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南驻马店特产都有什么 河南驻马店有什么特产最出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南驻马店特产都有什么 河南驻马店有什么特产最出名更新时间:2022-10-31 20:59:55

一. 河南省 驻马店市 西平 西平县油馍

油馍河南地方面食小吃,类似煎饼又和煎饼不同。

原料:面粉、花椒叶、葱、油。

做法:1、将和好的面做成面团,放在案板上,在面团里洒入适量切碎的花椒叶、葱,打上油,来回的揉,揉的差不多了,再在面团上打一遍油,揉至面团有层为止,用擀杖将面团擀至圆形备用;2、在平底锅内淋少许油,火不要太大,将擀好的面团放入,在面团正面淋少许油,翻过来,至色泽金黄即可出锅。

二. 河南省 驻马店市 西平 棠溪宝剑

棠溪宝剑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棠溪宝剑,名冠中国九大名剑之首,诞生于春秋初期,至今已有2700年的历史。然,在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冬,唐宪宗发兵平定中原叛乱时,将棠溪冶铁城夷为平地、尽杀工匠,“十里棠溪十里城”转眼沦为废墟。“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酒幡掩翠柳,铁歌秦更天”的历史风情画卷,从此不再有。包括棠溪宝剑在内的中国冶炼铸剑绝技,也从此失传。

20世纪40年代,毕业于北洋大学堂(现天津大学)的高锡坤创办了大陆铁工厂,这不仅是西平县的第一个铁工厂,更是他开始寻梦与挖掘棠溪宝剑生产绝技的起点。其子高庆民,8岁就已经是父亲炼剑的帮手了。数十年过去了,他们父子虽经风雨,但挖掘绝技一刻也不敢怠慢。1986年6月的一个夜晚,高庆民终于得到了削铁不卷刃、弯曲90度而不折不变形的剑身!他飞快地跑到父亲的病榻前,父子俩紧紧拥抱在一起,大哭了整整一夜。

从此,失传千年的冶炼铸剑绝技再现人间,棠溪宝剑也终于在1987年恢复了生产。

河南省西平县棠溪宝剑厂是目前我国集历史名剑棠溪宝剑的挖掘、研制、生产、开发的唯一专业厂家。

棠溪宝剑的三大特色:

棠溪宝剑内涵——丰厚

没有内涵的东西,仅仅是具象、符号而已,永远不会产生艺术魅力。艺术品的真正价值是视觉美和内涵的完美结合。棠溪宝剑通过剑条、剑鞘、饰件、剑架和剑盒上的所有部位不同的画面,既表现了中华民族龙的精神、龙的气概、龙的神韵,又反映了历史悠久、创造中华冶铁、铸剑文明的棠溪文化和劳动人民祈福致祥、镇恶服邪的心理期求。剑盒上的第相互缠绕纠结的夔龙,代表56个民族紧密团结和富有反抗精神的中华民族,剑鞘上的饕餮、蝙蝠图案和剑架的曾头造型,都是匡正祛邪的一种表达。腰箍上的龙凤图案,表达了龙凤呈祥之义。人们观赏这样的宝剑,会从中摄取拨动心灵的东西

棠溪宝剑材质——优良

真东西要有真材料,材质是决定产品优劣的首要条件。棠溪宝剑厂购买原材料手续相严格,不是真货不要,真货有疵不要,宁可高价格买真材料决不低价格买次材、假材。他们打造的中华第一剑,剑条材料为优质高碳钢。剑盒、剑架的材料为进口珍贵稀有的红木,价格十分昂贵。紧固饰件全部为铜锡相融的青铜精密铸造。剑把上镶嵌的宝石系纯天然绿松石。制剑用的喷漆系每公斤二百多元的高档进口漆,附着性强并且强度高,而摔打碰撞不易脱落掉色、光泽好耐久耐腐蚀。棠溪宝剑的优良的材质高超的技术保证了产品的生命力,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经实践的考验。

