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永安特产有什么吃的东西 永安好送人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永安特产有什么吃的东西 永安好送人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11-24 22:51:07

一. 福建省 三明 永安 果条筒

果条筒是永安地方传统小吃之一,色泽雪白,入口细腻,冰滑,蘸食味美。其岳制法是选用生长期长的稻谷,细加工碾白提纯,磨成浆水,再将浆水调匀倒入铁圆盘内,浮于大锅开水上蒸熟,再用一根筷子在平盘周围一划,将果片卷成圆柱形。果条筒可就一把毛竹削成的小叉子,蘸上酱油,蒜泥,辣椒,芝麻油,白糖,味精等做成的调料食用,成为风格独具的“叉果条”;也可切成条状后放到水里烫一下,加猪骨汤及葱花,味精等食用,也可炒食
( 永安)

二. 福建省 三明 永安 清水盐笋

清水盐笋

三. 福建省 三明 永安 永安贡川草席

永安贡川草席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永安贡川镇种植莞蒲草编制草席已有1000多年历史。早在宋代,贡川草席就作为贡品进献朝廷。明代中期,贡川草席畅销八闽。2008年,永安贡川草席制作工艺被认定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四. 福建省 三明 永安 米冻蜂

大米加水浸泡磨成浆后,掺入少许食用碱,放到热锅里搅拌成浆糊状。再将稀浆放米筛上,筛到装有清水的桶或盆里,变为许多蜜蜂大小的粒子,便是米冻蜂。将粒子捞起后加入葱,香菇,瘦肉,虾米等调料煮熟,味道异常鲜美
( 永安)

五. 福建省 三明 永安 永安黄椒

永安黄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永安黄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永安黄椒是福建省永安地方特色农产品之一,栽培历史悠久,迄今已有几百年历史。在《永安县志》(万历本)卷四田赋志“物产”和《永安县志》(顺治本)卷四田赋志“物产(志)”、《永安县志.续志》(道光本)卷之九,“物产”中均有记载。特殊的地理环境培育了永安黄椒独特的品质,以其辣、香的独特品质和其它辣椒不同的风味,倍受各地消费者的青睐,堪称八闽一绝。 目前生产上栽培的永安黄椒 1号系从永安市地方特色辣椒品种永安黄椒中系统选育出的新品种,其外观色泽黄亮,辣味爽口剌激,清香浓郁,风味独特,具有“辣、香、脆、润”四大特点。黄椒果实中含有黄椒素,果皮保持黄色不变,果辣具香味,品质极优。

地域范围

福建省永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永安市种子管理站,从永安黄椒地方品种中系选育成的。

特定品质

永安黄椒属尖椒类中晚熟品种。春季栽培从定植至始收60~70天;产量中等;青熟果绿色,老熟果桔黄色,果辣具香味,品质优。

文化典故

永安黄椒属尖椒类品种,始花节位13~15节,春季栽培从定植至始收60~70天。株高54~75厘米,株幅60~75厘米,分枝性强;茎较直立,茎粗0.8~1.3厘米;叶片卵圆形;花单生;单株座果数70个左右,果圆锥形,果尖向下,果长5.6~11.2厘米,横径1.5~2.O厘米,单果重5~12克,青熟果绿色,老熟果桔黄色,果皮光滑有光泽,果辣具香味。

地域范围

地域范围包括永安市15个乡镇(街道)即燕东街道、燕南街道、燕西街道、燕北街道、安砂镇、大湖镇、曹远镇、贡川镇、上坪乡、小陶镇、洪田镇、罗坊乡、西洋镇、青水乡、槐南乡。永安市位于福建省中偏西,沙溪上游,东西宽82公里,南北长约71公里。地理位置为东经116°56′-117°47′,北纬25°33′-26°12′,海拔135-1705米。东与福建省大田县接壤,西与福建省连城县、清流县毗连,南与福建省龙岩、漳平市交界,北靠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为邻。全市土地总面积2942平方公里(折441.3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382万亩,耕地面积22.41万亩。目前,全市种植面积5000亩。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永安市处于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的过渡地带,全市以红壤面积最大,其次为黄壤和水稻土,水稻土面积达22.41万亩,其中以黄泥田和灰泥田为主,pH值在4.5-6.5之间,有机质含量在20-30g/kg之间,土壤深厚肥沃。森林覆盖率达83.2%,地貌特征为“九山半水半分田”。

(2)水文情况:永安市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13条,可划分为沙溪水系、尤溪水系、九龙江水系,全市河流具有坡度陡,河流天然落差大,流量充沛,最主要的为九龙溪,流域面积7363平方公里,干流长203公里,年平均流量为每秒230立方米,水资源十分丰富。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优良,污染程度低,为理想的农业和人居生活用水。

(3)气候情况:永安市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但由于市境内山川交错,丘陵起伏,地形复杂,海拔高差悬殊大,垂直小气候差异明显。年平均气温在14.3-19.2℃之间;>10℃积温5178.1℃-5729.1℃。7月份平均最高气温为28-35℃。一月份平均气温在7.7℃-8.6℃。年平均降水量1495-2060㎜,年日照时数1875.3小时,无霜期302天。优越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永安黄椒生产。

