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玉溪通海土特产 云南玉溪方便带的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玉溪通海土特产 云南玉溪方便带的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3-31 03:44:31

一. 云南省 玉溪 通海县 鸡丝米线

鸡丝米线

鸡丝米线是通海广大群众喜欢的一美食。由米线为主要原料,将宰杀洗净后的土鸡翅膀下部的肋骨肉剔下,放入滚烫的开水中进行暴煮,熟透后取出,用手将鸡肉撕成丝,带帽在米线上面,再倒上鸡汤,撒上葱、薄荷、芫茜等佐料就可食用。米线的细腻中裹绞着鸡汤的鲜甜,鲜香美味。

二. 云南省 玉溪 通海县 通海甜白酒

通海甜白酒是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的。通海甜白酒主要采用糯米酿造而成,营养丰富,色泽金黄,清凉透明,口感醇甜,糯米甜酒特有的香气,风味独特,老少皆宜。

曲陀关是通海历史文化胜迹之一,如今因盛产甜白酒而留名。曲陀关具有悠久的甜白酒生产历史,是通海县有名的甜白酒之乡。目前已有30多户生产经营户,年产值达近千万元,甜白酒成为了通海县的特色产品之一,产品远销昆明、红河、思茅等地,深受消费者喜爱。

目前曲陀关甜白酒在玉溪已占有7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昆明的市场占有率近20%,并且呈快速增长的态势。通海甜白酒已经毋庸置疑成为通海的一大旅游特色产品。

三. 云南省 玉溪 通海县 甜酱油

通海甜酱油为云南传统名产,素以咸甜兼备的独特风味而深为云南广大城乡消费者所喜爱。历史上,通海“调鼎斋”的酱油曾远销北京、香港等地。

原料配方(成品100千克) 、酱醅50千克、 红糖14千克、 饴糖54千克、 食盐7.5千克 、香料100克 、酒曲200克。

制作方法

1.原料选择:生产这种甜酱油的原料是黄豆酱醅、红糖、饴糖、食盐、香料和酒曲。酱醅色黄红褐,味道鲜咸;红糖以盘溪竹园红糖为佳;饴糖色红透明,浓度在50′Be′以上;食盐为甲炕锅盐。

2.制作酱醅:先将选好的豆洗净,浸泡20小时,上甑蒸至绵软;把蒸好的豆捣化,加酒曲拌匀,用木模压制成块,入曲室发酵15~20天;把发酵好的曲块打碎,堆起,发汗7天后入缸,每100千克曲料加食盐75千克、清水100千克,泡半个月后搅匀(以后每个月搅拌一次),经1年的日晒夜露,即为成熟的酱醅,将成熟的酱醅加水煮沸,装袋压榨,滤出酱水备用。

3.炒酱色:以红糖、饴糖加清水,炒至色泽黑亮,浓度适宜时,起锅备用。

4.蒸油:将酱水和各种配料入锅煮沸,加入酱色,熬稠至35°Be′左右,再起锅冷却至50℃,装袋过滤后即为成品。

产品特点

色泽红褐而有光泽,酱香浓郁,甜咸适口,滋味鲜美,汁浓挂碗,浓度在35°Be′以上,富有营养。用它烹菜,菜肴色泽鲜艳,增彩添香;用它凉拌各种荤素菜肴,更是别具美味,与众不同。


四.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江川大头鱼

江川大头鱼是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的。大头鱼的得名,在于头大而宽,其头顶1背,口大呈弧形,无口须,体色呈限白,以头油、肉嫩、质鲜、味美,含脂量高而闻名。

江川地处滇中,境内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半湿润地区,全县现有水域面积16.5万亩,是全国唯一水域面积超过耕地面积的县份,多年来该县一直是云南渔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县。沿湖4乡(镇)13村37个自然村涉渔,全县70%的人口与渔业有关,去年该县渔业收入逾4000万元。江川境内主要经济鱼类有青、草、鲢、鲤、鲫鱼、大头鱼、金线鱼等,其中数大头鱼与抗浪鱼尤为著名。明《云南志》载:“大头鱼出星云湖,渔者干戊二日编为竹笼,沉水取之,其头味甚美”;1869年,外国学者将大头鱼标本收藏于巴黎博物馆。大头鱼因鱼头宽大而得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且可以入药,有滋补、祛风的功效,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是星云湖特有的土著鱼类之一。

