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岷县土特产图片 岷县特产哪里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岷县土特产图片 岷县特产哪里买更新时间:2022-05-09 16:10:52

一. 甘肃省 定西 岷县 铜铝铸造

铜铝铸造技艺是流传于甘肃省岷县清水乡清水村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1982年被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该技艺主要以翻沙铸造工艺制作铜铝带锅、铜火盆、铜香炉、铜钟、铜柱基等日常用品,产品主要销往西藏、四川、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区,其加工已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传统手工生产程序,而且因每一次翻沙模具都只能使用一次,因此产品被深深地打上了手工制作的印记,具有很强的不可复制性。有些器具如铜锅、铜火盆、铜香炉等在少数民族地区经过长时期的使用已经成为财富与文化的象征,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它的生产工艺,器物造型保留了中国最传统的铸造工艺,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 甘肃省 定西 岷县 岷县根雕

岷县山大沟深,山中老树桩、树根,千奇百怪,苍老古朴,形态多姿,新颖别致,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按自然原型稍加修雕,或小鸟,或雄鹰、或凤凰等凌空展翅高飞、逼真生动。树根不但缩影为山石、楼台,反映独特的大自然美景,而且还可以作为花卉盆景的底座,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

根雕是根艺的一种,它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就是说在根雕创作中,大部分应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

三. 甘肃省 定西 岷县 岷县野草莓

野草莓,果实似樱桃大小,聚生在球形花托上的草本植物,有红白两色品种。在岷县全境内都宜生长,特别适宜海拨在2000-2800米以下的阴湿草坡、地埂、路边、森林间生长,其果实多为红色,少见白色,可直接食用,具有其果汁辛温甜蜜,入口甘绵、入喉净爽、解渴解困、提神醒目、自然醇香、沁人脾胃、富含营养的独特风格而闻名陇上。

时值农历五、六月份,当全国一些地方正酷暑难熬时,岷县这个地方的最高气温只有20多度,境内天高云淡,山青水秀,小麦抽穗、洋芋花开、当归党参十里漂香,这时的农民正处于庄稼锄拔淡季。就在这美好的季节里,野草莓熟了。山坡上、地埂上、树荫下、河边、路边,透过草丛,一撮撮、一垅垅,那红的似樱桃,白的似珍珠,随着清凉的山风扑鼻而来。务农者、放牧者、走路者、漫“花儿”者随手摘下,捧在手心闻闻芳香,满把塞进口中,甜蜜餐、酸溜溜的透心儿凉爽,把乏气顿时抛到九霄云外,能真正的体验到“一路的芳香,自由的品偿,伴你去远方”的大自然情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被称之为“小香港”的岷县人民生活似芝麻开花节节高,幸福指数在不断攀升,不仅富裕小康了,而且在饮食结构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大鱼大肉不稀罕了,野菜野果上餐桌了”,这是当今社会国强民富的真实写照。近些年来,这一纯天然、靠露水滋润生长的原生态野草莓山珍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挤进现代餐桌,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稀有之物,圣洁之果。它所含人体之需微量元素多少还尚无考证,但它的扑鼻芬芳是众人皆知、老幼喜欢的。每当餐桌上大鱼大肉吃油腻的时候;每当做活办公劳累的时候;每当老人孕妇心上谗念的时候;每当醉酒英雄而不醒的时候;每当盛夏闷热而无法避暑的时候……有一汤匙野草莓果汁就足够解腻解困解谗解酒解暑了,食后感到全身轻松愉快,令人忘情,令人陶醉,令人梦想家园。

怪不得这几年野草莓一上市,家种草莓便无人问津。那南门早市、新民大街、人民桥头、乡镇集贸市场上到处是一攒一攒的妇女和儿童,在地上摆着盆盆笼笼叫卖红似樱桃的野草莓,收购商大车、小车的拉着筛筛筐筐与拿着小盆、塑料袋偿鲜的市民争相抬价抢购,成为农贸交易的又一道靓丽风景。笔者了解到,野草莓上市前后仅一两个月时间,它确是老小皆喜的一种山味食品,尤以城里人最受欢迎,近年来一直是断档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原生鲜果高达每公斤10元以上,加工成品后每100克卖到8-10元。市场上一位扎着小羊角辫的女学生向笔者透露:“我在暑假里跟同学上山采摘野草莓十来天可挣五六百元,够上学费用了。”因此,岷县“天容”、“向阳”、“红雨伞”“山里人”“遍山红”“糖生果”等野生果食品综合生态园,似雨后春笋数不胜数。

