡马,并借此选择良马。据《西昌县志夷族志》载:“彝族以做白为重大事。丧家有于做白后,主客集议,各出其马,竞走比赛,以奔驰最速者,评为第一骏马。彝族多欲购得此马,其价骤增倍蓰。”清-选武生时,即在西昌校场举行骑射比赛。建国前,曾数度举办-于西校场,参加马匹300-400匹,并有评选委员会的组织。凡跑步平稳,姿态良好,速度卓越而不越轨者评为优秀,人马皆奖以红绿绫绸和金牌一枚。凡获奖之马,常被人争先购买。过去成都“花会”赛马,亦有前往参加的。由于赛马的影响,训练乘马亦风行一时。西昌曾有专人训练-马匹,叫做:“漂马”,-的人称为“骑师”。他们常选购外形优美、生长发育良好的断奶幼驹,给以精心培育和训练-,然后出售。产区群众对马的选育、饲养管理也比较重视,并积累有丰富的经验。这些都对建昌马的形成起着一定的作用。

五. 四川省 凉山 喜德县 芝衣

芝衣又称“泡水酒”“咂酒”“杆杆酒”,是彝族人民喜庆节日时用来招待客人的一种别具风味的水酒。这种酒亦采用玉米、高梁和荞子酿制成而,制作方法是将原料粗磨之后,加水蒸熟,然后倒出,凉于簸箕内,待温度适当后抖以荞壳,并加酒曲搅拌,在簸箕内封闭发酵。经过30几个小时后就可放入木桶或坛子之内,并用泥土将桶口封死放置起来,泡水酒就会逐渐酿成。半小月时间即可开封启用,放上两、三个月后启用酒味更佳。开用时,加足冷开水,再放上一、两个小时就可饮用。饮用时需插若干麻管或竹管,直接用嘴吸插管来饮酒,这种酒是彝族独具特色的美酒,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凉山)

六. 四川省 雅安 石棉县 彝族砣砣肉

彝族在逢年过节,或贵客登门,主人要杀鸡宰羊甚至杀猪待客。同时,他们杀牲不用刀,杀鸡鸭用手捏死,杀羊、猪则用木棒等捶击头部,于是俗称“打牲”,或曰“打羊”、“打猪”。

有趣的是,宰杀之前,主人要请客人先验看牲畜,以示主人的诚意和对客人的尊敬。烹煮时,主人把剁成拳头大小的肉块下锅炖煮。吃起来又鲜又香,十分可口。因肉块似砣,又因用手托着吃,故曰“砣砣肉”。

七. 四川省 凉山 德昌 泡椒鲜螺

该菜选用邛海野生海螺,配四川泡红海椒。

采用炒的烹饪工艺,使海螺吸收泡椒特有的滋味,成菜色泽鲜红,质地脆嫩,讲究火候,咸鲜微辣,为故乡明休闲庄特色菜肴之一,深受游客的喜爱。

八. 四川省 凉山 金阳县 石板烙饼

藏族主食是麦类和玉米,吃法多为烙饼。石板烙的饼,外皮香脆,内部软、清香可口,别有风味。

吓打(生肉浆)。

选野生的獐、鹿、麂、岩羊肉或家养的精瘦牛肉,去骨、剁细或舂细,混以香料木槿子、海椒、林蒜、盐等拌匀,再倒凉开水混成肉浆。虾打是款待贵宾的珍馐美味的大型宴会上的名贵菜。

九. 四川省 凉山 德昌 皋泄杨梅

皋泄杨梅因产于舟山本岛的皋泄而得名。皋泄杨梅的栽种历史悠久,早在1298年昌国州(今舟山)判官冯福宗编写的《大德昌国志》中,就把皋泄杨梅列为“佛国仙乡的第二果品”。    

皋泄杨梅品种有晚稻杨梅、红杨梅、白实杨梅、荔枝杨梅、乌叶杨梅、水晶杨梅等7种。其中晚稻杨梅为皋泄杨梅之上乘。因其成熟期要比其他品种迟15—20天左右,故被称为晚稻杨梅。其特点是果实呈圆球形,色泽乌紫发亮,果大核细,肉质柔软,甜蜜醇厚,核肉易离,可食率达95%。鲜品畅销宁波、杭州和舟山各岛。    

皋泄杨梅不仅色美味鲜,鲜果人见人爱,而且还是民间的药用佳品。用烧酒浸泡后食之,有祛痰、消暑、御寒、止泻和生津、提神、消乏之功效。现代科学研究还认为,杨梅果实中含有多种纤维素,能刺激肠管的蠕动,把人体中的致癌物质排出体外,有防癌的功效。所以,舟山历来有“杨梅医百病”之说。( 舟山)

十. 云南省 楚雄 双柏县 彝族土特酒

彝族土特酒

谈起彝族人酿制的土特酒,店主就来了兴致,他道出了彝家人酿制的土特酒香醇的原因。彝族人天0喝酒,酿酒相传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从彝族敬酒歌︰喜欢呢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即可见彝族对酒的喜爱,离开了酒就无法谈论彝人文化,因为对酒的喜爱也就促使彝族先人们学会了酿酒的独特工艺和酿出独特风味的酒,彝人酿制的土特酒工艺原始,共有九道工序︰先淘洗粮食﹙粮食主要包括高梁、荞麦、玉米、小麦﹚;把粮食放入木甄生蒸;将粮食放入铁锅煮熟;将粮食放入木甄熟蒸;放入冷床进行冷却。第一次发酵放入发酵箱30小时,第二次发酵放入发酵瓶9-12天;放入木甄蒸制为成品酒,将蒸过酒的粮食取出即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