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张掖特产哪里买 张掖土特产批发市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张掖特产哪里买 张掖土特产批发市场更新时间:2022-06-03 09:49:13

一. 甘肃省 张掖 民乐 民乐紫皮大蒜

大蒜是民乐的之一,栽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故有“大蒜之乡“的美称。民乐紫皮大蒜以个大、瓣肥、汁多、味辣、易剥皮而出名。旧时,因地处偏僻,贸易不畅,仅在洪水城郊种植,且种植数量不多,产品多为自食或馈赠亲友。清、民国时期,大蒜产量有所增加,年总产量数十万市斤,除自食外,部分产品还销往邻县。

民乐紫皮大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甘肃省民乐县南丰乡、永固镇、洪水镇、-乡、三堡镇、六坝镇、顺化乡、丰乐乡、新天镇、南古镇等1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二. 甘肃省 张掖 高台县 东湾蔬菜

甘肃省高台县巷道乡东湾村位于靖远县城东北部,东与平川区宝积乡、共和乡接壤,南连乌兰镇,西临黄河与糜滩、三滩隔河相望,北靠平川区水泉乡。

2001年,巷道乡组织菜农赴外地参观学习蔬菜种植,总结出了高垄种植、控制灌水、严格育苗移栽的种植经验,引进种植陇椒2号、甘椒2号、金椒8号等5个品种。菜农们为了让温室有更高的收入,充分利用不同作物品种生长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将传统的一茬种植模式改变为间作套种。使作物高矮成层,相间成行,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同时,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的增产作用,调整田间结构,变单作顶部平面用光为分层、分时交替用光,可使亩均纯收入在6500元左右,让菜农尝到了蔬菜间作套种的甜头,种植面积达到了1800多亩。

2011年,甘肃省高台县巷道乡东湾村(蔬菜)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三. 甘肃省 张掖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牛肉小饭

小饭是地方早餐食品.将面团褂成一铜钱厚的面片,切成小方块,下入牛肉原汤,调胡椒等佐料,再加入牛肉丁、粉皮、豆腐、煮熟的红豆等即成
( 张掖)

四.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山丹羊肉

山丹羊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山丹羊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获得国家商标局受理批文,并予以公告,它标志着“山丹羊肉”以其独特的品质、人文特征及自然因素获得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保护。这是山丹县首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山丹县是全省的养羊大县,群众历来就有养羊的习惯,近年来,该县以实现全省畜牧大县向全省畜牧强县转变为目标,着力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科技服务三个体系,实施养殖规模化、畜禽良种品牌化、生产标准化、饲草优质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六化”工程,大力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全县各类畜禽饲养量达到266.5万头(匹、只),其中,羊饲养量达到132万只,畜牧业产值达到3.65亿元,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1870元。

“山丹羊肉”是河西走廊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传统特色产品,无腥膻异味、肉质鲜美、口味独特,深受县内外广大客商的赞誉。目前,已注册了“高原龙”和“焉支山”2个羊肉商标,并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ISO2000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取得了自主进出口经营权。“山丹羊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标志着山丹县以养羊为主的畜牧产业发展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对保证山丹羊肉的质量和特色,促进山丹羊肉产业化开发利用,打造具有山丹地域特征的羊肉品牌必将产生重要促动力。

五. 甘肃省 张掖 甘州区 大馍馍

   制作方法与蒸馒头相同,只是多加抢面,炮得比蒸馒头的面要硬得多,入宠时,将面团做成比一般蒸馍大的馒头,把用面或杏仁、瓜子做的桃、花、叶。鸟之类的饰物按在上边,涂以食用颜色,蒸熟出宠便成,是长辈亲属死后的供品。 

六. 甘肃省 张掖 甘州区 甘州搓鱼子

甘州搓鱼子是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的特色小吃。搓鱼子是当地人的叫法,是搓鱼面的俗称,搓鱼子的原料主要是面粉,有小麦面、青稞面、荞麦面等,可以分别来和面搓,也可以将两三种面粉混合在一起,搓出各种风味的面鱼。

甘州饮食以面食为主,内容非常丰富——拉条子、揪片子、炮仗子、鸡肠子、搓鱼子、毛耳子、香头子、面蛋子、油饼子、烧壳子、喜馍馍、酿皮子、小饭、臊面、糊博、……少说也有几十种吧。

在这成员众多的面食大家族中,搓鱼子便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一员,它不但极富个性特色,而且兼具其他面食的优点,因此深得人们的喜爱。

搓鱼子的原料主要是面粉,有小麦面、青稞面、荞麦面等,可以分别来和面搓,也可以将两三种面粉混合在一起,搓出各种风味的面鱼。搓鱼子的做工比较简单,用盐水将面粉和成软硬适宜的面团,将面团用擀面杖擀成约半厘米厚的面张子,再将面张子切成四棱面条,用手在面板上将面条子分段搓成约一寸长、两头尖的面鱼,用水煮熟即可食用——搓鱼子大概因此而得名。搓鱼子的劲道、滑溜,也许都是搓出来的。

