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宿迁特产店 宿迁土特产批发市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宿迁特产店 宿迁土特产批发市场更新时间:2022-04-01 11:58:21

一.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斑鸠店酱菜

酱菜是斑鸠店镇供销合作社,1962年创制的咸菜新品种,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生产历史,已形成颇有影响的著名地方性小吃。

斑鸠店酱菜以优质面粉和莴苣、无籽黄瓜、芒瓜为主要原料,吸取传统酿制工艺的精髓,按一种新的酿制工艺精心酿制而成。保持了蔬菜本色,有光泽,无沉淀物和杂质。具有鲜、甜、脆、嫩、微咸可口等特点。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调味品。它是佐餐佳品,能增进食欲,开胃爽口,特别是早晚吃粥时,其味更是妙不可言。成为近年来宾馆酒楼和百姓餐桌上的常见食品,也成为馈赠佳品之一。

酱菜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汉朝时我国即已开始酱黄瓜,到清朝时制作技术已大有改进。《随园食单》曾专门记了一条“酱王瓜法”:“王瓜初生时择细者腌之,入酱,脆而鲜。”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第六十一回说大观园的姑娘们爱吃“鸡蛋、豆腐,又是什么面筋,酱萝卜杂儿”,这里的“酱萝卜杂儿”,指的就是酱菜。

斑鸠店镇盛产大蒜、黄瓜等瓜果蔬菜。斑鸠店酱菜就是采用当地新鲜蔬菜,入甜面酱制成。酱菜选料严格,加工精细。选料的季节性很强,要求很高。选料要大小一致,长短粗细相仿,选好料要及时加工,保持蔬菜新鲜,这是做到脆、嫩的关键。鲜、甜则取决于甜面酱的质量,发酵要恰到好处。

腌制时要选择晴朗天气,将小乳瓜洗净,去蒂,放盐略腌,取出晾干,再以腌瓜卤汁下锅煮沸,烫过乳瓜,使瓜起脆,再晾干起皱,成瓜胚,然后用次酱先行套浸瓜胚,浸透取出,用手勒净,略晾,再入甜面酱缸内,一个月后可食。

斑鸠店酱菜的主要品种有:糖醋大蒜、乳黄瓜、嫩莴苣、嫩生姜、胡罗卜等,形状有条、块、丁、丝、角等。

二. 河北省 衡水 桃城区 侯店毛笔

产于河北衡水。

侯店制笔业始于明朝永乐二年,盛于清代。相传,清光绪年间,侯店有个叫李文魁 的制笔艺人在北京城开笔庄,因毛笔制作精良,被一个爱好书法的太监看中。有一次,他在光绪皇帝面前推荐李文魁的毛笔,光绪一用果然不错,便封之为“宫廷御笔”,随之名声大振,京城的文人、仕宦争相购买李文魁的“侯店毛笔”,笔庄也日益兴旺。从此,侯店独具一格的制笔工艺便世代流传下来。

侯店毛笔的主要原料是动物的毫毛和尾毛。他们经过试验,选用黄狼尾、香狸尾、 石獾毛、南山羊毛、牛耳毛等40多种毫毛,以冬季毛最佳,经过水盆、干作、零活、 刻字直管、包装五道大工序,七十三道小工序,才能制成不同规格、不同形状、不同用途的毛笔。

具有坚韧适度,刚柔相齐,含墨量大,不易脱毛等优点。

三. 湖北省 襄阳市 枣阳 吴店甘蔗

吴店甘蔗是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吴店镇的。枣阳市吴店镇是湖北省有名的甘蔗种植大镇,吴店甘蔗色泽好,皮薄,茎脆,汁多,味甜,营养丰富。

枣阳市吴店镇地处枣南山区,阳光充足,土地肥沃,适宜水果甘蔗生长。从近年开始引种,其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历程。现已享誉省内外,成为富民富市的重要产业。每年春节前后,外地客商纷至踏来,云集吴店,争先抢购,运往全国各地销售。

