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城固县五里村特产 城固县城有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城固县五里村特产 城固县城有什么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5 09:25:23

一.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城固茶食

城固县农村自古以来就有种茶饮茶的习惯和待客茶为先的习俗,还有以茶食品滋补保健、招待亲朋的传统。成为香飘农家的美味茶食,其主要有以下几种:

“鼎罐茶”。流行于该县南部山区二里镇一带。将鼎罐里的水烧沸后,放入适量茶叶,用文火熬煮,其茶汁味浓酽,多为夜间看守山林人饮用,能提神醒脑,随时防备野猪山猴糟蹋庄稼。

“筒筒茶”。流行于小河、双溪一带。将小铁皮圆筒煨在火塘中,烧至发红,把菜籽油或猪油倒入筒内,待油沸时将适量茶叶放入筒中,用筷子不停地翻炒,炒至茶香味浓时倒入清水,放一些白糖或食盐即可饮用。其甜茶味美,咸茶味鲜,消暑解渴,生津养胃,提神去腻。

“蒸油茶”。盛行于天明镇、小河镇一带。将猪油、桂圆、大枣、枸杞、核桃仁、冰糖等装入盆中,放在锅里蒸至猪油冰糖等融化后,添加适量泡好的茶水,放在柴火边煨沸即可饮食。其茶甜美醇香,有滋肺益脾壮阳之效。

“炒米茶”。流行于文川、上元观、原公镇一带。把大米和当年新产的青茶同时放在锅中炒至淡黄色,加入清水烧沸,再调进油盐姜葱和浆水菜即可食用,可除风寒治感冒。

二. 湖北省 武汉 江夏区 五里界界豆

“界豆”其实就是黄豆。五里界镇种植黄豆的历史逾千年,出产的黄豆因品质佳、营养好而驰名中外,在东南亚地区被称为“界豆”。“家家种黄豆,户户打豆腐”是五里界镇早年豆产业的写照。

“界豆”系列食品以梁子湖水及优质界豆为原料,取民间传统配方,经过酶制以现代设备和科学工艺精制而成,其蛋白质含量高达48%以上,富含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既保持了传统食品风味,又保证了卫生和丰富营养,集色、香、味于一体。

三.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城固生姜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前后也是种姜的时候。

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须根不发达,食用部分为肥大的根茎块,呈不规则块状,黄褐色或灰白色,有辛辣味。地上茎高60——70 厘米,叶片披针形,排列成两行;穗状花序,花下有绿色的苞,花被橙色,唇瓣紫色散布白点;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需肥量大。清明前后播种,深秋收获。生姜切片 为“干姜”,供药用。

姜原产印度尼西亚,后传人我国,我国周代就有姜的种植,我国的劳动人民早已认识到姜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蔬菜了。汉中盛产生姜,以城固最多。该县种姜历史悠久,自古出名,宋代亦有种姜的记载,明代已闻名全国,其周边的洋县、西乡、南郑、汉台区均有种植。

城固地处汉中盆地中部,由于受北亚热带湿润季风的影响,形成了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温暖湿润气候,灌溉条件好,多为沙质土壤,酸碱度适中,土壤 湿润,土层深厚。城固人利用这些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传统的种姜经验精耕细作,每年生姜种植面积达1.5万亩左右,年产生姜9000万公斤,最高亩产可达 5000公斤,成为全国十大生姜种植县之一。城固生姜以外形美观、皮肉金黄、肉质细嫩、粗壮无筋、纤维细少、辛香浓郁、营养丰富而誉满全国,产品远销京、 津、沪、东北诸省,并出口日本与东南亚等地区。

姜的营养丰富,含有人体需要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糖分。抗坏血酸、胡萝卜素和多种矿物质与挥发性的姜油。姜油中含有姜油酮、姜油酚、姜 醇、姜烯、水芹烯、姜辣素等10多种特殊成份。此外还有天门冬素、甘氨酸、多种氨基酸等。这些成分具有祛寒祛风、抗菌消炎、促进血液循环,还有美容、抗衰 老和益寿延年之功效。

