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纳雍民间特产 纳雍农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纳雍民间特产 纳雍农特产更新时间:2022-06-16 06:03:27

一. 湖南省 永州市 祁阳 民间鱼鲊肴

民间鱼鲊肴

鱼鲊,湖南祁阳的特色美食。祁阳鱼鲊与一般独特鱼肴不一样,因为祁阳鱼鲊必须生吃,在吃法上有些独特。

在祁阳,制作鱼鲊一般需选用3斤以上的活草鱼,宰杀时必须在草鱼尾部先剁一刀,再把草鱼放入水中,使其自行排净血水,方可使用,否则制作出来的鱼鲊有土腥味。祁阳民间制作鱼鲊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把鱼肉码入味,再放进坛子中腌制的黑米鱼鲊;另一种是现做现吃的豆粉生鱼鲊。下面,把这两种方法介绍给大家。

黑米鱼�

≡希翰萦�1条(约1500克。)黑米500克。姜米、蒜米、精盐、高度白酒、胡椒粉、辣椒粉、麻油各适量

制法:

1.在草鱼尾部剁一刀,放进清水池中养约半小时,待放净血以后,捞出宰杀治净,接着用干毛巾擦干鱼身上的水分,再将刀片成带骨的厚片;黑米入锅炒熟至出香,磨成黑米粉。

2.把鱼片纳入盆内,加入精盐、姜米、蒜米、高度白酒腌渍半天,再倒进漏勺中晾干水分,然后倒入另一盆中,加入胡椒粉、辣椒粉、黑米粉、麻油拌匀,放进干净的坛子里,盖好坛盖,加坛沿水,腌制约10天左右,即可随吃随取。

豆粉生鱼鲊

原料:草鱼1条(约2000克。)黄豆250克。白醋150克。姜米、蒜米、青红椒米、香菜段、胡椒粉、辣椒粉、麻油各适量

制法:

1.在草鱼尾部剁一刀,放清水池中养约半小时,待其放净血,再捞出宰杀治净,然后用毛巾擦干鱼身上的水分,片去鱼骨,取净肉片成片;黄豆入锅炒熟至出香,磨成黄豆粉。

2.把鱼片放进碗内,加入精盐抓拌至鱼片有粘手的感觉时,再倒进白醋浸渍1分钟,然后倒入漏勺稍沥干,换入另一净碗内,加入姜米、蒜米、青红椒米、香菜段、麻油、胡椒粉、辣椒粉等拌匀,随配两小碟黄豆粉蘸食即可。

二. 山东省 东营 利津县 民间手工老粗布

民间手工老粗布

老粗布是真正的绿色、环保、天然的产品,无任何工业污染。在人们崇尚自然、渴望绿色的今天,老粗布又以其手感厚实、肤感舒适、冬暖夏凉、透气吸汗、防静电等特点,再次成为人们追逐的新时尚。

在技术上,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经轧花、弹花、纺线、打线、浆染、沌线、落线、经线、刷线、作综、闯杼、掏综、吊机子、栓布、织布、了机等大大小小72道工序,它以22种基本色线可以变幻出1990多种绚丽多彩的图案,堪称千变万化、巧夺天工,每道工序里还有很多子工序,可以想象出一件产品包含着多少繁复的劳动。

手织布的图案意境,是靠各种色线交织出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来体现,而不是具体的事物形象,通过抽象图案的重复、平行、连续、间隔、对比等变化,形成特有的节奏和韵侓,它反映生活的形式是曲折的、间接的,因而更具有艺术魅力。

三.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杯子米

“杯子米”是何、罗、王三姓布依族在纳雍河轿子山下从事农耕,喜获丰收后一段传奇的历史。
在轿子山下,原来是荒山一片,三姓人定居后对这片土地进行开垦。他们用原始的耕作方法,披荆斩棘,劈草挖山,开出一块一块的梯田,种植从江西带来的稻种。这里千百年来,未有人种过庄稼,土地十分肥沃,当年种下就获得丰收,稻谷装满囤箩。塔山脚雁鹅田侧大渡口岸边的波倮大田就是当时他们开垦的第一块大田,种出来的稻米称“波倮米”。波倮大田开垦前是水海地,泥土疏松。田开得深,打田时若不慎会陷进去。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粮食有了多余,他们就喂猪、喂鸡、养鸭、养鹅,还用“波倮米”酿成水花酒。到大年三十,杀鸡、煮肉,用“波倮米”做饭,三姓人聚集一起过年,没有酒杯,就用波倮米谷壳做酒杯喝酒,庆祝丰收,把波倮大田改称“杯子米大田”,把“波倮米”改叫“杯子米”。据传,一颗波倮米的谷壳折做两半,既可舀水,又可当酒杯。
后来,日久天长,逐年开垦,田土越来越多,粮食年年丰收。为把来纳雍河垦荒种出“杯子米”的事迹传之后代,三姓长者商议,让后辈儿孙永远不忘记布依族先辈艰苦开垦创业的事迹,决定用银子去城里找匠人仿照“杯子米”谷壳的式样锻造成银酒器皿,同时把这种器皿称为“杯子米”酒杯,由罗姓保管,逢红白喜事拿出来喝酒以示纪念。
红喜场中,新郎新娘用“杯子米”酒杯向父、母及来宾中的亲朋长辈敬酒,老人们接过年轻人敬来的酒一饮而尽后,随即给新郎新娘打发喜钱,称“坠杯”。这种习俗相传至今。

