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绍兴5月份土特产 浙江绍兴特产十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绍兴5月份土特产 浙江绍兴特产十大排名更新时间:2022-12-03 03:59:02

一.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糟鸡

 “糟鸡”始于民间,为除夕夜饭及春节宴请中必不可少之菜肴。此菜以当年越鸡和酒糟为主要原料,经白煮、腌制、醉糟等工艺精制而成,具有肉质细嫩、咸鲜适口、糟香醇厚的特点。  

“糟鸡”使用的原料越鸡,即浙江萧山大种鸡。相传2000多年前原养在越王宫内,专供帝王后妃观赏玩乐用,后传入民间饲养,故又称越鸡。越鸡生长快,体重大,成年阉鸡可重达4、5千克,肉质含脂率低,是优良肉用品种。用此鸡糟制,肉质鲜嫩,糟香扑鼻,别具风格,是冬令佳品。

二.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绍虾球

绍虾球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初名“虾肉打蛋”,为绍兴城内雅堂酒店的看家菜肴之一。后经厨师改进,更名为“绍虾球”。此菜制作关键在于掌握火候,蛋糊经油炸后形成细如蓑衣丝的蛋丝,包裹住虾仁,色泽金黄油润,质地香松酥脆,用葱白段、甜面酱一起蘸食,味道佳美。绍虾球的虾仁是用“虾肉打蛋”法烹制,炒时一边划动油,一边从高处徐徐倒鸡蛋虾仁糊,此时火候要掌握好,这是关键。

三. 浙江省 绍兴 诸暨 诸暨花红

产品名称:诸暨花红

产品别名:沙果

产品产地:浙江省绍兴市诸暨

产品特性:形扁圆,色黄透红,皮薄汁丰,脆嫩清香,甜酸适口。

产品成分: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无机盐,并含有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

产品功效:止咳化痰、润喉开胃。

产品简介:诸暨所产花红,形扁圆,色黄透红,皮薄汁丰,脆嫩清香,甜酸适口。每100克可食果肉中,含蛋白质0.2克,脂肪0.1克,糖15克,粗纤维1克,无机盐0.2克,热量60千卡,并含有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

产品历史:诸暨花红,亦名沙果、林禽。主产诸暨宜东、城西、五洩 、草塔、外陈等乡镇。明隆庆《诸暨县志》载:“花红邑产。”明万历《绍兴府志》载:“林禽与李绝相似但差小,王右军帖中所谓来禽也。”清及其后,诸暨栽培花红极广,产量、质量均为全省之冠,在沪、杭一带甚得赞誉。后因种种原因,花红树遭大量砍伐,濒临绝种。1987年起,花红枯木逢春,重新恢复发展。

四. 浙江省 绍兴 诸暨 诸暨香榧

诸暨香榧是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的。诸暨作为全国香榧的主产地,利用和栽培香榧已有1300多年历史,建成了面积50平方公里的全国唯一的香榧森林公园,是全国香榧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市,年产量达700吨左右,占全国香榧总产量的60%以上,冠军、野珍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香榧,简称“榧”,属常绿乔木。香榧是稀世珍果,培植一枝成榧常需长达20年左右方有收获,其生命力极强,产果期通常有五、六百年,甚至上千年,而且香榧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性,就是从开花到结果,要通过三年才会成熟,所以枝头上三代同堂,因此,当地榧农也称之"三代果"。

香榧以其色、香、味俱佳而见称,宋代诗人苏东坡也有诗曰“彼美玉山果,餐为金盘食”,可见其诱人的程度。她不仅香脆可口,营养丰富,而且还有多种药用价值。她具有化痰、止渴、清肺润肠.消痔等功能,香榧果衣还可以驱蛔虫,所以吃的时候不必将果衣仔细去掉。香榧仁含脂肪50%,脂肪酸中以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78.4%,因此有降血脂的功能,可预防血管硬化、冠心病,还有美容长发等作用,成为真正的绿色保健食品,是馈赠亲朋的最佳礼品。

1997年就已荣获“中国香榧之乡”称号的诸暨市,又拥有着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中国香榧之都”。出产的香榧,无论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绝对首位,为了区别别的也盛产香榧的“中国香榧之乡”,由此,诸暨市被升格为“中国香榧之都”。这小小的一字之差却预示着诸暨在全国香榧产业龙头地位的确立。

