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钦州钦北区小董特产 钦州四大特产零食小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钦州钦北区小董特产 钦州四大特产零食小吃更新时间:2022-04-11 01:13:02

一. 天津市 河北区 大梨糕

大梨糕,是儿童喜食的一种甜食。作法是:用糖、起子加水,放在小钢锅里上火熬制,发起后则成凸状,中间有蜂眼,放凉后食用,又香又脆。

二. 广西 钦州 钦南区 白鸽粥

将洗净的枸杞子和米放入沙锅,加鸽肉及少量水,文火煨粥,粥成加入香精等调料,味道鲜美,还有滋阴润肺的功效,新兴街上的老白鸽粥全天24小时供应美味的粥品和煎饺等美食,人气很旺。

三. 广西 钦州 钦南区 钦南海鸭蛋

钦南区沿海滩涂养殖的“钦州麻鸭”,具有体型大、生长发育快、产蛋率高的特点,由于以鱼、虾、蚬、蟹动物为饲料,麻鸭所产的“海蛋”,比普通鸭蛋不仅外型大,而且蛋黄也大,还有“双黄”蛋。蛋黄比普通鸭蛋颜色橙红。尤其是"绿壳蛋"含有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更高。

海鸭蛋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每100克海鸭蛋中含有卵磷脂4056mg,比100克牛奶中所含卵磷脂高50倍。卵磷脂能起到延缓衰老、软化、清理血管、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另外100克蛋中含蛋白质12.84克,含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总量高达11.53克。还含有钙、磷、铁、锌、碘、镁、钾、硒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无素和10多种维生素。

钦州海鸭蛋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钦南区和钦州港沿海的滩涂地,主要分布在康熙岭镇、犀牛脚镇、沙埠镇、龙门镇、尖山镇、黄屋屯镇、大番坡镇、那丽镇、东场镇等9个镇和钦州港等区域。常年麻鸭存栏200多万羽,年出栏肉鸭240多万羽,生产鸭蛋4000多吨。钦州海鸭蛋农产品地理标志通过广西养殖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专家鉴定。

四. 天津市 河北区 天津银鱼

天津—银鱼,学名安氏新银鱼,古称“脍残鱼”。相传银鱼是残羹入水化成。圆柱形,无鳞,内仅存一条软骨,刺亦能食。每至秋末冬初,长至20厘米,100余克重。因其不食杂物,只吸收水中营养,腹内纯净不见脏腑,全身腊白如玉,故名。食时不用破腹,无鱼腥味。银鱼生长在渤海湾的咸水中,洄游于海河与蓟运河,宁河至北塘河段为著名产区。每至冬季鲜肥满籽,成群结队进入海河产卵。游至三岔河口时,河面薄冰初复,渔民破凌,以罾网之。此时此地的银鱼眼圈为金色,最为珍贵,俗称“金眼银鱼”。出售时,雌雄配对,衬托菜叶,白绿分明,十分喜人,之有一股黄瓜的清香味,鲜嫩异常。

文化:明朝的太监刘瑾最爱吃银鱼,曾在天津置“银鱼厂太监” 专门采集卫河银鱼。袁世凯执政时,曾设“银鱼税”,可见其珍贵。《天津县新志》载;“鱼类多常品,惟银鱼为,严冬冰冱,游集于三岔河中,伐冰施网而得之,莹清澈骨,其昧清鲜,非他方产者所能比”。崔旭曾有“出网冰鲜玉不如”的赞美。周楚良在《津门竹枝词》中也有“银鱼绍酒纳于觞,味似黄瓜趁作汤,玉眼何如金眼贵,海河不如卫河强”的咏叹。

功效:银鱼的做法颇多,有咸鲜口味的朱砂银鱼、高丽银鱼、白汁银鱼、青韭炒银鱼、银鱼羹;酸甜口味的酸沙银鱼、官烧银鱼、溜银鱼腐。银鱼味甘性平,善补脾胃且可益肺利水,治疗脾胃虚弱、肺虚咳嗽、虚痨诸疾。

