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通化参茸特产 通化十大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通化参茸特产 通化十大特产排行榜更新时间:2022-06-08 21:55:02

一. 吉林省 通化 通化县 通化山葡萄酒

通化山葡萄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吉林通化地处长白山西麓,这里不仅有着旖旎的风光,更是山葡萄的天堂。就是这里,酿造出了纯美甘甜的山葡萄酒,被誉为中国型葡萄酒。

山葡萄在通化地区的成熟期一般在9月10~25日。正常天气情况下,应在早晨露水干后、午间高温来临前或午后凉爽时采摘,不能在高温高湿(雨天、雾天)的条件下采摘。采摘时要用果剪自穗梗的基部剪下,轻拿轻放,不伤果实,对青、腐、烂果,要随采随剔除,青红粒不超过3%。包装物要卫生干净、无异物,运输时不能压挤破损果实。山葡萄采摘后24小时内破碎入罐。作为地理标志产品,通化山葡萄酒还必须经橡木桶陈酿,新鲜型山葡萄酒橡木桶陈酿时间6~24个月,陈酿型山葡萄酒橡木桶陈酿时间24个月以上。

通化葡萄酒曾是整整一代人的回忆。可就是这个中国最抢眼的葡萄酒品牌,在中国葡萄酒蒸蒸日上之际,却出现业绩低谷,逐渐淡出消费者视线。

二.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参茸龙虱酒

参茸龙虱酒选用天然生长的优质龙虱、桂花蝉(滋肾补品),冬虫草、海龙、海马、花旗参、鹿茸等名贵原材料,用传统工艺和科学方法精心酿制而成,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酒体气味芬芳,醇和爽口。具有滋阴、补肾、活血、调节机体免疫力等功效,常饮可令人悦颜乌发,精神百倍,延年益寿
( 番禺)

三. 吉林省 通化 集安市 新开河贡米

新开河贡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新开河贡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吉林省长白山脉的集安市境内新开河流域的财源镇、花甸镇的水田地,平均海拔600米左右,总种植面积200公顷。集安种植水稻已120余年的历史。据民国期间《辑安县志》记载:“光绪20年(1894年)霸王朝村张卫垣,初招韩人试种水稻。至民国2年(1913年),该村开水道长3里,引新开河水,种植水稻100余亩。获利倍蓰。嗣后,农民争效植”。新开河贡米采用国内一流的先进设备和工艺,经过谷物清理、除杂、去石、分层碾磨、色选等十余道工艺程序精制而成。新开河贡米营养丰富,新开河贡米具有稻米粒大、色泽鲜亮、有光泽、整齐均匀、硬度大、洁白,米饭油亮、清香等特点。

吉林省长白山脉的集安市境内新开河流域的财源镇、花甸镇的水田地。地理位置为东经125°36′-126°52′,北纬41°16′-41°27′,平均海拔600米左右,总种植面积200公顷,年总产量2000吨。具体地域范围是:东至花甸镇新河村大苇溏沟西坡,南到花甸镇新河村满洞沟,西到财源镇霸王朝村横桓仁水库,北到财源镇霸王朝村山城子。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土壤为质地疏松、肥沃、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冲积土等。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为3.97%,全氮0.156%,全磷0.105%,全钾2.287%,土壤pH值在5.5-6.7之间。

(2)水文情况:集安河流属鸭绿江水系。集安市山川河流(不含鸭绿江)多年平均降雨量924.2毫米;全市水资源总量17.65亿立方米,按80%保持率计算,径流量可保持14.12亿立方米。可利用地表水资源8.7亿立方米,全部可利用水资源(含地下水)11.24亿立方米。

(3)气候情况:新开河贡米种植区域位于长白山脉的新开河流域,是驰

名中外的边条参主要产地之一。年平均气温6.3℃,年降雨量900mm左右,无霜期140-150左右,年平均日照2700小时,≥10℃的活动积温年均为2600-2700℃。该区域日照长,云量较少,日照时数一般在14小以上,日照百分率在50%以上,日照的总辐射量大,光合产物多。集安昼夜温差大,白天高温,有利于养分制造,夜间低温,有利于养分积累。集安洪涝等自然较少,冬季寒冷,威胁水稻生产的病虫害也比较轻。

