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宁强县哪个镇土特产好 宁强十大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宁强县哪个镇土特产好 宁强十大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4-16 01:07:37

一.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桂圆杏仁露

材 料南 杏 2 两北 杏 2 两桂 肉 2 两冰 糖 适 量生 粉 适 量水 适 量制法 1 南 杏 仁 、 北 杏 仁 一 同 用 水 清 净 , 用 冻 开 水 三 杯 浸 过 夜 。2 将 南 北 仁 放 入 搅 拌 机 磨 成 杏 仁 汁 , 隔 渣 取 汁 , 备 用 。3 将 冰 糖 及 杏 仁 汁 一 同 放 入 煲 中 , 煮 至 冰 糖 溶 化 。4 用 生 粉 埋 芡 成 稀 糊 状 , 备 用 。5 桂 园 肉 ( 龙 眼 肉 , 中 药 店 有 售 ) 洗 净 , 沥 干 水 分 , 调 冻 开 水 2 杯 同 煮 至 汁 浓 , 然 后 放 入 搅 拌 机 内 , 搅 成 圆 肉 汁 。6 放 入 杏 仁 露 中 , 即 可 饮 用 。 功用 滋 补 身 体 , 兼 可 开 窍 , 舒 缓 神 经 , 增 领 悟 力 , 小 孩 常 饮 能 促 进 学 业 进 步 。 材料功用 龙 眼 形 如 眼 , 必 似 龙 目 , 故 称 圆 眼 , 龙 眼 以 桂 花 飘 香 时 节 当 造 , 亦 称 桂 园 。 龙 眼 功 能 安 神 养 血 ,益 智 补 虚 , 益 脾 开 胃 。杏 仁 有 平 喘 、 润 肠 、 止 咳 袪 痰 功 能 。( 汉中)

二.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宁强黑木耳

宁强黑木耳是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的。选用优质巴山椴木黑木耳,素以朵大肉厚、色泽好、干湿比率高久负盛名。采食记录始自唐代,畅销国内外市场。具有优质免择、泡发率高、保质期长、无污染等特点,是馈赠亲友上好佳品。

生长在秦岭山脉原始森林中的黑木耳,表面为黑褐色,特别是背面也为黑褐色(白色背面的不是正宗黑木耳,无营养价值),正宗黑木耳色泽黑亮,耳大均匀,肉质肥厚,膨胀率高,口感滑嫩,味道清香鲜美。

三.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宁强华细辛

宁强华细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宁强华细辛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700m至1500m,坡度≤11°的山地,土壤类型为腐殖质土和砂质壤土,有机质含量≥2.0%,土壤pH值5.0至6.5。

三、栽培管理

1. 播种: 7月上旬至8月上旬人工播种,株、行距为8cm至10cm,播种深度2.5cm至3.0cm,播后畦面覆盖。

2.移栽:育苗后次年3月至4月移栽,做高20cm至25cm、宽100cm至120cm的畦,定植行距20cm至30cm,株距10cm至15cm。

3. 田间管理:

(1)搭棚:搭建遮阴棚。育苗用透光率14%至18%遮阴网,苗期后林下种植或用透光率50%至60%遮阴网搭棚。

(2)排水:栽植地四周挖宽30cm至35cm、深20cm至25cm的排水沟。

4.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加工

种植5年至6年后于5月下旬采挖,每10株扎成一把,在阴凉通风处阴干。

五、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根茎灰棕色,断面黄白色或白色,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2. 理化指标:挥发油含量≥2.0%,细辛脂素含量≥0.2%,马兜铃酸Ⅰ含量≤0.001%。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宁强华细辛 陕西省宁强县汉源镇、高寨子镇、大安镇、代家坝镇、阳平关镇、燕子砭镇、广坪镇、青木川镇、毛坝河镇、铁锁关镇、胡家坝镇、巴山镇、舒家坝镇、庙坝镇、巩家河镇、太阳岭镇、苍社镇、巨亭镇、安乐河镇、禅家岩镇、二郎坝镇共21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宁强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宁强华细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宁政函〔2012〕29号 汉中市地方标准:DB6107/T03-2009《宁强华细辛标准综合体》

四.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王家核桃馍

王家核桃馍是宁强县的著名风味小吃,小如瓷盖,色泽金黄,香味浓郁,油酥可口,耐储存,放置数日也不变色味。王家核桃馍已有百余年历史。传说清末八国联军攻破津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到西安避难,地方官曾将此馍作贡品进陈御用。

宁强著名风味小吃“王家核桃馍”,此馍小如瓷盖,色橙黄,味浓郁,人口香酥,尤难得者为放置累日逾旬色味如初。在漫长的岁月里,留下一些有关王家核桃馍的趣闻轶事。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破津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到西安避难,地方官闻讯急奔西安参朝,曾将此馍作贡品进陈御用。此事一经传开,这馍在群众中骤然身价百倍。王家馍铺历史悠久,起初,掌案师傅姓王名培录,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十一二岁就在其父王文选身边学艺。文选的师傅也姓王,清乾嘉间人,开设的铺子叫“福兴老号”,专门精制各种烧饼,兼营满、汉糕点,在本县食品业中,名噪一时,文选于嘉庆年间至“福兴老号”当学徒,其师因无子嗣,平日看轻精干,料定日后必能承业自主,临终前遂将这个铺子的招牌授给文选继续使用。溯自“福兴老号”从乾隆时代问世,至1949年解放,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文选、培录父子两代,一脉相承,专门精制各种烧饼及满、汉糕点,独具特色,传至现在,惟“核桃馍”秀中之秀,独放异彩。

