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聊城临清市土特产 山东省临清市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聊城临清市土特产 山东省临清市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9-01 19:57:25

一. 浙江省 温州 乐清市 黄杨木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杨木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沿海,与温州隔江相望。乐清黄杨木雕是以黄杨木为材料的一种观赏性的圆雕艺术,主要流行于乐清市的翁洋镇南街村、象阳镇后横村、柳市镇、乐城镇一带,传播至温州、永嘉、杭州、上海等地。

乐清的黄杨木雕起于何时不能确知。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有元至正年款的《铁拐李像》为迄今纪年最久的黄杨木雕,但乐清黄杨木雕的出现较迟,应在此雕像之后。乐清地处瓯江口岸,常遇洪水,当地有做“龙档”消灾避邪的习俗。“龙档”以樟木制作,上有人物雕刻,正是这种民间工艺孕育了乐清黄杨木雕。1876年,温州辟为通商口岸,对外贸易活跃,许多乐清黄杨木雕为国内外商人所收藏,原来从事“龙档”雕刻和佛像雕刻的民间艺人纷纷转事黄杨木雕业。1909年,温州人朱子常的黄杨木雕作品《济癫和尚》参加南洋劝业会获优秀奖,

1915年其作品《捉迷藏》又在国际巴拿马赛会上获二等奖。朱子常之外,黄杨木雕行业中还出现了叶阜如、王凤祚、叶一舟等名家。现在的传承人主要有高公博、虞金顺、王笃纯、虞定良、王笃芳等。

乐清黄杨木雕有三种类型,三种类型的造型理念、技艺及程序都不一样。一是传统类,以单一的人物造型为主,亦有群雕或拼雕;二是根雕类,以天然黄杨木根块为材料,利用树根造型;三是劈雕类,将无法用作人物雕刻的木块劈开,取其劈裂后的自然纹理立意雕刻,一切顺乎自然,不作精雕细刻。传统类的雕刻有人物范型,材型要与之相适合,故有泥塑构稿、选材取料、敲坯定型、实坯定格等程序;而根雕则随机应变,构思的灵活性很大,无需泥塑构稿,而必须注意保持树根特有的造型意味,劈雕则将注意力转移到纹理的造型基础上。

黄杨木是珍贵树材,质地坚韧,纹理细腻,生长周期慢,有“千年黄杨难成柏”之说。其乐清黄杨木雕刻充分展现了民间工匠的智慧,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种不同的风格,如明之木雕刀法圆润,简练流畅;清之木雕刀法清澈,光滑圆转等等。黄杨木雕工艺流程复杂,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及工艺要求都是其他雕刻难以比拟的,亦无法以现代技术加以替代。时至今日,乐清黄杨木雕的材料来源出现危机,同时专业人员流失严重,新人难以为继,且个体作坊分散,难以产生影响。这些状况都影响着黄杨木雕技艺的发展,迫切需要有关方面制订方案对这一特色技艺加以抢救、保护。

二. 山东省 聊城 冠县 冠县樱桃

冠县樱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冠县樱桃是山东省聊城市冠县的。冠县已发展大樱桃2万亩,年产量600万公斤,成为全国三大樱桃生产地之一。冠县樱桃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大樱桃是北方果树果实成熟上市最早的树种,素有“果中珍品”、“春果第一枝”的美称,主产区在烟台、大连等环渤海湾地区,内陆少有栽培。1995年冠县开始引进试种了100亩大樱桃,2000年形成产量进入市场。由于冠县春季气温回升快,樱桃开花结果早,果实成熟比烟台等地早半个多月,此时樱桃价格比平时高出近一倍。

冠县加快产业调整,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林,扶持发展壮大了樱桃产业栽培,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县樱桃栽培面积已达两万余亩,成为全国最大的早熟大樱桃栽培基地,涌现出东古城田马园、万善崔王段等特色产业村,亩均收益1.5万元以上。

2013年,冠县优质农产品协会申报的“冠县樱桃”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370638。