棠溪宝剑工艺——精湛

产品的工艺体现了产品生产者的工艺水平,棠溪宝剑厂有这样一些工艺水平相当高的人员。厂长高庆民是宝剑生产领域诣颇深的国家级民间工艺大师,他精通多种工艺。他掌握的其中最多项重要工艺曾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国家发明金奖专利特别金奖等几十项,他曾被评为河南省十大科技人才、省管优秀专家、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雕刻工艺方面还有几位承袭先辈雕刻技艺、具有顶尖级水平的师傅,还有一批技术娴熟的新秀。棠溪宝剑剑条上錾上去的龙、剑鞘上的各个画面、紧湛的工艺。一是画面精细、形态逼真。蝉纹细小的纹路和棠棣花图案的装饰性纹路都十分清晰,一丝不苟干将、莫邪铸剑的画面虽然不大,但人物锻剑的动态像生活中的情景一样。二是线条简洁。冶铁铸剑的人物、采矿运矿的人物,用块面表现,显得简洁而粗犷,三是画面和谐完美,剑鞘上既有金属的细纹画面,又有木质的块状画面,不同地画面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寓意都统一在一个龙文化和剑文化的主题里。四是刀法严谨,娴熟,力度感强。剑盒上的夔龙纹,线条粗而有力。棠溪宝剑的所有工艺透出一中古色古韵,给人视觉上一种大气、尊贵、古朴的美感。

三. 河南省 驻马店市 新蔡 新蔡县红薯

新蔡县有60多万亩的砂礓黑土地,盛产红薯。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建基地、育龙头、树支柱、强服务”的指导思想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确定红薯“三粉”生产基地、全县红薯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30万亩,亩单产(折粮)335公斤,年产“三粉”2500万公斤,主要分布在棠村、化庄、韩集、龙口、栎城、涧头、杨庄户等乡镇,为综合利用科技新成果,充分挖掘红薯增产潜力,新蔡县已着手在全县推广红薯“六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即改劣、杂退化品种为高产优质、脱毒种薯;改夏薯栽秧剪春秧为建立采苗圃育苗;改晚栽为早栽;改稀插为合理密植;改不施肥为科学配方施肥;改粗放管理为科学管理。

品种改良后,该县把红薯推向市场,进行“三粉”(粉丝、粉条、粉皮)加工增值。该县在棠村镇成立了谷河薯业有限公司和“三粉”经销公司,组成了10多个“公司+农户”一体化经营实体,在城关、棠村建起两处大型功能齐全的“三粉”批发交易市场,“三粉”产品俏销全国10多个省市。

四. 河南省 驻马店 上蔡县 东岸桃核雕花

东岸核桃雕花工艺是一项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以上蔡县东岸乡的柴庄、大苏庄、小苏庄和小袁庄为盛。东岸乡位于上蔡县境东北边陲,西与朱里乡接壤,南与韩寨乡相连,北与商水县隔河相望。该乡历史悠久,市场繁荣,是上蔡县县境东北部紧靠商水县的一个大集,又是过去周口至汝宁府大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便利的交通条件,优越的地理环境,都为东岸核桃雕花工艺产业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

东岸桃核雕花工艺起源于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当地老艺人回忆,时值清初,东岸核桃雕花工艺已初具规模。三四十年代,以柴庄为首家家户户男女老幼加工制作桃核雕花工艺,产业发展达到鼎盛改革开放后持续发展。近年来,该工艺与时俱进,桃核雕花工艺枯木逢春,又有了复兴的新机。

东岸桃核雕花工艺品类繁多,除最早雕刻有古钱、蜂窝、猴头、盘丝、寿星老、诗词、谜语等“桃扣”工艺产品外;后制作范围不断拓展,手链、桃心、桃葫芦、桃印、绣球、佛珠、十二生肖、桃木剑、桃木刀及桃核宝灯等品类大规模加工生产。根据做工之精糙、品类之繁简,每人日加工300、400之数不等。东岸桃核雕花工艺制作需经浸泡、清洗、上色、上光、晾晒、打眼、磨光及加工等诸多工序,该工艺原料主要来源于桐柏山和南太行山区。

