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全州土特产哪里有卖 广西全州有没有卖特产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全州土特产哪里有卖 广西全州有没有卖特产的更新时间:2022-03-30 06:10:09

一. 广西 桂林 全州 全州豆豉

全州县制作豆豉的历史源于唐代中叶,与“全州第一香”五香豆腐干产生时期接近。

据传,最早制作出豆豉的,是唐中叶全州镇建设街小南门一个专做豆子生意的老板(姓甚名谁已无法考证);有一天,老板收进店的百余斤豆子因未干透晒在外边,突降大雨,豆子来不及捡回来,全部淋湿了,连续两天偏又是雨日,帐鼓的豆子眼看着要发芽了,老板让妻将豆子蒸熟了当饭吃,吃了两餐后,老板与伙记们都不愿再吃了,天不见晴,豆子就存放在桶里。接连下雨十余天,大家把豆子的事给忘了,直到有一天,满屋子莫名奇妙地散发出一股很特别的香味,经查找发现,香味出自那桶被遗忘了的熟豆子!大家提出桶细看,豆子不但没烂掉还长出了淡绿色的茸毛,而且有异香,老板叫伙计提去河里洗净再晒,晒了不到半时辰,又是一场雨,伙计无奈只好又将豆子存放桶里,待雨停日出时,已是三天之后,大家提出豆子一看,豆子热气腾腾又发酵了!再次发酵的豆子颜色更黑了,且香味更浓。老板娘怕豆子发了酵不卫生,就弄一小碗加点酒蒸一下,没想这一蒸,就蒸出了“小南门的洪水(红水)豆豉”,添点盐,就是上好的送饭菜。后来她又试着用豆豉煮汤,汤清爽还带点淡红,味道相当好,拿去当配料做菜,菜味道比不放豆豉要好得多,全州豆豉竞然在无意间产生了。豆子老板也改了行开起了全州第一家豆豉作坊,并收徒传承技艺,徒弟又传徒弟,一代代流传至今。

全州豆鼓不但香味好成本低,且营养丰富,所以历来为群众喜爱,产品久而久之,盛名远播,目前已销台湾、香港、日本、东南亚等地。

全州豆豉素有桂林市名牌农产品之称,是桂林辣椒酱或豆豉酱的主要原料,产品在“广西农产品贸易网”等区、内外多家网站做过专门的产品介绍。由豆豉首先产生于全州小南门,故全州历有“小南门豆豉,就此一斗!”之说,这是古传下来称赞全州小南门豆豉的行话,其意是:全州豆豉加工厂虽然到处都有,但最好的豆豉出在小南门。而在与全州相邻的湖南周边县,也有赞言:“全州豆豉新宁酱,凑在一块天下香”之古谚。近10余年,因为县城建设的扩展,豆豉加工厂几乎都迁到了石塘镇;石塘镇目前有50余家中、小型豆豉加工厂,每年加工豆豉近1000吨,每公斤单价8—10元,是该镇重点推出的名牌农产品。全州豆豉的加工制作工艺,传承于全州小南门豆豉传统制作工艺。其工艺步骤基本程序如下:

一、选豆。选用本地当年或头年产的优质豆(以黑皮泥豆为最佳),选净豆中杂物上甑。

二、蒸制。灶台上固定一宽口大铁锅(全州人称为灶钯锅),锅内加入2/3清水,将大木甑(即蒸桶,桶底有条格,铺上白棉布做隔)置铁锅上,倒入豆子后加盖蒸豆。蒸制时间在2—3小时左右。蒸制过程中要上下翻动一次,当满屋飘香时,察看黑豆熟透后停火。

三、浸泡。趁热将熟黑豆倒入专门浸豆用的水池,水中加入适量青盐(促进发酵和加深豆豉颜色,每100公斤加青盐0.3-0.4公斤),水要盖住豆子(以豆子泡好时水刚好被汲完为好)。当豆子泡得饱满透亮时(2小时左右)取出。