五.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宁强核桃馍

宁强核桃馍,是将核桃仁去皮后与椒盐、芝麻等一起制成馅泥,再将油面经过三次发酵后,抹上核桃泥,放入烤炉里烘烤后制得的糕点。本品口感酥脆,味道香甜,特别适合老年人及儿童食用。

王家核桃馍历史悠久。据王家核桃馍传人口碑相传,天津的一个都督周玉姬兵败领罪后,他的儿子带厨师逃来宁强,在王家做了上门女婿,他的厨师在王家做厨艺,主要制作海味酱菜、糕点等。时间一长,厨师熟悉了宁强的情况,就将宁强盛产的核桃及其当地制作核桃馍的方法融进了自己生产的糕点中。

这就是宁强核桃馍的最初雏形。

近日,据陕西省商务厅商业服务业管理处透露,陕西省人民政府日前公布了全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汉中面皮制作技艺意外落选,而宁强福兴老字号王家核桃馍制作技艺则榜上有名。

宁强王家“福兴老号” 核桃馍从乾隆时代问世至如今,已有近三百年历史。此馍小如瓷盏,色城隍,味浓郁,入口香酥,食后每一回味,便觉余香自舌本间生。尤难得者为耐放,虽累日逾旬仍与新出堂无异,这在旧时代可以说是有口皆碑的。因其具有如许特色,所以北上西安,南下成都的旅客,慕其名者都要买上几封,或馈赠亲友或自家品尝,以增添生活佳趣。

六.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假鱼

宁强县特色小吃“假鱼”相传是从当地素筵中分化出来的清香型冷盘。原料有:豆腐衣、黄豆芽、豆腐、竹笋;调料有:葱花、姜末、熟食油、食盐、花椒粉、胡椒粉、味精。先将黄豆芽、豆腐、竹笋等乱刀剁碎,并将葱花、姜末与之拌匀,再加入适量其他调味料,这便是馅。豆腐衣泡软,切成长宽各十公分作皮,包馅成为约一公分的鱼形饺,上笼蒸十分钟即好。食用时浇上自己喜爱的佐料。其形略似河鱼,色晶莹而斑斑斓斓,清香扑鼻爽口。

假鱼在宁强年代久远,早已深入千家万户,成为群众餐桌上经常可见的风味食品之一。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做馅时也有加入适量大肉的,还有的将瘦猪肉切成约七八公分的条形,用食盐、酱油、花椒粉、胡椒粉、味精、葱姜丝浸泡半小时后,裹上面糊,入油锅炸至金黄,再放进酸辣汤中,一碗酸、辣、香、鲜的汤汁假鱼便会捧上筵席,叫您馋涎欲滴。不过,最普遍也最爱欢迎的仍是豆腐衣制作的那种素味假鱼。

相传原先只一个老太婆卖,吆喝说:“假鱼!假鱼!”人们说:“如今假冒货甚多,都说自己是真的,唯独这老太婆肯讲真话,假的就是假的。”可这假鱼货真价实,人人都爱吃。

七.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宁强柿饼

宁强柿饼是以秦巴山区优质牛心柿为原料加工而成,有清热、润肺、止渴之功效。红亮始饴,口感绵软甜糯,营养丰富,老少皆宜。(转自宁强政府网)

八.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宁强雀舌

宁强雀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出产于陕西省宁强县境内的汉源、高寨子、胡家坝、铁锁关、青木川、广坪、燕子砭、阳平关、大安、代家坝、巴山、安乐河、舒家坝、黄坝驿、宽川、南屏十六个乡镇海拔600-1200M地带生长的优良茶树品种

特定品质

宁强雀舌是由陕西宁强研制出的扁形名茶。其外形微扁挺秀,色泽翠绿,银毫披露,形似雀舌,汤色绿亮,香气高长馥郁,滋味醇爽甘甜,叶底嫩绿成朵,富含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咖啡碱、微量元素等物质,是品饮、养生的上品。因其外形和产地而得名,被人们称之为“宁强雀舌”。

文化典故

唐朝陆羽《茶经》载:“茶树,金州(今安康)生西城、安康二县山谷,梁州(今汉中)生褒城、金牛(今宁强)二县山谷”,历史悠久,但真正成名却是1993年研制出的“宁强雀舌”,以形似雀舌而名,年产500吨左右,供不应求,有着宁强名片的作用。

九.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四道水腊肉

四道水腊肉

四道水腊肉是陕西的,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张鲁称汉宁王,兵败南下走巴中,途经汉中四道水时,四道水人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又传,清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难西安,陕南地方官吏曾进贡腊肉御用,慈禧食后,赞不绝口。

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七~十五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火的烤火炉上空,利用烟火慢慢熏干。西部地区林茂草丰,几乎家家都烧柴草做饭或取暖,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即使城里人,虽不杀猪宰羊,但每到冬腊月,也要在那市场上挑那上好的白条肉,或肥或瘦,买上一些,回家如法腌制,熏上几块腊肉,品品腊味。如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乡下亲友熏上几块。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