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阿富汗特产茶叶 看看阿富汗有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阿富汗特产茶叶 看看阿富汗有什么特产更新时间:2022-11-07 18:54:47

一. 广西 百色 隆林 隆林茶叶

茶叶 苗族聚居的德哦、常么、猪场、长发、克长、蛇场等乡气候湿润,冬春时节山头云雾缭绕,适合生产茶叶,过去没有重视,现在逐步成为苗、壮区新的支柱产业。为进一步拉动隆林茶业的发展.隆林于2007年元月在隆林原那谷铁观音茶叶示范场的基础上建立隆林乌龙茶业有限公司。现已累计投入入开发资金115万余元人民币,并形成企业规模,目前公司已拥有铁观音茶园基地126亩,建没中的乌龙茶叶生产厂一个,位于隆林县兴隆街229号(人事和社会保障局斜对面).还租赁生产车间一个。正在启动的铁观音茶园基地1300多亩.从而为公司进人战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现公司已开发并投放市场的主导产品有隆林铁观音乌龙茶、隆林野生乌龙茶、隆林白毫乌龙茶。

野生乌龙茶产自隆林县德峨乡属原生态、无污染的高山区,此处平均海拔在1400米以上,山高谷深,常年处于云雾笼罩之中,在这适宜茶树生长的最佳环境中,大量生长着非人工种植的野生茶树群,树龄在几十年至几百年以上,茶叶品质极佳。经过采用此高品质的野生茶作原料,利用先进的乌龙茶生产设备和独特的加工工艺,精制成隆林乌龙茶,其外形条索紧结、重实,色泽乌润,滋味清醇甘爽,香气清香持久,汤色金黄明亮,是乌龙茶中品质极佳的新品种。

隆林白毫茶生长在云贵高原桂西隆林县德峨乡三冲境内,海拔1600米的群山之中盛产白毫茶,此地有“云雾三冲”之称的极佳生态环境:“晴时早晚遍山雾,阴雨成天满山云”,地势高峻,山岭连绵,峰峦密布,山泉遍布,溪流纵横,夕阳早落。隆林白毫乌龙茶采用三冲白毫茶成熟鲜叶作原料.利用先进的乌龙茶生产设备和独特的加工工艺精制而成,具有香气清香、汤色金黄、香韵甘爽特色,是不可多得的乌龙茶佳品。

铁观音茶叶原产地在福建省安溪县,该茶叶叶色泽鲜润,浓艳清澈,泡饮之醇厚甘鲜,得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打余香之美誉”,是中围名茶之精品。

2004年春,福建省福达农庄公司引进40000多株“铁观音’茶叶枝苗在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镇民强村进行培育.并在该地开发种植100多亩的精品“铁观音”茶叶基地,原本生长在福建省安溪县的优质茶叶品种“铁观音”,现已被成功引种到隆林县,隆林“铁观音”茶叶有与福建“铁观音”同样的本质特征,同时具柏绿茶独特的韵味。

二. 云南省 红河 红河县 红河茶叶

红河县茶叶始种于1855年,大面积种植在二十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末。全县现有茶园面积6.99万亩,其中新植面积3.87万亩,老茶园1.5万亩,分布于县域东西部的三村、垤玛、车古、架车、洛恩、阿扎河等11个乡,近两年发展以三村、垤玛、架车、洛恩等乡为主。年产干毛茶450余吨,产值400余万元。

三. 云南省 临沧 永德县 永德茶叶

永德茶叶是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的。

茶叶种植在永德历史悠久,永德主要有22个民族,其中古老的彝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拉祜族的祖先都是与茶息息相关的民族,今天的永德有23万茶农,形成了乡乡有茶、人人涉茶的盛况。茶树资源丰富,具有世界上一流的最适宜茶叶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着得天独厚的古茶资源,是云南省境内少有不使用化肥、农药等无机物,是纯天然、无污染、原生态的茶叶产地。是云南省古树茶遗产存量最大、茶面积最大、集中连片在千亩以上点最多、产量最多、树龄最长、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永德古茶树种质资源生长形态齐全,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树茶类型多,规模大,栽培时间长,显示了从野生型到栽培型的进化过程,是茶叶栽培史的缩影。经国内专家考察鉴定,认为永德古树茶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种群密度最大、能制茶饮用的野生古茶树群落,部分树龄在千年以上。

四. 贵州省 遵义 湄潭县 核桃坝茶叶

贵州省湄潭县湄江镇核桃坝村位于凤冈县西北部,是遵义市人口、面积最大的村之一。全村总面积12平方千米,辖8个村民组,3347人,人均纯收入8800元。茶叶是村主导产业,全村现有茶园面积7800亩、户均9亩,人均2亩以上,有“中国西部生态茶叶专业村”、“西南茶叶第一村”美誉。