诸暨作为全国香榧的主产地,利用和栽培香榧已有1300多年历史,共拥有245个古榧树群落,树龄在100年以上的香榧古树40754万株,树龄最长的达到1350余年,位于赵家镇榧王村,树高18米,胸围9.26米,覆盖面积500多平方米,以“个体最奇特”入选2007年浙江农业吉尼斯纪录,被专家称为“中国香榧王”。建成了面积50平方公里的全国唯一的香榧森林公园,是全国香榧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市,年产量达700吨左右,占全国香榧总产量的60%以上,冠军、野珍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诸暨市还对通过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及产地、绿色食品、森林食品等认证的给予奖励,从而促进农户和企业改善香榧品质。目前,万亩枫桥香榧基地,通过了省森林食品基地认证,8只香榧产品获得了省绿色农产品(森林食品)认证。与此同时,诸暨市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通过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培育,来带动广大农户。目前,该市香榧加工企业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一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该市还鼓励企业创牌升级,目前,“冠军”、“野珍”两只品牌为中国驰名商标,“老何”牌香榧为浙江省名牌产品,“榧皇”牌香榧为浙江省著名商标。

这里,古树参天,林茂树密,重岩飞瀑,风光秀丽,鸟语花香,让人流连忘返。“中国香榧之都”落户诸暨,必将使香榧这棵古老而神奇的“摇钱树”,绽放更多的新芽。

五.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河鳗

产品名称:绍兴河鳗

产品产地:浙江绍兴

产品特性:体长,呈圆筒形,背侧灰褐,下方白色,无腹鳍,鳞细小,肉质细嫩,富脂肪。

产品成分:高脂肪、高蛋白。

产品功能:清凉解热,壮体强身,滋补保健等功能,可以治疗夜盲症、肺炎、肺结核等病症。

产品历史:清康熙《会稽县志》载:“鳗,八月最肥。”其幼苗称鳗苗,俗谓鳗线。道光《会稽县志》云:“鳗,初生时,白如线,俗呼鳗线。

产品简介:河鳗俗称鳗鲡、鳗鱼、白鳝,属鳗鲡目、鳗鲡亚目、鳗鲡科,体细长,前端管状,向后渐侧扁。属温水性鱼类,生活水温1~38℃,12℃以上开始摄食,最适生长温度25~30℃,对水中溶氧量要求5mg/L以上,喜在荫暗处摄食和栖息和顶水逆游,尤其是幼小时更为明显。肉食性,自然环境下以小鱼虾及底栖动物如水蚯蚓等为食物。目前所需苗种都依赖捕捞洄游到江河出海口的野生鳗苗(白苗或称白鳗)。绍兴河鳗,亦称白鳝、鳗鲡,产于江湖水网地带。清康熙《会稽县志》载:“鳗,八月最肥。”其幼苗称鳗苗,俗谓鳗线。道光《会稽县志》云:“鳗,初生时,白如线,俗呼鳗线。三月间,三江斗门多有之。”绍兴河鳗体长,呈圆筒形,背侧灰褐,下方白色,无腹鳍,鳞细小,肉质细嫩,富脂肪,为上等食用品。鳗线炒雪菜、韭菜,炒蛋,炖豆腐,均为越中名菜。60年代,绍兴外荡鳗产量急骤下降。80年代后期,绍兴、上虞海涂均建有养鳗场。绍兴鳗苗出口日本等地,其价胜金。

六. 浙江省 绍兴 新昌 新昌白术

新昌白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名称:白术

产品产地:新昌

产品特征:茎直立,基部木质化,高60-80厘米,上部有较多分枝,根茎肥大,是药用部分,它的根茎一般为不规则的肉质团块,以“田鸡形”为佳,长3-13厘米,直径1.5-7厘米,表面棕褐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淡棕色,有一轮点状油室。气清香,味甘苦。

主要成分:主要成分是苍术醇和白术酮,并含有维生素A和挥发油

产品功效:具有健脾益气,利水化湿,止汗安胎等作用。主治脾虚、泄泻、水肿、痰饮等症。

产品简介:白术属菊科,为多年生草植物。茎直立,基部木质化,高60-80厘米,上部有较多分枝,根茎肥大,是药用部分,它的根茎一般为不规则的肉质团块,以“田鸡形”为佳,长3-13厘米,直径1.5-7厘米,表面棕褐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淡棕色,有一轮点状油室。气清香,味甘苦。主要成分是苍术醇和白术酮,并含有维生素A和挥发油,是中医配方中常用的中药,又是多种中成药的原料,具有健脾益气,利水化湿,止汗安胎等作用。主治脾虚、泄泻、水肿、痰饮等症。我市生产的白术素以栽培精细,加考讲究,个大均匀,品质优良而闻名全国,远销东南亚,并享有“地道药材”的声誉 。白术生长习性喜凉爽、怕高温高热。我市白术产地分布在新昌、嵊县境内的天台山、四明山、会稽山脉中的山地和玄武岩高台地。这些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2℃-16℃毫米,无霜期204-220天,种植土壤以玄武岩风化发育的红粘土、棕泥土和凝灰岩风化发育的山地黄泥土为主,此类土壤的土性土质适宜于白术生长。