岷县人有户户用糖淹制草莓自食的习俗,有条件的还用玻璃瓶、陶瓷等器皿盛装后放冰箱备用,不加任何添加剂,却能保持新鲜长存、甘绵醇厚、幽雅细腻、香气悠久等名贵佳果之特色。岷县野草莓加工逐渐形成了继酥皮点心品牌之后的又一大众化新产物,且产品已销往省内外部份超市、酒店、旅游景点,最热销兰州、西安、成都、北京等南北方大城市,成为老百姓馈赠亲朋好友、慰问老幼少妇最廉价最实惠的首选食品。岷县“红雨伞”食品厂年加工野草莓罐头2万余件,春节没到就销售一空,其他食品企业更有同感,每每的赚足了大把钞票。当地人民政府更把野草莓作为专供招商引资接待客商和答谢上级领导餐桌上的稀罕山珍列为指定产品。

集天地人和之灵气,聚岷山岷州之风情。岷县野草莓,来自高山草原,海拔、纬度、阳光、水土,人至诚,果至醇,味久香,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造就其富含优质营养、自然醇香的新贵族,它沐浴着七彩阳光,领略陇原土地的神韵,呈现在现代人大雅之堂,将带给你高品质的生活,高品味的人生。但愿岷县野草莓红了更红,人民生活似草莓汁甜甜蜜蜜、健康一生、聚焦幸福、定格美好!尤其让农民的笑声永久长存,“三农”成就更加辉煌!(供稿:贾学辉)

信息来源:岷县人民政府网

四. 甘肃省 定西 岷县 岷县粉鱼

什么?你说你早晨不想吃肉。那就推荐来碗粉鱼吧,姜粉的温和,绝对是你冬日里的不二选择。粉鱼中姜粉和葱丁冲击着你的味蕾,必是不错的味觉体验。

粉鱼来源于民国时代,其具体作法是大豆淀粉溶水,倒入开水锅中煮成糊状,用漏勺滴珠,浸入冷水,呈小鱼状。然后捞出放入凉水中浸泡,再用开水煮沸。食用时,调上用姜粉拌的生葱花或蒜苗丝、鲜醋、油泼辣子、食盐、味精即可食用。吃的时候,泡一把油丝儿(又叫麻花),就更清爽可口了。姜粉鱼以姜为主,姜性散发,温中暖胃,豆粉营养丰富,人人喜欢。经常喝可以使人身体健壮,长寿不衰。

信息来源:岷县人民政府网

五. 甘肃省 定西 岷县 洮河奇石

洮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年平均流沙量2920万吨,常年含沙中“异重沙”,经过千百年的击磨,有的变成了具有粘性的细砂。在细砂冲击的河岸边缘,有大量的五彩卵石,陆离斑驳,千姿百态,构成各种图案。有的如群雁掠湖,有的似晴空飘逸的玉带,有的像仕女头发梳起的高髻,还有烟云楼台,奇花异草,人物形像,十二生肖、文学符号等等,无奇不有。洮河卵石,任其自然,不必追求细节的完整,只要形似神似,就恰到好处。

六. 甘肃省 定西 岷县 炒蚕豆

炒蚕豆

岷州气候适于蚕豆生长,所产蚕,岷人有吃炒豆子的风俗,久而久之,炒豆子成为岷县的一大。

七. 甘肃省 定西 岷县 岷县点心

岷县点心是甘肃省岷县经典的传统小吃。皮薄个大,份量足,加工原料丰富,生产工艺考究,百吃不厌,是难得的美食。点心馅里增添新的原料,有绿红丝、玫瑰糖、核桃仁、花生米、冰糖、白沙糖、金桔、胡麻油油、和各种香料,不仅大大提升了岷县点心的口感,更加提升了岷县点心观感,使其达到了真正的好看又好吃,岷县点心健康绿色食品。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地处甘川公路过境地,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商品集散的繁华商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自唐代以来,茶马互市就在这里得到发展,明代达到鼎盛时期。由于经济文化交流与贸易的发展,岷县人养成喜经商、善经营的传统。岷县点心就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吸收南北点心制作工艺,逐步形成的特色食品。在原有岷县点心的基础配料上,经过市场调研,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大众的口味,精心研制,精准筛选配料的基础上打造出岷县双喜点心。

