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汕头土特产方便带的 汕头特产汕头必买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汕头土特产方便带的 汕头特产汕头必买的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11-18 06:09:20

一.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中华楠

南澳县立足当地的天然资源优势,大力开展珍贵乡土树种中华楠的繁育和栽培攻关,获取了重大成果。4年多来,已成功培育楠木苗木50万株,成功推广造林3000多亩,中华楠培育技术成果跃居全国先进水平。

中华楠是珍稀楠木中较为高级的一种,为中国南方的一种长寿树。它树形挺拔、树姿优美、材质优良、花芽嫩叶艳丽多彩,既是珍贵的用材林,又是贵重的生态景观树种。

近几年,县林业科技人员同园林绿化公司、育苗专业户紧密配合,先后攻克了适时选籽、遮荫避暑、土壤改良、科学肥培等技术难关,使中华楠各项繁育试验全部取得成功,仅苗圃基地近4年多来成功培育的楠木苗木就达50万株,两年生苗普遍达到1.2米至1.5米,并成功推广造林。经广东省林业系统、大专院校专家学者的实地考证,确认南澳岛中华楠多种育苗技术成果跃居我国南方地区领先水平。去年下旬,省林业局有关领导还专程莅岛,实地视察我县中华楠天然次生林的分布状况、育苗生产基地和造林生长情况,对海岛珍贵乡土树种中华楠培育技术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目前,南澳岛成功推广造林的中华楠面积已达3000多亩;2005年4月栽植的中华楠已普遍长至3米之高,较高的已超过3.5米,基本形成自然植物群落,展现了特有风姿,中华楠栽培成果已被专家学者认定“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二. 广东省 汕头 濠江区 赤沙蚶

在民间美食流传中有这么一句话:汕头牛肉丸达濠鱼丸河浦赤沙蚶,赤沙蚶以其口味清脆,蚶肉肥美饱满,肉色鲜红,清甜美味名誉海内外。街道辖区赤沙蚶养殖面积约2000多亩,由于养殖场处在濠江与海域的交接处,地理位置的独特使养殖场的下水层属淡水区,河床表层由白色玻璃沙构成,水域表面属咸水区。这样既能确保血蛤大幅度存活,又能淡化血蚶本身的咸性和酸性使其味道更加鲜美和清脆。



赤沙蚶肉脆鲜美,味香爽口,吃后令人留恋,津津乐道。它早已名扬内地,誉驰海外。“赤沙”位于濠江河浦镇岗背村与汕头市马窖村接壤一段的江滩,因这里尽是赤色的微沙而得名。传说古时候,有个神仙骑着一头金狮云游到赤沙,饱览了山光水色后要回天庭,但金狮还在江里戏水,不愿归去。神仙见状,盛怒之下唸动咒语,将金狮永囚江底,然后独自上天。不知过了多少年代,赤沙江旁住下了一个养蚝兼放鸭的人,他能一口气潜入水底作业好半天,因而人们送给他一个“水底王”的外号。有一天,“水底王”钻下水底捕捞“薄壳”作为母鸭饲料,在江里碰到了金狮,被邀请去金狮水府里做客。金狮馈赠金银珠宝给他,“水底王”皆婉言谢绝。后来,金狮请“水底王”吃蚶。“水底王”抓了一粒分开细看,蚶的肉色比别处的不同,红殷殷,亮晶晶,两片蚶壳的里边绕着一圈金丝似的乌线。进口一尝,脆中带韧,又香又甜。“水底王”连连称赞,遂求金狮送他蚶苗,带一来养殖。赤沙蚶就这样繁衍生殖起来。

三. 广东省 汕头 澄海 樟林林檎

樟林林檎,原产于檎林老巷林檎,落叶小乔林,每年秋季挂果,果实浑圆,大小如苹果,果皮上隆呈磷片状,似荔枝而大,果肉质细蜜浓,甘甜柔润,清香可口,有独特风味,1986年参加全省优稀水果评比获“广东省优稀水果优质品种奖”

四. 广东省 汕头 潮阳 潮阳鲎粿

潮阳鲎粿

潮阳鲎粿,是潮汕地区潮阳一带地方一款历史十分悠久的地方小食,不论制法或口味,都具有十分浓郁的地方色彩。

其制法是取粳米煮成潮州白粥,再在白粥中加入生粉,调入精盐、味精,搅拌成浓稠的粉浆,将粉浆装入刷过油的粿印内,上面放上一小块叉烧肉,一小块湿香菇及一只虾,上蒸笼蒸熟后,取出成形的粿胚,待凉后放下锅中,倒人生油,浸过粿胚,然后放炉火上,用慢火浸炸至粿胚两面微赤,取出装盘即成。

“潮阳鲎粿”吃时在鲎粿上面淋上酱料。酱料的调制法是用辣椒酱加上酱油搅拌均匀。

五. 广东省 汕头 澄海 甜丸卵

广东一道礼俗食品。凡新客、贵客、稀客如新女婿、新亲家、归侨、荣归者、GY贵客来作客,必先煮甜糯米汤丸敬客。


有些地方还要加2个或4个鸡蛋,称为食甜丸卵。即使已近午晚餐时间,也必先吃。


客人估量吃不完,可请主人打少一点或只吃两个鸡蛋,表示礼貌。 

六. 广东省 汕头 金平区 广场豆花

   说起豆花,许多人都知道在汕头有个地方的豆花最好吃,那就是“广场豆花”。

    “广场豆花”呈土黄色,和我们常看到的很多豆花摊档上白花花的豆花不一样,显得比较“结实”,其实这就是“广场豆花”的特色———硬。店主告诉记者:“我们的豆花不管放多久都不会‘反水’”。很多人吃豆花都有这样的经历,一边吃豆花,一边看着豆花变成水,吃完豆花,碗里也有很多水,这样的豆花如果打包回家,一半豆花很有可能都变成水。而“广场豆花”就不会这样,“你尽管打包回家,就算吃不了,放到明天了,在微波炉里热一下,照样好吃。”

