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安庆特产去哪里买 外地买不到的安庆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安庆特产去哪里买 外地买不到的安庆特产更新时间:2022-06-04 19:12:28

一. 安徽省 安庆 宜秀 干贝萝卜

原料:干贝…12克,绍酒…15克,白萝卜…500克,湿淀粉…10克,火腿…10克,鸡汤…300克,冰糖…1.5克,小葱末…5克

制作过程:

1.将干贝洗去浮灰,置碗内,加入绍酒和水50克,上笼蒸烂取出搓散,汤滤去沉渣留用。选生瘦火腿,切成2厘米宽、5厘米长的片。小片圆萝卜剥皮,削成圆柱打成齿轮形花,再切成0.5厘米厚齿轮形的片。

2.炒锅放在旺火上,放入熟猪油,烧至四成热时,下萝卜片,炸至发软捞出沥油。

3.取碗1只,碗底中间放干贝,旁边围火腿,再将萝卜片排放汤碗中,加入鸡汤和蒸干贝的汤以及冰糖、精盐上笼用旺火蒸约45分钟取出,先将原汁滗入锅中,另取一汤盘在碗上翻身扣在盘中,锅中原汁加湿淀娄调稀勾芡,淋入熟猪油10克,撒上葱末,芡浇在上面即可。

注意:

1.蒸干贝时间要保证1.5小时以上。对质地较硬的干贝可先用冷水浸泡3至4小时。

2.萝卜要选鲜嫩整齐的,去皮后将萝卜削成直径2厘米粗的圆合格证柱。炸萝卜时注意不要时间过长。

特点:1、干贝是扇贝、日月贝、江浮贝的闭壳肌干制而成的,具有特殊的鲜味。萝卜含有维生素C,还有一定量的无机盐。干贝与萝卜同炖,互补鲜味。 2、此菜为徽州传统炖菜,其特点是清淡、干鲜、爽口、助消化,在酒席中有醒酒功效。

二. 安徽省 安庆 潜山 安庆舒席

潜山县(古称舒州)竹席是传统产品,天柱山南麓的男女老幼皆精编技。明代已闻名江淮,晚清已远销南洋。如今品种更多,工艺更精。从床席、枕席发展到挂屏、壁席、榻榻米,且有大量出口
舒席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粗席用斑竹、毛竹编制;细席只可用水竹编制。经剖、牵、刮、煮、编、收等6-8道工序,柔软细巧,折卷不损。李贺有诗赞簟(席):"稍知竹簟寒","织可承香汉"。白居易也有诗赞:"日高犹掩水窗眼,枕簟清凉八月天"。 潜山县(古称舒州)竹席是传统产品,天柱山南麓的男女老幼皆精编技。明代已闻名江淮,晚清已远销南洋。如今品种更多,工艺更精。从床席、枕席发展到挂屏、壁席、榻榻米,且有大量出口。 舒席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粗席用斑竹、毛竹编制;细席只可用水竹编制。经剖、牵、刮、煮、编、收等6-8道工序,柔软细巧,折卷不损。李贺有诗赞簟(席):"稍知竹簟寒","织可承香汉"。白居易也有诗赞:"日高犹掩水窗眼,枕簟清凉八月天"。( 安庆)

三. 安徽省 安庆 潜山 潜山鲜笋

鲜笋:中国是食笋最早的国家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竹笋主要产于中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拥有相当丰富的营养价值,其特有的粗纤维、丰富的微量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无污染的生长环境等已使其被认为是最佳的绿色食品,目前,在日本、加拿大、韩国等地,已被不少人认为是餐餐必备,天天必食的蔬菜之一。

四. 安徽省 安庆 宿松 宿松蕨菜

蕨菜一般株高达一米,根状长而横走,有黑褐色绒毛。早春新生叶拳卷,呈三叉壮。柄叶鲜嫩,上披白色绒毛,此时为采集期。叶柄长30—100cm,叶片呈三角形,长60——150cm,宽30—60cm,2—3次羽状分裂,下部羽片对生,褐色孢子囊群连续着生于叶片边缘,有双重囊群盖。

