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丹东高铁站附近卖特产的市场 丹东特产送人必买老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丹东高铁站附近卖特产的市场 丹东特产送人必买老街更新时间:2022-05-24 07:59:25

一. 辽宁省 丹东市 宽甸 宽甸石柱人参

宽甸石柱人参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宽甸石柱人参,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石柱子村,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石柱参也称柱参,是中国人参中的优良品种,因产地而得名。该村位于鸭绿江北岸,属于长白山余脉,山多水多、山高林密、湿度较大,是盛产山参的地方。石柱参具有芦长、体灵、皮老纹深、皮条须、须根上生有较多的珍珠疙瘩,体形酷似野山参等优点而驰名中外,体形千姿百态,深受用户欢迎。石柱参药性较强,栽培15年以上的石柱参药用价值近似山参,人参总皂甙含量远远高于一般园参。

地域范围

宽甸石柱人参产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石柱子村境内。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5°21` —-125°28`,北纬40°43`—40°50`之间,东临鸭绿江,与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南与振江镇西江村相连,西接大西岔镇,北与下露河镇接壤,总面积11、8万亩,海拔350—810米,高差460米,总生产规模2000亩,2.2万帘,年产鲜商品参500公斤。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部感官: 宽甸石柱人参与其他普通参比较,芦细而长,体较短,膀头较圆,纹深而密(主要集中在体的上半部),须细长柔软、清疏,与山参无大差别,与普通参差别明显。 (2)、内在品质指标: 石柱参的有效成分:人参所含有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皂甙类,衡量中药人参的有效成分多少主要是测定人参根的总皂甙和人参单体皂甙的含量多少。由此我们请专家进行了测定。采用薄层层析—比色法进行有效成分人参总皂甙的测定,并以12年生石柱参总皂甙的含量也随着增加。10年生以前随着年龄增多,总皂甙增加迅速;而10年以后,增加减慢,从表中还可以看出,12年的石柱参总皂甙含量较比园参高36%,而比山参仅低17%。因此,12年生石柱参所含的总皂甙远远高于园参,近于山参。 应用日本岛津CS-930薄层层析扫描仪测定人参单体皂甙的含量,结果是石柱参的Rb1含最多的是在11年生,Rb2在10年生。所以,2OS-原人参三醇不是年头越长含量越多;而Rb1、Rk1、2OS-原人参三醇是随着年头增多而增加,以人参单体皂甙平均数看12年生石柱参略高于山参为11%,而比园参高达40%以上。 (5)石柱参的药理作用:采用生晒10年生石柱参制成煎制剂,用小白鼠进行急性毒性,抗疲劳,抗缺氧,高、低温等方面的药理作用试验,得出石柱参同其它山参一样,有着抗疲劳,抗缺氧,耐高、低温的药理作用。 结论是:石柱参的优点,形体和优良的药用价值是受土壤气候和栽培技术所技术所制约,丹东地区的宽甸县在鸭绿江和部分浑江流域,有适宜栽种石柱参的自然环境条件,可以在此地,有诸地扩大栽培发展面积。 石柱参产地在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石柱子村。它源于野山参,经世代选育,生产出来的具有野山参基本形体特征和相应价值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商品人参。它对于土壤、水分、气候、光照及栽培管理技术等要求极严,非石柱子之山、之土、之水、之气、之特殊栽培而不可得的园参极品。经实验,异地栽培则会劣变,其形体和药理作用都与正宗的石柱参相差甚远。石柱参的栽培方式近于园参又不同于园参,它是按照野山参的生长习性予以培育的,栽培中不施肥,只靠吸收参床中土壤养分缓慢生长。防治病虫害不用剧毒化学药剂,多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实行综合防治,产品无污染与农药残留。现在培育的是石柱参有四个品系:圆芦、线芦、草芦、竹节芦。总的特征是芦长、体灵、皮老、质实、横纹深而细、须长而清疏,须上有珍珠疙瘩。这些特点与野山参无大差别,与普通差别十分明显。

