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南特产油茶是什么茶 中国最有名的油茶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南特产油茶是什么茶 中国最有名的油茶更新时间:2022-12-07 03:21:15

一. 贵州省 安顺 平坝区 侗家油茶

油茶是侗家日常食品,平时客来,煮油茶相待。特别是女客来访,常欢聚一堂,一边品尝油茶,一边拉家常谈心叙旧,其乐无穷,别有一番风味。喜庆之日,首先以甜酒、油茶待客;逢年过节,必煮油茶祭祀祖先,款待左邻右舍。

油茶的主要配料,因季节和节日、喜事不同而变化。平时用糊米和薯类瓜豆为原料;节日煮油茶多以米豆腐、灰碱粑为主,待客时用糯米粑和炒米为佐料;办喜事时多用包谷、灰碱粑和炒米配之。

油茶的制作过程称为“煮油茶”。首先将“阴米(侗语:maoe,是用糯米泡透蒸熟,拌适量茶籽油搓散,晾干舂扁、收藏备用)用茶油炸成米花(又叫炒米),将黄豆、绿豆、饭豆、包谷炒酥,另将大米炒焦,放入节骨茶或茶叶和油拌炒,加入适量温水,待糊米和茶味熬出,再加入适量食盐和水,煮沸后再放入灰碱粑和米豆腐或薯类、瓜豆、煮熟即成。食用时再放入炒米花和炒酥的黄豆、烤得金黄的糯米粑、姜、葱、糊辣椒等佐料,吃起来香辣酥脆,味道特别可口,它不仅能充饥,而且有清热、提神、健胃、增进食欲等作用,为侗乡,到了天柱侗乡,您千万不要错过噢!

在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过渡的东斜坡黔桂湘河谷丘陵及台地间,生长着一种特有的常绿灌乔木,该树喜温耐热,一般生长在酸性红黄壤中,当地人称之为“茶子树”,其果实经烘烤、晒干后榨出的油为“茶籽油”或“茶油”。

居住在黔东黎平、锦屏、天柱、三穗、玉屏等地山区的侗族人家常年食用茶籽油,而用茶籽油泡制的油茶则是中华茶文化一支奇葩,为侗家人所喜爱。其做法,首先将少许茶籽油倒入铁锅中煎,剔除油的涩苦味,放进扁米(用糯米扁干而成),炸成米花后,盛到碗中。其次,往锅渗入泉水(乡间喝泉、井水,不喝河水),量因客人多少而定,一般一人一碗,煮沸,放盐,然后放入茶叶(用砣茶或将茶叶用布包裹好,避免茶叶飘散茶水中),等片刻,茶叶汁渗入锅中。最后一碗澄黄、滚烫、清香的茶水再放入几匙先前制好的米花飘浮于上,侗家油茶就已制成。

油茶是侗家餐前待客饮品,贵客到家先煮油茶,主人招待客人喝油茶,表示主人家要招呼客人就餐,等客人品完油茶,饭局也就开始了。

油茶是纯天然绿色饮料,具有开胃温脾、除湿解暑功效,喜食油茶的侗家人除以油茶待客外,自己也经常吃油茶,一些地方以油茶为早餐。油茶无定制,在茶籽油、茶叶等主料不可少的基础上,加入不同的食材成为叫法不同的油茶,在上世纪粮食困难时期,把玉米、红薯、马铃薯等“粗粮”放到油茶中煮成的叫“包谷茶”、“饭薯茶”、“洋竽茶”,并由饮品成为主食,它让侗家人度过了那艰难的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侗家人生活好了,粮食剩余了,以“杂粮油茶”为主食的年代已经过去,现在粮丰鱼肥的侗乡只以油茶作为招待客人的饮品茶点了。

据说,茶籽油有美容作用,油茶还能降压降脂除糖的功效,在侗乡,高血压、肥胖、癌症病人少有,女人乖巧、灵秀,男人精悍、健壮,长寿老人比比皆是,这可能是与喜饮油茶有关吧。