四、发酵。取出泡好了的豆子冷却后(刚泡好温度还很高),倒堆在黄土地板上(专用发酵场地,劣平整高出地面5寸到一尺),盖上干净的草垫子或麻袋(大热天不用盖)发酵,两天后只翻动一次,以后五六天每天翻动一次,总发酵时间不少于七天,待豆上长满淡绿色酵母菌茸毛,并有香味散发时,即可停止发酵。

五、清洗。将发好酵的豆子装入大箩筐中,抬到大江里清洗,清洗时,按一个方向不断搅动,充分洗净后,沥干。

六、再次发酵。豆子沥干后,倒入竹垫上,周围用竹围围好,再盖好发酵两昼夜,待豆豉香味更浓厚,颜色更深即可。

七、晒干。将发酵好的豆豉,放置竹垫上晒,晒至抓在手中握紧再放开时,豆豉能自动散开即可上市出售。

注:豆豉再发酵后,也可蒸制:在发酵好的豆豉中洒上些米酒,上木甑里蒸,待冒蒸汽20分钟左右后,倒出晾凉保存,这种豆豉叫洪水豆豉,其颗粒滋润,味香甜,做菜时用做配料,做出来的菜或汤特别味道好,且汤色好,但保存期不如晒干的豆豉长,此法目前基本不用了,现在上市的成品基本上都是晒干的。

产品特点:颗粒松散,异香扑鼻,捏之易烂无核,黝黑而有光泽,佳肴佐料,后味回甜,加入精盐和高度米酒,可增长贮藏时间。

信息来源:全州县人民政府网

二. 广西 桂林 全州 全州文桥鸭

全州文桥鸭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全州文桥鸭,原产地为全州县文桥镇,《全州县志》记载为本地麻鸭。也称为本地鸭、文桥土鸭、土麻鸭等。经济类型:属蛋肉兼用型鸭。

雏鸭:全身绒毛黄色。

公鸭:头颈羽毛为墨绿有金属光泽色,背部羽毛为棕黑相间略带白点,并带金属光泽,尾羽为黑白色,性羽呈墨绿色向背弯曲,翅膀上的羽毛墨绿白相间。

母鸭:背部呈泥黄色或灰白色,泥黄或灰白色羽毛中又掺杂着黑麻点羽毛,颈羽为泥黄色。

文桥鸭具有个体小、适应性强、性情温驯、觅食力强、耐粗饲、产蛋量多、鸭肉脂肪含量少、适口性好、肉质细嫩、无膻鸭腥味、味美清香等特征,适合于目前家庭食用,文桥人历来用五花肉炒醋血鸭招待贵宾。全州醋血鸭是两广特别是南宁、桂林等城市的一道名菜。

蓝天、碧水、绿树,一群幸福的文桥鸭游来游去……这是全州县境内众多河流、湖泊、水库里一道美丽的乡村风景线。全州文桥鸭以体型小、产蛋量高、肉质细嫩、味美清纯等著称, 尤其是“文桥醋血鸭”成为一道名菜,享誉八桂。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地方特有物种文桥鸭,年出栏60万羽以上,成为全县广大农户增收的新亮点。

地域范围

中心产区在全州县文桥镇,分布于文桥镇、庙头镇、黄沙河镇、永岁乡等四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111°20′,北纬25°57′~26°20′,东西宽28.8公里,南北长45公里,保护面积为756.9平方公里;年生产总量100万只以上。

三. 亚洲 韩国 全州拌饭

全州拌饭是以平阳的冷面,开成的汤饭一起是朝鲜3大饮食中一,而且全州拌饭是首位而有名。是使用优好的地理条件下生产的质量优好的农产物,酱油,做饭时的精心的手味结合品。全州黄豆芽是全国第一,使用自然产黄豆芽的也叫全州黄豆芽拌饭。