五. 安徽省 安庆 怀宁 巴比馒头

口味独特

皮薄——外皮轻薄、入口即化。

馅大——馅肉丰满、细而不腻。

汤浓——纯正浑厚、孜孜入味。

品种丰富

目前,已经有10余种口味的馒头供顾客选择。

同时,我们并将不定期推出新口味的品种。

文化特色

传承中华饮食文化,结合现代科学工艺,我们已经创造出独特的巴比馒头。

“轻轻提、慢慢移”

蒸笼内馒头蒸熟后,需要轻轻提起笼屉,并慢慢移动至一旁,使热气均匀散发,底气透出,口味可保持最佳;

“先开窗、後喝汤”

首先将馒头打开窗户,即咬开一角,然后轻轻吸允汤汁,待汤汁喝至大半,方开始细细咀嚼品味;

“樱桃口、爬犁走”

在食用之时,需要像樱桃小口一样小口小口地咬下,像爬犁耕地一样慢慢地咀嚼,方可品得其中美味。

六. 安徽省 安庆 大观 安庆炒米

安庆炒米是安徽省安庆市的特色小吃。盛一碗滚烫飘香的鸡汤,撒一把炒米。不待炒米泡化,用汤勺舀起,慢慢品尝。这道鸡汤泡炒米,简单,质朴,却蕴藏着道不尽的家乡味道,让无数身在外地的安庆人为之魂牵梦绕。

炒米,是安徽安庆市特有的汉族小吃,属于安徽菜。0鸡汤泡炒米,是安庆的招牌菜。来了安庆不吃一顿0鸡汤泡炒米,确是一大损失。鸡汤泡炒米,本来是用来打尖的,现在却成了安庆的一道美食。盛一碗飘香的鸡汤,撒一把炒米,不待泡化,舀起,品尝。简单,质朴,道不尽的家乡味道。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在古代,炒米就是“冬米”。

关于“冬米”的词义,地方志解释说,这是因为爆米花只在冬季春节前后才制作。这个说法肯定是错误的:(1)旧时老百姓生活困难,平常也就粗茶淡饭,春节时炸点冬米,用以制作山粉圆子、切糖、欢团,小孩子当然也可以干吃。这说明,爆米花的确多在春节时制作,但其它时节遇到丧事、喜事,也可以制作,跟冬天并无必然联系;(2)仔细品味安庆方言,准确的叫法并不是“冬米”,而是叫“跺米”,这就跟冬天更没有关系了。

有些字典将“冬米”解释为糯米,又叫江米。虽然“糯”“江”古音与“冬”相近,但安庆方言所说的“冬米”明显不是糯米,它特指经过膨胀的爆米花,这是没有疑义的。旧时北方不产糯米,可能也不怎么制作爆米花,往往将南方人所说的“冬米糖”理解为糯米糖,这是不正确的。赣语地区将爆米花称为“冻米”,它与“冬米”“跺米”一样,不同的注音而已。

其实,安庆方言里的“冬米”“跺米”是注音字,本字就是“爆米”,也就是今天的炒米。爆,上古音读若跺。古代没有炸爆米花的大肚铁罐,更没有“嘭”的一声巨响,所谓“爆米”只不过是将糯米坯子在铁锅中加热炒熟,膨胀而成“爆米”。由于炒米膨胀程度小,并不0为“花”,所以方言只称“跺米”“冬米”,从来不称“冬米花”。后来随着爆米机推广,人们将爆米花称为冬米,原来的冬米(爆米)便改称为炒米。

过去艰难岁月,炒米是出远门时的干粮。路上实在饿了,抓一把就着水干吃。歇脚的时候如果有条件,也可以用开水冲泡着吃。农忙的时候,炒米可以带到田间地头打尖。

那个年代,泡炒米有两种方法:一是糖水鸡蛋泡炒米,俗称糖鸡蛋;二是油煎鸡蛋泡炒米,俗称咸鸡蛋。过去的人家难得杀鸡,而杀鸡的时候通常是下面条,鸡汤泡炒米实在不多见。

平常居家,如果来了贵客又不能留下来吃饭,通常需要烧茶。并不是泡茶,而是糖水鸡蛋泡炒米,做起来快速简单。鸡蛋一般是3个,客人不能全吃完,至少要留下1个给旁边流口水的小孩。

过年的时候,炒米常用来制作切糖,给小孩子当搭嘴食。在切糖众多花色品种中,有一种称为欢团。它跟切糖的原料完全相同,只是被捏成了团状。欢,本字是伙、合,也就是将糖浆、炒米、冬米、花生、芝麻这些东西伙在一起、合在一起。