吴店甘蔗表现为产量高,一般亩产8-10吨,高的可达12-13吨;色泽好,皮薄,茎脆,汁多,味甜,营养丰富;植株较高,茎秆粗壮,节间长,去表尖后株高在1.6米以上,茎秆直立,便于贮运。既可直接供鲜食,或榨汁作饮料,生津止渴,老少皆宜;也可用于饲喂奶牛,对提高产奶量有很大作用。上市时间最早在10月中旬,一般在11月中旬以后,高峰期在春节前的12-1月。

近年来,吴店镇坚持把甘蔗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项目来抓,目前该镇甘蔗种植面积达1.5万亩,种植的农户达3000多户。

四. 江苏省 宿迁市 泗阳县 王集小团饼

王集小团饼是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王集新城的。王集小团饼,又称“月亮饼”,其加工原料是小麦面粉,以其色、香、味俱佳而闻名遐迩。

王集小团饼是江苏省泗阳县王集镇的特色食品,其加工原料是小麦面粉,直径约15厘米,厚度约3、4厘米,价格和普通大饼差不多,但以其色、香、味俱佳而闻名遐迩。现在泗阳县城,有两家做“王集小团饼”的,当天烙的小团饼都要排队等候,稍微去迟一点就买不到了。一次家属去买小团饼因匆忙而被电瓶车撞伤,所以印象特别深。今天浏览网上泗阳时,发现“王集小团饼”的传说,觉得有别于“牛郎织女”,是个圆满的结局,恰逢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将故事转载过来,祝愿天下所有勤劳、善良的人们,夫妻恩爱,和和美美,幸福圆满!

相传有一年月宫嫦娥偶尔下凡,至王集上空时,猛然间一阵奇异的香味扑鼻而来。低头一看,但见街道人来车往,市井繁华,街旁一户人家门前摆放着形似月亮的团饼。小团饼的香味令嫦娥留连忘返,欲罢不能。遂降落闹市,欲品尝这人间的美味。

她径直来到这户门前,伸出纤纤玉指,轻轻拿起一块团饼收入绣袋,当她掏钱付款时,不觉满脸绯红。原来,因为下凡时忘了钱袋,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如何是好?就在嫦娥心慌意乱、左右为难之时,卖饼的俊俏后生见买饼的女子天生丽质,楚楚动人,连忙施礼道:“这位大姐,你若没带钱,我给你免了。”嫦娥见卖饼后生不仅一表人才,而且举止端庄,待人谦和,便试探道:“敢问公子尊姓大名,何以得闲做此营生?” “我本姓王,只因内无妻室,又兼双亲年迈,故在家做此营生,以度日月。”嫦娥闻听此言,心中暗自思忖:王公子仪表堂堂,心地善良,孝顺父母,十分难得。我何不帮他一把。打定主意,嫦娥辞谢王公子,款款离去。

……

第二天,就在王公子起早准备和面烙饼时,却惊奇地发现面盆内装了满满的团饼,每块团饼既圆又香,这些饼刚摆到门前,就被人们抢购一空,公子异常高兴。第二天早上,王公子发现面盆内又装满了团饼。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天天如此,王公子纳闷之余,决定弄个究竟。这天夜里,王公子悄悄藏在饼房角落。子夜时分,睡意朦胧的他忽然听到一阵响动,屋内的灯已被点亮。他屏住呼吸,睁大双眼,忽见买饼的姑娘飘落屋里。只见她轻手轻脚和面烙饼,不到一个时辰,就烙好了一盆香喷喷的团饼。

就在嫦娥欲返回月宫之时,王公子猛地关闭门窗,拦住嫦娥的去路问道:“你是何方人氏,为何如此?”嫦娥见被公子发现,只得编说自己家住蓬莱,自幼喜欢美食云云。王公子信以为真,从此,嫦娥每天都要来为公子烙饼。日久天长,嫦娥越发觉得王公子为人诚实,勤劳善良。便由报恩为感恩,由感动到心动,由动情到钟情,最终以身相许,决定留在人间与王公子结为1。王公子也喜欢美貌多情的嫦娥,两颗心渐渐地融合到了一起。婚后,俩口你恩我爱,男耕女织,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日子过得甜蜜幸福。

