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南平这个季节有什么特产 南平特产什么方便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南平这个季节有什么特产 南平特产什么方便带走更新时间:2022-08-18 06:58:18

一. 福建省 南平 建瓯 伞

建瓯市雨伞厂生产的出口花纸伞采用传统手工工艺,造型独特,外表美观,花鸟鱼虫图案瑰丽。有梅花、空边、多层、多用等200余种,是兼具摆设、装饰、实用的日用工艺品。1986年获省工艺美术百花奖,1988年获轻工部优质出口产品铜奖
( 建瓯)

二.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建阳淮山

淮山为我市极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具有广泛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淮山的用途和价值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广泛运用于保健、美容。在日本有着广泛的市场

( 建阳)

三. 福建省 南平 建瓯 建吉白莲

建瓯白莲种植历史悠久,特别是吉阳的建吉莲更是名誉海内外,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其香甜味美,具有滋阴补肾,润肺固精、养颜抗老等诸多保健功效,目前建吉莲已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近年种植面积已逾万亩,产量达40万公斤。( 建瓯)

四.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水吉荸荠

水吉荸荠——天竺马蹄蔬果珍

水吉荸荠,主要产区在建阳市水吉镇,其他乡镇也有少量种植。水吉荸荠有数百年的种植历史,民国时期,产量已达数十吨,新中国50~60年代产量已达数百吨。“文革”期间,农业“以粮为纲”,水田以种水稻为主,荸荠种植被大量削减。直至80年代,农民又开始大量种植,1993年,水吉荸荠在建阳县内种植面积达60多公顷,产量达1100吨。至2000年,全市产量稳定在千吨左右。水吉荸荠品种一般有紫红、深红、紫黑等。味甜、清凉、爽口、去腻、通便是水吉荸荠一大特点,同时也是居民喜爱的当地水果之一。因荸荠种在水田中,又可生食,所以有人戏称其为“真水果”。荸荠洗净去皮即可食用,若放置凉干数天,待其外表有皱纹后食用更甜。上世纪90年代初,当地有人开发荸荠“易拉罐”产品出售,但没有形成规模。水吉荸荠于每年春节前成熟上市,节日期间,当地居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购买,并作为礼品赠送他人。陈平先生有《荸荠赋》赞道:“天竺(古印度)马蹄(荸荠别名)蔬果珍,蛰泥出水洁无尘。定居华夏江南绿,傲雪戏霜沃野春。清热生津疗疹毒,祛邪消痘护元神。新年元日登堂品,送往迎来赠贵宾。”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五.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建盏

建盏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盏是汉族传统名瓷。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器内底聚釉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由于釉在高温中易流动,故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

建盏产自建窑,“建窑”是我国著名的古窑之一,有大量遗址位于今南平市建阳区各地(古时隶建宁府瓯宁县),它的制品在宋代已负盛名,由于宋时崇尚斗茶之风,故除了必需提供优质的茶叶之外,还需要有最适于斗茶所用的茶具。建宁府宋时已出产许多贡茶如建瓯北苑贡茶、武夷山御茶,“建盏”又是当时上至至尊、下及士大夫们都认为是斗茶最佳的珍品。宋代的著名文人墨客就有一些名句来秒颂它。例如“兔毫紫瓯新”、“忽惊午盏免毫斑”、“建安瓷盌鹧鸪斑”、“松风鸣雷兔毫霜”、“鹧鸪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鹧鸪斑中吸春露”等。

这样有名的宋代建盏,当时已由留学我国的日本禅僧们带回国而传到国外。日本古籍亦有青兔毫、黄兔毫、建盏、建州垸等记载。15世纪以后,他们把建盏及黑釉器讹称为天目;今天“天目”已成为黑釉一类陶瓷器的国际通用名词。传世的建盏以日本最多,其中宋代的“曜变”、“油滴”等四只建盏已被定为日本国宝,是稀世之珍,极受重视,免毫盏反居次位。除日本外,美国许多著名博物馆也有建盏的收藏,由于J.M.普鲁玛曾调查过水吉的窑址,故密西根大学有较多的样品收藏。当然,我国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他处也收藏有建盏的宝贵样品,然而目前最大的宝藏之一似乎可以认为是未经多少发掘和清理的建窑古窑址。