在漫长的时期内,炒米不管怎么吃,它都是饭而不是菜。后来生活条件好了,鸡汤泡炒米逐渐流行起来,成为一道菜。在大多数上看来,它比糖鸡蛋、咸鸡蛋味道都要好些。今天,在安庆很多饭店里,都有鸡汤泡炒米这道菜。甚至,平常人家的炒米也是买来的,而不是自己亲手制作的。

炒米的制作程序是:将糯米淘净浸泡,添加适当的大米,否则太粘→用饭罾将糯米蒸熟(不能煮熟)→摊开晒干,变成糯米坯子→在铁锅中加热炒熟,膨胀而成炒米。

炒米的制作工艺,说起来也不难。选用上等糯米,先用开水浸泡,待其谷子(米粒核心部位)发软,能掐动,便用竹箩或簸箕捞起来,用大量冷水冲,洗清米粒外围,防止互相粘连。等水分沥干,便可下锅炒作。关键在于两点:其一,开水浸泡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时间长了,把米粒全部泡化了,成了一个粑,只好磨成糯米淀粉了;时间短了,米谷子未软,炒出来吃不动。其二,锅下的火力要恰到好处,火大了,把米炒焦了,吃起来有煳味;火小了,炒出来发僵吃不动。炒作最好用大铁锅,以竹子枝丫扎成扫帚形状,便于米粒翻动。锅里放入菜油,油热后下米,在大火的威力下,众多米粒在锅中竞相跳动、蹦高,宛如一场精彩的比赛,令人目不暇接且油香扑鼻。为了保证“比赛”秩序,每次下锅米量大约在二至三两(常用寿碗半碗),视锅的大小而定。

近些年,人们生活富裕,炒米已成为日常小吃。在古城安庆,到处可见小摊贩卖炒米,而且出现了“炸米”,即米不炒改用油炸熟。炸米操作简单,价格又贵几毛钱,故商家乐此不疲。

七. 安徽省 安庆 大观 神行精髓素

“神行精髓素”是以纯天然动植物及名贵中药材等为原料,通过高科技生物激活技术提炼而成的多功能活性元素,是有效补充人体生命必需的新生命能量,合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有机活性物质,活性离子钙、磷蛋白、胶元蛋白、氨基酸、氨基多糖、铁、锌、 镁等微量元素及VBl、 VB2、 VB6、 VBl2、VC、YD2、VD3、VE等维生素, 具有健脾、益肾、补精、填髓、壮骨等功能,著称为补身“黄金”。( 安庆)

八. 安徽省 安庆 潜山 潜山茶树菇

茶树菇:又名茶新菇,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份,保健食疗于一身的纯天然无公害保健食用菌。其味美,柄脆,香浓纯正,为宾馆,家庭宴席高级保健食品。

据中国食用菌专家卵晓岚教授《中国食用菌百科大全》中指出:该菇据实验,此菌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氐腹水癌的抑制率高达60%---90%,茶树菇含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特别是人体不能合成的蛋氨酸、稣氨酸等8种氨基酸特别高。还有10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和抗癌多糖。其药用营养价值远远高于其它食用菌。对降低胆固醇、利尿、小儿低热、尿床、健脾胃有独特疗效;对美容、养颜、保健、防癌、抗癌、中老年防衰老有较理想的辅助治疗功能。因此,被誉为“中华神菇”。

九. 安徽省 安庆 岳西 锅粑汤

锅粑汤

“锅粑汤,味真香,人人都好它!”土生土长的岳西大山人习惯做锅粑汤,更爱吃锅粑汤;凡是吃过锅粑汤的外地人,一讲到锅粑汤,就啧啧称道,连连夸赞。

锅粑汤做法很简单。就是煮饭时把水有意留得多一点,待饭开时,将米汤逼起;等饭焖好后,再把饭盛起。然后把米汤倒在锅里,将不糊不焦的锅粑铲松动,用柴火再烧,待汤沸腾、锅粑软化后,就成了锅粑汤。如果吃的人多,就将锅粑留得厚一些,烙成金黄色,其味更好,虽没有叹为观止的工艺,但这种以土为洋、以奇反正、以丑变美的做法,却独领-。闻之香喷喷,食之脆咯咯,非常适口,男女老少皆宜,且营养丰富易化,所以人们最喜吃,也最能吃,吃起来,总觉得碗小,咂声一片,汗漓满面,香美绝妙。特别是新米煮饭的米汤,稠稠的,做成的锅粑汤更可口,味更佳,就是吃饱了饭,也能喝下一二碗。它绝对比宴席上“平地一声雷”这道菜好吃。“平地一声雷”虽有香头佐料,但味道却比不上原汁原味的锅粑汤,宛若用红烧肉的油炒肉,其味就纯真一样。