四. 广西 桂林 全州 全州大蒜

全州大蒜尤以“蒜乡”枧塘出名,有五、六百年的种植历史。以蔸大苔粗,衣薄肉厚,味辛性温、香辣脆嫩著称,具有保健防病抗癌,降血脂、胆固醇,下气消食,除风破冷,解毒散痛等特异功效。尤其是独蒜,香辣可口,堪称蒜中精品。蒜苔不长不短,白嫩青脆,运销俄罗斯、日本和东南亚等国。

五. 广西 桂林 全州 全州紫皮大蒜

紫皮大蒜,广西全州土。引用云南通海紫皮大蒜为种,由于自己特有的地理环境,种植出来,品质独特,质量上乘,具有上好的药用价值的大蒜,成为全州县特有的土。

品质特征

全州县紫皮大蒜皮紫红,头肥瓣大,辛辣味浓,外皮松而内瓣衣紧,鳞茎皮紫易剥,多数为四六瓣,洁白有光泽,个体肥大肉质紧实,以味辣香美而著称。其独特之处是,长存不减味,久放不变色,捣成的蒜泥,放置三天以上色味均不变。人们称道:“枧塘的紫皮蒜,每头都是四六瓣,车辗不碎,脚踩不烂,经久色不变,香味四处散,调味又作药,堪称‘金不换’。”

地理条件

全州县属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298天,年平均气候17.7°C,其主要特点是太阳辐射强,大部分月份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有机含量高,非常适合紫皮大蒜的种植,紫皮大蒜产于全州枧塘一带,生长于峪口肥沃的沙土地。

产业发展

在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州县枧塘乡立足当地优势,大力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引导农民种植紫皮大蒜,发展大蒜产业,通过典型示范,技术指导,使紫皮大蒜种植形成了规模。

目前枧塘乡种植3000亩云南通海紫皮大蒜,由于全州县地理环境好,雨水充足,大蒜长势良好,加之所种大蒜个头大、品质好、味道纯正,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来自周边县市的大蒜收购客商早早守候在地旁等待收购鲜蒜。蒜农们个个喜悦地在地头挖蒜。按照今年的大蒜市场收购价格,一亩地可收入4000-5000元。现紫皮大蒜已经成为枧塘乡百姓奔小康的金钥匙.

六. 广西 桂林 全州 全州朝天椒

该品种为早熟性品种,上市早。一代杂交优势强,长势旺,株高65-75厘米,株茎粗壮,果实密集,果长4.5~5.5厘米,果径0.6厘米左右,单株结果200个左右,易于干燥加工,果实深红色,果面光滑,味浓辣,适于加工出口。干椒每667平方米产500公斤左右。

桂林全州县土壤肥沃,含钾量丰富,非常适合朝天椒生长,其成品椒品质优良,色泽油亮,深受海内外客商青睐。朝天椒产量稳定产值高,受到种植户好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由最初的2000亩发展到现在的50000亩。

七. 广西 桂林 全州 荷花鱼熏干炒辣椒

在桂林市全州、灌阳、兴安等县,解放前兴种一季水稻,生长期较长,又不施放农药化肥,便于稻田养鱼。一般是禾苗中耕撤了石灰后,才放养鲤鱼,一亩稻田放百把两百尾当年孵化的小鱼苗。待稻穗黄边时,就可放水捉鱼收获了。禾花鲤鱼长得肥壮,肉厚细嫩,是淡水鱼的上品之一
禾花鱼鲜吃,有炒鱼片,也有黄焖、红烧、清蒸,更多的是串汤。即选择一二两重的活鱼,先在鱼颈上割一刀,用手将鱼胆挤出,把整个鱼放入烧开了的豆豉生姜汤的锅里,放盐加盖,待煮开后几分钟即可吃,可谓“鸡吃叫、鱼吃跳”其肉鲜嫩细滑,鱼汤清甜可口。吃不完的鲜鱼,就加工成腊鱼,即将活鱼破开肚子,掏出内脏,放入缸(盆)里,加盐、酒、生姜,腌制半天或一夜,然后拿出放到竹编上,下面烧谷壳火,由烟薰干,呈腊黄色,一股浓烈的腊香味。要食用时,有炒青椒、酸菜,有油煎炸,也有用炭火烤熟,香味扑鼻,送饭送酒真是妙不可言。( 桂林)