四.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稻米“五里香”

在距纳雍县城 50 余公里的西南面,海拔 1670 米山丛中,以角田坝约千余亩,盛产稻米“五里香”。
收获的十月金秋,勤劳的农民都要做上一餐新米饭庆贺一年的丰收。白里透亮的新大米上了甑子,一缕缕的馨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如果再配上一碟黄澄澄的大腊肉,那味道更是香甜可口。它是地方传统品种,只适合生长在四面环山,高海拔,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的黑泥油沙田的小区域环境气候里,如移栽他乡,其独特风味也就荡然无存。
“五里香”稻米, 1984 年被贵州省评为全省优质稻米第一名, 1986 年又被毕节地区评为优质稻米香味第一名。

五.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鸡场豆腐

鸡场豆腐之所以质称上乘,一好在水。据说,因此地属煤山地带,水中含硫,而豆中含碱,则碱硫化合,腐脑皮多。二好在做工精细。主要是取浆、点脑、包榨、薰烤。滤帕过滤取浆去渣,用传统酸汤点法,包榨、压力适度,结实不流为准。用柴火薰烤,以灌木为主,尤以青桐最佳,蔸又甚于枝干。烤时,以不猛明火,红炭火为好,勤翻动;次以文火,微以烟薰;后以稍弱明火,使外皮黑红色浑为一体而呈褐红,块干润适宜。能鼻嗅薰香。
鸡场豆腐的美誉,渊源于何时,现难考证。仅就现存资料断定,亦有一百三四十年的历史,至今已沿传五代。
清咸丰五年 ( 公元 1855 年 ) 或同治四年 ( 公元 1865 年 ) 左右,织金人杨永臣来鸡场街上落户,操豆腐业。生意最讲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而只他一家,豆腐质量好,一时声誉大起。因此,有十多户竞相争做,如高亮芝、颜玉清、艾大爷、王大爷等。其间,还兴起了臭豆腐干热。继而发展至二十来家,其中数肖南清、岳兴顺“鬼精灵”等,其工艺炉火纯青,更倍受青睐。传至第四代,增至约三十家,做得好者有李德春、李光前、李正能、颜国亮等,佼佼者则是肖南清之子肖登华。其豆腐销售之快有“落地红”之喻。在县城和居仁一带,众口称道肖家豆腐,“肖家豆腐”几乎成了“鸡场豆腐”的代名词。第五代时发展到三四十户,如毗邻村赵家寨和老王大田,因质量好,人们也视其为鸡场豆腐。邻村的王瑞海和李德军弟兄的也很有名。五代操豆腐业者,前三代人是专业从事,后两代人是副业为之。
鸡场豆腐享誉悠久,闻名遐迩。晚清至民国年间,鸡场街是居仁第一大集,繁荣兴旺与兔场不相上下。赶集者有远至织金属大、小六塘;大方牛场坡。最远者一百五六十里,其原因,就是鸡场豆腐的声誉所致。

六.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燕麦炒面

燕麦炒面是用燕麦和花椒做原料加工而成的一种食品,是彝家古老的传统风味小吃。
做法:用清水将用来加工炒面的燕麦淘净滤干蒸熟或者煮熟,再用沙锅炒过,炒时要掌握火候,加上少许花椒,这样既有点麻味,又可防止拉肚子;最后用磨推、箩筛筛细即成炒面 ( 现在可用机子加工 ) 。
吃法:先用甜酒和蜂糖煮成甜酒开水,现在可以不用甜酒和蜂糖,直接用白糖或黄糖烧成糖开水。吃的时候,先将炒面舀入碗内,开水烧沸即舀入与之搅拌,开水越沸搅拌的炒面越细致,味道也越好。糖不宜放多,要使搅拌起来的炒面有甜味、麻味和燕麦味三者合起来的味道才适口,隔很远就香气扑鼻,闻之使人馋涎欲滴。因燕麦炒面喷香,故又有人把它叫作香麦面。
燕麦有青杆麦、小黄麦、尖嘴麦三种,属小季杂粮。古时彝家种燕麦,一是用来做咂酒营养价值高,味道比用其它粮食做的醇正;二是用来推炒面做礼物送人,算是对别人的一种特殊尊重。此外用炒面做干粮远行在路上方便,所谓“行者有稞粮”,彝家远行带的就是燕麦炒面。
彝家婚俗,到娘家去吃鸡卦 ( 打财礼 ) 的时候,燕麦炒面就是其中的主要礼物,用它和白酒配成双礼双信,古朴大方,民族气息浓郁。
1991 年。民革中央正式将纳雍定为扶贫重点联系县,首次在纳雍兴办希望小学。 1993 年 9 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李沛瑶一行从北京来纳雍姑开参加陶家寨、发都寨两所希望小学的年度开学典礼,为感谢他们对边远高寒地区少数民族的关怀,姑开苗族彝族乡党委和乡人民政府以燕麦炒面和甜荞面、红稗面做礼物送给李沛瑶委员长等北京远来的客人,这是一种古老的彝家礼节。

