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崇左特产黑榄 广西特产黑榄核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崇左特产黑榄 广西特产黑榄核更新时间:2022-05-10 20:09:17

一. 广西 崇左 扶绥县 渠旧红瓜子

渠旧红瓜子

渠旧红瓜子选用渠旧红沙泥地种植而得,具有粒大饱满、片大厚实、色泽鲜红、易嗑清香、营养丰富之特点。渠旧红瓜子富含蛋白质、脂肪及钙、磷和多种维生素,营养极为丰富。产品经凉干后包装,不经水洗,不含任何化学色素,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常吃可润肤、美容、健胃,被誉为独一无二的土品,是深受青睐的休闲、保健食品。

渠旧红瓜子品牌名声在外,是原南宁地区农副产品优秀品牌(2002年荣获南宁地区名牌农产品称号)。渠旧红瓜子种植已有20多年历史。渠旧红瓜子除用作休闲食品外,还可用来作月饼和糕点的馅料、瓜子糖等。

红瓜子富含蛋白质、脂肪及钙、磷和多种维生素,含油率达55%左右,营养极为丰富。经精细加工或咸或甜或五香,乃干货上乘佳品。因其红艳,寓"福星降临"之意;因其籽多,含"人丁兴旺"之喜,是馈宾友的佳品。据国外医学界研究,红瓜子含男性荷尔蒙和抗癌素等,更使红瓜子供不应求。

二. 广西 崇左 龙州县 桄榔粉

桄榔粉是广西传统,采用桂西南深山丛中特有的桄榔树加工制作而成,是森林营养食品中之珍品。据《本草纲目》、《海药本草》等古书记载:“桄榔粉味甘平,无毒,作饼炙食腴美,令人不饥,补益虚赢损,腰脚乏力,久服轻身辟谷。”桄榔粉具有无脂、低热能、高纤维等特点,并含有铜、铁、锌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去湿热和滋补之功能,对小儿疳积、发热、痢疾、咽喉炎症等有功效,该食品食用方便,鲜美爽口,老幼皆宜,是早餐、夜宵等居家旅行的营养佳品。

三. 广西 梧州 岑溪 岑茶

岑溪种茶已有300多年历史。乾隆四年(1739)县志记载:“岑向无茶,止大峒山巅植之,其味甚佳,故有岗茶之名。迄今各乡近山处尽种,而谢孟堡山场所植尤夥,远近贩鬻,为利颇饶。”宣统二年(1910)梧州府出产商品调查统计岑溪茶叶2600石(约30万斤)。解放前茶叶盛产于清末民国时期;主产区是樟木山心,梨木乡的双元、里汉、泗祥,大乡的奕清,筋竹乡的横山,其他各乡也有种植。清末民初,茶商在县内樟木、筋竹、新圩、南渡、水汶等圩市,共有茶庄22间,经营茶叶收购、加工、外销,清末称茶叶为本县大宗农产品之一.民国22年(1933)出口茶叶4000担。民国26年统计,全县(不含解放后划归岑溪的三堡、糯垌地区)茶园面积1.038万亩。年产茶叶208.2吨。岑茶各具特色,如珠圆玉润的山心茶,色香味兼优的里汉茶,香味浓郁持久的三贯茶、三都茶、古浪茶,独具板粟香味的朝阳茶,在广东、梧州等地都享有盛誉,统称之为“岑茶”。

解放后的合作化时期,大力推广种茶,1956年,容县专区派专业技术人员在糯垌塘坡建立茶叶生产试验站,引进云南大茶叶、福建铁观音、水仙茶等良种。1958年国务院定岑溪县为茶叶生产重点县,同年广西省农业厅在梨木乡召开茶叶生产工作现场会,同年县委领导和梨木乡双元村茶叶专业队长出席全国茶叶生产先-表会议。茶叶出口最多是1962—1970年,平均每年出口茶叶272.34吨,其中1967年出口400吨。1976年推广良种茶及密植栽培等新技术,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茶叶生产由原主产区发展到南渡、三堡、诚谏、归义等一批新产区。1982年岑溪县获得梧州地区推广茶园密植栽培科技成果三等奖。1984年是全县茶园面积和产量最高的一年,茶园面积达到2.44万亩,年产茶叶700多吨。南渡镇是全县产茶最多的一个镇。

近年内销扩大,出口减少,但年产级内茶仍在200吨以上。1990年茶园面积7394亩,年产茶叶205吨。土产公司茶叶加工厂的红碎茶、青毛茶、炒绿茶,加工精细,香味清纯持久,大部分出口境外。

四. 广西 崇左 宁明县 桐棉松

桐棉松是马尾松的一种,因母树产于本县桐棉乡而得名。现有桐棉松母树林29万亩,1984年经全国十四省(区)的林业专家综合评定,一致推崇它为全国马尾松优良树种。桐棉松有四个显著优点:  




         1、速生:长得快的单株,年伸长达1米,树杆直径增大1厘米。高产工程林每亩年生长达2.3l立方米,是其它马尾松生长率的l0倍;一般自然林每亩年生长均在l立方米以上,是其它马尾松的5倍以上。