岷县人把点心又叫“酥食”,其实岷县点心就是由中国古代所说的“酥”发展而来的,是一种有甜馅的酥饼。至少在汉代就有酥类面食,《三国演义》里有杨修戏弄曹操的“一盒酥”,所谓的酥,就是今天的酥饼之类的食品。酥类大多为水油面皮酥。按照加工方式分有:明酥类,如鸳鸯酥油、萱化酥,藕丝酥等;暗酥类,如双麻酥饼等;半暗酥类,如苹果酥等。其他还有桃酥、莲蓉甘露酥等混酥品种。

岷县点心皮薄个大,份量足,加工原料丰富,生产工艺考究,百吃不厌,是难得的美食。岷县点心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200多年前,由于受当时经济、文化和交通落后的影响,原材料品种单调,加工方式落后,点心馅是蜂蜜拌面粉,点心皮为白面和油,然后放在铁鏊里用木炭火烤熟,吃起来像烙甜包子似的。到了清末民初,随着商贸交易日益活跃,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岷县,同时也将各地的点心制作技术和各种原料带了进来。岷县点心就在吸收南北风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点心制作师们开动脑筋,不断革新,在点心馅里增添新的原料,如绿红丝子、玫瑰花、核桃仁、花生米、冰糖、白沙糖、豆沙和各种香料,并纷纷设立店号大量经营。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公私合营岷县副食品加工厂,10多名点心制作师傅专门加工点心,并由过去的手工捏制改变为木模具制作。再烙印上各种花鸟图案,既好吃又好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岷县点心的制作在手工作坊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提高,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竞相显艺,形成规模生产,远销省内各县,产品供不应求。当地群众更是把点心作为婚庆喜聚、逢年过节、招待宾客和馈赠亲友的上品。

岷县点心的制作有两部分:馅子的制作和点心皮面制作。

①馅子的制作:先将小麦精粉蒸熟,凉冷擀细,并用细箩过一遍,然后放入大油、清油、芝麻、花生米、核桃仁、红绿丝子(桔皮用糖淹制后切成的长条)玫瑰花(也需用糖和酒淹制)拌匀待用。

②皮子面制作:皮面是由一定比例的水、面、油揉和制作而成,百分之五十的油和百分之五十的面和匀就是油面,也叫“酥”。把皮面和油面卷成面卷,擀开,然后包入馅子,呈圆型然后压扁,最后在点心表面用食用色素压花,并压上黑白芝麻,然后用铁鏊加木炭烤熟即可(现在改用烤箱烤制)。

岷县点心风味独特,酥软可口,油而不腻,是人们节假日的美食和馈赠亲友的佳品。现在,岷县点心加工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信息来源:岷县人民政府网

八. 甘肃省 定西 岷县 岷县糊糊

糊糊来源于古代的肉羹,做糊糊的原汤是带骨髓的羊骨头熬成的。其做法是将羊肉切碎成小片,掺入上等粳米,用文火入汤焖焌,成糊状稀粥。调料以胡椒为主,突出一个“辣”字。一般在冬季早晨开锅,经过数小时熬煎,回味无穷。吃起来香喷喷,辣呼呼,热流涌遍全身,非常舒适。

作为一个地道的岷县人,冬日里严寒的一天,一定是从一碗温暖的糊糊开始的。一碗糊糊,一碗汤子,再加点肉,相信肯定会被一股温暖包围,只可以说是岷县人严冬里最温暖的惬意了。

信息来源:岷县人民政府网

九. 甘肃省 定西 岷县 浆水梨

浆水梨

浆水梨,又名白梨。从明清时期至今盛行。据《岷州卫志》记载,早在清康熙年间,就列入“物产”果类,被人们视为生活中的主要经济树种。每年梨下树后,在不受重压的情况下,分层放入有草的竹筐内,置于避光阴暗处储存。待春节前后再取出来上市食用。食时,因长期在低温处存放,冻硬如石卵,需要在冷水里浸泡一小时左右,然后剥掉外围冰层即在嘴里吸吮。甜滋滋、酸迷迷、清凉凉的一包水,最能解酒,而且味中带有浆水余味。解放前,洮河北面陈家崖村王尕凤家园中的八楞子梨,质量最好,传誉一时。现在,据林业部门统计,全县有梨园202亩,白梨树1.71万株,最高年份产量2100多万公斤。大力发展浆水梨,既可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丰富本地特有的风味小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