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临汾特产有什么 临汾特产有什么值得带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临汾特产有什么 临汾特产有什么值得带更新时间:2022-05-10 19:57:45

一. 山西省 临汾 襄汾 擦圪斗

擦圪斗

擦圪斗也是用专用的擦子擦下来的,有的地方叫抿圪斗。做擦圪斗的面一般是杂面(白面和玉米面、豆面等搅和在一起),擦圪斗的擦子与擦把把儿的擦子外形相似,只是中间铁皮上挖出来的是小圆孔。擦圪斗的做法和擦把把一样,也是把擦子架在锅上,直接把面一条一条擦进锅里。因为擦子孔是圆的,所以擦下来的面条也是圆咕噜的,因为杂面没精丝,所以煮出来也是一小段一小段的。那时候,吃杂面擦圪斗是对生活的一种调剂,吃腻了玉米面做的擦把把儿,吃碗擦圪斗,无论从形状和口味都有了很大的改观,虽然生活也还是那种生活,但就有了不同的味道。

估计现在的孩子没几个见过擦圪斗,更别说吃过了。自从生活条件好转、白面丰足之后,豆面已经很少见到,连我都没再吃过擦圪斗,也没见别人吃过。甚至连那个擦圪斗用的擦子也再也没有见过。

我知道,它和那些过去的岁月一道,还鲜活在我们的记忆里。

二. 山西省 临汾 古县 古县核桃

古县核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古县核桃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建国后,古县核桃发展很快,早在一九五八年被国务院授予“干果之乡”的称号,改革开放以来,古县核桃得到迅猛发展,一九八六年列入山西省“星火计划”,一九九三年国务院确立古县为“高产优质高效核桃示范基地县”,一九九四年八月全省在古县召开了“推广先进技术建设核桃优质高产示范园基地”现场会,同时被林业部授予“全国经济林发展先进县”,跨入了全国核桃生产的先进行列。历届县委、政府结合古县实际,制定并实施了“巩固更新老树,管理提高中龄树,高接换优小树,新栽发展良种”的24字方针,使全县核桃生产迈上了“科学化管理,集约化经营,标准化栽培,产业化发展”的轨道,把核桃生产作为高优农业的拳头产业,实现农民均衡致富、长远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大打核桃翻身仗,核桃遍及全县十个乡镇,形成了老、中、幼三大核桃生产区域。核桃产量和栽植面积逐年增加,截止目前,全县核桃达320株,折合21万亩,其中挂果树85万株,年产量300万公斤,年收入24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到328元,占年人均纯收入的25%,核桃仁年出口创汇80万美元。人均核桃面积、株数、产量、收入四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核桃生产已成为我县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临汾)

核桃之乡古县抓住本土产业优势并大力实施核桃富民战略,人均产量居全国第10位,连续15年人均面积、株数、产量、收入在全省夺得四个第一,被林业部授予“全国经济林发展先进县”称号,成为我省最大的核桃生产基地。

古县位于山西的南部,东与安泽接壤,西和洪洞相邻,古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天下第一牡丹”的三合牡丹、树龄已逾千年的四大树王、战国名相蔺相如墓、隋唐时期罗成阵亡之地淤泥河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近年来,古县立足核桃传统产业的优势,把核桃发展作为全县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和四大兴县目标之一,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集中连片、规模生产、龙头带动、品牌增值”为原则,重点抓好基地规模发展、产品加工增值和销售网络建设三个关键环节。为提高科技含量、鼓励农民种植核桃,该县全面实行了以营养隔离带为重点的综合管理措施。组织科技人员每年对全县的所有核桃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在政策支持上,实行核桃苗木直补政策,由以前的每株1元提高到1.2元,大大增强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在栽植模式上,采取专业队栽植的方式。按照“春季看工程,夏季看成活,秋季看保存,秋后总兑现”的办法实行报账制管理,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90%以上。龙头企业带动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古县核桃是开发保健食品和营养的上等原料。该县古岳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引领一方生产的龙头企业,在核桃就地转化升值上大做文章,他们在省食品所的帮助下,生产出的“古岳牌”琥珀核桃仁等系列产品,不仅为果农找到一条销路,更成为市场供不应求的-货,他们已在深圳、石家庄、太原等大中城市建立了长期销售网点,同时每年出口量占到60%以上,在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很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全县核桃栽植面积达到23万亩,755万株,初步实现了农民“人均百株核桃树”的目标,年产量达375万公斤,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800元。10大优质万亩核桃基地也已经建成。

