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杭州楼外楼特产东坡肉 杭州楼外楼四大名菜价目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杭州楼外楼特产东坡肉 杭州楼外楼四大名菜价目表更新时间:2022-07-07 14:23:44

一. 四川省 眉山市 东坡区 玉蟾茶叶

河坝子乡玉蟾茶,是因玉蟾寺而得名。自古有“先有玉蟾(寺),后有中岩(寺)”的说法。玉蟾茶又,玉蟾茶色香味俱全,泡于水中,粒粒向上。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现只有零星栽种面积100多亩,而玉蟾茶发展基地趋势却有2000多亩,开发利用不到10%。茶叶产量可达50公斤/亩。据目前茶市价格成品蟾茶叶可销售到300~380元/公斤。

二. 江西省 南昌 新建区 大塘东坡肉

大塘东坡肉是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大塘坪乡的。大塘东坡肉具有肥而不腻,酥而不烂,鲜香味美,入口即化的特点,千百年来,一直是当地百姓婚丧嫁娶,风俗节日,筵宾待客席上必备的特色菜肴,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大塘东坡肉是江西省新建县大塘坪乡一带的传统,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大塘东坡肉分布范围主要在新建县大塘坪乡、铁河乡、金桥乡、象山镇一带,以及毗邻的永修县部分乡镇。

大塘东坡肉起源于宋代文豪苏东坡一次途经新建大塘,救治一名患中暑的小孩,小孩父母为感激苏东坡的救命之恩,从集上买来整块肉在征求苏东坡如何制作时,误会意思,弄拙成巧,烧制成的一道有独特风味的菜肴。

大塘东坡肉制作工艺独特,它用一斤左右的整块五花肉首先煮熟,然后放入沙锅,加上姜、葱、酱油、冰糖、黄酒、葱结等佐料,用文火焖烧两小时,再将肉块装入陶罐中,加盖,以桃花纸密封,上蒸笼蒸透。

大塘东坡肉,固其制作工艺独特,保持了原汁原味,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长期食用,能强身健体,保持旺盛的精力。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大塘东坡肉是新建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大塘东坡肉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民间众多的烹调工艺中的一种独特工艺。它集历史文化名人的轶事和独特的制作工艺为一身,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影响力。是历史遗留下的独特而宝贵的烹饪文化遗产。

三. 浙江省 杭州 滨江区 杭州金鱼

金鱼,又名锦鱼,是由野生的金鲫鱼演变而来。金鱼体型奇特,色彩鲜艳,姿态典雅大方,被视为活的艺术品,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观赏鱼。中国是金鱼的故乡。

杭州是我国家养金鱼的发源地。早在北宋,人们就发现并开始饲养金鲫鱼。南宋时盛养金鱼,尤其皇亲国戚养鱼成风,社会上出现了养金鱼的专业户。明清时养金鱼更普遍。现在杭州饲养金鱼多达200多种。

四.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萸肉

产品产地:杭州临安

产品特性:性味功效,酸、涩、微温。

产品季节:实生苗7~8年开花结果,树龄长达200年左右,20年后至180年盛果期。

产品成分:含有多种甙,16种氨基酸,8种氨基酸。还有五种糖、六种有机酸、二十三种矿物元素、维生素A、C等含量丰富,还有黄酮类物质和香豆精。

产品功效:补血固精、补益肝肾、调气、补虚、明目、强身之药,有抑制肿瘤细胞和防御紫外线危害作用。近来临床试验发现山茱萸在抗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抗艾滋病、补益肝肾、治疗性病和免疫等方面均有疗效。

产品简介:萸肉俗名“药枣皮”,系山茱萸成熟后果实去核后的带后果肉晒(烘)干而成。临安市的洪岭、湍口、上溪、龙井桥等乡(镇)所产萸肉为久享盛誉之地道药材,质量为全国之冠。 萸肉是临安市传统珍贵药材,栽培及利用历史的1500年以上,传统上作为补益肝、肾、补血明目、强身、延年的良药。《神农本草经》把山茱萸列为中品,称“山茱萸味酸平,主心下邪气,逐寒湿脾,去浊,久服轻身”。