八. 广西 桂林 全州 文桥腊胆肝

文桥人制作和食用腊胆肝始于何年何代,具体时间已无从考究了,但据该地老辈讲,最小有上千年的历史。据该乡文化站站长易著蔚介绍,他曾在上世纪六十年未看到一本家谱,记载着该族先祖在北宋时就有制作和食用胆肝,并把它当作珍馔,是贵客才让其品尝。如按最保守的年代计,文桥人制作和食用胆肝的历史应在千年以上。

制作方法

胆肝一般都是腊月杀年猪时制作的,一般与腊肉同时制作,其方法与制腊肉基本相同。杀猪后将猪肝连胆从猪腔内完整摘下后,用细盐仔细擦遍肝周(注意不要把胆搞破),然后与同样擦了盐的腊肉一同腌制在盆子内,腌约4天后翻动一次(其渍盐水不能倒出),再腌制了3——4天后(一般腌制时间为一周),将胆肝挂于通风处阴3天左右,就可放挂到火堂上,让柴火的烟熏了。象熏腊肉一样,挂位离火堂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一般距离4——5尺为宜。熏约半个月后,肝体已全部渗透了胆汁,这时要根据该肝上胆的大小采取人工排胆汁。制作胆肝的猪胆越小越佳,其胆汁质量也越小越高,这种小胆汁是不用排汁的,如果是大胆囊多胆汁的,在熏了15天左右就要排去一些,排汁的方法就是在胆囊上用锐器扎洞,让胆汁流出,排多排少随主人口味而定,有喜欢苦味的人少排一些,不喜欢苦味的人多排或排尽余汁,在烟熏约一个月后,所有肝汁全被肝吸收,肝呈黑黄色,手触坚硬,捏之成粉状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

将胆肝切片配以香蒜,辣椒粉或炒或蒸均可。烹饪好的腊胆肝清香爽口,余味无穷。且有清胆明目,降火去热,健胃消食的功效。

该食品主要为文桥人制作,庙头等相邻乡镇也有人制作,但食用的人全县均爱。新中国成立以前,胆肝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是难得的奢侈品。如今生活好了,就象熏腊肉一样,一般都要制作,有的家庭还要制作数个用于送礼,外乡人如果能得到一个全胆肝礼品,那是不同凡响的关系了。

九. 广西 桂林 全州 东山良种母猪

东山母猪产于广西全州县东山瑶族乡,是我区优良地方猪之一。

外貌特征:本品种体型高大、体质健壮、结构匀称,属肉脂兼用型猪种,一般头较小、嘴稍长、耳大下垂、胸深广、背凹、腹大下垂不拖地、四肢高、014个、毛色二头乌(头、臀为黑色,其余部分为白色),少数背腰有黑块。

生产性能:胎产仔数平均10.35头,初生0.65公斤,肥育猪在一般条件下日增重368克,较好饲料喂养增重可达580克以上,胴体瘦肉率41.38%、脂体占37.92%、骨占10.82%、皮占9.9%。

主要优点:本品种体型高大、背腰平、生长发育较快、饲料利用率好、瘦肉型,与大约克、长白公猪杂交较好,杂交后平均窝产11.83头。60天窝重111.64公斤,胴体瘦肉率达46.95%,三品种杂交瘦肉率达54%。

该品种在桂北地区广泛养殖,仅东山瑶族乡2002年肉猪存栏4.5万头,年出栏3.2万头,年产乳猪1.8万头,远销湖南、广东等地,是广西桂北良好的杂交母本。

信息来源:全州县人民政府网

十. 广西 桂林 全州 全州禾花鱼

全州禾花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全州禾花鱼是鲤科淡水温水性鱼类,是团鲤的一个变种,又称禾花乌鲤、禾花鲤、乌鲤,因长期放养在稻田内,食水稻落花而得名;是全州县著名,也是桂林市十大名牌农产品之一。