东岸桃核雕花工艺制作考究、经久耐用,且物美价廉,除用于人们“避邪消灾”心理之需,更以其造型美观,花纹多种多样;图案千姿百态,细腻逼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该产品除在本省销售外,还远销东北、两广、湖南、湖北、浙江、安徽、山东诸省,并经义乌远销东南亚及欧美等地,为天下华人和西方人所喜爱。

五. 河南省 驻马店市 平舆县 芝麻巧果

原料:中筋面粉200克、板豆腐80克(板豆腐取中间嫩的部分,硬皮不要)、鸡蛋40克、糖50克、盐1/4小勺、黑、白芝麻各1大勺。

做法:1、所有材料混合均匀,盖湿布醒30分钟;2、把面团擀成尽量薄的面片,越薄炸好后越脆。如果案板较小可以把面团分成几块分别擀开;3、把面皮分割成适当大小的长方条状,在面皮中间划一道,将一端的面皮从中间穿过切口拉出来成为麻花状,也可以将面皮两两重叠一并拉出,这样炸出来的巧果就是双层的;4、中火烧热锅中的油,等到锅中的油烧至6成热时,把面片一一下入,中火慢慢炸至金黄,并且表面有气泡鼓起时,捞出沥干油分,放凉食用。

注意:1、炸好的巧果不要马上食用,小心会烫伤嘴巴,等到凉透后吃口感会更加香脆。2、密封装罐的话也要等到完全凉透之后,这样才不会容易回软。

六. 河南省 驻马店市 确山 留庄大米

留庄大米是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留庄镇的。留庄镇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稻米用薄山湖水灌溉,加之近年来推广应用了无公害种植技术和优良品种,使得留庄大米清香微甜而远近闻名。

留庄镇位于县城的东南,盛产大米远近闻名,全镇种植水稻面积达 15000 余亩,水稻种植最集中的有 5 个村, 其中汪庄村有水稻 3000 亩。水稻平均亩产1000 斤,出米率约 70% 。大米的市场另售价可达每公斤 2.90 元。

“留庄”大米是留庄镇汪庄米厂厂长郑伟申请注册的普通商标。留庄米厂去年包销 600 亩的水稻,现在留庄米厂正在筹建“留庄大米协会”,按照企业 品牌 农民的路子,进一步扩大再生产更好地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七. 河南省 驻马店市 平舆县 平舆白芝麻

平舆白芝麻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平舆白芝麻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平舆县白芝麻被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是平舆县种植业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优势作物。平舆县白芝麻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生产基地县,

1980年平舆白芝麻获国家经贸部授予的“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平舆县被河南省命名为白芝麻外贸出口基地县,1997年平舆县被国家批准为商品油料基地县,1998年平舆县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列为白芝麻标准化种植试点县,2000、2001年连续实施了国家财政支持科技扶贫白芝麻标准化生产项目建设。目前,全县白芝麻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左右,种植面积、总产、年出口量均居全国县级第一位,素有“中原百谷首,平舆芝麻王”之称。早在八十年代,平舆县培育出了优质高产白芝麻品种“豫芝二号”和“豫芝六号”,省农科院二十多年来在我县东皇庙乡张庙村开展白芝麻新品种的研究工作,相继培育出了芝麻新品种“豫芝五号”、“豫芝八号”、“豫芝十号”等。平舆白芝麻以个大籽饱、皮薄肉厚、色泽洁白、口味香醇等独特的优异品质而享誉国内外,是平舆县传统的出口商品,年出口量1500万公斤左右,在出口创汇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平舆白芝麻含油率高,生产加工成的“小磨香油”是食用油中的珍品,富含各种营养元素和维生素E、C,亚油酸等,被西方国家称为“营养女皇”,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健发润肤的功效。平舆县小磨香油,采用传统工艺,手工磨制,棕色透明,香味持久,1986年代表河南省在北京农展馆参加全国优质农产品展览,被农业部部长原何康赞道“河南小磨油香,全国第一”。

