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青海省共和县有什么特产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有啥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青海省共和县有什么特产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有啥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6-16 05:41:53

一. 安徽省 马鞍山 和县 和县炸牛肉

  是和县传统名肴,有600多年历史。元末明初,回民从西北和沿海移居和州,引入“炸牛肉”制作方法。在制作过程中,即将肉按其纹路横切成半寸长、半分宽、二分厚的肉片,再入水煮肉待滚后晾干,经油炸并加佐料红烧即成。入盘时肉色金黄、鲜嫩味美。密封可保持时间长。

【菜系】 安徽菜

【原料】 牛腱子肉750克,小葱结15克,姜片25克,酱油100克,白糖3茶匙,八角3个,香油适量。

【做法】

①将牛肉横着纹路,切成约3厘米长、0.6厘米宽的薄片,放入滚水锅内氽净血水捞出晾干。将锅内煮牛肉的汤水撇去浮沫倒在汤碗中,除去沉淀脚渣留用。

②烧热锅,下油,至五成熟时,将牛肉片下锅里炸2分钟左右,倒入漏勺滤去油。

③在原锅中留少量油,将葱、姜、八角一起放在锅内煸炒一下,加酱油、白糖、盐、牛肉和煮牛肉的原汤煮滚,用大火烧至汤汁浓稠时再加入味精,汤将收干时出锅,放香油内浸泡1至2小时,即可捞出滤去油装碟上桌。

二. 甘肃省 陇南 西和县 鱼饭

其实就是潮州的“冻鱼”吃的时候可以冻吃,也可以再把它煎热或者蒸热,还可以蘸上潮州特色的酱料。以前经常用秋刀鱼做“鱼饭”,现在很多鱼都会做成冻鱼,大家可以尝到更多不同味道的“鱼饭”。

三. 安徽省 马鞍山 和县 腌菜汁蒸豆腐

 是巢湖区域农家风味菜之一。冬芥菜腌制一至二年后,自然发酵而腐烂成汁,菜汁似臭实香,风味奇特,且极富人体必须的十余种氨基酸,中医常以此治疗多种疾病,民间则用其汁与嫩豆腐上加些许辣椒,淋上香油一起蒸。其特点的“闻着臭,吃起来香,餐桌有幸吃一口,三年五载没法忘。”“和平将军”张治中回乡省亲,他拒绝盛宴款待,却指定要品尝此菜。一些侨居他乡的名人,回到桑梓也念念不忘此菜。这道农家常备的小吃,已成为本区域下饭的一道名菜肴。 

四. 青海省 海南 鹿胃

鹿胃的主要功用:鹿胃为鹿身上采集的干燥胃。按中医中药“以脏补脏,以脏养脏”学说主要治疗脾胃虚寒症。主治:暧胃、温中、祛寒、健胃。适用于胃脘疼痛时发,攻冲痉挛作痛,或有腹泻,畏寒喜暧,热敷痛减,久治不愈者。

五. 青海省 海南 兴海县 青海寸寸儿

寸寸儿,青海家常汤面。用小麦面调成较硬的面团,揉匀擀薄,切成韭叶宽、约2寸长的短面条,下锅煮熟即可。汤面中配有肉丁和蔬菜的称肉寸寸;配有萝卜、洋芋和蔬菜并炝有葱花的称素寸寸。

六. 安徽省 马鞍山 和县 一品玉带糕

玉带糕是安徽省名品,做工讲究,质量上乘。清朝乾隆年间,一品玉带糕作为贡品,乾隆皇帝品尝后啧啧称赞,御封为“一品玉带”,此后声名远扬。玉带糕以冰糖、桃仁、红梅、青梅、桂花、莲子、桔饼、米粉、麻油为原料,经科学方法,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黄色的核桃似黄金,绿色的青梅似翡翠,莲子和桔饼如同珍珠玛瑙;四周有米粉镶成的白边,酷象一条玉带。玉带糕不仅香甜可口,而且具有滋阴强身、润肠益气、清炎健胃、生津润肺等功能。

七.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冠朝猪

冠朝猪

冠朝猪为江西地方良种猪之一。据中科院综考队在泰和县调查认为:该猪起源和兴国县茶园猪、万安猪类同,属赣中南花猪类型。

该猪体型特点和经济特性为:头小,呈三角型,嘴短粗,上下唇较齐,面部皱纹少,额部皱纹褶呈菱形;耳薄呈钝三角形,半竖或下垂,头部紧凑清秀;颈短粗,背腰稍凹,臀部发育较好,尾尖有白毛。具有早熟易肥,耐粗饲适应性强,母性良好,育成率高,屠宰率高,皮薄,肉嫩等优良特性。仔猪成活率,哺育率在91%以上,屠宰率为73--74%,瘦肉率为37--40%、饲养9个月,体重可达75公斤左右。用其母猪与约克夏、长白公猪杂交,其杂交后代饲养7个月可达90公斤,瘦肉率可提高到43--54%。是培育瘦肉型猪,出口创汇的优良猪种之一。

八. 安徽省 马鞍山 和县 乌江霸王酥

霸王酥和县乌江镇传统名点.有2000多年历史。原名哈蟆酥,又名小酥。相传西楚霸王项羽从四溃山(今驷马山)突围后,败走乌江城,感到人饥马渴,城边一卖蛤蟆酥老翁将此酥献给项羽,项羽手捏即碎,连赞“脆酥!脆酥!”自此,蛤蟆酥易名“霸王酥”。该酥以面粉、芝麻、菜油、白糖等为原料。80年代后,采用传统工艺与远红外线烘烤精制而成,内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具有开胃、润肺、健脾、强身之功能。有咸甜两种,酥松脆香,色味俱佳,甜而不厌.油而不腻。曾被评为安徽省乡镇企业优质产品。

九. 甘肃省 陇南 西和县 西和花椒

西和花椒是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的。西和县所产花椒果大均匀、色泽红亮、香麻味浓,早在唐代就被列为贡品。

西和境内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所产花椒果大均匀、色泽红亮、香麻味浓,南部山区所产的“大红袍”花椒,皮红口黄,粒大肉厚,早在唐代就被列为贡品。

近年来,西和县立足资源优势,着眼长远发展,充分利用当地适宜花椒栽植的有利条件,把花椒产业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按照“南椒北果”的经济林果发展思路,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投身于花椒产业开发建设,通过地埂栽植、荒山建园、地埂椒核套栽等模式,发展壮大花椒产业。

截止2007年6月底,全县花椒栽植总面积已达到18万亩,年产椒量120万公斤,花椒总产值2400万元,大桥乡实现了花椒全覆盖,南部的大桥、蒿林、太石河、洛峪、西高山五乡镇花椒面积将近占全县花椒总面积的一半,大桥乡的龙凤、白五,蒿林乡的赵沟等15个村已成为全县的示范村和典型,特别是西高山乡寇山、冯坪村的地埂椒核套栽模式已在全省推广。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