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凉山彝族布拖县特产 凉山布拖县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凉山彝族布拖县特产 凉山布拖县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5-11 23:08:13

一. 四川省 凉山 金阳县 丝毛鸡

金阳,是中国丝毛鸡品种中的一个地方品种,已列入《中国家禽品种志》。丝毛鸡全身羽毛呈丝状,当地称为羊毛鸡,红色单冠,脚四趾,是丝毛鸡族中的新品类。有一种白色独特的乌骨丝毛鸡,可入药,是妇科中成药“乌鸡白凤丸”的主料。丝毛鸡还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二. 四川省 凉山州 布拖县 小猪儿烧烤

小猪儿烧烤

布拖县小猪儿烧烤以其独特的风味受到客人的喜爱。到过布拖的很多游客都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不吃不敢吃,吃了还想吃”的感叹。现在小猪儿烧烤已成为布拖人招待客人、过年过节、朋友聚会、乔迁之喜等中小聚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餐。

把不喂配合饲料的二十至三十斤之内的小猪儿放血、褪毛、烤皮、洗净后、宰成小块,用清油将其与土豆片、南瓜片、蘑芋片、豆腐干、饵块及韭菜等蔬菜搅拌,分装在盆里。烧好火红的炭火,架上烧烤架,调配好由辣椒面、花椒面、食盐、味精、芝麻等拌和而成的佐料,按照个人的口味挑选自己喜欢的食物放在烧烤架上翻烤,待烤熟后蘸佐料食之,吃起来倍感香味扑鼻,回味无穷。

主客人围着烧烤架而坐,浓缩空间、缩短距离、敞开胸怀、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奔放洒脱,时而酒歌兴起、时而酒杯交错,在边吃边喝边谈边唱中释放热情,共享友谊,忘却忧愁,其乐融融。

三. 四川省 凉山 西昌 彝族香肠

彝族香肠别有风味。一般在过年时制作。方法是:将猪血炒成半熟状,拌以切成小块的土豆,灌制成香肠,即为猪血香肠。也有用猪肉、糯米灌制的香肠。做好后即把香肠挂在锅庄上方,让火烤干、烟薰干,这样制作的香肠既鲜美又有腊香味。

四. 四川省 凉山州 西昌市 凉山苦荞茶

凉山苦荞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凉山苦荞茶

四川省凉山州现辖行政区域

四川省《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凉山苦荞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函》,凉府函〔2012〕114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34/T195-2010《凉山苦荞茶》

五. 四川省 凉山 越西县 越西虫草

越西虫草子座多分支或者单生,细长而坚硬,直立而曲折,由寄主口部伸出,高20—30厘米,粗1.5—2.5毫米。头部圆柱状或棒状,褐色,黑褐色,顶端有延长的不育性尾部,粗2—2.3毫米,具假薄壁组织的皮层。子囊壳椭圆形或者卵圆形,400—740*300—450微米,黑褐色,表面生,凸生,成天南星果序列。子囊圆柱形,260—480*8—12微米。子囊孢子透明或微黄色,线状,蠕虫状,多横隔,160—350*2.5—3.5微米,成断裂状,断裂后的孢子小段约10—20*2.5—3.5微米。子囊壳下的壳柄多分枝,新鲜时褐黄色或者黄秆色,偶也成细长的单一直立枝。寄主体内菌丝新鲜时淡乳白色。

寄生于鳞壳目之幼虫体上。多见于海拔1500米以下地带,由多见于竹林丛中的虫体上,凉山州药检所曾以分离出的菌丝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培养,菌落白色,发育不良,未获子座。

药用菌。当地民间以次代替正品的虫草入药。又滋肺补肾、抗癌等功效。主要成分为甘露醇、麦角甾醇、氨基酸、有机酸、生物碱、硬脂酸等,与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

六. 四川省 凉山 美姑县 凉山岩鹰鸡

凉山岩鹰鸡具有骨骼健壮,抗逆性好,生长发育快,抱窝性弱,繁殖性能高,善于在山地林间草地放牧觅食,肉用特点突出等特征。

凉山岩鹰鸡身高体长,体躯呈砖块形,颈粗短,胸深背宽,腹部丰满,腿粗脚长。成年公鸡平均体重2.87千克;成年母鸡平均体重2.2千克;成年公母鸡净膛屠宰率均在 65%以上。凉山岩鹰鸡适应于海拔1800-2800米的高寒多变的气候环境。由于抗逆性强,种群数量大。是凉山州天然的绿色食品,有较大开发利用潜力。

