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南特产麻馓子 河南特产馓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南特产麻馓子 河南特产馓子更新时间:2022-06-06 12:59:26

一. 浙江省 衢州 柯城区 衢州麻饼

浙江—衢州麻饼,皮料选用精致的面粉、麻油、饴糖、纯碱、撒粉、面麻等。然后配以心料白糖、桔饼、麻油、饴糖、核桃、花生、芝麻等制作而成。衢州麻饼表面为棕黄色,边缘为浅黄色,底部为黄色,是没有焦斑的。衢州麻饼皮薄心多,剖面的层次十分的清晰不含任何的杂质。衢州麻饼的芝麻香中带甜,鲜美可口,风味独树一帜。

文化:衢州麻饼最早创建于清朝年间的邵永丰面饼店,那时候称之为“邵永丰”麻饼。自麻饼问世以来就如同衢州的冻米糖、芙蓉糕、花生糖等产品而享誉国内外市场。衢州麻饼根据现代人的口味和健康的理念,还开发了诸多品种,在传统的以糖为主馅的甜麻饼、甜月饼,也有无糖、低糖的麻饼和月饼,品种可谓多种多样。

“邵永丰”麻饼 创建于清朝年间的邵永丰面饼店,自问世以来就以生产衢州传统麻饼、冻米糖、芙蓉糕、花生糖等产品而蜚声省内外。早在1929年南京博览会上,邵永丰(衢州麻饼)就荣获国家级“名品佳点”称号。一直以来,邵永丰始终以品质打造信誉,以顾客为朋友,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2000年邵永丰改制,19岁就进入邵永丰学手艺的徐成正买下了这个百年老字号,立志要让邵永丰走出衢州,走向全国。“在上海、杭州等地参展时,邵永丰的饼都是供不应求的,许多当地市民都问平时能否吃上邵永丰的糕饼。

据介绍,邵永丰麻饼之所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它的加工工艺是分不开的。因此,邵永丰在加工工艺上一直保持传统特色,用炭炉烘烤,从原料到成品要经过一百多道工艺,坚持现烤现卖,而在设备上却不断改良、更新,以前那种一个炭炉摆在大街上,炉灰满天飞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如今的炭炉更为卫生和环保。在市区的各个邵永丰经销点,市民又可以吃到现烤现卖的邵永丰麻饼了。另外,根据现代人的口味和健康新理念,邵永丰开发了许多新的品种,有传统的以糖为主馅的甜麻饼、甜月饼,也有无糖、低糖的麻饼和月饼,品种达20多个。除了现烤现卖的麻饼等,也有单个包装或盒装的,以适合不同层次、不同市场的需要。

辨别:如何分辨好的衢州麻饼要注意看它的外观是是否均匀,周正饱满,其次就是闻其味,新鲜的味道就有扑鼻的香味,反之拙劣的辅料或者时间比较久远的就有异味等。最后就是品尝其味道是否是皮薄陷多,口味纯正而且爽口。一般劣质的皮陷就没有正宗的皮馅坚韧,也没有酥松感,还会带有一种苦涩的味道。

二. 河南省 三门峡市 卢氏 卢氏麻片

卢氏麻片销往外地已有200多年历史。在清末和民国年间,县城内已有十几家擀制麻片的点心铺,文峪、范里、沙河、横涧等 乡村集镇也有一些点心铺生产麻片。民国年间,麻片生产最有名的 是城内"万庆升"、"义胜长"等几家点心铺

卢氏擀制麻片工艺精湛,主要选用白糖和芝麻,以优质饴糖和蛋清作原料,经过加工原料,配料熬糖、严格掌握火候、快速切片等工序精制而成。产品色泽淡黄,芝麻排列均匀,片薄透亮,酥脆香甜,深受各顾主称赞。卢氏麻片年产量3.5万公斤,1984年被评为省优产品。( 卢氏县)