(4)人文历史情况:集安种植水稻已100余年的历史。据民国期间《辑安县志》记载:“光绪20年(1894年)霸王朝村张卫垣,初招韩人试种水稻。内地农民渐知学种,至民国2年(1913年),该村开水道长3里,引新开河水,种植水稻100余亩。获利倍蓰。嗣后,农民争效植”。民国15年(1923年)已发展到20972亩,全县8个区均有分布,其中水田面积较多的是霸王、财源两村,有8428亩,高力河(团结村)、小苇沙河(砬子沟村)两村有9500亩。集安县稻米粒大、洁白,米饭油亮、清香,尤以霸王朝稻米质优而远近闻名。

60年代,我市试验推广了水稻冻床育苗和少量的水稻薄膜育苗技术,改变了水床育苗的老办法。70年代初期,大搞水稻薄膜湿润育苗,铲秧移栽。70年代后期,搞水稻追肥,水稻薄膜旱育苗。1980年到1983年,在总结过去行之有效的经验基础上,作物栽培技术有了较大发展,栽培水平有明显提高。全县大面积推行水稻薄膜旱育苗,1982年,水稻旱育苗面积达1723.5亩,占育苗面积的63.7%。集安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在推广这项技术措施方面成绩显著,荣获国家科委、国家农委的表彰奖励。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产地环境符合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土壤选择壤土、冲积土等。灌溉用水符合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59-8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所列的一级标准规定。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品种选择以“熟期适宜,抗逆性强”为原则,选择适应我市积温和生育期条件的、米质好、抗逆性强、分蘖力高的,纯度达到98%以上优质水稻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规定: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如施用化肥,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施用,且有机氮

与无机氮之比不超过1:1。禁止施用硝态氮肥。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的规定:收获期为齐穗后42-47天,黄化完熟达90-95%的时期。晴天上午9时以后割地,雨天不收割。采用人工或机械采收,做到单收、单贮。脱粒时严禁品种间混杂。要在晴天打场脱粒,以利降低水份,保证纯度、净度乃至商品质量。

(5)生产记录要求:认真记录生产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技术措施、

农药化肥的使用情况。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新开河贡米具有稻米粒大、色泽鲜亮、有光泽、整齐均匀、硬度大、洁白,米饭油亮、清香等特点。

(2)内在品质指标:新开河贡米采用国内一流的先进设备和工艺,经过谷物清理、除杂、去石、分层碾磨、抛光、色选等十余道工艺程序精制而成。本产品的特点是营养丰富,保留了大米中绝大部分营养,避免了米中蛋白质、维生素B1、B2、B6以及微量元素,如钙、铁、硒等物质的大量流失,具有米粒均匀,晶莹剔透、色泽光润、饭香浓郁、弹性强、口感好等特点。

(3)安全要求:

①磷化物、氰化物、氮化苦、二硫化碳按GB/T5009.36有关规定执行。

②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甲拌磷、杀螟流感、倍硫磺按GB/T5009.20规定执行。

③六六六、滴滴涕按GB/T5009.19规定执行。

④黄曲霉毒素B1按GB/T5009.22有关规定执行。

⑤砷按GB/T5009.11规定执行。

⑥汞按GB/T5009.I7规定执行。

⑦铅按GB/T500912规定执行。

⑧镉按GB/75009.15规定执行。

⑨氟按GB/T500918规定执行。

⑩杀虫双按GB/714929.5规定执行。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还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大米的销售包装应符合GB/T17109的有关规定,所有包装材料均应清洁、卫生、干燥、无毒、无异味,符合食品卫生要求。所有包装应牢固,不泄漏物料。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新开河贡米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3)运输:成品运输工具、车辆必须清洁、卫生、干燥,无其他污染物。成品运输过程中,必须遮盖,防雨防晒,严禁与有毒有害和有异味的物品混运。

