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钦州市小董镇特产 钦州小董镇有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钦州市小董镇特产 钦州小董镇有什么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1 21:34:54

一. 广西 钦州 钦南区 钦州对虾

对虾是钦州四大名贵海产品之一,本地主要品种有长毛对虾、墨吉对虾、日本对虾,引进品种有班节对虾、南美白对虾等。 对虾肉质鲜美, 营养价值高。目前钦州对虾养殖面积有53万亩,年产对虾8000多吨。( 钦州)

钦州丰富的海产品中,大蚝、对虾、石斑鱼以及青蟹被称为“钦州四大名产”。

钦州这里的对虾体长而侧扁,甲壳薄而肉多,光滑透明,呈青蓝色或棕黄色,额剑上下缘都有锯齿,尾节末端很尖。钦州生产的对虾历史悠久,在国内外市场上久负盛名,在明代日本及东南亚诸国美其名曰“中国大明虾”。其特点是肉味清香鲜美,肉质嫩滑可口,食而不腻,是高蛋白、低脂肪、高能量的滋补优质的水产品,为宴席上的高级佳肴。目前钦州对虾养殖有10万亩,年产对虾3万多吨。钦州本地主要产品有长毛对虾、墨吉对虾、日本对虾,引进产品有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

二. 广西 钦州 钦北区 皮片乳猪

皮片乳猪是广西菜的一种制作艺术精细,色泽大红油亮,皮松软肉嫩滑,风味独特优美,驰名中外佳肴。 主料为烤猪烧叉、千层饼以及酸甜菜、芝麻酱等配料,菜品色泽油亮,皮松肉软,风味独特,是享有盛名的钦州名菜。

三. 广西 钦州 浦北 浦北黑猪

浦北黑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浦北县在实施“特色农业提升工程”当中,注重培植“浦北黑猪”产业发展,使黑猪养殖迅速成为该县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去年,该县生猪饲养量99.72万头,肉猪出栏58.42万头,同期增长7.8%和6.1%,其中黑猪出栏45.1万头,占全县肉猪出栏量的77.2%,全县生猪生产总值7.92亿元,养殖黑猪成为农民增加收入、发家致富的好门路。

为了做大黑猪产业,该县坚持走“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品牌生猪发展战略,于2011年制定实施了生猪产业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主打黑猪品牌,形成大力发展黑猪,以黑猪带动养猪业发展的工作思路。

养殖示范标准化。结合“清洁养殖”活动的开展,该县在泉水、石埇、安石、张黄、龙门、北通、三合、小江等镇推行标准化生态养殖模式,加强生猪繁育体系、生猪规范化养殖示范基地建设,确保出栏商品黑猪优质、安全、无公害。

强化技术培训。该县结合水产畜牧业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项目和“万名兽医走村屯”、“万名干部下基层”、“万名技术人员送科技”等“三个万名”大行动的开展,广泛开展畜牧科技进场入户等系列科技活动,建立和健全县、乡、村三级畜牧技术服务体系,每年完成5000人以上的生猪实用养殖技术培训,增强养猪大户的致富技术和信心。

树品牌闯都市。为满足城市消费黑猪肉的需要,该县充分利用“越州黑”、“黑大帅”生猪商标品牌,建立了浦北越州黑猪外销专业车队,在广州市“家和市场”设有专卖点;在深圳、海南、南宁、北海、柳州等城市设立了浦北黑猪销售网点。浦北生猪成为进军城市、增加群众收入的主打品牌。

另外,该县积极引导经济能人或肉品加工企业参与加工开发以浦北黑猪为主原料的较为传统菜肴,形成了泉水圆蹄、五花腩扣、官垌腌肉、寨圩腊肠、乐民灌猪红、小江烤猪等一系列具有浦北地方风味的特色食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形成规模养殖与加工经营相互、配套成龙、产业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地域范围

浦北黑猪原产于浦北县,分布于浦北县境内的泉水镇、石冲镇、安石镇、张黄镇、大成镇、白石水镇、北通镇、三合镇、龙门镇、小江镇、福旺镇、寨墟镇、乐民镇、六银镇、官垌镇、平睦镇等十六个镇。保护面积2521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3′至109°51′,北纬21°52′至22°14′之间;一般海拔在150-700米之间。2013年,全县浦北黑猪饲养量为83.2万头,母猪存栏3.85万头。

四. 广西 钦州 钦南区 螺丝粉

新兴街、白沙街、人民路、二马路等地的螺丝粉都很好吃,味美实惠,一般5元就能买一大碗。

五. 河南省 南阳市 邓州市 邓州市棉花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锦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至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含纤维素约87—90%。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等。