搓鱼子确实好吃。既可以充饥,又可以解馋,还经得起品味。只要喜欢面食的人,没有不喜欢搓鱼子的。搓鱼子既属大众食品,又能登大雅之堂,即使在招待贵宾的酒席上,上一小碗搓鱼子,也是锦上添花,绝没有谁会觉得不妥。

搓鱼子的吃法很多,可以汤吃,也可以干食。汤吃时就跟面条差不多,在开水中下入搓鱼子煮熟,调入家常用调料和韭菜、白菜、香菜等绿菜即可食用。干食时,将搓鱼子煮熟,将水控干,拌入绿菜,调上香醋、油辣子、芥末、蒜泥、葱韭等佐料即可食用。如果拌以乡下特有的油菜、黄花子、曲曲菜等家常菜,食之,味道更佳,只要是吃了的客人,无不赞美一番。

甘州城里的搓鱼子店很多,遍布于大街小巷,只要想吃,走不了几步就能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搓鱼子。有几家店铺生意火爆,顾客盈门,大多都是回头客。

七. 甘肃省 张掖 临泽 临泽沙河梨

城关镇:所产沙河梨出名。

沙河乡:以沙河梨、小枣出名,素有“河西瓜果之乡”称号。

八. 甘肃省 张掖 张掖葡萄

张掖位于北纬38度的河西走廊“蜂腰”地带,南依祁连山,北靠巴丹吉林沙漠,西汉时设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而得名,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0万亩、森林面积696.2万亩、湿地面积315.6万亩、荒漠沙化土地1700多万亩。全市辖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一区五县,128万人,有38个民族,其中裕固族是全国唯一集中居住在张掖的一个少数民族。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的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孕育了张掖这块戈壁沙漠中的绿洲。张掖区域位置独特、自然禀赋优越、资源物产丰富、文化积淀深厚,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金张掖”之美誉,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绿色生态示范城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绿色生态城市”。独具特色的冷凉气候资源和北纬38度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使张掖获取了“中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和“中国设施延后葡萄第一市”殊荣。张掖市葡萄种植历史悠久。据《甘州府志》记载,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葡萄首先在河西走廊种植和传播,随后发展到全国各地。公元609年,隋炀帝在张掖举办了“万国博览会”,张掖当地出产的葡萄美酒成为万众瞩目的稀世珍品。盛唐时期,张掖葡萄种植日益兴起。此后1300多年,葡萄种植在张掖大地兴衰交替,绵延不绝。张掖葡萄种植的历史实践表明,张掖适于种植葡萄的范围较广。经组织专家论证确定,我市适宜葡萄种植的最佳区域范围是:东经98°92′-100°86′,北纬38°60′-39°60′,东至甘州区与山丹县交界、西至肃南明花乡与酒泉金塔县交界、南至甘州区大满镇与花寨乡交界处、北至高台县罗城乡慕少梁,包括甘州区梁家墩、新墩、党寨、长安、碱滩、上秦、甘浚、明永、三闸、乌江、沙井、靖安、大满、小满等18个乡镇,临泽县沙河、板桥、新华、平川、蓼泉、倪家营和鸭暖7个乡镇,高台县南华、骆驼城、巷道、宣化、合黎、黑泉、罗城等8个乡镇,山丹县陈户、位奇、李桥、霍城等8个乡镇,民乐县三堡、-、顺化、南古和北滩等9个乡镇及肃南县白银、榆木桩乡等56个乡镇海拔在1300—2400米大片土地。这些地方,土壤大多以沙质土为主,土壤结构疏松,矿物质含量丰富,有利于葡萄根系生长、浆果着色和成熟;营养生长期日平均气温在15.2℃—18.2℃,日照时数在8.9小时—10.2小时,昼夜温差大(12.6℃~14.5℃),大于10℃的年活动积温在2200℃~3550℃之间,利于糖分积累和风味保持;干燥清洁的空气、纯洁甘甜的祁连山冰雪融水、仅次于西藏拉萨的太阳辐射强度、加之稀少的降水,为生产有机、绿色优质葡萄提供了优越的气候自然资源基础和条件。至目前,张掖市所辖的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5县1区,根据所在区域自然条件、气候特点和海拔梯度,种植不同品种的各类优质葡萄面积达5.08万亩.(其中:设施葡萄1.05万亩;酿酒葡萄2.34万亩;露地鲜食葡萄1.69万亩,带动种植农户38000多户),产量达6.918万吨,产值达4亿元。近年来,我市立足于“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区域战略定位,突出“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三项重点,以建设“生态文明大市、现代农业大市、通道经济特色市、民族团结进步市”为目标,用新理念、新举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取得初步成效。特别是在探索发展以节水、高效、安全为特征的绿洲现代农业上,我们立足实际,找准优势,突出特色,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发展设施葡萄产业,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为背景持续快速发展设施葡萄的路子我市于1995年开始引种红提葡萄,2000年开展设施延后栽培试验并获得成功,2005年进行规模推广。200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设施葡萄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做出加快设施葡萄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把发展设施葡萄产业纳入全市“十大工程”之一的“现代农业示范工程”,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造地、新技术、高效益”的发展思路,围绕沿山冷凉带、荒漠边缘带和城镇郊区圈“两带一圈”,科学规划布局,制定优惠政策,规范标准生产,推广配套技术,带动规模扩展,加速“三品”(无公害、绿色、有机)开发,培育名优品牌,全市设施葡萄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经邀请全国葡萄界知名专家及部分果品营销商,实地考察我市设施葡萄延后栽培基地,专家一致认为:张掖市气候冷凉,阳光充沛,昼夜温差大,是设施葡萄延后栽培的最佳区域,张掖市在设施葡萄延后栽培中,技术成熟、配套,且能生产出元旦至春节成熟上市的高档有机葡萄,市场潜力大,利用不同的海报梯度,可实现鲜食葡萄的周年供应。2008年至今,连续多年,张掖市委、市政府制定各类扶持办法,出台多项优惠扶持政策,各县区也先继配套出台适合了适合本县区实施葡萄产业发展的政策、办法,全力扶持设施葡萄产业发展,在全市海拔1300—2400米的大片土地,大面积连片推广,种植以金张掖红提为主栽品种的设施延后优质红提葡萄。发展设施葡萄栽培技术成熟,农民增收效益明显,实现了当年定植,第二年挂果,第三年丰产的目标,亩均收入达1.8万元左右,单方水产值可达100元以上。经过短短3年,发展设施葡萄1.05万亩,设施延后金张掖红提葡萄种植农户户均年纯收入达1万多元,已逐渐成为我市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根据我市葡萄发展现状,特别是设施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我市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科学论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规划到“十二五”末全市设施葡萄种植面积将达到2万亩,到2020年,争取达到5万亩左右。