七. 四川省 凉山州 宁南县 彝族挽歌

“彝族挽歌”系指逝者亲属以吟、唱的方式哭述失去亲人的悲痛之歌,彝称“俄”,意为“哭丧歌”。

这种歌在彝族人民中千百年来业已存在,彝族谚语说:“亲戚再疏远,听到哭声就赶来”。它是彝族丧事过程中必然的组成部分,大凡有彝族居住、聚居的地方就有“俄”。

彝族挽歌发生于特定的时空环境,悲伤的歌唱内容,痛苦的音乐情绪。彝族挽歌为民俗学等社会人文科学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资料,具有永不泯灭的人性价值。

【产生年代】

彝族挽歌“俄”,如果从其本质意义“哭丧”溯源,应是人性的真实表现、真情渲泄,正如文献所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那么,“俄”是与彝族人民的生息繁衍历史与生俱来的。

作为丧事活动过程和仪式性程序性的组成部分,应是在氏族社会时期出现,伴随其形成后,特别是到了父系制时代兴起的“兴礼仪”“立典章”“燕尔宾客”,形成丧事礼仪的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追溯,彝族挽歌“俄”是产生于原始时代,形成于彝族母系制到父系制确立的时代,渊源可达几千年之久。

【分布区域】

宁南县位于凉山州东南部,北距西昌129公里,南临金沙江与云南省隔江相望,距昆明市400公里,辖6个镇,19个乡级行政区,面积1666.6平方公里,总人口18.3万人,共有9个民族在县域居住,少数民族主要以彝族、布依族为主。分布在县城四周山区乡镇,彝族占据了8个半民族乡,仍保留着古老而优秀的许多民族民风民俗、音乐、文化等。

宁南县长年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全年降水充足,四季温差不大,典型的亚热带气候使宁南成为优质农作物生产基地,金沙江畔的明珠。

彝族挽歌流传在宁南县的彝族聚居区和周边的普格、布拖、会东、会理以及云南省巧家县,尤其以宁南县骑骡沟乡最完整。

【基本内容】

彝族挽歌包括曲调和歌词两个部分。曲调因地方而异,按各地习俗可自由发挥,但都是发自内心的悲凉音调,节奏缓慢、节拍灵活、情绪悲切、发声凄婉,哭声、抽泣声与唱词相伴。

哭唱的时候,非常讲究称谓,就是根据哭唱者与死者的族谱关系、亲疏关系、长幼老小关系等,站在哭唱者的特定立场,呼唤着死者的特定称谓进行哭唱,哭唱者开始发音哭唱的时候,首先发出的唱词往往是对死者的特定称谓。如果死者是哭唱者的妈妈、0姐妹、0属辈姐妹、舅舅、舅舅的弟兄、舅舅的属辈弟兄等,那么对死者的称谓就是“阿嫫”;如果死者是哭唱者的爸爸、叔叔、爸爸的属辈弟兄等,那么对死者的称谓就是“阿达”;如果死者是哭唱者的哥哥、姐姐、哥嫂等,那么对死者的称谓就是“武扎”;如果死者是哭唱者的弟弟、妹妹、属辈弟弟、属辈妹妹等,那么对死者的称谓就是“里扎”;如果哭唱者是女的,且死者是哥哥、弟弟、属辈哥哥、属辈弟弟等,那么对死者的称谓就是“姆惹”;如果哭唱者是男的,且死者属于姐姐、妹妹、属辈姐姐、属辈妹妹等,那么对死者的称谓就是“阿里嫫”或“呢扎”;如果哭唱者是岳母,且死者是儿媳、属辈儿媳等,那么对死者的称谓就是“阿波普”;如果哭唱者是姑姑,且死者是外侄子、属辈外侄子等,那么对死者的称谓就是“阿波吉”;如果哭唱者是舅舅,且死者是儿媳、外侄女、属辈儿媳、属辈外侄女等,那么对死者的称谓就是“阿嫫里”;如果哭唱者是舅舅,且死者是外侄子、属辈外侄子等,那么对死者的称谓就是“阿嫫惹”;如果哭唱者是爷爷、奶奶,且死者是孙子、孙女、属辈孙子、属辈孙女等,那么对死者的称谓就是“阿尔”;如果哭唱者是叔叔、姨妈、属辈叔叔、属辈姨妈,且死者是侄儿、侄女、属辈侄儿、属辈侄女等,那么对死者的称谓就是“阿依”;如果哭唱者是表兄弟,且死者是表姐妹、属辈表姐妹等,那么对死者的称谓就是“阿咪”或“阿苒”;如果哭唱者是表姐妹,且死者是表兄弟、属辈表兄弟等,那么对死者的称谓就是“阿波惹”。因为在彝族的传统习俗中,“地地永相连,人人皆是亲”,人与人之间总能理出一条亲戚脉络,所以哭唱者对死者的称谓,即使不是近亲,也可按照“属辈”对号入座而称之。