    “广场豆花”的招牌人物当然就是张伯了。两鬓斑白的张伯经营豆花生意已经30多年了,以前他只是摆个流动小摊在广场边上卖豆花,因为豆花质量好,口感好而赢得大家的好口碑。随着豆花生意越做越好,“广场豆花”的名越叫越亮,张伯和家人在广场边的一个新住宅楼的沿街铺面开了家“广场老牌豆花甜汤”店。“冬天的时候我们一天大概能卖二百多碗,夏天的生意比较好,一天能卖三、四百碗。”店主告诉记者。“广场豆花”的顾客来自四面八方,大家一想起吃豆花都会想到 “广场豆花”。

七. 广东省 汕头 潮阳 潮洲柑

潮洲柑

八. 广东省 汕头 金平区 红桃粿

民俗年糕。又名红曲桃。取桃果造型而得名。桃果象征长寿,故制桃粿正反映祈福祈寿的愿望。有些地方叫作粿桃。

制桃粿分皮与馅两个部分。皮用大米作原料,加红米曲用家庭碓臼舂捣成粉红色细滑粉末,然后用温水搅拌搓捏成大块团状,下蒸笼至半熟取出,在砧板上反复揉锻,即可捏在粿皮。馅料一般用白豆或红豆做成豆沙或甜豆沙,或用糯米蒸成香饭或甜饭充用。皮馅包制成后,还须用雕刻花纹图案的木质桃形印模印制,再入蒸笼蒸熟即成。

潮汕家庭妇女,一般都能掌握这类食品工艺。由于整个过程必须从舂捣米粉开始,故做粿又称为舂粿。

九.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鼠粬粿

汕头鼠粬粿是广东省汕头市的。鼠粬粿也叫清明粿、青粿、鼠曲粿。色泽深绿,口感软滑滋润,鲜嫩香甜,散发着淡淡的芳草香味。

在潮汕地区,鼠粬粿是著名的地方小吃,《潮州府志》也记载:“鼠麴(粬),叶似马齿苋,潮之业农者杂米粉作糗(糕点)。”

将采集回来的鼠粬草嫩苗洗净,按一定比例和芥菜叶、糯米粉混合捣碎后,捏成团状,放到沸水中煮熟捞起,再放回石臼复捣,用炒熟压碎的脱膜花生仁、红糖、香菇混合做馅,蘸花生油搓成龟状,便可食用。

鼠粬粿最大的特色,就是采用天然的野草——鼠粬草做原料,鼠粬草别名鼠耳草、鼠曲草、香茅、黄花白艾、田艾、清明菜(英文名:Gnaphalium affine D.Don )等,为菊科植物,全草可入药。一般生在路旁、田地、山坡、草地等,春夏间采收较多,分布在我国的黄河流域以南各省区。鼠粬草性甘平,有止咳平喘,降血压,祛风湿的功能。主治感冒、咳嗽、哮喘、高血压、支气管炎、风湿腰腿痛、解毒。鼠粬草每百克嫩茎叶含水分85克,蛋白质3.1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7克,钙2.18毫克,磷66毫克,铁7.4毫克,胡萝卜素2.19毫克,维生素B20.24毫克,尼克酸1.4毫克,维生素C28毫克,还含挥发油、生物碱等。《本草纲目》介绍此草:“调中益气,止泄除痰,压时气,去热嗽”,“治寒嗽及痰,除肺中寒,大升肺气”。

相传南宋末年,元兵入侵潮汕地区,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只能用野菜充饥。饥民无意中发现有一种野草“鼠粬”,既能充饥,还有特殊的香味,又无毒,便把它采来食用。后发现这种野草可以掺人大米磨成浆做成粿,便称为“鼠粬粿” 后来,为了方便使用,把摘来的青草晒干,可以储藏。逢年过节时,随时都可以使用。

后来这棵品经民间逐步改进,把原使用大米制的粿皮改为使用糯米和番薯,这样使棵皮比较柔软,再把棵馅从原来用番薯和红糖,改为用绿豆沙,有的是用红豆沙,还有的是用花生仁炒熟后脱膜用白砂糖研碎作馅。这一改进便成粿皮柔软不涩,馅甜香、软滑、滋润,也就成为名小吃。现在这小吃从民间的一般食品登上大雅之堂,在各大宾馆、酒店都有制作。

“鼠粬粿”的鼠粬有人写成鼠壳。在汕头市第三届迎春联欢节前市委、市政府领导审查菜单时,有位领导就说,鼠粬粿的名称是不是改一下。市委林兴胜书记就说,还是叫鼠粬裸好,我们家乡也是叫鼠粬棵。这样就把菜单定了。

据《百草》介绍,鼠粬草其实是一种草药,鼠粬草(英文名:GnaphaliumaffineD.Don) ,别名:清明菜,田艾,鼠耳草,香茅,黄花白艾,佛耳草,土茵陈,白头草,追骨风,洒曲缄等。鼠粬草为菊科植物,鼠粬草的全草可以人药。一般生在路旁,田间,山坡,草地。春夏间采收较多。分布在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各省区,潮汕地区特别多。

鼠粬草性甘、平,有止咳平喘、降血压、祛风湿的功能。主治感冒、咳嗽、哮喘、高血压、支气管炎、风湿腰腿痛。外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潮汕美食能把民间所采用药草与食物结合在一起,制作成为美味食品,真是潮汕人智慧的结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