作为膳食调味品的姜,在辣中能大显其能。它不仅风味独特,涤腥增香,而且能收到五脏畅透、暖透全身的效果。日常生活中,无论熬、炖、炒禽兽肉蛋,,或凉拌海鲜、蔬菜,只要撒入少许姜末,味道更加鲜美、可口,还可祛除腥膻杂味。

姜除了调味外,还可加工成盐渍姜、糖渍姜、蜜饯等。姜中提取的姜色素也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干姜、姜叶亦可提取芳香油。芳香油具有特殊香辣味,广泛用于饮料、食品的加工中。

姜能治病,从古至今,我国诸多名医善用姜治病,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治病用姜成“癖”,在他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两部著作中都非常推崇姜,极尽治疗之功用。仅《伤寒论》的113个伤寒处方里,就有59个用到姜,最多一方的用姜量达到50克之多。

姜能解毒。《本草纲目》中有记载。是药三分毒,姜是诸多中药中所含毒性成分的克星,我们常见一些中药处方后面有生姜作“引子”,旨在解除某种药物中的有毒成分。

姜治病的功效引起了国外诸多科学家的重视:美国科学家发现姜是防治晕船、晕车、晕飞机等运动疾病的良药,姜亦能治皮肤癌;日本科学家发现,姜粉 中的某些成分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英国科学家发现,姜能极大地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丹麦科学家发现,用生姜制成的血液稀释剂,可以有效防止血液凝 固;荷兰科学家发现姜有抗菌的作用,尤其是抗击消化道沙门菌效果明显。

四.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城固面皮

相传始于秦汉,它是以大米为原料,经过浸泡,磨成米浆,加水稀调相宜,上特制的笼蒸熟,待冷却后切成细条,具有白、薄、光、嫩、细、柔、韧、香等特点,再辅以豆芽、菠菜、胡箩卜丝,调配入芝麻酱、辣椒酱、大蒜汁、生姜汁、芥末、五香粉、精盐等佐料,拌后红绿相映,黄白互衬,色泽鲜亮,食之爽口,气味芳香,风味独特。面皮吃法很多,除凉食外,还可晾干油炸,雪白透亮,香酥迷人,还有炒、烩等吃法。它早以是人们喜爱的,风味独特的地方名小吃。多被外地人称为“汉中面皮”。是城固人挚爱的美食,当地人称之为“城固料理”。



五.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稻米“五里香”

在距纳雍县城 50 余公里的西南面,海拔 1670 米山丛中,以角田坝约千余亩,盛产稻米“五里香”。
收获的十月金秋,勤劳的农民都要做上一餐新米饭庆贺一年的丰收。白里透亮的新大米上了甑子,一缕缕的馨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如果再配上一碟黄澄澄的大腊肉,那味道更是香甜可口。它是地方传统品种,只适合生长在四面环山,高海拔,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的黑泥油沙田的小区域环境气候里,如移栽他乡,其独特风味也就荡然无存。
“五里香”稻米, 1984 年被贵州省评为全省优质稻米第一名, 1986 年又被毕节地区评为优质稻米香味第一名。

六.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城固元胡

城固元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城固元胡城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元胡是常用的大宗药材品种,其提取物中含有20多种生物碱,主要有活血、利气、止痛的作用,与三七有类似功效,具有替代三七的巨大潜力,市场前景良好。其在临床上应用范围广阔,常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淤阴、跌打疼痛等,在药品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

陕西省城固县是全国最大的元胡种植基地,近两年受市场利好行情影响,种植元胡增收效益明显,面积逐年扩大,2015年全县种植面积达8.5万亩,拥有元胡专业合作社25家、省级一村一品示范镇2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4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元胡之乡”。