常言道:“天上一日,人间一年。”这天,玉皇大帝闻报月宫嫦娥下凡已有三日未归,龙颜大怒,着太白金星领旨下界寻访,限嫦娥午时三刻重返天庭。

当太白金星寻至王集上空,发现下界人间已有两年的嫦娥正在加工团饼,团饼奇特的香味令一向喜欢品尝美味的太白金星垂诞欲滴,他竟然把玉帝的圣旨忘得一干二净。只见他降落云头,摇身变作一个农夫来到嫦娥的团饼案前,伸手抓起一块香味扑鼻的团饼,张口就咬。这一咬令太白金星大吃一惊,原来这团饼不仅香味扑鼻,而且松软可口,筋道十足。原来人间竟有如此美味,难怪嫦娥下凡不归。饱餐之后,太白金星这才想起玉帝的圣旨。只见他现回原形,展帛宣旨。嫦娥闻听圣旨,泪如雨下。跪在地上恳求太白金星手下留情,上天回奏玉帝网开一面,恩准臣女继续留住人间。知道实情的王公子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与自己同枕共眠的妻子竟是月宫嫦娥!他顾不上多想,也跪在地上恳求上仙不要带走嫦娥。心地慈善的太白金星不忍拆散他们夫妻的幸福生活,动了测隐之心。只见他驾返云头,径至养心殿,回奏玉帝,苦苦帮助嫦娥求情,也许是玉帝一时高兴,当即准奏。后觉不妥又改口道:“每逢八月十五月圆日,嫦娥务必返回天庭,待晚间方可下界”。太白金星当即下界传旨。嫦娥接旨后,喜极而泣,感谢皇恩浩荡。

从此,嫦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白天准时返回天庭广寒宫与众仙团圆。晚间再到凡间与家人团聚。王公子每年八月十五都要烙上好多团饼,期待嫦娥归来团聚,并且将其取名“月亮饼”。斗转星移,王公子每年八月十五烙饼等待嫦娥下凡团圆的做法逐渐被其他人家效仿,故而后来就有了“八月十五吃月亮饼”的习俗,以此祈求年年团圆,家家团圆,人人都能娶到天上嫦娥。后来“月亮饼”在王集镇被人们演变为特色食品,有不少人家还以此谋求生计。

如今,王集镇家家户户都会加工“月亮饼”,随着工艺的改进和小麦面粉质量的提高,加工的月亮饼深受人们的喜爱,畅销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目前,全镇以加工月亮饼为主的有近200户,从业人员近千人。户均年加工月亮饼26万块,纯收入5万元以上,“月亮饼”成了王集人发家致富的特色产业。

五. 江苏省 宿迁市 宿豫区 丁庄金针菜

宿豫县种植黄花菜历史悠久。传说三国时当地流行血吸虫病,华佗前往为民治病,后人见黄花菜的形状恰似华佗治病的金针,遂将其称作金针菜。该菜名气最大的是产于丁嘴乡的“丁庄大菜”。它身条粗壮,嘴乌体亮,肉厚味美,健体安神,营养丰富。“丁庄大菜”先后参展于南洋劝业会、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中国农业展览会和广州商品交易会等。“吉字”牌金针菜为省优质产品

( 宿迁)

六. 湖北省 武汉 蔡甸区 蔡店芦笋茶

芦笋茶是采用鲜芦笋为原料,当芦笋植株分枝刚刚展开,分枝上的腋芽苞成丛状,芦笋的针状拟叶尚未展开时,将其采摘下来,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精工鞣制烘炒成。其干茶色泽和用90度开水冲泡后的茶汤,清澈碧绿,悠香阵阵,香气清鲜,透澈心肺,历久不衰;初入口时有微苦感,过喉则爽快流通,无任何不良味觉,过喉后,口中还有余香,鲜爽而有微甜味。芦笋茶保留了较多的芦笋腋芽苞的天然物质。其中矿物质、芦丁、芦笋皂甙保留鲜叶的9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芦笋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研究化验表明,芦笋茶中保留的芦笋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治疗心脑血管病等均有一定效果。

七. 辽宁省 大连 瓦房店 阎店地瓜

瓦房店市地瓜种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尤以阎店地瓜最为著名。由于受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影响,阎店及周边乡镇的地瓜外观呈梭形、红皮黄瓤、外皮光滑、大小适中,表面无凸凹、无疤痕,口感细腻甜脆,受到消费者欢迎。曾荣获大连市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