产品历史:萸肉是临安市传统珍贵药材,栽培及利用历史的1500年以上,传统上作为补益肝、肾、补血明目、强身、延年的良药。《神农本草经》把山茱萸列为中品,称“山茱萸味酸平,主心下邪气,逐寒湿脾,去浊,久服轻身”;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历代医家应用山茱萸的经验,把山茱萸列为补血固精、补益肝肾、调气、补虚、明目、强身之药。

五. 浙江省 杭州 上城区 杭州猫耳朵

据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一次微服乘一叶小舟赏玩西湖。游得兴致勃勃时,天忽然下起了小雨,众人连忙避雨于小舟船舱内。大家等啊等,可是雨越下越大,下了许久都不见停。几个时辰过去了,乾隆皇帝又饥又饿,忍不住问老渔翁有否吃食。老渔翁告诉乾隆有面但没有擀面杖,做不成面条。正发愁之际,老渔翁的小孙女抱着一只小花猫走来说:“没有擀面杖,我来用手捻。”于是小姑娘动手将面捻成块,状似小花猫的耳朵,小巧可爱。她把这形状怪怪的面条下锅煮熟后再浇上鱼虾卤汁端给乾隆吃。乾隆见面条不同寻常的模样,玲珑别致,吃后更觉得回味无穷,赶忙问小姑娘这叫什么面,小姑娘回答说是猫耳朵。乾隆非常喜欢这道点心,回京后即召小姑娘为其做“猫耳朵”。自此“猫耳朵”成了一道名点 猫耳朵

。 猫耳朵极像意大利的一种做成贝壳形的通心粉。据说意大利的这种出品,就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学会了捏猫耳朵,回去以后仿制的,后来便由机器生产了。

配料

面粉、虾仁、火腿、鸡脯肉、香菇、干贝、笋片、绿菜叶、绍酒、葱段、姜片、鸡汤、鸡油

制作方法1

1. 面粉加水揉成面,搓成指粗的长条,切成小剂,在面粉中略拌,再将剂直立,用大拇指按于剂上向前推搓成猫耳状; 2. 取一碗,放入用猪油划过的虾仁,加干贝、绍酒、葱段、姜片和水,上笼蒸熟。将鸡脯肉、火腿切成丁,香菇切成片; 3. 将鸡汤放入炒锅,加虾仁、干贝、鸡丁、火腿丁、香菇片、笋片,沸时,下“猫耳朵”,待“猫耳朵”浮起,撇去浮沫,加盐、绿菜叶,淋上鸡油,盛入碗内即成。

制作方法2

主料:小麦面粉(250克) 鸡胸脯肉(100克) 火腿(100克) 虾仁(100克) 香菇(鲜)(150克) 辅料:干贝(25克) 冬笋(50克) 豌豆(50克) 调料:盐(5克) 味精(4克) 鸡油(15克) 猪油(炼制)(30克) 黄酒(15克) 姜(10克) 小葱(10克) 1. 将虾仁洗净,加入淀粉、蛋清、料酒、盐、味精、水调匀浆好; 2. 浆虾仁放入温油锅中滑熟; 3. 干贝洗净放入小碗,加水100毫升及黄酒、葱段、姜片等,上笼蒸熟,批成“指甲片”; 4. 鸡胸脯肉洗净,入锅煮熟,晾凉批成“指甲片”; 5. 熟火腿也批成“指甲片”; 6. 冬笋削去外皮,洗净,切丁; 7. 香菇去蒂,洗净,批成“指甲片”; 8. 面粉留起少量燥粉,其余加水约100毫升,拌匀揉透,搓成直径约8 毫米粗的长条,切成6~7 毫米长的丁,用燥粉略拌; 9. 然后将“丁”的刀切面向上,用大拇指向前推捺成极小的猫耳朵形状,全部做好; 10. 做好的“猫耳朵”投入沸水锅中氽约10 秒钟捞出,用冷水冲凉沥干; 11. 锅置中火上,下入鸡汤1500毫升,将虾仁、干贝、鸡肉、火腿、香菇、笋等一起倒入,同烧; 12. 待沸起后将“猫耳朵”放入锅,煮至“耳朵”浮起,加入已煮熟的豌豆,加盐和味精,出锅分装碗内,淋上鸡油即成。