三. 安徽省 淮南 谢家集 夏集金丝馓子

夏集金丝馓子是江淮地区享有盛名的土品,采用传统的手工制作,经揉面、盘条、油炸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做工精细、考究。产品细如金线、金黄发亮,脆酥喷香,口感极好,可干吃、泡吃、烹吃、可与荤菜混合烧制,特别是鸡肉烧好后将该食品放入,便成一道极品菜,百食不厌。金丝馓子既是一种休闲食品又是大众菜肴中不可缺少的珍品。该产品畅销北京、上海、西安及沿海等大中城市,深受广大食客青睐。

四. 广东省 清远 英德 西牛麻竹笋

西牛麻竹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西牛麻竹笋”,也称“英德麻竹笋”,广东省英德市,因主产于该市西牛镇而得名,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西牛麻竹笋具有鲜嫩、爽口、笋味香浓的特色,享誉山珍之称。麻竹笋富含粗纤维和A、B2、B6、C等多种维生素,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食品,多食有助消化、消滞、益寿延年。西牛麻竹笋产品主要有即食系列和笋干系列。即食笋系列以优质麻竹笋为原料采用现代工艺精制而成,产品有脆笋、玉笋、凤尾幼笋等;笋干系列有笋花、笋尖、笋衣、生笋丝等,以民间传统加工而成,是美味佳肴的上乘佐料,产品远销日本、香港、澳门、新加波、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西牛镇是麻竹笋生产加工集约基地。2005年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麻竹笋之乡”、中国果菜产业发展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优质食用笋基地乡镇”。.

麻竹笋在英德市栽培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清朝,1821年-1850年间(清代道光)对英德麻竹笋有记载“麻竹长数大,大者径尺,概节多枝丛生回枝,叶大如履”。1921年(民国十年)《广东农村概况调查报告》英德县概况,在森林部分记述“第四区内除松林外,以取笋制干之竹为多”。这里提到的第四区指的就是西牛镇一带。“西牛笋干”,曾于1922年(民国十一年)3月1日至7日举办的“广东省第二次农品展览会”上获特等奖。历史上,以西牛、沙坝出产的笋干多、质量好。1949年后,“西牛麻竹笋”逐步有所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更快。历年,县商业、供销部门,均有笋干收购外调出口。到21世纪初,已形成规模企业十多间,在当地形成麻竹、麻竹笋、麻竹叶生产、销售的产业链,西牛麻竹笋是广大农民奔小康的其中一项新兴产业。随着农村制度的改革、地方0的推广,英德市麻竹笋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到1986年,麻竹笋种植面积达6万多亩。1986年广东省山区经济工作会议之后,根据麻竹笋易管理、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英德市进一步引导山区人民把麻竹笋作为山区种植的优先发展品种。同时,笋制品价格的不断上涨,麻竹笋鲜笋加工厂的建立,也提高了人民种植麻竹笋的积极性,使麻竹笋种植在以西牛镇为中心的周边镇迅速扩展,大洞、九龙、石灰铺、浛洸、连江口、黎溪、英城等镇也把麻竹笋作为主要经济作物进行种植。麻竹笋成了英德市农村快速致富的法宝,人们把麻竹笋称为“剥皮黄金”。经过多年的推广工作,英德市麻竹笋发展非常迅速,到2010年,英德市麻竹笋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良种推广率达到了50%,鲜笋产量为31.5万吨(毛重),笋干产量为12600吨,总产值为2.03亿元,主产区农民年人均竹笋收入1250元,占年人均总收入的41%,成为广东省乃至全中国最大的麻竹笋种植基地。2005年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麻竹笋之乡”、中国果菜产业发展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优质食用笋基地乡镇”。西牛镇竹笋已有规模企业十多间,在当地形成麻竹、麻竹笋、麻竹叶生产、销售的产业链。西牛麻竹笋的发展有利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英德市广大农民奔康致富创造了条件。西牛镇区现建成投产的笋产品加工厂有巨龙、震兴、旭祥、欣乐,年加工笋产品3万多吨。主要品牌有巨龙农副产品加工厂的“鸿大”和震兴农副产品加工厂的“巧口”商标产品。产品远销日本、香港、澳门、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保护范围