平舆县双庙乡冯唐村小磨香油生产基地

香油按制作方法分为小磨香油和机榨香油,因香气扑鼻、香味浓郁诱人而得名。因以芝麻为原料,故称“芝麻油”“麻油”。古人把芝麻叫做“胡麻”“脂麻”,称芝麻油便是“胡麻油”“脂麻油”。香油堪称油类之上品,人们把芝麻尊称为“油料作物皇后”,把芝麻油尊称为“植物油脂国王”。

八. 河南省 驻马店市 确山 确山紫薯麻团

原料:紫薯、糯米粉、芝麻、蜜红豆。

做法:1、紫薯蒸熟;2、趁热碾成泥,加入适量米粉和成面团;3、分成小块,包上喜欢的馅料;4、锅中加水烧开,放入紫薯圆,水开后点少许凉水,圆子浮起煮3分钟左右出锅,滚上芝麻即可。

注意:芝麻要用熟的才香

九. 河南省 驻马店市 泌阳 夏南牛

在诞生中国第一个肉牛品种夏南牛的泌阳县,目前悄然发生着夏南牛产业化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夏南牛正由单纯的品种优势转变为品牌优势进而形成经济优势——

夏南牛“牛”起来

重要提示

夏南牛产业发展潜力很大,不能只搞养殖,要上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要注重品牌,通过谋划规划,把夏南牛打造成我省畜牧业的“名片”。

——省委书记卢展工

注重生产与市场的对接,打造品牌,提高附加值,努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

——省长郭庚茂

中国第一个肉牛品种夏南牛在泌阳县横空出世。然而,“牛气”的夏南牛一度没有“牛”起来,并没有如愿卖出一个“牛”价钱。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三个“绝不能”(绝不能因为连续多年增产增收而思想麻痹,绝不能因为农村面貌有所改善而投入减弱,绝不能因为农村发展持续向好而工作松懈)发人深省;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省第九次1会上的报告中“全面实施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总体战略,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催人奋进。

“河南创造”夏南牛何以没有“牛”起来?如何执“牛耳”?

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郭庚茂先后莅临泌阳县调研,他们的勉励一语中的、高瞻远瞩。

如警钟,似春雷。

7月6日,记者走进泌阳县实地探访,看到夏南牛已经走出“四平八稳”,“牛”劲十足,正奔“牛”景。

【“牛气”与不“牛”】

2007年6月29日,农业部宣告中国第一个肉牛品种夏南牛在泌阳县诞生。

“本地南阳牛最多能长到900公斤,而夏南牛体重最高1300多公斤。同时,夏南牛还有生长快、肉质细嫩的优点,耐粗饲,适应性很强。”泌阳县畜牧局副局长祁兴磊说。祁兴磊带领科研人员以法国夏洛来牛为父本、我国南阳牛为母本历时20多年育成夏南牛,被誉为“夏南牛之父”。

据介绍,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快速提高,加之市场对肉牛的需求增强,对役用黄牛的需求逐渐下降,改良提高黄牛肉用性能势在必行。

泌阳县作为首批黄牛人工授精推广试点县,率先建起了家畜改良站,开展了冷冻0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利用夏洛来牛冻精改良当地牛,由此形成了大量的夏杂牛群,并且在部分母牛0现了级进杂交和回交牛个体。

1988年,河南省畜牧局组织有关专家,根据“市场需肉牛,群众要效益,地方树品牌,国家促育种”的发展理念,经过认真分析论证,提出了在泌阳县实施导入法国夏洛来牛基因、改良南阳牛现存缺陷、培育肉牛新品种的战略设想。