三. 浙江省 温州 乐清市 刻纸

产品名称:刻纸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栩栩如生、流光溢彩、绚丽多姿

产品简介:刻纸伴随着龙舟的产生和发展而演变成龙舟花(现细纹刻纸),细纹刻纸转向为首饰龙灯而制作,为了追求首饰龙灯装饰美观,艺人们就精细地选用了多种彩色的纸张,剪辑了“五谷丰登、龙凤呈祥、六畜兴旺、梅省鸳鸯、松鹤延年、年年有余、福禄寿喜”等题材,并采用了明暗对比、粗细结合的手法,构思出栩栩如生的画面,以其流光溢彩,绚丽多姿的风采赢得了民众的好评。

产品历史:刻纸是剪纸的一种,早在元代,乐清象阳寺前的艺人为了迎合元宵佳节张贴花窗门神的民间习俗而剪。

四. 浙江省 温州 乐清市 泥蚶

产品名称:泥蚶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肉质鲜甜、嫩脆无咸味

产品简介: 贝壳类水产品,学名泥蚶,属瓣鳃纲蚶科。两壳大小相等,坚厚呈卵圆形,壳面有瓦垄状放射肋,被褐色薄皮,壳内面白色。蚶肉含多量蛋白质和维生素(B12) ,蚶血鲜红,肉的边沿有一金丝似的色线。因产于潮阳市的河浦镇岗背村的赤砂埔而得名。赤砂埔位于濠江中游西岸,其表层覆盖着赤色微砂,滩(涂)下面有白砂层,白砂层下有甘泉向上渗透, 既有咸潮, 又有淡水,所产泥蚶肉质鲜甜、嫩脆无咸味,为潮汕泥蚶之佳品,畅销毗邻省市及港澳、东南亚等地。


五.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康庄挂面

鲁西北空心面,又称挂面、坠面,因面条纤细均匀、根根空心而得名。始产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的原产地是临清市康庄镇的东马厂村,后来扩展到附近的郭池村、端丁村。其制作工序复杂,技术性强,须把好和面、醒面、切条、盘条、搓条、醒条、上签、坠面、拉拽、晾晒等各道工序的质量关。先用优质面粉加盐及水和面(10斤面粉加盐0.1-0.15斤,冬春多些,夏秋少些),加盐的目的是增加面条的韧性和味道。然后揉面,揉面采用折叠式,即用手折起面的边部往中心叠压。经过反复叠压,最后达到面团柔软光洁为佳。面和好后盖一湿布,置于温暖处醒面0.5-1小时,用刀切开面团,面团上会出现分布均匀的小孔。再将面轧成圆饼形状,厚3-4厘米。接着用刀沿边转圈将面饼切成3厘米宽长条,在面案上反复搓揉,至大姆指般粗细时,将其一圈儿一圈儿盘在备好的大瓷盆中,再用潮湿的白布盖好醒面。放入醒面池内醒条0.5-1小时,然后将醒好的粗面条搓成竹筷粗细,交叉循序盘挂在两根竹签上。注意这道工序是最后面条粗细均匀的关键。然后,将带有面条的竹签置入专门砌制的地上暖窨中醒条,大约1小时出窨。在暖窨中时,面条会缓慢的自动下坠,使得面条变得稍细。将醒好的面条放到2.5米高的条架上,用两手轻拉搓条下端的竹签,轻拉慢坠,便成为头发丝般细的空心面。拉好的空心面,要悬于室外带有插孔的2.5米高的条架上晾晒,以不垂地为宜。晾干后收屋,平放在约2.5米长、1米宽的案板上,用带有把手的弓状压尺,取齐,用长条切刀切割成长条。具体长度依照喜好而定,超过15厘米的,便可以称作长寿面。如果要销售,还要用干净的、比面条稍窄的白纸封起来,放入专门的包装箱等待售出。

鲁西北空心面的食用非常方便。鲁西北空心面放入沸水后,开锅即可出锅。如果条件不足,也可用开水直接泡食,是再方便不过的即食面。且出锅后不粘不稠,盛在碗内兑少许面汤,用筷子挑起面条又不见汤,汤随空心走。食用时配以香油、香莱、食醋、味精等辅料,柔软滑爽,营养丰富,极易消化,还最适于老弱病者及产妇食用。

如果你来到临清,给你端上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滑爽绵软的鲁西北空心面,那白皙的面条、微黄的芝麻油、翠绿的香菜、加醋后呈巧克力色的面汤,单就颜色就会让你垂涎欲滴。如果再配上发面烧饼和临清济美酱园的小菜,保证能让你胃口大开、一快朵颐。吃后也将会回味无穷!