西牛麻竹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东省英德市《关于划定西牛麻竹笋产地范围的函》(英府函〔2007〕2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东省英德市内低丘陵坡地,范围在东经112°45′至113°55.1′,北纬23°50′至24°33′。

五. 重庆市 荣昌 荣昌麻竹笋

重庆荣昌是“中国麻竹笋之乡”,主打竹牌,该县发展适合在本地种植且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林业项目,通过以奖代补,引导农民种植麻竹。主打“竹”牌,从广东省英德市引进了10亩麻竹新品种试种。通过积极培育和科技攻关,2004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经济林协会名烟“中国麻竹笋之乡”。

近年来,重庆荣昌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机会,林业特色产业优势明显。多年来,荣昌县从2001年起通过退耕还林与农民致富相结合,荣昌县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笋竹产业建设,建成竹林面积30万亩,使其成为全县农村继生猪产业后的又一大主导产业。如今,10亩麻竹地变成了11万亩麻竹林,荣昌因此而获得了“中国麻竹笋之乡”的美名。

六. 广东省 东莞 虎门麻虾

另外呢当然要数海鲜了。我们东莞临江面海,水产特别丰富,海鲜也是我们这里饮食的一大特色了。东莞除了出名的膏蟹,还有重壳蟹、赖尿虾、石斑鱼等等。

清人《竹枝词》有云:“西风报道明虾美,还有膏黄蟹更淝”,此为“食家”之语。 麻虾,形似弯月,细长匀称,大者如食指,有透明感,呈褐色而名。这种虾只能生长于咸淡水交接的地方,一涨潮时浸在咸的海水里,退潮时就浸在淡的江水里,所以它的肉质特别有弹性,爽脆鲜甜,由于它的这种生活特性,渔民都是在江边沙基上起一个围子来养这种虾,所以叫做基围虾。虎门处江海交汇,咸淡水比重适度,浮游生物多,因此,所产比别地的壳薄、肉脆、鲜美,尤以南面为佳,这里海湾深阔,岸线长,近年来大面积引灌海潮养殖,销运港、澳,供不应求。凡来虎门者,莫不首选此菜。

麻虾食法简便、快捷、蒸、灼、焗、晒均佳。 蒸虾:往往与白蛤鱼、花鱼相掺,施以面豉蒸之,名曰"虎门三鲜",风味独特。 白灼虾:用沸水浇熟,用蒜泥、豉油、麻油掺和蘸食,原汗原味,最爱欢迎。 局虾:用熟盐之,近年创造为"盐插虾",即炒熟生盐,用竹签串之(此法应选用大虾)插入盐盅,焙熟,其鲜香非笔墨所能形容。 晒虾:称美虾,取生虾去壳,晒干,用油盐蒸熟,肉质韧,咀嚼奇香,秋风起时,乃送礼上乘佳品。

七. 北京市 顺义区 馓子麻花

馓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很受百姓欢迎,它的制作比较麻烦。

在事先将矾、碱、红糖、糖桂花放在盆内用温水溶化,再将面粉倒入和均匀,和好后挫长条盘起来饧一会儿,然后揪成40克一个的小剂。将麻仁用开水拌起来,将小剂粘上拌好的麻仁,挫成10厘米长的小条码在盘中,码3至4层再饧着。饧好后,拿起两小条用手挫成均匀的长绳条2根,对头折两个来回成8根,两头捏在一起,成两头尖、当中大的枣核形或扇形状,用油炸熟即成。炸时锅内花生油五成热,拿着馓子麻花的捏头处,将坯子下入油锅来回摆动使其定型,待坯子稍硬挺后,整个入油中炸,炸成棕黄色即成。