(4)贮存:成品不得露天堆放。成品仓库必须清洁、干燥、通风,无鼠虫害。成品堆放必须有垫板,离地10cm以上,离墙20cm以上。成品不得与有毒有害、1变质、有不良气味或潮湿的物品同仓库存放。

四. 吉林省 通化 二道江区 黄檗

又名黄菠萝、黄柏、檗木。芸香科,落叶乔木。树皮厚,呈浅灰色至暗灰色,木栓层发达,深纵裂,内皮鲜黄色。奇羽状复叶,对生。夏季开花,果实球形。喜欢生长阳坡、湿润、排水良好的地方。黄檗材质极佳,与水曲柳、核桃揪并为东北三大阔叶珍贵树种。其皮去木栓层后可入药,谓之“黄柏”,性寒,味苦,对清热解毒,利胆燥湿等病有功效,经济价值甚高。

五. 吉林省 通化 辉南 辉南薇菜

薇菜( 辉南)

薇菜又称牛毛广,紫箕,俗称大巢菜、野鸡头、扫帚菜,是紫萁科植物,学名紫萁,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薇菜以未展开的孢子体嫩叶供食,具有较搞的食用保价值;具活血平胃、明耳目之功效,是天然野生草本植物。质脆,味美少纤维,含蛋白质、有机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被视为“山珍”,在国际上享有 “无污染菜”之誉。盛产于十堰山区,仅房县年产量200吨以上。采集雌株(呈扁圆形或耳形)去卷头、叶子和绒毛。可鲜食,或下沸水锅焯3~4分钟,经翻晒和搓揉而成干品,吃前用温水泡发。

六. 吉林省 通化 柳河 柳河烟叶

柳河烟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柳河烟叶

柳河县烟叶种植协会

12988879

烟叶(烘烤过的)

七. 吉林省 通化 梅河口市 梅河大米

梅河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梅河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定品质

米质圆润,晶莹剔透,清香宜人,富含钙、铁、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

“梅河大米”产自吉林省梅河口市,这里农业生态环境非常适合水稻种植,使得大米品质极佳,米粒晶莹如玉,米饭清香宜人,软硬适口,冷饭不回生,深受消费者欢迎。1990年曾被北京十一届亚运会指定为专用食品,1995年,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梅河牌”梅河大米取得了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梅河牌、梅雪牌、胜胜牌绿色食品梅河大米频频在国内、国际大型农博会上获奖,先后获得了消费者最满意产品、博览会金奖、吉林名牌、中国名牌等众多雅誉殊荣。

梅河口市是吉林省水稻主产区,2002年就已开展标准化种植,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绿优水稻标准化示范区,先后制定了《绿优水稻生产工艺规程》、《绿优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1] 梅河大米有着良好的加工质量。几户大型水稻加工企业普遍采用了世界先进的大米加工设备。均为全自动、全封闭、无尘操作,湿润抛光,真空包装,具有质量上乘的设备保障。

以梅河牌、梅雪牌、胜胜牌为主的梅河大米畅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昆明、石家庄、桂林、太原、兰州、海口、西安、乌鲁木齐等国内三十多个大中城市,同时销往日本、新加坡、韩国、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并且打入了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超级市场,在上海华联、联华、深圳万佳、北京同日升、香港百佳以及在我国境内的美国山姆和沃尔玛、法国家乐福、日本木德等大型超市均有销售。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保护范围

梅河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吉林省梅河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确定梅河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梅政办函[2006]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吉林省梅河口市所辖行政区域。

八. 吉林省 通化 通化县 大川平贝母

大川平贝母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川平贝母”,中草药品种,是吉林省通化县道地药材产品中的代 .表品牌,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6年,大川平贝母被吉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吉林名牌农产品”。经中国国家有关部门检测显示,大川平贝母各项指标符合外贸部《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WMZ-2001)的要求;卫生指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标准。具有独特的区域特色,知名度越来越高,产品销往广州、河南、河北、安徽、浙江等20几个省市和地区。.