产品历史:主产于新昌、嵊县。白术,又名浙术,是著名的“浙八味”之一,素有“北参南术”之称。我市白术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宋朝据《剡录》记载:“剡山有术,种术者甚多”。明《本草纲目》述:“白术,枪蓟也,吴越有之,人都可取根栽莳。”明《万历新昌县志》栽:“白术出彩烟山,即本草所谓越州术也,今山亲背遁山亦出。”数百年来,产区农民精心栽培白术,形成和积累了一整套白术栽培管理的丰富经验。解放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白术生产,把它列入计划管理,加强了生产技术指导,又从化肥、农药等物质上支持基地生产。促进了白术生产的发展。我市白术常年产量在1200吨左右,成为全国白术的主要产区之一。

七. 浙江省 绍兴 嵊州 干菜虾汤

干菜虾汤

干菜虾汤是水乡绍兴老百姓创造的既简单又实用的汤菜。干菜本来就可以作为消暑的食品,因此,夏天做一碗干菜虾汤,既能下饭,又能消暑,而且感觉味道挺不错。

做一碗好的虾汤,关键是要有好的干菜,新鲜的河虾。干菜在水中煮沸后,加上新鲜河虾,再次煮开后,适当加点盐和荤油即可。

八.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章镇樱桃

樱桃或樱又名楔荆桃、车厘子等,是某些李属的植物的统称,包括樱桃亚属、酸樱桃亚属、桂樱亚属等。

果实可以作为水果食用、色泽鲜艳、晶莹美丽、红如玛瑙,黄如凝脂,营养特别丰富,果实富含糖、蛋白质、维生素及钙、铁、磷、钾等多种元素。

九. 浙江省 绍兴 越城区 绍兴丝绸

产品名称:丝绸

产品产地:主产于绍兴县、嵊县和诸暨市

产品类别:绸、缎、绵、纺、绉、绫、罗等十四个大类。

产品特性:图景新颖,富丽华贵,层次分明,栩栩如生。色泽明亮,手感柔软,条干均匀,伸强度好,清洁度高,偏差小,切断少,呈珠光宝色

产品简介:绍兴丝绸,主产于绍兴县、嵊县和诸暨市。50年代起,绍兴丝绸珍品迭出,精品如云。嵊县丝厂所产梅花牌Z/27白厂丝, 1979、1983、1988年3次获国家质量金质奖。诸暨丝织厂保俶塔牌12103双绉和绍兴红旗绸厂东湖牌H1087慕本缎,1985年获国家质量银质奖。1989年,绍兴市有丝绸企业近300家,年产丝1597吨。1990年,产丝织品9630万米。绍兴真丝绸产品,远销西欧、美洲、东南亚及香港、澳门等地区。

产品历史:绍兴素以丝绸之府著称,早在春秋时代,“劝农桑”就被列为越王句践国策之一。至唐、宋,绍兴越罗、尼罗、寺绫,已驰誉各地。《越游便览》载:“绍兴西北华舍,为绸机荟萃之区,亦即绸市集中之地,出品为纺绸、线春。下坊桥则多织花素贡缎,质细而韧,物品优良,行销全国及南洋各埠,厥数颇钜。”

十. 浙江省 绍兴 诸暨 诸暨竹编

非物质文化遗产诸暨竹编为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是诸暨传统手工艺产品。工匠艺人们用当地盛产的各种竹子,用巧手妙法编织成各种工艺品,具有造型美观、编织精巧、牢固使用的优点。诸暨竹编有着悠久的历史。上世纪九十年代,考古专家在诸暨陈宅镇沙塔村南侧尖山湾遗址(距今四五千年)中发掘出20多件各种式样的竹编织物,其编织技艺完全不亚于今人。

诸暨竹编技艺要求高、难度大,一般需经过剖丝、切丝、刮削、磨光、编结等过程。全部工序,都要求不出现竹丝接头,不出现绞丝、叠丝等技术差错,始终保持经篾纬丝比例匀称,给人一气呵成之感。近几年,竹编在图案设计方面,已从简单花边发展到复杂多变的几何图案、提花图案、印花图案和山水花鸟等自然图案,亦有编织出人物者。在编织技艺上,除了保持传统的细密编之外,竹编艺人经过反复琢磨,又创造了特细编、疏编、疏密结合编、圆心起花以及条花、格花、穿花、贴花、漏花等多种新工艺。竹编大体可分为起底、编织、锁口3道工序。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使编出的图案花色变化多样,运用编花、透空、夹筋等手工编织手段,使竹编工艺品更加绚丽多彩。

近年来,诸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竹编产品的不断创新,竹编产品的产量和销量不断增大。花色新颖,图案清晰,美观大方的各种图示竹席、帐帘、门帘、画屏等,因其篾薄条细,携带轻便,颇受用户欢迎,显示了诸暨竹编业的美好前景。

“诸暨竹编”于2015年11月入选第六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