夏南牛通过三个世代杂交、四个世代的自群繁育和横交固定培育而成。

夏南牛的育成,填补了中国没有自己的肉牛品种的空白,开创了中国肉牛育种的先河,探索出了一套成功的肉牛育种经验,改变了我国肉牛品种以国外引进品种为主的现状,为肉牛产品进入高端市场提供了优良品种。

然而,好牛没有卖个“牛”价钱。

“夏南牛是优质品种不愁卖。但是,与南阳牛价格差不多,在2009年至2010年时,夏南牛活牛一公斤售价也仅14元左右。”祁兴磊遗憾地说。

肉牛养殖业是泌阳县的传统产业,夏南牛的培育成功,改变了当地的肉牛养殖格局。在泌阳县的夏南牛交易市场里,常年住着许多专为夏南牛而来的省外客商。

随着肉牛产业化发展的不断加强,溢佳香等一批牛肉加工企业入住泌阳县。据统计,2009年,泌阳县大、中、小型屠宰加工企业年总屠宰加工能力已超10万头。

一边是夏南牛饲养户因为饲养成本大、周期长、风险高、效益差而选择放弃,大量宰杀母牛导致市场上牛源紧张,从而犊牛价格上涨,饲养成本又不断攀升。

另一边是一些大、中型屠宰加工企业的加工能力大、加工成本相对较高,在牛源紧缺又不想闲置的情况下,企业纷纷降低收购价格,导致饲养户补栏积极性降至谷底、80%以上的设备能力闲置。

“肉牛深加工企业对牛身上不同部位的肉有着细致区分,价位相差很大。目前国内市场上经过深加工的优质牛肉产品一公斤甚至可达数百元。”泌阳县畜牧局局长赵太宽说,目前夏南牛在泌阳县存栏近40万头,但因缺乏深加工企业,泌阳输出的主要是活体牛,产品附加值低,眼瞅着好牛没有卖个“牛”价钱,真让人着急。

【“牛”急与“牛”招】

发展养殖肉牛业,可以有效地将大量粗饲料、农作物秸秆和食品加工副食品转化为高品质的动物性食品,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肉牛是反刍动物,食量较大,每天的粪便排泄也比其他的家畜多,故年产氮、磷、钾也相应较多。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对农副产品进行“过腹还田”,这对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生态农业持续发展、高效利用农业资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全世界畜牧养殖业较发达的国家,都很重视养殖肉牛的发展,它在畜牧业中的地位亦首屈一指。

全球看,世界发达地区牛肉占肉类比例为一半以上,而我国仅占10%左右。牛肉人均占有量,世界发达国家在50公斤以上,世界人均10公斤,而我国却不足5公斤,特别是南方一些地区不足2公斤。

2008年,农业部把夏南牛作为唯一在全国推广的肉牛品种。国家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夏南牛又是唯一在全国推广的肉牛品种。

目前,夏南牛已在全国推广,除西藏、新疆和港澳台之外,国内其他省区市均引入了夏南牛。

据了解,广西武威县已引进发展3600多头夏南牛母牛,并以建设夏南牛核心种牛扩繁场入手,逐步建立夏南牛养殖基地,形成一条集养殖、种植、饲料加工、生物肥、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湖南娄底市也已引进建立起一座拥有2000多头夏南牛的养殖基地。

什么是机遇?夏南牛的横空出世就是机遇。

但是,机遇稍纵即逝。

2008年,省长郭庚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要大力推广夏南牛。

我省是畜牧大省,如果只是满足于提供原料,从畜牧大省到畜牧强省难以跨越。如果我们不紧紧抓住夏南牛横空出世的机遇,“河南创造”夏南牛将很可能是他人的发展机遇。

2011年8月23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到泌阳县视察时指出,夏南牛产业发展潜力很大,不能只搞养殖,要上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要注重品牌,通过谋划规划,把夏南牛打造成我省畜牧业的“名片”。