地域范围

古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东北部霍山脚下,太岳山的中南段,东依安泽,西与洪洞,南连浮山、尧都,北界霍州、沁源。古县核桃的地域范围包括县辖岳阳、北平、古阳、旧县等7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8′-112°10′,北纬36°02′-36°36′。东西宽20公里,南北长55.6公里,海拔高程在590-2346.8米左右。

三. 山西省 临汾 汾西县 汾西枣糕

汾西枣糕

山西汾西枣糕为汾西县传统的风味食品,其风味独特,余香流长,其营养价值很高,深受当地人们欢迎!

其蒸制方法是先将大枣煮成八成熟,随后将三份黄米面和一成新鲜玉米面加水拌成湿粉状,一层面粉、一层大枣放人笼中,随蒸随放。笼内不得断气。面粉、大枣上足后,加盖蒸20分钟即成。其特点为色泽金黄,香甜可口,食之耐饥。

四. 山西省 临汾 古县 古县蘑菇

古县蘑菇

五. 山西省 临汾 古县 古县小米

古县小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古县小米颗粒圆润、匀称饱满、色泽晶莹、鲜黄光亮、米粒整齐、整米率高、手感光滑、米香浓郁、口感上乘。

山西

古县金米协会

古县所辖石壁乡、旧县镇、永乐乡、南垣乡共4个乡镇30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6′~112°08′,北纬36°03′~36°16′

六. 山西省 临汾 霍州 碗坨子

苦荞麦粉成浆加工后,装入碗或盆中冷却后,即可食用、因其状而得名,口感奇特,清热、解毒。( 霍州)

七. 山西省 临汾 洪洞 洪洞馓子

馓子——洪洞县独有的一种油炸食品。油炸馓子用上等麦子磨的面粉,加少许食盐和调料,用水调和,揉成面坯。然后再搓成条状,环绕排满盆中,上面洒抹一些菜籽油。待面条在盆中回透,弹拉力恰到好处时,将面条绕在手上,用手来回抻开,粗细均匀一致,折叠造型,放入油锅,用筷子轻轻翻动,掌握火候,炸成大把或小把的,便是金丝套环的黄脆脆的金馓子。

出锅的馓子,层叠陈列,轻巧美观,如金条缠绕,九曲十弯,又如琥珀似的雕塑,叫人喜爱不已。洪洞县参加祭水炸馓子的最后一位师傅为梁二爷(已去世),现在炸馓子的传人为杨永祥。

八. 山西省 临汾 永和 玉米面窝窝

玉米面窝窝

原料:玉米面、面粉、酵母、无核红枣。做法:

1、玉米粉和面粉比例1:1混合均匀;2、小碗里倒入酵母,可多可少,多了发酵时间短点;3、以和手温差不多的温水化开酵母;4、将3倒入面粉搅拌均匀,再以差不多的温水揉成光滑的面团;5、盆上覆盖一块湿润的纱布,放在温暖处发酵40-60分钟;6、揭开面团呈现小孔状即可;7、准备无核红枣,稍加浸泡;8、抓一小团面团,揉成宽条,以红枣为中心转一圈,成一个小窝窝;9、同样方法做好剩下的面团,摆放入蒸屉;10、锅内烧水,水沸后置上蒸屉,用手指弹上薄薄一层清水,蒸制20-25分钟即可。

九. 山西省 临汾 侯马 张村莲藕

张村乡:莲藕

十. 山西省 临汾 永和 永和红枣饴

主要原料:优质红枣、芝麻、花生、白糖等。主要营养成分:植物蛋白、脂肪、有机酸、多种维生素、及抗癌物质环磷酸腺苷。功用特点:滋肾暖胃、保肝艰脾、补血润肺、抗癌、预防衰老。年产量:75吨。商标:“贡皇”最高获奖:1991年中国食品工业十年新成就展示会优秀新产品奖、1992年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厂家: 永和县粮食局食品厂。( 临汾)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