江川星云湖碌鱼,俗称“大头鱼”,学名柏氏鲤,为鲤科鱼类。它生活在淡水湖泊的中上层水域,以浮游生物为食,天然繁殖。一般个体重在300—400克,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江川大头鱼在省内外闻名遐迩。

江川历史上盛产“大头鱼”,起源于何时,尚无确切考证材料。明正德(公元1506----1520)年间有记述“其渔利之富向为滇中著名”。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记录是“碌鱼”产于星云湖中,似鲤而首巨,身肥味美,俗呼“大头鱼”,其脑浆营养价值更高。

星云湖因历史上盛产大头鱼著名,五十年代鱼获物中大头鱼约占50%。目前已成为稀有鱼种。1987年,国家把大头鱼列为重点保护鱼类之一。

五.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大头鲤

大头鲤的体形与鲤鱼十分相似,但头部较宽大,体形似鲤,所以得名“大头鲤”。在中医学上还可将其入药,具有滋补、祛风的疗效。近年来种群数量不断减少,亟待保护。大头鲤为我国特有种,仅分布于云南省的星云湖和杞麓湖。因其肉细嫩,含脂量高,味美,营养丰富,颇受人们欢迎。

尾柄细长。体长9—12厘米,最大体重可达2千克。头特别大而宽,头长大于体高和背鳍基长;头背宽而平坦。口阔且大,亚上位,弧形,口裂显著倾斜,口宽大于吻长。无须。下咽齿主行第二枚齿齿冠具2-5道沟纹。鳃耙排列甚细密,在48个以上,其长度超过鳃丝长。鳞大,侧线鳞34-37个。背鳍 大头鲤

和臀鳍均具带细锯齿的硬刺。背、腹鳍起点相对或背鳍稍长,背鳍基长,鳍条短,外缘深凹,胸、腹、臀鳍均大;胸鳍达腹鳍。尾鳍下叶为橘红色。背鳍的起点大约于腹鳍相对,距尾鳍的基部比距吻端的距离略近。背鳍颌臀鳍硬刺的后缘均具锯齿。尾鳍呈深叉状。鳔具2室。

生活习性

喜欢生活在水深而水质较清澄的水体中上层,对恶劣环境耐受力差,若水质混浊或离开水体则易死亡。性活跃,游泳迅速。食性较单一,大小个体的食性差异不大,几乎均以大型浮游动物的枝角类和桡足类为食;有时也杂食些硅藻、丝状藻和龟甲轮虫等,但数量很少。

繁殖习性

一般雌鱼体重在50克左右即已性成熟,产卵期较长,从4月初开始直到9月,以5-6月最盛。卵附在水草上孵化。
生长速度较慢,但生长速度均匀,各龄鱼体的平均年增长量约60毫米。最大个体重2公斤,通常在1龄鱼中已有50%的个体性成熟,体重52克,而雄性体长仅117毫米,体重32克。大头鲤的怀狼量大,3-4龄鱼的怀卵量达13万粒。分批产卵,通常分为两批,两批之间相隔7天。每批产卵3天。过7天再产第二批卵。产卵期为5-6月,卵通常在晴天拂晓3-5时产于水下1-2米处,产粘性卵,卵粘附于水生管束植物上。以浮游动物为食, 其中以枝角类和桡足类占绝对优势,其次为轮虫,此外还兼食少量硅藻,丝状藻以及水生维管束植物等

大头鲤(15张)。

致危因素

在20世纪50-60年代曾为产区的主要经济鱼类,在两个湖的渔产量中,占极大优势,曾占总产量的70%左右。自70年代引进鲢、鳙,与大头鱼产生食物竞争;在引种时又带来了鰕虎鱼、鳑鲏、麦穗鱼等小型野杂鱼,这些鱼生命力强,且大量吞食鱼卵;再则湖泊水位下降,水草减少而破坏了产卵场;长期的酷渔滥捕;大头鱼自身抗病力弱,生长缓慢,适应环境差等综合因素,导致资源的锐减。

种群现状

目前大头鱼在星云湖和杞麓湖中,仅占鱼产量的0.5%左右。
1963年统计,大头鲤在星云湖占鱼类总产量的70%,在杞麓湖占30%。自20世纪70年代始,由于捕捞过度,引进食性相似的鳙及环境变迁影响,大头鲤资源日趋枯竭。1979年江川渔场用池塘人工繁殖获得成功。1988年后又生产大规格鱼种放湖,使鱼产量逐步增长。