现在,鲁西北空心面已经远销国内各大城市,还出口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日本、韩国等地,深受人们欢迎!

六. 浙江省 温州 乐清市 鸡末香鱼

鸡末香鱼和蟠龙戏珠、雁荡石蛙、土豆野味煲、美丽黄鱼、蛤蜊豆腐汤、碧绿虾仁、清真海蟹,被誉为雁荡山八大名菜。鸡末香鱼色泽艳丽,鲜嫩香醇,是美味滋补的上乘菜肴。为雁荡山的“五珍”之一。

七.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临清水爆肚

水爆肚

水爆肚是什么食品?就是牛的重瓣胃,经洗净加工改刀,用开水滚烫两分钟就成。加上葱花、姜末、芫荽和济美酱园的豆腐乳酱等调料,味道别具一格,脆嫩可口。

八. 山东省 聊城 冠县 冠县粉皮

冠县粉皮是山东省聊城市冠县的。冠县粉皮由绿豆淀粉加工而成,具有品莹透亮、花纹均匀、久炖不烂、爽滑可口的特点,久食具有减肥降压之功效,被誉为“鲁西一绝”。

冠县粉皮主要产地为北陶镇戴庄、东古城镇后杨召、田坡村等地,已有几百年的生产历史。

冠县东古城镇后杨召村几乎家家生产手工粉皮,至今已有30余年历史。目前,以留守老人、妇女在内的家庭式作坊为主。所生成的粉皮具有柔润嫩滑、口感筋道等特点,吸引了济南、德州、邯郸等外地客商前来订购,每年可为该村村民增收近百万元。

九.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临清哈达

【临清哈达】 哈达,是一种幅面不同、图案各异、长短不一的带状丝织品。是藏族和部分蒙古

族人民在迎送、馈赠、敬神以及日常交往礼节上表示敬意和祝贺的物品。哈达的颜色以白色为主,另

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色。临清哈达久负盛名。历史上曾远销尼泊尔、阿富汗、印度、蒙

古及我国青海、甘肃、新疆、宁夏等地。清末和民国时期,在北京西打磨场就有临清开设的哈达庄。

西藏自治区成立周年庆祝大会时,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派专人到临清定做哈达。

临清哈达历史悠久。临清曾有这样的传说,清乾隆皇帝登基时,0七世为大清献哈达数头。为

回敬0七世,乾隆下令临清织哈达,并织上“大清国”字样。因为当时技术所限,只织了“大清”

二字。据说,临清最早织哈达的是西门里一个人称“关二爷”的人,他装成哑巴到苏州姚家作坊学艺

10年,老板看他老实肯干,才将织哈达的技术教给他。后他又二下江南,专学织哈达上佛像眼睛的技

术,从此临清哈达业逐渐发展起来。据1934年《临清县志》记载,清朝初期哈达织造业最为发达,全

境机户(织造哈达的生产户,每户约有织机一二台)700余家,浆坊七八处,收庄(收购哈达的丝绸

店)10余家,织工5000人。当时人称临清丝织行日进斗金,一台织机可顶一顷良田。

建国后,临清继续生产哈达,样品曾在“中苏友好展览馆”(现称北京展览馆)长期展出。生产

哈达的老艺人许殿祥参加了1957年“北京老艺人会议”,国家主席1接见了他。

目前,临清哈达品种已增加到23种。临清丝绸厂设有专门生产哈达的车间,年织哈达7000多头,

销往西藏、青海、甘肃、内蒙、新疆等地。1988年3月,工厂派人进京拜访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班禅

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他一次定做哈达1.5万头。另外,临清工艺丝绸厂也生产哈达。

十. 浙江省 温州 乐清市 虹桥猪

【主产区及分布】 主产于浙江省乐清县虹桥镇一带。分布于永嘉、温州、瑞安、玉环、温岭等县。

产区位于浙南海滨,气候温和,粮食及农副产品丰富,给养猪提供了良好的饲料环境。群众在长期饲养种猪过程当中,积累了丰富的选中经验,喜选0多、个体大、背阔、臀圆、四肢促装的猪只,并多在第三至八胎后代中留种。

【品种优缺点】 虹桥猪个体大,脂肪沉积能力强,腹脂较多,胴体种瘦肉较少饲料利用率低。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