唱词内容主要包括:痛失亲人的痛苦,述说死者疾病与死亡情况与过程,追忆死者生平、持家与抚育后代的辛劳和业绩,缅怀与寄托庇佑等等。如一首《哭阿妈》唱道:“山上你载的树子已成林了,你撒的元根已做成了酸菜,阿妈啊,你的儿女从此成了孤儿,你的儿女哭碎了心。你已化成了云,化成了风;风吹冷飕飕,云堆暗沉沉。”这是一首有现场录音的“俄”(已编入《凉山民歌集成》中),其间还不时夹有断断续续的哭声、抽泣声。由此可见一斑。

“俄”的内容十分丰富,还有针对不同对象,如父母、长辈、兄弟姐妹、老人、儿童等与哭者的亲疏关系情感的因素也有不同的内容。

【基本特征】

一、特定的时空环境及演唱主体

彝族挽歌只能在失去亲人的时候哭唱,在亲人停止呼吸后到安葬火化前这一段时间里,由死者亲人和前来的生前亲朋好友哭唱。

二、特定的歌唱内容

所唱出的歌词意思,都是与死亡相关的引人哀伤的吊唁性内容。

三、歌词即兴成分高

彝族挽歌即兴成分很高,在基本腔调、传统哭唱词、特定称谓等框架基础上,因哭唱者的语言驾驭能力和即兴口头创作水平而异,普通哭唱者只能借用传统哭唱词来哭唱,而智慧较高者常常围绕死亡的悲伤而即兴发挥,闻者常常鸦雀无声却潸然泪下。

四、哀伤哭述的音乐价值

唱出的歌声其音调凄婉、低沉、缓慢,自由的节奏和拖腔,时常带着哭喊、呜咽、哭述等。

【基本价值】

1、彝族挽歌具有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价值。

彝族挽歌“俄”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所依存的时空、人文背景和环境,所唱的内容等,对于上述社会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和研究价值。

2、彝族挽歌是民众性的人生真实记录

生生死死是自然法则,也是每一个人和每个民族的生息繁衍必然的过程,“俄”的一首歌唱一个对象,千百年来的“俄”就是一个民族“人生”的真实记录。

3、彝族挽歌具有永不泯灭的人性价值。

真、善、美的人性永恒,“俄”的内容、内涵就不会消失。

八. 四川省 凉山 布拖县 魏火锅

魏火锅

重庆魏火锅用料考究,口味独具特色。火锅底料味重,麻辣,回味悠长;卤汁色泽红亮,鲜醇味美;刀工精湛,变化灵活;祛湿散寒,增进食欲。“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这是清代进士严辰吟咏火锅的诗句,描绘出吃火锅的欢乐情景。吃重庆魏火锅更是乐趣无穷,吃时可根据自己和客人的爱好,择喜而从;吃老吃嫩,吃爽吃脆任凭己趣。大家围桌而坐,但见锅中卤汁翻滚、热气腾腾,原料在锅中忽上忽下如游龙戏水。杷、软、脆、嫩各种质感,片、块、花、条各种形状在举箸间交替、变幻;席间,闲话家常,畅叙友情相互举杯祝酒,觥筹交错,其乐融融。

九. 四川省 凉山 会理县 全羊火锅

此菜系选用高山天然青饮料育成的肥壮的烫皮黑山羊,取其头蹄、肚杂、羊肉等,配上安宁河鲫鱼,采用宫廷配方及技术熬制成原汤,汤白如奶,味厚鲜香,无膻腥味,营养丰富,是大众喜爱的滋补佳肴。在会理有“羊肉要吃好,就到钓鱼岛”之说。

十. 四川省 凉山 德昌 奶汤元鱼

奶汤元鱼原料:活元鱼1只(约重10加克),奶汤5叨克,熟火腿15克,水发冬菇15克,精盐5克,姜汁2.5克,清汤500克,水发玉兰片25克,青菜心5克,绍酒15克,葱油40克。

制法:

1.准备工作:将活元鱼仰放在案板上,待其头伸出,用刀把头剁下,放净血后洗净;放沸水内烫过,刮去黑皮;沿着背甲骨缝拉一刀口,撕下裙边,揭下硬益,取出内脏,剁去四爪和尾巴,用清水洗净;把元鱼肉和裙边剁成2.4厘米见方的块,用沸水氽过;火腿、玉兰片、冬菇均切成片;青菜心劈成四瓣和玉兰片、冬菇一起用沸水氽过。

2.烹调:汤勺放旺火上,加葱油烧至六成热,放进清汤、奶汤、精盐、元鱼肉、裙边、绍酒10克烧沸,移至微火上烤熟时,将元鱼肉、裙边捞在场碗内;汤勺内再加玉兰片、冬菇、青菜心、姜汁、绍酒烧沸浇在场碗内,撤上火腿片即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