二. 湖北省 咸宁市 通山 青山油茶

横石潭镇青山海拔800米,土壤酸性,非常适宜油茶生长,青山油茶果大,出油率高,质量好。

三. 重庆市 彭水县 彭水油茶

彭水油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彭水油茶是重庆市彭水县的。彭水县是全国油茶基地重点县之一,发展油茶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彭水油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油茶树生长在山峦重叠、没有污染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整个生长过程无需化肥、农药。茶果生长期从开花到成熟,历经秋、冬、春、夏、秋五季之雨露,尽吸天然养份、日月精华。采摘时茶花盛开,花果同树,素油‘抱子怀胎’之美誉,堪称人间奇果,用它提炼而成的食用油,品质优良,自然健康,乃油中之珍品,其营养价值可和橄榄油媲美,是高级纯天然食用油。这种油具有抗氧化能力,能够降血压、降血脂和抑制动脉血管硬化,还具有护发养颜、消炎止痛的作用。

彭水县是全国油茶基地重点县之一,发展油茶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目前,彭水县油茶基地总面积达到10万亩,主要分布在鞍子、梅子垭、诸佛、善感、走马、郁山等乡镇,初步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林业产业发展格局。

2013年,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油茶管理协会申报的“彭水油茶”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405994。

四. 四川省 阿坝州 黑水县 黑水酥油茶

黑水酥油茶是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的。酥油茶是一种以茶为主料,并加有多种食物经混合而成的液体饮料,所以,滋味多样,喝起来咸里透香,甘中有甜,它既可暖身御寒,又能补充营养。

藏族人民视茶为神之物,从历代的“赞普”至寺之1,从土司到普通百姓,“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因其食物结构中,乳肉类占很大比重,而蔬菜、水果较少,故藏民以茶佐食,餐餐必不可少。

藏族饮茶方式主要有酥油茶、奶茶、盐茶、清茶几种方式,调查结果表明:酥油茶是最受欢迎的饮用方式(平均达73.9%),其次是奶茶。

酥油茶是一种以茶为主料,并加有多种食物经混合而成的液体饮料,所以,滋味多样,喝起来咸里透香,甘中有甜,它既可暖身御寒,又能补充营养。

黑水酥油茶的做法:先将茶叶熬成深褐色后,把茶渣筛滤出来。趁热将茶汤倒入放有酥油、食盐的桶内,再倒进鲜奶,用打茶工具在桶内不断搅和,使酥油茶原料充分均匀地溶于茶水中,然后装入壶内,放在温火上保温,随时可饮用。营养价值丰富,是一种健身保健饮料。

五. 湖南省 衡阳市 衡南 油茶树

油茶在衡南县已有多年的栽培历史。油茶生长周期长,秋天开花,花期2至3个月,自开花到果实成熟为期一年,尽吸自然养分,日月精华。民间尚有“抱子怀胎”之说。油茶树的寿命较长,“寿经三四百年尚如新植”。

茶油,因特有的低碘值,故稳定性较其他食用油更好,不易变质,易保管;对人体有益的油酸含量居各种植物油之冠;亚油酸含量符合人体需要量,二者含量达90%以上,不含胆固醇,可抑制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由于茶油营养结构合理,有益健康,资源极其稀少,因而尤显珍贵。又由于其脂肪酸的构成与橄榄油十分相似,而被誉为“东方橄榄油”。

六. 广西 贺州 钟山县 钟山油茶

钟山油茶,是广西贺州的主要之一。“钟山油茶”顾名思义就是用油及绿茶做出来的一种特殊的饮料。它最初流行于钟山县的红花、两安两个少数民族乡镇。据说是那是地处高山地区,比较阴凉,而且饮用的都是山泉水,偏凉性。人们为了驱寒,就用山上自产的茶叶与姜,蒜头等做成油茶,用以驱寒。没想到这种油茶不仅让你喝了以后能让人全身暖和还让人精神百倍,所以逐渐流传。现在已成了钟山的一道特殊的饮料,更是人们的悠闲生活方式。

制作方法

1.油进茶锅烧热,放入备好的姜,边敲边炒,炒出姜味(别没有茶锅也可用煮菜的锅头,别把锅敲烂了!