风味特点

面瓣形似猫耳,小巧玲珑,火腿丁如玛瑙,鸡丁像琥珀,汤鲜味美。

注意

选“猫耳朵”要做得小巧,不能太大。

六. 浙江省 杭州 萧山 媒鸭

媒鸭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主产于杭州市萧山区。目前饲养量较少,品种已濒临灭绝。媒鸭外貌极像野鸭,产蛋量介于野鸭与绍兴鸭之间,从目前提高产蛋率的育种进展非常缓慢等推测,媒鸭可能是野鸭与绍兴鸭杂交后育成的。从外貌羽色遗传之稳定性(年平均以全同胞或半同胞近交繁育不见退化和变异分离)来看,又像是野鸭驯养而成。江苏洪泽湖地区常见有家鸭与野鸭杂交的后代(当地群众也称媒鸭),这与萧山媒鸭的形成可能相似。青年公母鸭均具有一定的飞翔能力,母鸭在产蛋前能飞7-8米高、100米左右远。

外貌特征:媒鸭可分“黄安”和“乌潮”两种。雏鸭自头顶至背、腰、尾均呈褐黑色,头侧黄色,从喙基部起有一条黑褐色的条纹延伸至近枕部。背和腰的两侧各有块明显的黄斑,翅外侧和迪端黄色,喙上片铁黑色,下片基部带橘黄色,跗跖铁黑色。出壳不久的雏鸭胎羽及外形均一致,难以区别是“黄安”或“乌潮”,到体羽长出时才有明显区别。“黄安”羽为橙色带斑,俗称“麻斑”。“乌潮”羽均呈黑色。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初生40克;25日龄408克;成年体重“乌潮”比“黄安”重100-300克。成年媒鸭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2.61%,平均全净膛屠宰率60.87%。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鸭平均开产日龄130天。平均年产蛋225枚,平均蛋重61克。平均蛋壳厚度0.4毫米,平均蛋形指数1.22。蛋壳灰绿色,极少数灰白色。公鸭100天就有明显的性行为。

七. 浙江省 杭州 杭州蜜汁火方

原料:

带皮熟火腿1方(约重400克)、冰糖150克、干莲子50克、干淀粉15克、糖桂花1.5克、绍酒75毫升、蜜饯樱桃5粒、蜜饯青梅1粒、玫瑰花瓣少许

制作:

1、干莲子用沸水浸泡,蒸酥待用。

2、用刀刮尽火腿皮上的余毛、污迹,肉皮切成12块小方块,放入碗中,先加绍酒25毫升、冰糖25克,再加清水至浸没,蒸1小时取出,将汤水滗去,再加绍酒25毫升、冰糖25克,加水浸没,蒸1小时取出,滗去汤汁;继续加一个半小时至酥熟,把原汁滗入碗中,除去沉淀杂质,待用。

3、把火方皮朝上覆扣在高汤盘上,莲子围放在火方周围,缀上樱桃、青梅。

4、炒锅置放在旺火上,加水50毫升、冰糖25克,倒入原汁煮沸,除去糖未,用干淀粉加水25毫升调匀,勾薄欠,淋在火方、莲子上面,撒上糖桂花、玫瑰花瓣即成。

特点:

用冰糖水反复浸蒸,味甜中带咸,酥糯浓香,衬以鲜莲,缀上青梅、樱桃、桂花等,色泽美观,汤汁稠浓,滋味鲜美,是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个杭州名菜之一。

八. 四川省 眉山市 东坡区 东坡鱼

苏东坡是我国宋朝的一位美食家。相传,有一次,他让厨师做道鱼肴开开鲜。厨师送来后,只见热腾腾、香喷喷,鱼身上刀痕如柳。东坡食欲大开,正欲举筷子品尝忽见窗外闪过一人影,原来是好友佛印和尚来了。东坡心想:“好个赶饭的和尚,我偏不让你吃,看怎么办?”于是顺手将这盘鱼搁到书架上去了。

佛印和尚其实早已看见,心想:“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来。”东坡笑嘻嘻地招呼佛印坐下,问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见教?”佛印答道:“小弟今日特来请教一个字?”“何字?”“姓苏的‘苏’怎么写?”苏东坡知道佛印学问好,这里面一定有名堂,便装着认真地回答:“‘苏’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边左是‘鱼’,右是‘禾’字。”佛印又问:“草头下面左边是‘禾’右边是‘鱼’呢?”“那还念‘苏’啊。”“那么鱼搁在草头上边呢?”苏东坡急忙说:“那可不行。”佛印哈哈大笑说:“那就把鱼拿下来吧。”苏东坡这才恍然大悟,佛印说来说去还要吃他的那盘五柳鱼。