六. 广西 钦州 钦南区 钦州黄瓜皮

钦州黄瓜皮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钦州黄瓜皮是广西钦州钦南区的。

钦州,宋朝时期称宋寿郡,梁代称安州,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安州为钦州, 据传,钦州黄瓜种植于宋朝时期,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钦州民间俗称“短藤白皮黄瓜”,为一年生瓜类。明朝林希元编著的《钦州志》记载:“黄瓜,性冷,伴肉条食之。”意为钦州所产黄瓜,有清凉解热之功效,可生吃,清津止渴;压榨淹制后,切粒伴炒肉,色味俱佳,是钦州民间独特的菜肴,常为民间节日和婚宴主要菜谱,也是民间主要礼品。 相传,清道光年间,粤籍御厨锦长青选用钦州黄瓜精心酿制黄瓜皮,深受皇室喜爱,从此,钦州黄瓜皮名声鹊起,堪称岭南一绝,与荔枝、龙眼一起被誉为岭南三宝,素有“宁舍鱼翅燕窝,不舍钦州瓜皮”之说。清末翰林冯敏昌对钦州瓜皮情有独钟,每餐必备。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钦州市多家黄瓜皮加工生产厂家采用新的加工技术,选用纯正钦州鲜黄瓜,结合传统工艺精制,保持原有的自然风味,口感脆嫩,鲜香可口,秉承“精、素、清、野”的风味,开袋即食,异常便利,是钦州市著名地方,是钦州市民家庭常备的风味小吃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所在地域: 广西

申请人: 钦州市黄瓜皮行业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钦州黄瓜皮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北邻广西首府南宁,东与北海市和玉林市相连,西与防城港市毗邻。包括钦州市现辖区的钦南区、钦北区、灵山县、浦北县。钦州黄瓜皮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07°27′~109°56′,北纬20°52′~22°41′之间。区域内钦州黄瓜皮制作原材料钦州黄瓜的生长面积为1万公顷,年产量3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钦州黄瓜呈三棱圆柱形,长15~20cm,横径4~6cm,单瓜重200~300g,系制作钦州黄瓜皮之原料;腌制压榨 后的半成品为长扁形,瓜皮黄白色有皱纹;成品为1cm×2cm的切片, 呈黄白色,皮薄肉厚,质地嫩脆爽,味咸酸清香,可食率100%,清爽开胃,品质佳,是佐餐之上品。 (2)内在品质指标:钦州黄瓜皮能量60kj/100g~200kj/100g,蛋白质0.5g/100g~3.5g/100g,脂肪0.3g/100g~1.6g/100g,碳水化合物1.5g/100g~5.0g/100g,钠400mg/100g~3350mg/100g。 (3)安全要求:钦州黄瓜产地选择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2),种植过程执行《无公害食品黄瓜生产技术规程》(NY/T5075-2002),产品安全指标须符合农办质〔2013〕17号中瓜类蔬菜的要求。

七. 广西 钦州 钦北区 野生毛蟹

钦州自然生长的毛蟹学名合浦绒螫蟹,最大个体150~250克。其肉鲜美味甜,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当地收购价格商品蟹每公斤120~140元不等,产品供不应求,目前已列为主要名优品种开发。

八. 广西 钦州 钦南区 狗肉粉

一马路与胜利街交汇处有一个地方以吃狗肉而闻名,钦州老城区的人非常爱吃肉,早上起来后,爱啃两块狗肉或是猪脚,再啖三两米酒,打着饱嗝才开始一天的工作。所以钦州早餐比较有名的便与这两种肉有关,一种是猪脚粉,一种是狗肉粉。

钦州的狗肉粉清爽脆口,不肥不腻,也有狗肉烧烤、狗肉全餐等多种做法,香肉伴酒,妙不可言。有名的饭店有沙尾街和胜利路交口的老字号饭店叶贵远狗肉店,以及体育馆附近的“狗肉一条街”。

九. 广西 钦州 钦南区 钦南辣椒

钦南区是全国第二大无公害冬种辣椒生产基地,该区利用冬闲田种植冬辣椒有二十多年历史,主要分布于那丽、那彭、那思3个镇,其简称“三那”成为远近闻名的“辣椒之乡”。目前已辐射到东场、久隆、沙埠等镇种植,辣椒种植面积从1992年种植1万亩左右发展到2014年7万多亩,总产量10万余吨,产值近2.1亿元。主要种植的品种有尖椒、线椒、螺丝椒,由于种植面积大,产品质量好,所产的辣椒畅销四川、重庆、江西、安微、湖北、湖南、河南等全国二十多个省、市。

钦南区拥有7050公顷辣椒种植基地经广西区农业厅无公害生产基地的认证,辣椒产品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钦南区那丽镇辣椒批发市场占地面积50多亩,建有辅面100多间,内设有冷库,常年辣椒上市高峰期日上市量最高达到1000多吨。

为了进一步提高钦南辣椒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近年来,钦南区加强对辣椒产地的水质、土壤、大气等环境质量监测,组织农技专家和技术骨干进村入户指导农民科学种植,选用优质、抗病虫害良种,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有机化肥等。该区积极引进推广高产优质新品种,通过品种的更新,提高钦南辣椒的质量,并大力推广摭阳网、育苗移栽和反季节栽培等耕作方法,合理安排生产季节,错开辣椒上市高峰,尽可能抓住市场的空档时机组织辣椒上市,提高辣椒的市场竞争力。

信息来源:广西农业总汇

十. 广西 钦州 浦北 泥兴陶器

泥兴陶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