城固县种植元胡已有40余年,县内水质无污染、土壤肥沃,是元胡的天然适生区。元胡生产具有生长周期短、管理简单、经济效益高等特点,生长期仅5个月,每年5月初收获,是种植水稻的最佳前茬作物。近10年来,随着元胡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需求量不断增加,种植效益看好。2015年经县农技站测算,每亩可收获鲜元胡480公斤左右,与同一生长期的小麦、油菜效益相比,高出5-10倍;每亩毛收入可达8000元左右,种植成本每亩平均4000-4200元,纯收益3000-4500元。2015年全县种植元胡比上年增加0.3万亩,总产3.91万吨,增长30.3%,与“十一五”相比增长44%,约占全国总产的65%。目前元胡集中种植在汉江以南董家营、上元观、天明、二里、五堵等8个主产镇,辐射带动全县18镇4.35万农户从事元胡种植,建成示范种植基地2万亩、示范村12个,专业经纪人近百名。县内白云公司是重要的元胡加工企业,“元胡止痛片”年消耗元胡30余吨。2010-2013年元胡干品价格高达45-55元/公斤,是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收入来源。

据当地有关部门介绍,城固县将以申请“城固元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为契机,进一步扩大中药基地规模、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努力形成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建设、园区化带动、社会化服务的良好格局,做大做强做优中药材产业,使中药产业真正成为城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七.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汉中大鲵

汉中大鲵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汉中大鲵是陕西汉中的。

汉中大鲵,是中国大鲵天然种群引种人工繁殖的珍稀养殖品种,源自中国大鲵原产地-陕西汉中,这里被称为中国大鲵之乡,是中国大鲵原生态繁育基地,汉中大鲵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一。

陕西汉中在中国地理版图的最中心位置,有一片被绿色包围的盆地,这里是长江第一大支流的发源地,这里气候湿润,植被茂密,雨量充沛,河网密布,水资源十分的丰富,清澈的水质,纯净的空气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孕育着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汉中大鲵就是其中的一种。

目前由于大鲵肉嫩味鲜,遭到人们大量捕杀,各产地数量锐减,有的产地已濒临灭绝。

现在国家高度重视拯救与保护大鲵的种质资源,因为有“种”才有苗,不然,则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是说大鲵的苗种繁育,首先要从种质资源的源头抓起,彻底解决大鲵苗种繁育的“种源”问题。

汉中是我国大鲵四大原产地之一,也是我国大鲵种源的基地,全国大多数养殖户都是引进的汉中大鲵种苗。

秦巴山区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为大鲵生活和繁衍的乐园,汉中野生大鲵主要集中分布在汉江流域部分干流及支流内,流域内植物繁茂,水源丰富、人烟稀少、水质清澈、环境清静,非常适宜野生大鲵的繁衍栖息,良好的生长环境。

汉中大鲵就是利用汉中野生大鲵生长环境,人工养殖的原生态商品大鲵,汉中大鲵有着以下的优点:品质优、生长快、搞病力强、体色鲜艳、肉质鲜美,可与野生大鲵媲美。

汉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的养殖环境,成就了优质的汉中大鲵。

汉中大鲵

汉中市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与发展协会

10497893

大鲵

八.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蜜制天麻

别名明天麻等,入药已有1000多年历史。具有镇痛、镇静、抗惊厥、降低血压、明目、增智等功效,也是食疗佳品。



九.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上元观红豆腐

陕西汉中市城固县上元观红豆腐以优质黄豆为原料,以卤水(当地人称之为浆水)点制豆腐,压榨后将 上元观红豆腐。豆腐切为一寸见方,恒温发酵,以食盐、花椒。大香、红叩、桂皮。良姜、砂仁等30多种调味品浸拌淹渍后晾干,再用大曲酒、辣酱调制混合入坛密封。坛体埋入地下,夏遮阳、冬保温,利用自然气温调节坛内温度,促使二次发酵,存放三年而成。外观枣红色,内呈黄色。具有松软、细腻、咸辣不出头、味尾醇厚、清香爽口、余味悠长等特点。问世百余年来一直保待传统制作工艺,质量久享声誉。