吃锅粑汤时,再配些腌咸菜就更上一乘。而腌咸菜又是岳西农村最拿手的。黄灿灿的豇豆、泡菜,红艳艳的辣椒、羊胡姜,白亮亮的葱头蒜瓣。脆蹦蹦的萝卜、地藕,令人见了口水直咽,真是美味配佳肴,美不胜收。不同年龄的人吃起锅粑汤来,都能分享到共同的快乐,孩子能吃出天真和顽皮;俊俏的姑娘能吃出妩媚和娇嗔;鲁莽的小伙子能吃出自己的豪放与爽快;迟暮的老年人,吃锅粑汤,让自己的行动证实着老当益壮。

随着成城市、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电饭煲、高压锅取代了铁锅,电器、液化气替代了柴火,因而锅粑汤在城市里很少见了。加之,吃腻了油水太重的饭菜,因此城里的同志到乡镇或农村,在吃饭时,首先就要对厨房或主人说:“搞些锅粑汤来。”如果呼之则来,那就做好让肚子空出位置的准备,开始就少吃饭,否则,准会后悔。如果到岳西乡下,没吃上锅粑汤,那就犹如进北京不尝烤鸭一样,将使人感到非常遗憾。

锅粑汤何时成为习惯,无法考证。大凡一件事物的兴起、普及,都有内在的原因。岳西的大山人,粮食历来不能自给,就是科学种田、粮食增产的今天,也仍要从外地运进。因而这种锅粑汤旨在为节约粮食而采取的措施;同时,山上有取之不尽、烧之不竭的燃料。烧些锅粑汤,无非是增加一点柴火而已。谁知后来锅粑汤竟成了人们舍不得、丢不掉的美味佳肴。

十. 安徽省 安庆 宿松 宿松香芽

宿松香芽茶叶是宿松县柳坪乡党委、政府通过品牌整合,以邱山、龙河两村为主产茶区,成立龙河、四季青茶叶专业合作社,引进了两个茶叶加工企业,建立了四个小型茶叶加工厂。统一制作工艺、统一加工模式、统一规格包装、统一品牌销售,按照“优势互补、股份合作、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原则,重点打造的品牌。真正做到种好茶、做好茶、出好茶。

松柳河牌“宿松香芽”茶叶由宿松县龙河茶业有限公司制作,该品牌茶叶已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先后荣获2005年中国·安庆茶博会金奖、第六届“中茶杯”银奖。“国礼徽茶杯”中国(安徽)第七届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名茶评比中,荣获“安徽十大品牌名茶”称号。宿松县龙河茶业有限公司公司位于我县柳坪乡龙河村境内,海拔在400米至800米之间,宿松县最高山峰——罗汉尖就坐落于该村,这里空气清新,云雾缭绕,种茶历史悠久。该公司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现有高山优质无公害茶园4000多亩,茶树良种繁育基地100多亩,年生产优质茶叶30.5吨,年销售额1000多万元。拥有3000多平方米生产加工车间和250立方米的茶叶保鲜库,一条自动化茶叶加工生产线,日加工茶叶鲜叶1500公斤。

长溪山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宿松香芽是在中国供销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知名茶叶专家和宿松县种植业局茶叶农艺师精心指导下制作的优质绿茶,在2005年中国安庆茶叶博览交易会名优茶叶评比中荣获金奖。该茶叶产于大别山南麓海拔1000米以上的柳坪乡境内罗汉尖腹地,系清明节前后选采一芽或一芽一叶的鲜叶精制而成,该产品外形细秀紧直、匀整,色泽翠绿显毫,内质清香幽长,滋味鲜爽回甘,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是居家享饮和馈赠亲友之佳品。