(4)人文历史情况:永安黄椒栽培历史悠久,迄今已有几百年历史。在《永安县志》(万历本)卷四田赋志“物产”和《永安县志》(顺治本)卷四田赋志“物产(志)”、《永安县志•续志》(道光本)卷之九•“物产”中均有记载。据三明市经济作物局、三明市蔬菜办联合编写的《三明市蔬菜资源品种志》第六章茄果类辣椒部分记载:“品种名称:黄辣椒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地区:永安”。永安黄椒以其独特的辣、香品质和风味,倍受各地消费者的喜爱,堪称八闽一绝。永安的地理环境培育了黄椒独特的品质,其外观色泽黄亮,辣味爽口剌激,清香浓郁,风味独特。黄椒果实中含有黄椒素,果皮保持桔黄色不变,其速冻保鲜,简易方便,贮藏一年以上,仍能保持鲜品原形原色原味,内质不变。

六. 福建省 三明 永安 永安鸡爪椒

永安鸡爪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永安鸡爪椒,福建省永安市蔬菜,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产品以“果皮绿色、光滑、光泽性强,果直、空腔小,肉质脆、嫩、微辣”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远销江苏、上海、浙江、广东、江西及香港、澳门等地。

永安鸡爪椒,品种名称为:七叶鸡爪辣椒,1996年,永安市有关部门从浙江省杭州蔬菜研究所引进七叶鸡爪辣椒品种。经过永安市良种场和蔬菜科技试验场对鸡爪椒的试验,表现为早熟、抗病、抗寒、抗热性强等特点,且具有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优势。2003年通过福建省农业厅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

生产情况

永安市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又具有一定的大陆性气候,全年无霜期长达302天;这一地区土层深厚、土质肥沃,为鸡爪椒种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永安市鸡爪椒每年11月初播种,次年2月初定植,从定植至采收期为62天左右,4月上旬开始上市,是具有市场空档优势的好品种。鸡爪椒在永安逐渐形成了其明显的地域特征品质,即果皮翠绿、光滑光泽、果肉薄嫩脆、微辣、芳香等,可适用于熟食、干制或泡制等,深受消费者青睐。永安市以市场为导向,推广种植鸡爪椒,使其成为永安市的品牌蔬菜。2008年永安鸡爪椒种植面积3万亩,产量15万吨,产值1.2亿元,共带动种植农户16560户,人均年增收1200元。形成了永安鸡爪椒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成为永安市农业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

保护范围

永安鸡爪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福建省永安市所辖行政区域。

七. 福建省 三明 永安 永安粿条

永安粿条是永安的特色小吃之一,其味道鲜美,口感润滑,是外地游客到永安的必尝之美味。

洗米、磨浆、蒸熟、冷却、切条……特殊的制作工艺造就了永安粿条独特的口感。永安粿条的吃法主要分为汤和拌,清汤粿条以大骨汤为底,辅之以吉山老酒、黄椒等配料,是永安本地人早餐的经典搭配。作为粿条的最佳“伴侣”,永安粿条还会主打活肉、鸭血、肠头、芋包等永安特色小吃。

八.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四季美汤包

    四季美汤包,特色为“皮薄、汤多、馅嫩、味鲜”。有虾仁汤包、香菇汤包、蟹黄汤包、鸡茸汤包、什锦汤包等新品种,花样繁多,风味独特。( 武汉)

。“四季美”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江汉路口附近,意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应,如春炸春卷,夏卖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饼等,1927年开业,生意兴隆,后有特级厨师钟生楚等在该店制作江苏风味武汉化的小笼汤包应市,受到顾客的好评,被誉为“汤包大王”,使该店变为主要供应小笼汤包的汤包馆。他们制馅讲究,选料严格,先将鲜猪腿肉剁成肉泥,然后拌上肉冻和其他佐料,包在薄薄的面皮里,上笼蒸熟,肉冻成汤,肉泥鲜嫩,七个一笼,佐以姜丝酱醋,异常鲜美。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需要,除鲜肉汤包外,他们还应时制作蟹黄汤包、虾仁汤包、香菇汤包、鸡茸汤包和什锦汤包等。

解放后,“老四季美”汤包馆生意兴隆,越做做红火,由原址迁到汉江路与中山大道交汇之处,现在已有三层楼做营业专厅,有300多席位,一年四季宾客如云。

九. 福建省 三明 永安 芋包

软润香滑的永安民间传统小吃芋包的主料为菜芋和木薯粉。其制法是将菜芋和洗净入锅煮熟去皮后,与木薯粉揉搓至软硬适度不粘手,做成芋包坯,包上瘦肉、香菇、笋、虾米、酱油、五香粉炒熟的馅,置入沸水中煮到膨胀着浮出水面。再蘸酱油,老洒,猪油,味精,葱花等调料即可食用
( 永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