二. 辽宁省 丹东 宽甸 炒馇子

馇子早先是满族人的食品特色小吃,以玉米为原料,发酵后磨成水面,经沉淀,用手工或模具制成筷头粗细的光滑条状,炒吃,炖吃,味道鲜美、可口。炒时南京特色小吃,一般先把叉子在凉水里浸泡几分钟,拔了酸气,接着放肉末爆锅,拌以韭菜、葱花等与叉子搭配,炒出来的叉子筋道、鲜嫩;炖叉子做法也有些类似,只是锅要放汤料加以调拌,吃起来清爽润口,自觉舒畅。

三. 辽宁省 丹东 振安区 百乐熏鸡

百乐熏鸡,又称:“百乐烧鸡”、“田家熏鸡”,是辽宁省丹东市的传统名食,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因做工精细,味道极佳,此鸡在东北一带颇有名气,曾荣获辽宁省肉蛋禽制品质量第一名。是该省1982年的优质产品。

制作方法:

1.选料:选择健康无病的活鸡为主料,要体重适中,个体丰满。

2.配料:除煮鸡老汤之外,还需丁香、大料、茴香、花椒、山柰、砂仁、肉蔻、桂皮、陈皮、肉桂及食盐、葱、姜等调料和草药。这些佐料的用量要依老汤的多少和季节不同而灵活掌握。

3.宰剖:将活鸡宰杀,放净血,即入热水中浸烫,煺尽羽毛。宰杀下刀部位应在鸡下喙1厘米处,刀口不要超过3厘米。开膛去内脏则在鸡右翅下和臀尖处下刀,刀口不超过3厘米,取净内脏后,用清水洗净鸡身内外,沥干水。然后将鸡腿窝于腹内,翅别背上,头挽腋下,使造型美观。

4.卤煮:将鸡坯按大小依次摆在锅内,大鸡在下,小鸡在上。将草药装纱布袋内放锅中,加上其它调料(食盐的比例为:每20千克白条鸡加精盐约600克),对入老汤和清水(以淹没鸡身为度)。用大火将汤烧沸,撇去浮沫,加盖后改小火焖煮。具体煮制时间要依鸡的品种和大小而定,一般为1~2小时。

5.熏制:将煮熟的鸡捞出,晾凉后即可熏制。熏烤时,熏锅的温度为120℃左右,白糖分两次放入锅底,每7.5千克熟鸡,每次放白糖50克。将鸡放铁箅子上,加锅盖后每次熏烤约30秒钟。熏好的鸡,鸡身外涂香油或熟豆油后即可食用。

产品特点:油润光亮,咸淡均匀,香透入骨、味美肉嫩,软硬适中,居家、旅行皆为良品。

四. 辽宁省 丹东市 东港 东港梭子蟹

东港梭子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东港梭子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东港梭子蟹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辽宁东港海域的梭子蟹为三疣梭子蟹,俗称梭子蟹、白蟹,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梭子蟹一般在3~5米深海底生活及繁殖,冬天移居到10~30米的深海,喜在泥沙底部穴居。其适应盐度为16‰~35‰,pH值在7~9之间,最适盐度为26‰-32‰之间,最适温度在22℃~28℃。水质要求清新、高溶氧,当环境不适应或脱壳不遂时有自切步足现象,步足切断后能再生。

三疣梭子蟹的渔汛一年有春秋两次,产量高,体大肉多,营养丰富,尤其是卵巢和肝脏。卵巢可供作上等调味品。肉除鲜食外,还可制作罐头,畅销国内外。壳可作药材用,又可提取甲壳质,广泛用于多种工业。

梭子蟹在冬季洄游季节个体最为健壮,一般重250克左右,最大可达500多克。雌蟹红膏满盖,口味极佳。梭子蟹可鲜食,或蒸、或煎、或炒,或一切两半炖豆瓣酱,或用蟹炒年糕、炒咸菜、煮豆腐,是沿海一带居民餐桌上的常菜。亦可腌食,就是将新鲜梭子蟹投入盐卤中浸泡,数日后即可食用,俗称“新风呛蟹”。过去,渔民因梭子蟹产量高,常挑选膏满活蟹,将黄剔入碗中,风吹日晒令其凝固,即成“蟹黄饼”,风味特佳。