基本特征

1、地域特征:上元观镇雨量充沛,水份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水质独特,制作的豆腐细腻嫩自,口感香甜。制作的红豆腐外表枣红色,内呈杏黄色,味微辣、味咸,清香爽口,与独特的地域特色是分不开的。

2、原料特征:城固属亚热带地区,夏季日照长,热量充足,雨水适度,昼夜温度较大,生长的原料黄豆和中药调味品,均属绿色天然食品原料,生产的每百克红豆腐中,含蛋,白质20克,氨基酸态氮0.8克,在摄氏20度以内,可保鲜五个月以上,如在盛装红豆腐的容器中浇上少许煮沸的植物油,可保鲜1--2年。

3、工艺特征:上元观红豆腐,从豆腐的制作到红豆腐成品,从器具到工艺流程,基本是原始的传统工艺和作坊式生产,是古老的地道的民间传统工艺。

4、产品特征:上元观红豆腐,采用传统配方,用近三十种中药和调味品制成,并封闭三年之久,产品与四川、湖南、北京等地的豆腐乳、奥豆腐、卤豆腐相比更具有口感醇正,色鲜味美,入口细腻,口味悠长,健脾开胃,补钙强身,帮助消化,增进食欲,预防癌症、肠胃病等特点。

主要价值

上元观红豆腐是传统手工技艺的典型代表,它具备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文化价值。上元观红豆腐是民间作坊传统技艺制作的独具地方特色的小食品,在红豆腐六百多年的发展中,它既是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反映,又是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文化价值。

2、研究价值。具有“古、土、陋、俗”四大特色,它的原生态性对研究陕南消费习俗,饮食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3、实用价值。上元观红豆腐含有人体必需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砷、钻、氨基酸态氮等多种维生素,具有健脾、补钙帮助消化,防止癌症肠胃病等特殊功能,长期食用,有极高的保健价值。

十. 湖北省 武汉 江夏区 五里界蒸肉

“五里界蒸肉”的起源:

传说朱元璋带兵攻克武昌,曾用五里界粉蒸肉犒劳将士,众将士连称:“好肉!好肉!”后来,朱元璋称帝,建立了明朝政权。一次,他来到江夏龙泉山(这里有他的王妃墓)巡察,地方官员用五里界粉蒸肉招待他,因其油而不腻,嫩而香滑,大受朱元璋赞赏,便赐五里界粉蒸为“贡品”,一时间,五里界粉蒸肉声誉极高,以致相传至今。

“五里界粉蒸肉”的制作:

正宗的“五里界粉蒸肉”是非常讲究的,关键在“肉”和“粉”上,其次是蒸的火工。

“肉”,必须是正“五花”。纯肥肉、纯瘦肉是不能用的,否则达不到效果。人们认为粉蒸肉只要“粉”的配料好,蒸出来的肉就好吃,那是错误的。精选好肉,切成片,要对肉进行处理,加上适当的盐、佐料不停地揉拌(很费力的活),见有油汁渗出,让肉在盆中静置2-3小时,然后加粉,蒸。

“粉”的制作,最好是选用早稻米,因为它不粘连,再加上一点糯米,使蒸熟的粉不散。这样,蒸好的肉片表面就没有粘连的稀糊状。至于“粉”中的配料,师傅说要保密。但他仍告诉我:不能把配好的“粉“直接倒入揉拌好的肉中,只能一片片地把肉放到“粉”里滚一下,让肉自然地粘上粉,再在碗里摆放好,就可以蒸了。

“蒸”的时间短了,“肉”吃不动,“蒸”的时间长了,“肉”太烂,又尝不到什么肉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