           2、枝节少而细,木纹美致,节眼少而材质良好,经技术改性后的桐棉松料材,用于加工门窗、家具,无虫蛀不变形,可代替杉木料材。



            3、树杆直,本末径度比例小,所以原木出材率高。



  4、适应性强,可以大范围推广种植。近几年来在广西区内外广泛推广种植的桐棉松,生长良好,保持了母树特性。

五. 广西 崇左 江州区 那隆香米

那隆香米:那隆香米产于崇左市江州区那隆镇。那隆镇位于西大明山南面,那里群山绿色葱茏,空气清新,水源清洁,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具有生产优质大米的如特小气候,是生产优质大米的最佳地区,所生产的香米营养丰富、晶莹剔透、柔软爽口、口感极佳。

信息来源:崇左市江州区人民政府

六. 广西 崇左 大新县 大新龙眼

大新县龙眼栽培历史悠久,是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县之一。大新龙眼以果大、肉厚、味道甘甜、数量多、产量高而驰名区内外,畅销内地、港澳、东南亚,多年来均供不就求。荣获2001年中国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

大新县委、县政府一直把龙眼生产列为本地的一项特色支柱产业来抓,紧紧围绕“以品种改良为前提,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以商品化处理、产业化经营为手段,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优化果品质量,提高水果的竞争力和效益”为思路,大力实施龙眼的优果工程。目前,全县龙眼种植面积达16.1万亩,其中石硖、储良、大乌园等龙眼面积13万亩,占种植面积的82%。

龙眼在大新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百年树龄以上的龙眼树随处可见。据有关资料记载,栽培史近千年以上,且品质上乘,素有“龙眼之乡”之美称,1986年大新县被定为第一批全国“六大龙眼基地县”之一,2001年大新龙眼参加北京农业国际博览会荣获名牌产品称号。大新龙眼因果大核小,肉厚香甜,清脆爽口而驰名区内外,所产龙眼及加工产品远销区内外甚至销往美国等国家。近几年来,大新县致力于实施龙眼“优果工程”,优化品种结构,采用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龙眼产量和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2005年大新县龙眼生产基地经自治区农业厅批准,取得创建无公害水果示范基地县资格。目前,全县龙眼种植面积达16.1万亩,其中石硖、储良、大乌园等龙眼面积13万亩,占种植面积的82%。主要品种有石硖、储良、大乌圆、广眼、福眼、本地实生龙眼等,果肉白色透明,香浓味甜、核细,可以鲜食或加工成桂圆干、桂圆肉。目前,大新龙眼主要的加工成品有桂圆干、桂圆肉、桂圆糕、桂圆酒等,大新龙眼成熟期在8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从2004年起,大新县每年都在龙眼收获季节举办龙眼节,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通过举办龙眼节进一步提高了大新龙眼知名度,树立了品牌意识,龙眼产、供、销达到了更高层次。

七. 广西 崇左 扶绥县 龙头白糕

龙头白糕

白糕是龙头社区特色小吃之一,逢年过节许多农户都爱蒸制白糕。白糕制作始于清代,已有百余年历史。采用优质大米磨成米浆,放入蒸笼一层一层蒸熟,一笼约五至六层。蒸熟后铺上葱花、花生米等佐料,切成方块拌上油、盐、辣椒等配料,闻之鲜香扑鼻,食之柔软有劲,口感细腻,味道鲜美,是招待远近亲朋好友的佳品。

八. 广西 崇左 龙州县 龙州乌龙茶

龙州乌龙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龙州乌龙茶

2000年以来,驻龙州县的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分别从福建、广东、台湾等地引进铁观音、黄枝秀、金萱、翠玉等16个优良茶树品种,采用茶树嫁接换种技术,成功将云南大叶茶品种改接为乌龙茶品种,实现了当年改接当年生产乌龙茶,成为广西乌龙茶生产基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现辖行政区域。

《龙州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龙州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龙政函〔2015〕46号

广西农垦茶叶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NKCY0002S-2015《龙州乌龙茶》

九. 广西 崇左 天等县 把荷鱼丸

把荷鱼丸,是崇左市天等县地道的地方风味小吃,汤煮、酥炸、煎蒸均可,韧而不硬,营养丰富,没有腥臭味,清爽不腻,味道别具一格,深受人们青睐。

把荷鱼丸选用垌列河的鲤鱼为原料,刮去鳞片,剖腹去内脏,去鱼头,挑去鱼刺,然后把鱼肉切成薄片,先用刀背将鱼肉捣软,最后放入石臼里,用木棰舂成肉泥。舂肉是做鱼丸的一道严格的工序,不能马虎,舂少了,鱼丸表面粗糙,粘不牢,一下水就会松散,口感不佳,必须把肉舂成棉絮状的肉泥。棉絮状肉泥做成的鱼丸,不但易揉搓,粘性好,而且清爽脆口。舂好了的肉泥不需配任何除腥配料,只须加入适量豆粉、盐拌匀备用,当地称之为生丸泥。

把荷鱼丸即做即吃,可与鱼头、猪肠粉、腐竹、水豆腐、银耳、香菇、酸笋和南瓜花等煮汤,风味独特,十分可口,多吃不腻,是席上的美味佳肴。亦可将鱼丸隔水蒸熟后,与姜丝、葱末、西红柿和香油等做成的卤汁拌匀吃,令人食欲大振。

十. 广西 崇左 扶绥县 板包香糯

板包香糯产于东门镇板包村。它具有清爽可口,香味浓郁,口感好的特点。板包香糯的这种特性完全得益于板包村独有的水土和气候。该村坐落于十万大山的余脉,气候阴凉,昼夜温差大,泉水长年不断,板包香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生长的。板包香糯是东门镇特色农业的一个品牌,年产量1.7万公斤,市场价每公斤9-10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