2.放入备好的茶叶,也是边敲边炒,中间可加一点水,不要让它炒焦了,一会后加入蒜米,蒜头葱头(也可不要这些),一起炒制起茶胶。

3.最后加入高汤(白开水),盐,烧开后滤渣,油茶就做成了。喝时放些葱花,炒米,送食自己喜欢的零食。

4.再把锅烧热,放入油,把上次滤过的茶渣入锅,重新加入1~3步骤里的原料,再一次重新操作,如此循环,直到喝过瘾为止。

油茶的制法又很独特,铁锅烧热,加少量素油,待油熬透,推入姜、蒜头熬香,放入用清水略泡过的绿茶。所谓“打油茶”必须要打啦,用木棰反复敲打,方能使风味俱出,至打透,再加入汤水,加适量盐,俟烧滚,倒入小碗,加上葱花,香菜,放点炒花生米,香味四溢,茶色似咖啡,红绿点其间,着实诱人。根据朋友介绍,第一杯的油茶是不能喝的,因为第一杯较苦,第二杯还行,第三杯、四杯才是最好的油茶。

钟山县的瑶族人喝油茶的历史已经有600多年之久,由于瑶家油茶本身的确是一种绿色食品,它对人的身体健康有许多的帮助,尤其是它消食建胃、提神醒脑之功能极为明显。固此,喜欢喝瑶家油茶的人越来越多,其油茶文化的传播也就越来越广泛。

七. 湖南省 衡阳市 耒阳 耒阳油茶

耒阳油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耒阳油茶是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的。耒阳市油茶面积和年产油量均居全省之首,素有“湖南油海”之称。

耒阳油茶,源远流长。早在1800年前,耒阳人就开始栽培油茶树,其油素以品质纯正、营养丰富而香飘万里,闻名于世。1976年,湖南定耒阳为油茶商品基地县。1983年8月下旬,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派来两名1专程到中国耒阳考察油茶林。一年后,一项由联合国援助的、命名为WFP——中国26962工程的耒阳油茶林改造工程项目正式启动,获湖南省“更新改造”双优奖,名列全省第一。该工程的成功实施,大幅提高了耒阳茶籽油的产量、质量。通过多年的垦、改造和更新,耒阳市已有油茶林120万亩,常年产茶油400余万吨,其面积、产量均居全国首位。耒阳市先后2次被湖南省林业厅评为“全省油茶更新改造先进市”,1996年,被农业部、林业部、水利部授予“全国粮援项目油茶工程项目先进单位”,2000年该市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名特优经济林油茶之乡”。

八. 云南省 迪庆 香格里拉市 香格里拉酥油茶

酥油茶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制作时简单方便:先用土茶倒入茶筒,加入酥油、盐和精制和香料,用搅捧上下反复搅打成水乳交融状,即可斟用。饮之,色香味美,回味无穷。在藏族的饮食结构中饮用酥油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藏族家庭里一天至少要饮三次茶,有的甚至多达十几次。酥油茶既能产生很大的热量,喝后可御寒,又能起生津止渴的作用。许多没有喝过酥油茶的人,第一次品尝会觉得异味难当,而咬咬牙喝过几次之后,便会真切地品味其流香满口,余味修长的妙处。

九. 湖南省 永州市 祁阳 祁阳油茶

2004年12月,祁阳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油茶之乡”殊荣。

2004年,该县产茶油1497吨,创产值3290万元,林农人平增收181元。

祁阳县历来以盛产优质茶油闻名全国,素有湘南“天然油库”之美称;是湖南省茶油主产区之一,全县现有油茶林面积42.77万亩。为做大做强油茶产业,2003年以来,祁阳县委、县政府在该县20个乡镇实行行政首长任期责任制,镇长为第一责任人,要求任期三年内必须完成辖区所有油茶林的锄抚工作。2004年,该县又拨付50万元专项经费,引进油茶新品种,对低残、老化油茶林实行品种改良。仅去年11月,该县就有1.5万人次的乡镇、林业干部参与油茶垦抚,全年完成任务面积15.38万亩。针对该县林农对油茶只取少予,大部分油茶林品种混杂、树相不齐、单产低、效益差的状况,两年来,该县组织专人远赴浏阳、攸县取经,引进无性系高位嫁接换冠技术,计划到2006年,以肖家、潘市、白水、观音滩等茶油主产区为中心,建设10万亩良种示范基地。与此同时,该县扶持油茶龙头加工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之路。5年来,县金浩植物油有限公司发展订单农业11.34万亩,订单农户人平每年增收370元。

十. 江西省 宜春 宜丰县 石市油茶

油茶,别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油茶属茶科,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石市现有油茶林面积近4万亩,年产油茶640多万斤。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