七.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姑开天然矿泉水

姑开天然矿泉水是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姑开乡的。姑开天然矿泉水水质晶莹透明,口感极好,含多种微量元素,为珍贵的优质矿泉水。

从毕节乘汽车出发,进入纳雍境内过总溪河大桥,便是纳雍的维新镇。维新镇西 18 公里,距县城 78 公里,就是姑开苗族彝族乡。这里是清朝同治年间彝族进士安永松的家乡。

姑开西面的癞疙宝大山,雄踞纳雍、水城、赫章三交界,海拔 2476.4 米,是纳雍境内最高的山峰。

癞疙宝山下的沙子河中游有一座天生桥。距天生桥 500 米左右有“九股水”。相传古时候有九条龙从云南滇池顺龙脉沿沙子河水来此嬉戏,口吐清水喷出,人称“九龙吐水”,亦名“九股水”。

九股水清凉甘美,十分可口。就在九股水的对面,有一矿泉,经长达数十年的观测,水位稳定,平均流量每秒 21 升,出土水温 38 ℃。水质晶莹透明,口感极好。经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化验分析,含多种微量元素,主要成分有:锶、锌、铁、硒、铜、氟、偏硅酸等, pH7.4 、矿化度 216 。为珍贵的优质矿泉水。

八. 云南省 昆明 石林 民族民间乐器

石林被誉为歌舞之乡,撒尼人皆能歌善舞,所用的乐器也也独具特色。主要有大三弦、小三弦、二胡、三胡、长竹笛、短竹笛、闷笛、月琴、葫芦丝等。

九.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水花酒

  水花酒也是彝家咂酒之一,味道可口,做法简易。用糯米、蜂糖、白开水做原料。
做法:农历九月或十冬腊月用糯米做成甜酒,酿造时酒药要放重一些或者用白酒药,装坛时先将蜂糖放于坛底,再舀甜酒盖上,然后加入凉透的白开水,用泥封固。约三个月后 ( 泡的时间长更好 ) 。酿子变成金黄色,透明,味酸甜,入口沁人心脾,是彝家常年必备的饮料,除平时自饮外,逢年过节还用来招待客人。是别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好酒浆。
“九月里来是重阳,重阳泡酒满缸香”,这是纳雍彝族长期酿制水花酒的经验之谈。之所以选择在九月酿造水花酒,就是因为这个时候做出来的酒不翻缸不变味,到腊月底,时间是三个多月,正好春节已到。开缸就用来过大年。若在其它时间酿造就容易变质或腐烂。
彝家刺梨酒和水花酒,味道独特,别于其它,堪称彝族地区的,是一种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饮料。

十.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纳雍生漆

生漆是纳雍县的传统产品。纳雍县是全国 60 个重点产漆县之一。
据史籍记载,早在明、清两代,纳雍生漆已被列入“贡漆”之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纳雍的漆树资源仍然是“生漆成林,遍山皆是”,是毕节地区和贵州省漆树资源的组成部分。 1955 年至 1980 年的 26 年中,仅供销社收购的生漆就达 1 万多担,年均收购 400 余担。实际收购量最多只占生产量的 70 %~ 80 %。 1980 年调查统计,全县实有漆树 205 万多株,其中成龄产漆树 24.4 万株,约占 12 %。
纳雍境内具有适宜漆树生长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如 4 月至 10 月各月平均气温稳定在 14 ℃左右,降雨量 40 毫米以上,具备这样的条件,才能适应漆树的生长。
纳雍县境内漆树分布面广,在姑开、维新、治昆、阳长、百兴、张家湾、乐治、鬃岭等大多数乡 ( 镇 ) 都有漆树资源。多生土坎、路旁或退耕的坡地、荒山,是各族群众的重要财源之一。近年来,由于外商青睐寻购,价高货扬,吨价高达 5 万元左右。漆米既可榨油 ( 漆蜡 ) 又可作猪饲料,油饼既是制作各种配合饲料的原料,又可作肥料追施农作物,深受国内外客商欢迎。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