地瓜是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美誉,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中医视红薯为良药,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并说“海中之人食之长寿”。

改革开放以后,阎店地瓜走出乡村,成为城里人的餐桌佳肴。我省各地及山东、吉林、黑龙江等地客商纷纷慕名前来采购,促进了这一地区地瓜产业的发展,地瓜栽植成了当地农民的主要产业之一。

八. 江苏省 宿迁市 泗洪县 泗洪大枣

泗洪大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泗洪大枣,又称“霸王枣”。所谓“霸王”,原因有二,一是其个大、味甜、质优;二是相传西楚霸王项羽喜吃此枣,故名“霸王枣”。

1982年以来,泗洪在上级科研部门的关心下培育出了泗洪大枣的新品种。新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顶凹,果面不平,单果重平均45克,大者71克,成熟为深红色,肉酥脆甘甜,核小,九月中旬成熟,成熟期遇雨不裂口。

经有关部门科学测定,新品种泗洪大枣含可溶性固形物在30.5%以上,含蛋白质2.2%,还含有铁、磷、钙等人体不可缺少的矿物质元素,同时含有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在每百克鲜枣中,含维生素Bl0.06毫克、维生素B20.04毫克、维生素C580毫克(为苹果的76倍)、维生素P(芦丁)3000毫克,另外还含维生素A、维生素E等。因此,泗洪大枣具有活维生素丸的美称。

泗洪大枣花期长,花量极多,是优质的蜜源。经有关单位检测证明,枣花蜜仅次于荔枝蜜居第二位。枣木为优质硬木,是雕刻、制作工具以及车、船重要部件的首选材料。皮可入药,枣核是生产活性炭的好原料。劣质果可提取香精,嫩叶还可加工为保健茶叶。

泗洪大枣还具有多种药用保健作用,其叶、果、花、皮、根、刺及木材均可人药。据《本草纲目》记载:"大枣味甘无毒,主心邪气,安神养脾,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干枣润心肺,止咳,补五脏,治虚损。"古今临床证明,红枣对治疗肝炎,降血压、补血、强脾、健脑具有特殊效果。近年来研究发现,枣果中含有保持毛细血管畅通,防止血管壁脆性增加的物质芦丁,以及抗癌物质磷酸腺苷和儿茶酚。由此可见,枣是良好的保健佳品。民间传说的"枣久食轻身延年""日食三枣不见老"的传说,是有科学道理的。

泗洪大枣不仅是鲜食枣的佼佼者,还可以加工成醉枣、蜜枣、夹心枣、枣汁、糖水罐头等。

九. 江苏省 宿迁市 泗阳县 新袁柳编

一、简介

新袁柳编是流布于江苏省泗阳县新袁及其周边乡镇的一种传统手工编织技艺。柳编采用杞柳为原料,主要技法有平编、纹编、勒编、砌编、缠边五种。柳编制品以造型美观、花样繁多,简便实用而普遍被当地群众作为生产生活、家居装饰用品。随着编制技艺的日臻完善,新袁柳编也由最初的粗加工演变为精加工,同时,也由乡亲邻里相互馈赠之物转变为市场销售产品。它无毒、卫生、精致、美观,倍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喜爱。

二、形成背景

早在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江苏省泗阳县新袁一带,黄河故道水位暴涨,冲决堤岸,黄河故道与洪泽湖连成水天一片,宽长数十里,几无一片干土,因此,人们就称这里为新滩湖。天长日久,洪水四流,黄水所夹带之泥沙,沉积淤垫,原来的新滩便逐渐形成了滩涂。由于这里地势低洼,粮食作物难以生长,当地人便在这里栽植大量耐湿、耐碱的杞柳,用来固沙保土。每年入冬季节,人们便将干枯的杞柳收割回家当作柴禾。由于柳属落叶类灌木,自然繁衍较快,年复一年,这里便形成翠柳万行的自然景观。

三、发展沿革

在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柳编是每个农户家中必备的生产生活用具,也是广大老百姓普遍运用的传统手工编织技艺,其历史久远,传承广泛。新袁柳编的产生与发展源于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和特色鲜明的物产。当地老百姓就地取材(杞柳),编织技艺代代相传。