东港黄海海域生长的梭子蟹由于生长环境水温较低,故周期较长,比其他海域及养殖的梭子蟹肉质更加鲜美,盛名享誉国内外,长期远销日韩等国。2009年以来东港地区出口梭子蟹2500多吨,货值2076万美元。

东港梭子蟹

地域范围

东港梭子蟹主要产自黄海北部的鸭绿江口渔场和园山渔场。地域保护范围包括18渔区、19渔区、32渔区的2、3、6小区和33渔区。地理坐标为西界北起北纬39°47′04″,东经123°30′57″,向东南至北纬124°00′00″,东经39°00′00″,北界为陆地沿线,东界和南界为中朝海上分界线中国一侧,总面积约3500平方公里。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东港梭子蟹生活的海域所独有的海洋水文、海水化学、海洋生物等海况条件和独特的海域环境,造就了东港梭子蟹特有的品质特色。 (1)外在特征 东港梭子蟹外观,体型硕大,体态丰满,体纹明显,色泽鲜艳,无黑斑,脐上部无胃印。活力,螯足与躯体连接紧密,不松驰下垂。鳃丝,鳃丝清晰,白色或微褐色,无异物。组织,体形肥满,腹部紧贴中央沟,手指压腹部有坚实感,肉质紧密有弹性,不易剥离,蟹黄凝固不流动。气味,具鲜活蟹固有鲜、腥气味,无异味。 (2)内在品质 东港梭子蟹内在质量要求肉质细嫩、洁白,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口味最佳,可食部分占52%。东港梭子蟹的营养成分每100g中,含天门冬氨酸(ASP)956mg、苏氨酸(THR)433mg、丝氨酸(SER)479、谷氨酸(GLU)1435 mg、甘氨酸(GLY)652 mg、丙氨酸(ALA)570 mg、胱氨酸(CYS)53 mg、缬氨酸(VAL)474 mg、蛋氨酸(MET)183 mg、异亮氨酸(ILE)366mg、亮氨酸(LEU)685 mg、酪氨酸(TYR)360 mg、苯丙氨酸(PHE)463mg、赖氨酸(LYS)575 mg、氨(NH3)140 mg、组氨酸(HIS)182 mg、精氨酸(ARG)773 mg、脯氨酸(PRO)586 mg、钙1.03 mg、镁825 mg、锌32.9 mg、二十碳五烯酸(EPA)(占总脂肪中)13.70%、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占总脂肪中)14.12%、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中)338.0%、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中)29.09%。 (3)安全要求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强化对捕捞海域的管理,严格执行GB20556-2006三疣梭子蟹、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GB11607-97渔业水质标准、NY5052-2001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等国家标准。

五. 辽宁省 丹东 凤城市 凤城老窖

辽宁凤城老窖始创于1905年,是以高粱和凤凰山天然泉水为主要原料,经多轮发酵、长期贮存、精心勾兑而成。

目前,凤城老窖有酱香型、兼香型、浓香型、保健型四大系列70余个品种。

购买:凤城市风铧街2号

电话:0415-8237999

六. 辽宁省 丹东市 振兴区 黄蚬炒米叉子

黄蚬炒米叉子,以米叉子为主料,以黄蚬子肉、韭黄、胡萝卜、元葱等为辅料,加蒜沫、香油等调料,煸炒而成。色泽金黄,口感滑嫩筋道,味道鲜美干香。乃丹东最具特色小吃之一。

米叉子是由满族食品“酸汤子”演变而来的。“酸汤子”是满族家庭最常见的主食。《奉天通志·礼俗三·饮食》载:“取二斤玉米粒放入缸内,加水沤泡至酸(不要变臭),捞出,遂用磨推成水粉,再用吊包布滤出残渣,滤过的水粉沉淀后,放在铺了一层硝灰(草木灰)的吊包上面,用硝灰吸干其水分,然后倒在盆里用温水调解均匀,遂用汤子套将面团攥成面条形,下入沸水锅中煮熟,捞出,盛在碗内,拌以调料即食。”