馓子麻花颜色棕黄,质地酥脆,香甜可口。

馓子麻花是用发酵面揉拧成麻花形,炸制而成,是遍及全国各地的小食品。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将麻花、馓子作为寒具的代表,寒食节禁火之日,多食此品。据《续晋阳秋》载:“桓灵宝好蓄书法名画,客至,常出而观。客食寒具,油污其画,后遂不设寒具。”据此典故可知寒具是油炸食品。唐韦巨源《食单》载:“巨胜奴—酥蜜寒具”。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曰:“寒具,冬春可留数月,及寒食禁烟用之,故名寒具。”到了清代,据御膳房食单载:“乾隆十九年()1785三月十六日总管马国用传,皇后用野意果桌一桌十五品。”其中就有“发面麻花”作点心。大约从清代起将是麻花、馓子分立,麻花较硬而粗,馓子细而散也。但都是油炸食品。著名的天津桂花发祥麻花,就是用发酵面加芝麻、青梅、糖姜、桃仁等果脯,经过搓拧,油炸而成。但也有称为“馓子麻花”者,如天津的王记剪子股麻花,就因条散而不乱,麻花肌不拧紧在一起而得名。

八. 台湾省 花莲 阿美麻糬

花莲另一项是改良自“杜仑”的粟米糬,或称阿美麻糬。真正的杜仑是不加任何馅料的,现今粟米糬则发展出红豆、绿豆、绿茶、蜂蜜等多种口味;除小米外,亦有用红糯米制作。( 花莲县)

九. 江西省 宜春 宜丰县 黄连麻糍

为宜丰、潭山、天宝、同安、花桥等地传统米馃,黄莲麻糍由当地黄莲糯米及黄莲树灰做原料。其米粒粗而短,粘性介于糯米和梗米之间。黄莲麻糍具有软而不粘、味香色好、煎煮皆宜、饱食不腻等特点。先将糯米碾白、洗净,浸一天一晚,滤干蒸熟,倒入竹盘内拌适量碱水,米饭成金黄色后,用甑蒸第二次,上大气后倒入石臼内,用竹(木)杆舂至不见米粒,表面光滑时,取出搓条,切成长8寸、宽1寸半、厚1寸左右的长条,或填入有花纹的模具内压成圆形饼状,冷却后漂入碱水内。吃时切成片,放如鲜汤内煮熟,加大蒜、辣椒、酱油、味精等调料,或水煮、油炒后,拌白糖或加食盐皆可。

十. 江苏省 南通市 海安 李堡麻虾酱

李堡麻虾酱是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李堡镇的。海安李堡麻虾酱是火锅、饭食、面食和大饼的最佳佐料。麻虾酱类型:原味型、淡辣型、麻辣型、咸辣型。

麻虾是世界最小的虾种,是永远长不大的淡水小虾,体重0.007克,体长0.9厘米,味道极其鲜美,堪称江海一绝。海安麻虾历史悠久,其独特的鲜味,清纯的口感使得麻虾美食代代相传,堪称江海一绝,天下第一鲜。麻虾含有丰富的钙质,动物蛋白和氨基酸,少有其他虾种含量过高而现代人饮食营养已超标的胆固醇,从而越来越受到健康饮食推崇者的偏爱。

麻虾制成麻虾酱,用于调味,夹馍,清蒸等,其味道之鲜美有"好菜一桌,不抵麻虾一唰"的美誉。

海安麻虾酱是地地道道的野生天然绿色食品,是火锅、面食、凉拌、烹饪最佳佐料。本品存放一段时间后,有白斑出现,是酪氨酸析出,请放心食用。李堡麻虾酱已经名闻全国,走向世界。来自国家质检总局的专家对海安麻虾酱的生产工艺、生产环境、配方、品质、特征以及主要原料麻虾的生长环境进行了综合审核考察,认为“海安麻虾酱”符合原产地标记注册的要求。

食用方法:可直接食用或拌面吃,也可放入菜中当调料,味道极其鲜美!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