五. 广西 贵港 港北区 浔江鱼

浔江水产资源丰富。浔江鱼与合浦珍珠、容县沙田柚齐名,并称为“广西三宝”。

鲥鱼是浔江鱼中最负盛名的。在浔江沿岸一带,人们多称之为“三来鱼”,取其每年农历三月必来之意。鱼肉中多细刺,但厨师切割得法,能烹调出独具特色的美妙佳肴。

银鱼,是浔江鱼中的佼佼者。又称“面条鱼”。银鱼长约二寸,唐代诗人杜甫曾有“二然二寸鱼”的佳句,银鱼可煎可炒,可作汤,味道鲜美。

鱼感鱼,是浔江水族一霸。古书上说:“池中有此,不能畜鱼。”鱼肉鲜美嫩滑。

六. 广西 钦州 浦北 沿海鸭蛋

钦州沿海滩涂养殖的“钦州麻鸭”,具有体型大、生长发育快、产蛋率高的特点,由于以鱼、虾、蚬、蟹动物为饲料,麻鸭所产的“海蛋”,比普通鸭蛋不仅外型大,而且蛋黄也大,还有“双黄”蛋。蛋黄比普通鸭蛋颜色橙红,核黄素含量高,尤其是“绿壳蛋”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更高。 钦州沿海地区麻鸭存栏200多万羽,全年出栏肉鸭240多万羽,生产鸭蛋4000多吨,鸭苗畅销广西各地。( 浦北)

七. 广西 钦州 浦北 清蒸豆腐圆

清蒸豆腐圆是钦州的一个名菜,用豆腐和瘦猪肉等蒸制而成。成菜清鲜味美,嫩滑适口,老少咸宜。清蒸豆腐圆,是广西壮族地区常年食用的菜肴,每到年节常备此菜。后来经菜馆稍加改进后,成为广西地区的一道名菜。将水豆腐拌成泥状,和入鸡蛋。把瘦猪肉、花生米、猪油渣、糟米饭、水发香菇、葱花一起斩成茸,加调味搅成肉馅,把肉馅包在豆腐泥内,做成圆球状,放进抹上一层油的盘子里。上笼蒸三十分钟,出笼后将盘中原汁下锅烧开,加湿淀粉少许勾流芡,浇在豆腐球上即成。

八. 广西 钦州 浦北 浦北红椎菌

浦北红椎菌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浦北红椎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的。红椎菌,又名红菇,生活在红椎林土壤腐殖层,红椎菌目前仍无法进行人工栽培。因此,红椎菌便成了十分珍稀的纯天然野生菌。

红椎菌,又名红菇,生活在红椎林土壤腐殖层,每年只在5~8月生长。浦北县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连片原始次生天然红椎林,共有11.38万亩。林内孕育天然红椎菌,年产天然红椎菌干品10多万公斤。

目前,红椎菌仍无法进行人工栽培。因此,红椎菌便成了十分珍稀的纯天然野生菌。红椎菌生长的日期非常奇特,每年五月端午、七月鬼节、八月中秋这几个节气前后,是红椎菌盛产的季节,其它时间不生长。其实,红椎菌只是一种特殊的山菌种,生长的环境必须在红椎林下,必须有合适的土壤(有红椎林叶覆盖),以及合适的气候(雨后闷热的天气)。

红椎菌目前尚无深加工产品,全靠农民人工晒干或用炭火烤干销售,属于保健食用菌。在龙门镇许多农户家里,都建有专门烘红菇的房间。陈世仪告诉记者,5公斤鲜红菇烘成干货能得1公斤左右。雨量多的年份,红菇的水分多,烘干后分量会少。

自古以来,当地产妇坐月子进补,常吃红椎菌熬煮土鸡。红椎菌色泽鲜艳,气味芬芳,营养丰富,煮成的汤鲜红香甜,是纯天然保健食用菌。用红菌与土鸡和骨髓熬汤补血,那血红的颜色、浓烈的香味、可口的甜味,使当地人坚信这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最佳补品。在当地,如果哪家没有给坐月子的女人食用红菇,则会受到严厉指责。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都会让自己的亲朋好友不远千里,把红椎菌捎带回去,做成菌汤喝。

红椎菌含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A、B、C、D、E、V和18种氨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尤其是富含微量元素硒,是不可多得的纯天然保健食用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下,盛产珍稀野生菌——红椎菌的广西浦北县龙门镇农民终于意识到:好货要“贴金”,农副产品更需要“包装”。广西浦北县龙升红菌购销部负责人陈启升先生的“龙升牌红菌”红椎菌注册商标,是当地的著名品牌,远销日本、东南亚、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

浦北红椎菌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龙门镇、北通镇、白石水镇、大成镇、张黄镇、泉水镇、安石镇、小江镇、三合镇、福旺镇、寨圩镇、乐民镇、官垌镇、六硍镇、平睦镇、石埇镇共16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九. 广西 钦州 钦北区 坭兴陶

坭兴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坭兴陶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钦州坭兴陶艺作品于1915年参加美国巴拿马旧金山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名列中国四大名陶。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四川容昌陶饮誉中外。近百年来,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家级展览会评比并获得大奖40多项,坭兴陶产品远销东南亚,东欧,美洲以及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坭兴陶