六. 云南省 玉溪 元江县 元江鲤

元江鲤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元江鲤是我国多种杂交鲤鱼的重要父本材料,曾被全国许多地方引种,全国知名鱼类。

形态特征:体侧扁较高,略呈椭圆,头较小,略尖,口下位,上颌较下颌突出,须2对,鳞较大,在腹鳍基部有一较发达的腋鳞。鲜活时尾鳍下叶呈红色,偶鳍呈淡红色,故当地称红尾鲤鱼。

生活习性:杂食性偏动物食性鱼类,主要食物为底栖寡毛动物,也摄食昆虫的幼虫、螺蛳及小型的甲壳动物。

分布:元江水系、珠江水系

七.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玉溪风味小吃

如果你在昆明街道上漫步,经常可以经看到:“真正玉溪风味”、“最佳玉溪风味”的小吃招牌。玉溪烹调技艺誉满全滇,玉溪烹调技师遍及三迤

玉溪市因水得名,玉溪河即《水经注》所记之桥水,明代文献中已称玉溪,取其清流如玉之意。而玉溪风味与水有关,其著名食品如炒鳝鱼、炖鳅鱼、烧鸭均以水产品为原料,而向负盛名的玉溪米线则与玉溪水稻品种有关。明、清以来,玉溪即有滇中谷仓之美称,这些,都是玉溪风味的物质基础

玉溪风味小吃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在昆明风行,近百年来不断发展。尤其是吸收川味、苏味之长,麻辣鲜香兼备。最能代表玉溪风味的小吃品种,注重汤味,佐料齐全的是玉溪米线。玉溪米线名目繁多,花色多样,有闷肉米线、鳝鱼凉(热)米线,还有肉米线、鸡米线。根据季节变化,还有什锦凉米线,以凉菜为主,脆香爽口,佐料多样,炎夏时节,为冷饮佳品。民间碗豆粉盖面酸汤凉米线,价廉物美,老幼爱吃

玉溪小锅米线独具特色,汤味求鲜,多用筒子骨和鸡熬成清汤,选用韭菜、碗豆尖等鲜嫩绿叶菜,配以玉溪酱油,采用新鲜剁肉,加适量水腌菜,一锅一碗。另外小锅卤饵块,油重而不腻,香而不脆,熟而不粘。近来在小锅煮品的基础上发展了炒饵、炒卷粉、炒米线。加火腿、腌肉或香肠提味,配以韭菜头,成品绿黄分明,鲜香爽口,滑而不腻

小吃不妨一尝,席面更为可观。玉溪烹饪,炖、炒、爆、蒸、烩、溜、卤、烧均有拿手好菜

炖鳝鱼向称玉溪名菜,是玉溪烹调技师们的拿手技艺。汤汁红亮,加入油炸泡肉皮入味,得薄荷清香,再垫以韭菜,得其鲜甜,鳝鱼滋嫩味浓,油而不腻。炒鳝鱼品种较多,有红油卷筒鳝鱼、炒鳝鱼丝等,辣麻鲜美,入口爽脆