目前,桃坝村着力在“强基础、兴茶业、美村寨、展新貌”下功夫,全村总规划面积85218平方米,房屋占地27840平方米,可容纳100余户农户居住的集村办公楼、茶叶加工、居民一体化的“千壶园”新村街道建设正全面推进,解决了茶叶加工和市场问题,并成为一条绿色的旅游观光线。以茶青交易、茶叶加工、茶产业文化和民居建设为一体的农村绿色旅游观光线逐渐培育成熟,“农村集镇化”初具雏形。

五. 陕西省 商洛 山阳县 山阳茶叶

山阳茶叶--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山阳县位于秦岭南麓陕西东南部,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平均海拔1100米,年均气温13.1摄氏度,终年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是一个典型的土石山区县。境内山大沟深,群山纵横,流岭、鹘岭、郧岭横贯东西,金钱河、银花河穿越山岭之间,形成“三山夹两川”地形。长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水质清冽。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极适于茶叶的栽培,茶园土壤自然肥力高,土层深厚,土体疏松,质地砂壤,通透性能良好,不积水,营养元素丰富而平衡。这里生产的茶叶品质独特,富含茶多酚、维生素B1、维生素B5、维生素C、维生素E、氨基酸、肌醇、牛磺酸、铁、锌、氟、硒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茶味醇厚,品位极佳,实属茶中珍品

六. 贵州省 遵义 湄潭县 湄潭茶叶

湄潭茶叶是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的。湄潭县是贵州茶叶第一县,被誉为“中国名茶之乡”,贵州省最大的茶叶基地。

湄潭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清《贵州通志》载:“黔省所属皆产茶……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抗战期间,国立浙江大学迁入湄潭办学,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在湄潭筹建实验茶场,提供茶树栽培、育种、制茶、防病等研究,对后来的湄潭茶业影响极大。

湄潭茶叶品质优良,品牌众多,有17个获省、部优以上产品,同时拥有遵义市名牌产品及其它优质绿茶。品牌多了,但品牌集中度低,难以形成品牌效应,每年大量江浙茶商入黔,将湄潭茶叶制成龙井、碧螺春,“茶农得小利,加工得大利,茶商得暴利”曾是湄潭茶叶的生存现状。

湄潭茶叶当然不甘于老做“他人替身”。2009年新增茶园7.5万亩,全县茶园面积达28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2.5万亩;茶叶总产量达1.1万吨,产值达6.16亿元,茶业综合收入达1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6%、62.1%、43.7%。在茶叶生产上严把质量关的同时,全力打造茶叶品牌。在“中茶杯”、“中绿杯”等系列国际国内名优茶评比中,先后28次夺得金奖。在“贵州十大名茶”评比中,“湄潭翠芽”荣登榜首。我县相继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称号,被人民网评为“最受百姓欢迎产茶地”。

七. 安徽省 池州 东至县 剑兰春茶叶

剑兰春茶叶--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剑兰春茶叶”产自东至县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该场拥有生态茶园1.9万亩,产品销往全国12个省、市。

八. 江西省 赣州 宁都县 小布岩茶叶

宁都小布岩茶产于宁都县小布垦殖场,因茶叶产自雩山山脉钩刀咀峰的岩背脑而得名。这种茶外形弯眉显毫,条索秀丽,嫩香持久,还伴有一种花的清香。泡出来的茶汤黄绿明亮,滋味醇厚,冲泡三四次滋味仍然不减。多次获国家、省级金奖。

九. 四川省 宜宾市 高县 林湖茶叶

林湖茶叶--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十.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河姆渡茶叶

河姆渡镇地处浙东沿海,北部为平原,南部为山区地带,气候温暖湿润,拥有山林4.6万亩。近些年来,我镇紧紧围绕茶叶产业发展要求,大力改造低产茶园,实施保护地栽培,在引进新品创建品牌,推进绿色有机化进程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茶叶产业已经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至2004年底全镇共有茶园2150亩,其中有机茶及无公害茶园1558亩占茶园面积的72.5%,年产茶100 多吨,年创产值640多万元,其中名优茶产量近10吨,年产值500多万元,平均亩产值列全市首位。

目前,我镇已拥有“古址曦茗”、“四明十二雷”、 “丞相绿”等10余个茶叶品牌。其0产的河姆渡野茶、雀茶、古茶, 在余姚宁波及外地都有一定知名度;我镇的“四明十二雷”高山茶在1991年荣获国际中国茶文化节优质名茶奖;“七千春”牌河姆渡原始野茶荣获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优质名茶奖;“丞相绿”茶在1993年1994年连续被评为宁波市一类名优茶奖,并在1995年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古址曦茗”有机茶荣获2003年中国茶学会第五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一等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