2012年6月6日,省长郭庚茂莅临泌阳县调研时要求,注重生产与市场的对接,打造品牌,提高附加值,努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

市委书记马正跃、市长刘国庆等领导也多次嘱托,夏南牛是中国第一肉牛品种,要做好夏南牛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努力实现夏南牛从“第一品种”向“第一品牌”的转变。

作为畜牧大市、农业大市的驻马店,要成为“国人的厨房”,必须在深加工、品牌化上做文章。

这是时代的呼唤,这是历史的必然。

【“牛”劲与“牛”景】

如何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再创新佳绩?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执行组成员、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站长、泌阳县畜牧局副局长祁兴磊说,泌阳县夏南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已与中融投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汇资鑫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夏南牛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实现技术和资金的强强联合,从夏南牛的初端繁育阶段做大做强,保持在关键环节上的技术优势。

夏南牛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研究所等合作,从夏南牛营养标准的制定、分子生物学研究、疾病防控研究、高档肉牛饲养试验、屠宰与分级等方面,进行夏南牛扩群繁育、选育提高、高档牛肉生产等研究,不断提高夏南牛各项技术和生产指标。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研究所拟与夏南牛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泌阳县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和大学生试验实习基地。

位居中原的泌阳县将成为举世瞩目的夏南牛优质高档肉和雪花牛肉研究、开发高地,使夏南牛的牛肉品质进一步提升,成为全球高端牛肉产品。

在泌阳县产业集聚区,河南恒都食品屠宰加工生产车间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3000多平方米的待宰圈、屠宰区、产品加工区、排酸车间、分割车间、包装车间、冷藏库、冷冻库、参观通道等一个个功能区已见雏形,年屠宰加工10万头夏南牛的生产线将于今年9月份投产。根据项目规划,除肉牛屠宰加工外,河南恒都食品还在泌阳县双庙、泰山庙、高店、杨家集4个乡镇建设4个规模在1.5万头以上的标准化育肥场。

河南恒都食品是由北京中恒集团投资兴建,总投资21亿元,专注于夏南牛养殖、深加工及产品销售,建设辐射全国的精细牛肉加工基地和中国区肯德基、麦当劳的原料供应基地中国福喜食品工业园区。

在泌阳县产业集聚区,浙江溢佳香正在更新调试夏南牛深加工项目的设备,计划7月份投产,准备“东山再起”。

浙江溢佳香年设计加工夏南牛3万头,分割做冷鲜肉和进行深加工,产品销往江浙沪一带。

夏南牛的规模化饲养是深加工的基础。泌阳县依托中恒集团、溢佳香等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加快扩大夏南牛的饲养规模。

泌阳县政府出台鼓励政策,凡饲养1头能繁母牛补助100元;凡氨化秸秆进行秸秆“过腹还田”循环利用的,每立方米奖励10元;凡本县育肥场户出售到指定的县内屠宰厂的标准夏南牛育肥牛,每头奖励100元;凡年出栏1000头的规模化育肥场,给予30万元奖励,政策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创建夏南牛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泌阳县计划2012年存栏50万头夏南牛、出栏25万头,2015年存栏100万头夏南牛、出栏60万头。

泌阳县正加快夏南牛产业化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由单纯的品种优势转变为品牌优势进而形成经济优势,要使夏南牛立足中原、辐射全国、走向世界。

十. 河南省 驻马店市 泌阳 泌阳县绿豆

绿豆(Vignaradiata),又名植豆、文豆、青小豆,英文名Mungbean或Greengram,科名为豆科。绿豆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豆类食物。绿豆蛋白质的含量几乎是粳米的3倍,多种维生素、钙、磷、铁等无机盐都比粳米多。因此,它不但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还具有非常好的药用价值,有“济世之食谷”之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