炖鳅鱼却又是一番风味,粑而不烂,夹鱼头入口,身尾留口中而拖出骨头,鲜美无比

爆双脆以猪肚头和鸡、鸭肫为主要原料,旺火旺油,急速成菜,脆、嫩、纯、香具备

蒸鸡集、香、鲜于一体,老少适宜。垫以蚕豆、红薯、洋芋,更是增色不少

溜里脊、醋溜卷筒鳝鱼,清淡可口,滋嫩无渣

卤菜在玉溪较为流行,从鸡、鸭、火腿到豆腐,都可卤出各种名菜,卤味纯香,配料多样,注重火候,吃味爽口,佐酒下饮均不宜缺

著名经济学家朱应庚教授,对“玉溪风味”的形成和特点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民国初年建成的玉溪街,是昆明当时唯一的一条饮食街,其热闹程度不亚于正义路、晓东街、南屏街。窄窄的街面两边摆满了饮食摊点,从早到晚人来人往,趋之若骛。人们以到此一饱玉溪风味的口福而为快事。这一盛况一直持续到50年代。说明玉溪风味在云南饮食文化中的地位。“玉溪风味”的内涵是包括一系列独具风味的菜肴和名特小吃等烹饪食品,它的创立和形成,不知包含了多少前辈的艰辛和智慧。其菜肴的最大特点,在于刀工精细,注重火候,主配料讲究鲜、活、滋、嫩,调味则以鲜为主,重辣轻麻,酸甜适中,不管炒、烧、煮、卤、烩、焖、炖等,其色、香、味、形均属上乘。其在玉溪,又因地方的物产不同,形成各自的特色。各种小吃之所以堪称一绝,则在于制作的独特及原料的新奇、精细。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有了专门的饮食服务管理机构,对历代烹调大师的智慧结晶--玉溪风味的烹调技艺、曾先后采取"以师带徒"或办培训班等办法,培养出许多新一代有知识有文化的中青年烹调师,使玉溪风味得到了继承(玉溪)

八. 云南省 玉溪 新平县 茨头菜

茨头菜,生长在哀牢山主蜂地段的灌木林间,茨头菜属木本植物,长约三寸,颜色呈紫红,因遍身长刺而得名。据《新平县志》记载:"茨头菜,形如万年青芽苞。可供食用,味苦可口"。早春二月,山野返绿,茨头树吐芽。这一带的彝族、哈尼族和苦聪群众便采摘上市出售。用小刀削去茨头菜遍身的刺后,放于滚水中烫七、八分钟,捞起来切短随豆鼓炒三、五分钟便可食。清香异常,还有除火开胃的功效。羊奶菜,藤类植物,因体内有似羊奶一样的浆汁而得名。开春后,万森争荣。哀牢山上,羊奶菜蔓青叶绿。人们用镰刀把它连蔓带叶割回家来,摘下叶及果,洗净,将叶捣细,拌上用糯米制作的甜白酒,加盐少许,置于罐内,半月后可食。食之"略酸微甘",异香扑鼻,在哀牢山"春三珍"中别具一格。

九. 云南省 玉溪 通海县 名震全滇

"拨云见青天,名传数百年"这是人们对"锭子眼药"下的一句评语。现在四十岁以上的云南人,绝大多数都听说过这种疗效独特的眼药
通海县文庙街私营的"老拨云堂"药店炮制"锭子眼药",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此药为沈育柏所创制, 清道光《通海县志》载:"沈育柏,天性轩朗,书法爽健,壮游省会。谓可以利人济物者,莫如医术。于是广求良方得眼药秘传,归来益加研制,加工维精,逐以眼科名世。一传子宽、再传厥孙学文、在文,与济其美。凡所医者,无不应手奏效。""锭子眼药"的功能是清热解毒、消炎镇痛,对暴发火眼、目赤肿痛、飞尘入目、风痒流泪等眼疾疗效显著,同时兼治无名肿痛,内外痔漏、牙齿疼痛等。"老拨云堂"曾经在昆明武成路开设药店经营有五十年之久。过去"锭子眼药"靠行商和马帮带到全省各地,并远销东南亚各国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对"老拨云堂"生产的"锭子眼药"很重视,对药品进行了科学化验和试验,证实药品疗效属实。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给"锭子眼药"发了注册商标证书,支持"老拨云堂"按祖传秘方发展生产。现在"锭子眼药"又传到沈育柏的十一世孙沈永刚手里。并办起了通海县老拨云堂制药厂,产品远销国外。人们高兴地看到,驰名中外的"锭子眼药"将永葆青春,广为世人服务。孔宪斌有联赞拨云堂云:拨开障碍豁双眼,云散光明回万春
五香卤粉也是通海老拨云堂食品调味厂生产,初创于清朝雍正六年。本品选用砂仁、波扣、丁香、玉桂等精制而成,是调味之佳品。可用以卤制各种肉类、豆制品及蔬菜,油炸食品,凉拌食品。是制作五香花生、瓜子、五香豆等食品的主要配料。畅销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远销新加坡等国家,深受消费者喜爱。( 玉溪)

十. 云南省 玉溪 元江县 热带花卉

元江独特的气候优势和区位优势,最适宜发展热带名贵花卉。省内外花卉商看好元江这块热土,争先恐后地到元江来发展。到目前为止,元江的名贵花卉,如红掌、情人草、晚香玉、天堂鸟等已发展到1120亩,元江花卉品质优,产量高,畅销全国各地,红掌花远销日本。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