水吉原窑

70年代末,福建省博物馆的考古学者和60-70年代厦门大学的师生对建阳芦花坪窑址的一、二次发掘,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确定了“建盏是在龙窑中烧成的”,证明了“建盏的烧造年代创于北宋,盛于南宋及元初,而停烧或废烧于元末以后。特别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批青黄釉器,证明建窑早在晚唐、五代迟至北宋是烧制青瓷的地方。”

推杯换盏

推杯换盏有两种意义:古人不仅指喝酒的意义更深的含义是达官贵人一般都不用杯子用盏,指升官了把杯子换掉可以用盏了;二者是送盏和受盏之人都把对方视为好友知己之人可以交心推心置腹之意义。

建盏产地范围为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现辖行政区域。

六. 福建省 南平 邵武 邵武小瓜子

小瓜子

邵武小瓜子一头溜圆一头尖,中心鼓起,壳儿黑亮且薄,仁儿厚而白。打籽西瓜具有个小(一般1.5公斤左右)、花皮油亮且薄、产子多的特点,已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

炒熟的小瓜子黑褐色,油壳,味道香,好磕。吃邵武小瓜子,还未入口就能够感受到一股特别的酥香味,用牙齿轻轻一磕,壳分两半,仁儿露出,细细咀嚼香味绵长,是当地人过节、休闲非常喜爱的食品。

邵武小瓜子加工成食品以炒为主,可以炒成多种味道。微咸味,炒时佐以盐水,表面的壳凹处覆盖淡淡的白盐渍;微甜味,这种甜不是加香料,而是让小瓜子本身的甜味充分得到渗透,据说是与炒的火候有很大的关系;五香味,炒时放入五香、甘草;奶油味,在加工过程中加入奶油,让壳面上见奶油,至瓜子松脆为止。

七. 福建省 南平 建瓯 油滴釉瓷

油滴釉瓷

八.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黄坑石鲮

黄坑石鲮——白玉为肌清透骨

黄坑石鲮,属蛙科两栖类动物。生活在高山密林的涧水石洞中,头部扁而宽,口阔眼大,背部皮肤较光滑,颜色因环境不同而异,一般呈黑灰色,腹部呈白色,全身有斑纹,前肢短小,后肢粗长,无尾,善跳跃,多在夜间活动。黄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适应万物生存。民间曾有“昆虫世界”“蛇类王国”“石鲮故乡”之说,尤其在坳头、大竹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带,石鲮资源十分丰富。因此,黄坑石鲮不仅数量多,而且个大体重,肉多味美,有人曾捕获过重达1斤多的石鲮王,而使“黄坑石鲮”声名远扬。谢连植先生《吟石鲮》诗云:“黄坑坳头有石鲮,结穴高栖独得天。白玉为肌清透骨,涎口何堪浑勾烹。”人们每每在餐桌上,总有“清炖石鲮”佳肴出现,没有石鲮似乎酒席不够档次。但是,经过多年来的大量捕食,石鲮成为濒危物种已成为现实,现在,人们已很难吃到大个的石鲮了。世间万物共同生存,是保持生态平衡的基本要素。民间传说中有关“先前,蛇好吃石鲮,后因石鲮群起攻蛇,迫使蛇改吃老鼠”的故事,颇耐人寻味。据说,现在蛇类基本可以与石鲮“和睦”共存,有时还发现毒蛇为石鲮“把守”洞口。故有石鲮的地方,亦有毒蛇存在,有经验的抓捕者如实说。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蛙科动物如青蛙、牛蛙已能进行人工养殖,唯独石鲮,人工养殖的密码至今尚未破译。

九. 福建省 南平 武夷山 稞仔

稞仔”,独树一帜的五夷山风味小吃,由上等早米磨浆沥干后,做成小姆指状条块,再调以佐料,加上精肥俱备的猪肉片,火蒸而成。形态美观,色、香、味俱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