到清道光年间(1821-1851),在新袁一代,袁氏家族中有一位叫袁靖,世代以木工为生,替附近百姓订做家具等。他天生聪颖,发现新滩湖到处长着茂密的杞柳,当作柴禾实在太可惜,便常用杞柳编制床垫及各种容器。日久,邻里相互效仿,以此编织家庭日常用品,开始从简单的床垫、草篓到复杂的簸箕、笆斗、提篮等,就这样,他们世代相传。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群众依然沿袭这种传统的编织技艺,一些技艺娴熟的手艺人,常作为当地能人而深受地方百姓推崇。邻里之间相互帮助,也经常编织一些筐、篓、簸箕等相互赠送,以表达乡邻友好之情。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商品经济深入人心,许多掌握精湛的柳编技艺的新袁人,忙于生计,将一些柳编产品由原来的家用品变成了商品,许多家庭以柳编为生,大大促进柳编技艺的发展,同时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柳编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新袁柳编开始从传统农户走向规模化生产。新袁办起了藤柳厂,开始时规模并不大,七八间房子,几十个工人,利用当地栽植的杞柳条,加工一些农家日常用具。后来,柳编规模日趋扩大,技术也日益精湛,由县外贸部门安排,为外商生产一些包装箱、抹布篮等用具。产品门类也渐渐多起来,有提篮、童篮、吊篮、挂篮、动物篮、筐类、家具类等远销亚、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时欧、美国家许多上层人士家中,都少不了柳编用具,特别是盛瓜果的器皿和常接触的各种筐篮。

20世纪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庄德新先生,在台湾《桃园观光》杂志发表《新袁小镇散记》中,对新袁柳编作了详细的介绍,从而使新袁柳编享誉海内外。

四、工具及产品

新袁柳编的制作工具有:刀子(传统常用镰刀)、扳钩和斧头。其余则主要靠手工旋编而成。柳编产品种类繁多,早期产品有簸箕、笆斗、晒簸、草篓等;后期根据市场需要,开发了一大批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柳编产品:提篮、童篮、吊篮、挂篮、果篮、动物篮、筐类、家具类等。

五、主要技法

新袁柳编制作技巧简单,大致可分为取材、浸泡、脱皮、晾晒、选料、编制、着色、罩漆八个阶段。

1、取材:是将生长在沟渠、河道旁的杞柳,砍伐回来,打包成捆,以便浸泡。

2、浸泡:将杞柳条放到水里浸泡约1—2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使其表皮松软,便于脱皮;

3、脱皮:将浸泡好的杞柳条表皮刮去;

4、晾晒:将脱皮后的杞柳条放到阴凉处凉干备用;

5、选料:把脱皮后的杞柳条,根据粗细、长短进行分类,以备量材适用。

6、编制:根据需要及样品图纸进行制作;

7、着色:根据需要对柳编制品涂上颜色;

8、罩漆:将所制成品罩上清漆,这样既光滑美观,又经久耐用。

六、传承状况

传统的新袁柳编传承,多以家庭为单位或邻里相互借鉴而自觉传承,它没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传承脉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涌现出一些擅于柳编技艺的民间能手,如:袁靖和袁林兄弟二人(1832—1856);袁氏家族中袁怀玉、袁怀成、袁玉宝、袁怀高、袁怀中(1969—1978);以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崔建华、徐其实、韩光全、张修发、肖其贵、杨恒平、张家俊、陈明亮、朱长安等师徒传承;现在尚有杨同志、李继先、贺辛之、周以平、周海燕、杨兰英、崔长之、葛广显、田兵等依然在师徒传承。

但是,伴随当年的“夭桃千顷,翠柳万行”的景象渐远,新袁柳编也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原料市场。柳编的功能也由实用性更多地转变为装饰性,它与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也日渐疏远。

七、传承人

田兵:男,1946年出生,新袁镇河堰村学校组人,其柳编技艺精湛,手法多变,擅大中型柳编。作品新颖别致,深受消费者亲睐。

崔建华:男,1948年出生,新袁镇新袁街人,擅小型装饰品柳编制品生产,作品特色鲜明,小巧玲珑,技艺巧夺天工。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