后来有一次,佛印听说苏东坡要来,就照样蒸了一盘五柳鱼,心想上次你开我玩笑,今日我也难难你。于是就顺手将鱼放在旁的馨里。

不料苏东坡早已看见,只是装着不知道。说道:“有件事请教:我想写副对联,谁知写好了上联,下联一时想不出好句子。”佛印问:“不知上联是什么?”苏东坡回答说:“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不知道苏东坡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几乎不假思索地说:“下联乃‘积善人家庆有余’。”苏东坡听完,佯装惊叹道:“高才,高才!”原一你专罄(庆)里有鱼(余)呀!快拿出来一同分享吧。佛印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上了苏东坡的“当”。但他还想“戏弄”一下苏东坡一看,一条清蒸的西湖鲜鱼,身上划了5刀。便笑0地说:“五柳鱼呗。”佛印笑笑回答说:“这条‘五柳鱼’算给你‘钓’到了,不如叫‘东坡鱼’算了。”

从此以后,人们把“五柳鱼”又叫“东坡鱼”,而且这道菜名气也越来越大,一直流传到今天。

  选一条活鲤鱼,去鳞洗净,掏去内脏,在鱼的两肋用刀深划五道口子,接近鱼刺,抹上盐, 或煎或煮都可以。煎即麻辣煎烩:放入油锅,炸至半熟,放入姜、蒜、酱油、豆瓣、滴入少量 曲酒,拌以葱花、芜须、花椒粉、少量糖醋,趁热食之,味道鲜美可口。煮即素淡清炖:放入 清水中煮,俗称江水煮江鱼,加入葱、姜等汤成乳白色时,再加入盐少许。须要注意的是盐不能放入过早,过早则汤发黄。起锅时再加少量胡椒,其味更加鲜美。

九. 浙江省 杭州 余杭 萧山东坡肉

萧山东坡肉

“东坡肉”有一个很动人的传说。宋元佑年间(约公元1090年),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出任杭州地方官,那时西湖已被葑草湮没了大半。他发动数万民工疏浚西湖,把挖出来的泥筑成长堤后被列为西湖十景之一“苏堤春晓”。苏东坡治理西湖的业绩深受老百姓赞颂。

苏东坡喜爱烹调,以红烧肉最为拿手,他曾以诗介绍其经验:“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百姓们知道苏东坡喜食肉,那一年的春节,大家不约而同给他送来猪肉、绍酒。苏东坡收到这么多肉和酒,觉得应该与数万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便吩咐家人烧好,连酒一起回赠民工。家人误以为连酒一起烧,结果烧出的肉特别香醇味美,一时传为佳话。人们纷纷传颂苏东坡的为人,仿效他独特的烹调方法。从此以后,以这位大文学家命名的“东坡肉”,也就成为杭州的传统名菜。

十. 浙江省 杭州 杭州火踵神仙鸭

原料:

肥鸭1只(约重1500克)、净火踵1只(约重300克)、葱结30克、姜块15克、

精盐15克、味精3克、绍酒15毫升

制法:

1、将鸭宰好,煺净,背部尾梢上横开一小口,取出内脏。背脊直划一刀。放入沸水锅中,煮3分钟,去掉血蒙,挖掉鸭臊,敲断腿梢骨,洗净。

2、取大砂锅一只,用小竹架垫底,鸭腹朝下,和火腿并排摆在上面,放入葱结、姜块,加清水约3500毫升,加盖至旺火上烧沸,移至微火上焖炖至火腿和鸭子半熟,启盖,取出葱、姜,捞出火踵剔去踵骨,仍放入锅内,再把鸭子翻个身,盖好锅盖,在微火上继续焖炖至火踵、鸭子均酥为至。然后捞出小竹架,撇去浮油,将火踵取出,整齐地覆盖在鸭腹上面,加入绍酒、精盐,盖好锅盖,再炖5分钟,使佐料和原汁渗入到鸭肉内,最后,加入味精上桌。

3、此菜加上天目笋干、鲜笋同炖,即成为有名的“笋干老鸭煲”。

特点:

此菜火踵鲜红浓香,鸭肉肥嫩油润,原汁原味,营养丰富,诱人食欲,是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个杭州名菜之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