“酸汤子”酸味较大。后来,为了适应大多数人口味需要,生产工艺有所改变。就在“酸汤子”的基础上演变出了米叉子。米叉子没有“酸汤子”那么酸。米叉子富含粗纤维、蛋白质等,可炒可煮,是丹东独有的食品。金秋时节,丹东沿海“大黄蚬子”正是鲜肥味美之时。取其肉,配以少许韭黄,与米叉子合炒或合煮,实为经济实惠的佳肴美味。

七. 辽宁省 丹东市 宽甸 丹东板栗

丹东板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板栗已有二三千年栽培历史,辽宁省栽培栗树始于明末清初。果称栗子,可生食、糖炒、烘食,还可制罐头,磨粉制糕,调羹烹菜。含有糖、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营养和经济价值很高。( 丹东)

丹东板栗分两种,一种是日本板栗,本世纪初从日本引进,并集中大面积栽培。该种栗子果实大,涩皮不易剥,口感差。一种栗为中国栗,或称油栗,个头小,涩皮易剥,品质优良。以往栽栗均用实生繁殖,无稳定的栽培品种。从70年代起,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嫁接,形成“金华”、“丹泽”、“岳王”、“长安10号”、“±60”、“±13”、“辽丹58号”、“9113”等主栽品种,其特点是早结实、丰产、抗逆性强、果实个大、适合加工。

板栗是丹东的优势经济林树种,自然条件有利于丹东板栗生产,面积和产量均占辽宁省的90%以上。丹东板栗属日本栗系统,适合日本市场口味需求,板栗肉占日本市场30%的份额。丹东板栗栽培面积发展到115 万亩,年产量超过2万吨,年产值达1.5亿元,已成为全国板栗的重要产区和出口基地。

丹东板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辽宁省丹东市《关于划定丹东板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建议的函》(丹政[2006]7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凤城市2个市,宽甸县,元宝区、振安区、振兴区等3个区现辖行政区域。

八. 辽宁省 丹东 振安区 贝类

贝类

丹东市有海洋国土面积525万亩,其中0-10米等深线106万亩,适宜贝类底皤增养殖面积50万亩;滩涂面积36.3万亩,适宜养贝面积18.8万亩。丹东近海有鸭绿江、大洋河两大河流注入,底质平坦、泥砂比例适中,饵料生物丰富,是贝类生长、繁殖的理想场所。丹东贝类在色泽、规格、口感、肥满度方面均优于其它地区,深受外内欢迎。

全市共有海水贝类41种,主要经济贝类有菲律宾蛤仔、文蛤、四角蛤蜊、泥螺、青蛤、缢蛏、魁蚶、毛蚶、中国蛤蜊等十多种,经多年的发展,丹东贝类养殖业已初具产业规模。到2000年末,全市贝类增养殖面积达到59.1万亩,产量7.8万吨,产值4.59亿元。目前全市有贝类生产单位80家,贝类加工、经销企业30多家,年加工能力5万余吨。贝类养殖业已成为丹东渔业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也是全省重要的贝类生产基地。

九. 辽宁省 丹东 凤城市 米叉子

说起丹东的美食,首屈一指当属叉子。“叉子”在丹东都写成米字旁加一个“叉”,因为打不出这个字,故只能写“米叉”,音为cha(第三声)。

丹东小城有这么一说:来丹东不看鸭绿江,算你白来了;来丹东不吃米叉子,算你白吃了。米叉子在丹东随处可见,无论是街头小吃点,还是星级饭店,都能找到它的影子。

米叉子早先是满族人的食品,以玉米为原料,发酵后磨成水面,经沉淀,用手工或模具制成筷头粗细的光滑条状。炒时,一般先把米叉子在凉水里浸泡几分钟,拔了酸气,接着放肉末爆锅,拌以韭菜、葱花等与米叉子搭配,炒出来的米叉子筋道、鲜嫩。

除了炒,米叉子还可以煮,丹东人俗称“汤米叉子”。锅里放少许油,用葱花爆锅之后,放入韭菜、白菜或者其它青菜,略炒一下,加上水,水开后倒入米叉子,煮熟后调味就可以出锅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