“宿松香芽”茶加工工艺

1形质特征

产品外形匀齐、翠嫩略显毫,呈象牙状。汤色翠绿明亮、滋味醇厚甘甜,回味鲜爽。香气清高持久,有冷后香,叶底翠嫩匀称似兰花成朵开展。

宿松香芽分三个等级,特级香芽以芽茶为主,一级香芽以一芽一叶为主要,二级香芽以一芽二叶为主要。

2鲜叶采摘

鲜叶的采摘对鲜叶的加工制作、干茶外形的形成及开汤后的叶底美感都非常重要,也是形成高档名优茶的关键一步,加工工艺再好,如果鲜叶没采摘好,则各方面大打折扣。

鲜叶采摘一般在清明前后3-5天开采,一直到谷雨前结束,以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二叶初展为主。宿松香芽茶采摘要求细嫩,标准一致,对鲜叶质要求很高,决定了其采摘方法主要还是传统的手工采摘,即使采工费用成本高,也不用机械采茶。手工采茶采摘要求提手采,分朵采,切忌一把捋,尽量避免采摘过程中对鲜叶质量的破坏。茶叶采下以后,要进行拣茶,除去病、伤芽叶、老叶、紫芽、百合、乌蒂等不合格之芽叶。

3鲜叶摊放

采下来的鲜叶及时送进厂内进行摊放,使水分轻度散发,显露清香,便于杀青炒制。鲜叶摊放要匀摊薄摊厚度3-5cm,摊放时间4-5h,边摊放边拣剔杂物,摊放场地要求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摊放器要求卫生清洁,雨水叶、露水叶摊凉时间略长些,晴天叶摊凉时间略短些。适度摊放对鲜叶的加工和形成茶叶优良品质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4炒制技术

4.1杀青

主要目的是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氧化,散发青气、发展茶香,改变叶子的内含成分的化学性质,促进绿茶品质的形成,也便于揉捻成条。

鲜叶杀青选择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6CST-40型滚筒电热杀青机(台时产量25-30kg/h)。杀青温度可设定温度在330-350℃。杀青时间一般在3min左右。根据投叶量的多少和速度,结合滚筒的速度来调整滚筒的倾斜度从而调整鲜叶的杀青速度,按照“高温快速,杀匀杀透”的要求进行杀青,而达到手握成团,松手即散,叶色暗绿,茶香显露的杀青效果,为香高色绿的品质特征打下良好的基础。杀青叶需快速薄摊、冷却。

4.2揉捻

揉捻也是有利于形成茶汤内质和滋味醇浓的重要工序之一。根据杀青叶量的多少选配合适的揉捻机械,一般是6CR-40(55)型揉捻机(铜)。投叶量(杀青叶)20-30kg。根据鲜叶的嫩度而定揉捻的轻重和时间,一般特级或一级杀青叶经冷却后,轻揉1-2min即可;二级杀青叶揉捻根据轻-重-轻的原则适当增加揉捻时间3-5min,使揉捻成条,茶汁溢出为止,保持芽叶完整,茶汁不可溢出过重。揉捻以冷揉为主,揉捻后及时解块,发挥茶香。

4.3造形

宿松香芽的造形是选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6CR-60/11振动理条机(电钢)进行做形,台时产量25-30kg/h。造形的温度,掌握先高后低的原则,造形前期是以失水理条为主,温度一般控制在280-300℃。中间下机冷却摊凉30分钟左右,再上振动理条机以做形为主,失水干燥为辅,温度一般设定在180-200℃,造形基本定型后,经冷却后再上烘干机。

4.4干燥

茶叶干燥,是固定形状,增进色泽,形成香气的重要工序。分初烘和复烘,一般用手拉百叶烘干机或6CHB-3(6)茶叶烘干机(根据生产量合理选配)。初烘温度控制在100-120℃,烘干至7-8成干,有束手感即可。下机摊凉,大约30分钟后将茶叶并堆3-5cm厚,摊5-6小时,再进行复烘,复烘温度控制在80-100℃,烘至足干,茶叶含水量达6%即为适度。长时间并堆、厚摊对形成独特宿松香芽颜色翠绿、香气清高、滋味醇厚鲜爽,有极大促进作用。茶叶烘干之后,在入库前进行捡剔,除去0、茶梗、单叶、碎末、夹杂物等包装进库。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