历代坭兴陶珍品被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中国科技馆、中-事博物馆、台湾历史博物馆、南京历史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馆、广东、北京、天津、大连、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西、安徽、内蒙古、澳门等二十个省、市工艺美术馆和美国、德国、新加坡、日本、意大利、法国、俄罗斯等国家博物馆或艺术馆收藏。最近,坭兴陶“连心碗”被指定为国宾礼品赠送东盟十国领导人。

坭兴陶古称越陶

坭兴陶

民国九年(公元1921年)城东七十里平心村农于山麓发现逍遥大冢,内藏宁道务陶碑一方,旁有陶壶一个,此碑刻有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3年)字样。迄今(2006年)已历1273年,民国二十八年夏,醴江处士林绳武对宁道务陶碑进行了考证:“此志民纪九年出土,于钦江上游距城七十里之平心村,质为陶土,初出土时,异常松脆破为大小十块,村人任意分藏,无人辨别其朝代及人物。十七年武因总纂县志,遍搜金石,始发现为陶刻,既而汇集块片,合读首尾,始知为唐刻,且知为宁越郡(即现钦州市)第五世刺史宁道务墓志……吾国数千年志著录,未曾有千言以上之陶刻,此志乃达千六百余言……而道务乃中国第一陶刻也,今国人渐知钦县陶产,远迈宜兴……”。

钦州坭兴

盛于清朝咸丰年间,胡老六创制吸烟小泥器,精良远胜苏省之宜兴。亡后潘允兴、尤醉芳、郑金声相继而出,研究日精。当时生产的产品有各种吸烟小泥器、茶壶、小花瓶和文具。从事此项生产的有40多家,其中较负盛名的有“黎家园”、“仁我斋”、“符广音”、“麦兴记”、“潘允馨”等家。
至清同治年间,从事坭兴工艺的人家,大都聚居于市城南鱼寮横街设店经营,形成一条坭兴巷,即“烟斗巷”。
清光绪年间,坭兴陶,已驰名于各省。自钦设道署后,-来往较多,无不购坭兴陶带出外省,名传各地。清末民初期间曾参加世界性的陶艺评比,均获大奖。
据台湾台北市印行的《钦县志》记载:“清光绪二十九年,李象来钦做官,曾由官家开设坭兴习艺所,在其产品的底部有‘钦州官窑’小方印。”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晚清、民国时期制作的坭兴陶器有二十多件,其中一件为风格独特的白泥纹瓶,瓶高29.8厘米,器底落印阳纹“钦州官窑”款。从它的胎体和制作工艺断定其使用的泥极细腻,烧成后都经过磨光,有玉质效果,这是它区别于其它窑口生产的陶器的主要特征。

坭兴陶的历史

考证坭兴陶的历史,在清朝中叶时期,还没有确切的名称,至清朝咸丰年间,钦州陶器发展鼎盛,坭器得以广泛兴用,故得名“坭兴”。坭兴陶产品主要有茶具、文具、食具、咖啡具、花瓶、花盆、熏鼎及仿古制品等八大类,以及电热炊具等系列产品,花色品种达六百余种。大的有高达二米的大花瓶,小的有直径仅三厘米的小茶杯。其中以各式茶具、花瓶笔筒、盆景和食具最负盛名。
钦州坭兴陶,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早在1915年美国召开的“巴拿马运河开航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组团参加国际大赛,钦州坭兴陶就荣获金牌奖。
钦州坭兴陶艺人名传四海。从清朝起,曾被光绪皇帝、袁世凯、段其瑞召见。新中国成立后,坭兴名家荣幸地受到-、-、-等国家领导人接见。历代诗人、著名的书画艺术家对钦州坭兴陶情有独钟纷纷作诗赞誉。
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中,钦州坭兴陶和广西“壮族织锦”一起列入被保护的民族特色工艺品。钦州坭兴陶当属广西两件宝之一。

坭兴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钦北区、钦州港经济开发区、三娘湾旅游管理区、灵山县陆屋镇现辖行政区域。

十. 青海省 西宁 城北区 花花

花花是青海回族妇女们最拿手的面食,其外形美观,像极了美丽的花瓣,图案考究,样式纷繁,有石榴、莲花、菊花形状的,也有辣椒、茄子、蒜瓣、刀豆状的,它的主要原料是面粉、鸡蛋、蜂蜜、枣泥、红糖等,先将各种食材按其颜色的不同分别混入面中,做成一张张面饼,然后叠在一起,撮成五厘米直径的长条后,切成薄片入锅炸透即成,还有各种树木、花草、鸟兽状的。技法有塑、挽、切等,再经炸制。此食外形美观,入口香脆,是茶余饭后不可多得的小点心,也是回族朋友最常制作的美食之一。

信息来源:西宁市人民政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