三.地域范围

张掖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地处东经97°12′—102°20′,北纬37°28′—39°57′,东靠武威、金昌,西至嘉玉关、酒泉,南与青海省接壤,北和内蒙古毗邻,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辖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一区五县,有耕地380万亩,人口128万,是甘肃西部农业生产的精华地带,更是全国重要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张掖葡萄是张掖市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张掖葡萄”生产地域范围处于东经97°12′—102o20′,北纬37o28′—39o57′之间,按行政区划确定,具体包括:甘州区梁家墩镇、新墩镇、党寨镇、长安乡、碱滩镇、上秦镇、甘浚镇、明永乡、三闸镇、乌江镇、沙井镇、靖安乡、大满镇、小满镇、龙渠乡、安阳乡、花寨乡、东大山林场、西城驿林场等19个乡镇、林场,临泽县沙河镇、板桥镇、新华镇、平川镇、蓼泉镇、倪家营乡和鸭暖乡等7个乡镇,高台县南华镇、骆驼城乡、巷道乡、宣化镇、合黎乡、黑泉乡、罗城乡、新坝乡等8个乡镇,山丹县清泉镇、陈户乡、位奇镇、李桥乡、霍城镇、大-乡、东乐乡、机械林场、山丹农场、山丹马场等10个乡镇、农林场,民乐县洪水镇、新天镇、六坝镇、永固镇、三堡镇、-乡、顺化乡、丰乐乡、南古镇、开发区、东滩苗圃等11个乡镇、开发区、苗圃,肃南县红湾寺镇、白银乡、康乐乡等3个乡镇,共计58个乡镇、林(农)场、苗圃,海拔在1350—2450米之间。基地总面积达到3500公顷,年产张掖葡萄5.25万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张掖葡萄”果实色泽艳丽,呈鲜红色或紫红色;果穗松紧适度,平均纵径26厘米,横径18厘米,穗重750-1000g,果粒近圆形、大小均匀,无干缩果、无小青粒,果梗、果蒂鲜绿,平均单果重12g,最大单果重18g,固形物含量15g/100g以上,总糖13g/100g以上,适口性好,富含对人体有益的钙、铁等矿物元素。张掖葡萄感官要求等级划分标准见表(表略)2.采摘的葡萄按感官要求分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等级,由果穗、果粒、色泽、成熟度、采摘期、破碎率与日烧率、病虫果七个指标确定。以果穗为第一判断标准。3.内在品质特性:葡萄理化标准见表2。(表略)(3)卫生要求:葡萄卫生要求等级划分标准见表3和表4。(表略)

九. 甘肃省 张掖 甘州区 鸡肉垫卷子

将薄面皮抹油撒葱花成卷,切段入嫩鸡肉汤蒸煮,汤煮尽出锅即可食
( 张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