生长环境

平贝母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种名贵药用植物。由于分布范围较狭窄,分布于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多生于红松针阔叶混交林下。是早春植物,鳞茎小,须根少,吸肥力较差,而地上部分生长期仅55~60天,故适宜生于水肥充足而富有腐殖质的土地上。喜清凉、湿润的气候。. “平贝母之乡”在通化县栽培历史悠久。通化县位于吉林省 .东南部,地处长白山区浑江中游,地貌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特殊的地理环境、地貌特点,充沛的水资源和土层深厚、疏松湿润,富含腐殖土的土壤,孕育了“大川平贝母”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道地中药材品种。1962年中国平贝母生产经验交流会在通化县召开;1998年大川乡被吉林省人民政府评为“平贝母之乡”,2005年大川平贝母生产区被列为中国第五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8年,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正式批准了通化县大川平贝母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大川平贝母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吉林省通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确定大川平贝母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通知》(通政办发〔2005〕3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吉林省通化县所辖行政区域。[5

九. 吉林省 通化 柳河 柳河山葡萄

柳河山葡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柳河山葡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柳河山葡萄”吉林省柳河县,为优质酿酒葡萄,主该县酿造葡萄酒的主要原料。柳河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属半山区,境内土壤肥沃,俗称黑钙土,非常适合生长期短的山葡萄生长,柳河山葡萄果穗长圆锥形,果粒小,平均粒重1.38g,着色浓、色素高、果粉厚,果实呈紫黑色或蓝黑色,果汁呈宝石红色,酸甜适口,有浓郁的山葡萄清香味,是纯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2009年12月31日,柳河山葡萄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柳河山葡萄大面积栽培历史可以上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从“公酿一号”的尝试到规划发展,从“双优”品种的引进和大规模发展,到2007年底该县山葡萄种植基地发展到1.5万亩,种植户获利稳中有长,山葡萄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柳河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山葡萄生产标准化示范区”。柳河是全国优质山葡萄基地的主产地之一。得益于优质的葡萄资源,该县葡萄酒酿造业兴盛,2008年,全县拥有通过QS认证的山葡萄酒生产企业44家,生产线98条,年生产能力达15万千升,并于2006年被评为“中国优质山葡萄酒之乡”。

柳河山葡萄 - 产地范围

柳河山葡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吉林省柳河县柳河镇、三源浦朝鲜族镇、驼腰岭镇、向阳镇、安口镇、圣水镇、红石镇、亨通镇、孤山子镇、五道沟镇、凉水河子镇、时家店乡、柳南乡、姜家店朝鲜族乡、罗通山镇等15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十. 吉林省 通化 通化县 棚膜食用菌

近年来,新设村加大农业产业化调整力度,由传统农业向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发展,建设了新设村食用菌种植示范园,逐步形成了以棚膜香菇栽培为主导的农村产业。现全村棚膜规划总数1200栋,规划用地2100亩,占全村旱田总面积的72.1%。2010年,该村投资1050万元的新设食用菌种植园区一期工程已告竣,建成棚膜200栋,其中日光蓄热式温棚100栋、冷棚100栋、道路3000延长米、200千瓦变电线路1000延长米、水井80眼;二期工程已于2011年5月份动工。整个项目一年内可带动经济发展1800万元,使农民增收580万元,人均增收7500元,并可安排300-400人长期就业。

该村的“通化县新设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现已发展社员350人(户),占全村农户总数的79%。专业合作社引进浙江肆益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前来园区落户,采取“农户+专业合作社+公司”产业经营模式,即合作社负责选择产品品种、市场调研、贸易洽谈和产品代言;企业负责菌种制作、技术指导、产品回收、加工销售和原料款先期垫付;农户负责棚室管理和产品生产。目前,新设村的食用菌产品近销通化、快大、丹东、大连、沈阳等地,远销日本、韩国和港澳地区,形成了产业带动、市场牵动的特色产业链。新设村从公司成品中每公斤收取0.2元管理费作为集体积累,一年可有40-60万元的收入,真正做到了种植户、企业、村集体三赢。

吉林省通化县大泉源乡新设村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