全州禾花鱼属中国土著鱼类。体短而肥,一般体重在50-250克,全身紫褐色,细叶鳞,皮薄,隐约可见内脏。它肉多刺小,有主刺无细刺,肉质细嫩清甜,无腥味。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8.06%,氨基酸总量为73.66%,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3.54%。它具有食性杂,生长快,抗病力、繁殖力强等优点,是一种营养价值高,集美食与观赏性于一体,宜推广养殖及加工利用的地方优良鱼类品种。

全州禾花鱼进贡历史始于南宋(一说始于乾隆盛世),之后家家户户都有稻田养殖禾花鱼的习惯。

全州稻田养鱼的历史漫长而悠远,早在汉代就有了。据传全州的县城还在洮阳(现全州之古洮阳遗址)时,一位清晨早起卖鱼的渔夫一不小心,把一担从江里捕捞的鲤鱼仔倒进了路边的稻田里,除了捡捞起那些已死和将死的鱼外,那些活跳跳的早就逃散了。稻田是人家的,禾苗正在拔杆孕穗,田里是挖不得水的,怎么办这渔夫不死心,经与田主协商,就把进水和出水口用杉树枝拦好,等到稻田挖水时,吃饱了禾花的鲤鱼仔不但肥得油光水滑,而且吃起来有一种特有的滋味,聪明的全州人从此开始特意在稻田里放养鲤鱼。

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10岁能赋《笔山诗》、被桑梓称为神童的先祖陶崇公,在考中进士殿试时,将自撰的《宋铙歌鼓吹曲》及《楚词七叙》两书献于皇帝。宁宗爱其才,又见他有柳子厚遗风,就指名他为太子讲读官,专门辅导太子赵昀学习。一年春节省亲时,先祖带去家乡禾花鱼干,赵昀食后赞不绝口,待老师说明该鱼为稻田禾花养成,并说"鲜活禾花鲤鱼的味道那才叫绝呢",太子横竖要吃鲜鱼。可寒冬季节哪里又有鲜鱼好不容易等到秋分,先祖奉太子令回乡,备好了数十斤刚出田的鲜禾花鱼,包一条小船,用鱼网将鱼吊入水中,沿湘江到洞庭下长江到京师时,鲜鱼尚活蹦乱跳。太子食后拍手叫绝,又将鱼孝敬皇帝老子。此后,全州禾花鱼名声大噪,理所当然地成了贡品,同时也推动了全州禾花鱼的养殖。先祖在太子登基后(宋代当皇帝时间最长的宋理宗得到重用。

传统稻田养鱼一般亩产鱼三五十斤。禾花鱼肉质细腻,刺少肉多,骨软无腥味,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黄焖、清煮、煎、蒸都好吃,尤以瓦罐煨煮其味最佳。汤开鱼熟,满屋飘香。用鲜活禾花鱼烘制成禾花干鱼仔,是全州人传统保留它的办法。因鲜鱼从稻田中挖出后不管放在什么地方饲养,两个月后,禾花的真味异香便随之消失,但制成腊鱼干后异香如故。全州人称禾花鱼干为腊鱼仔,其成品金黄油亮,闻香生津,久食不腻。全州自古有谚云:"禾花鱼下酒,见者不走。"鱼出田时,户户飘香,全州人古有"见者入席,喝酒吃鱼"的习俗。"腊鱼仔送饭,鼎锅刮烂","炒鱼肚货,肚子胀破",其言实也。

禾花鱼是一种体色乌黑透亮的鲤鱼品种,即乌鲤,主要在全州县一带稻田中养殖,因采食落水禾花后上市,鱼肉具有禾花香味而得名禾花鱼。禾花鱼食性杂、生长快、繁殖能力强,刺少肉多,肉质细嫩、骨软无腥味、蛋白质含量高,一般体重在50-250g。清代乾隆盛世曾是宫庭贡品。禾花鱼养殖项目多次获得农业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科委和水产局奖励。目前年养殖面积40万亩,年产量0.76万吨。

全州县的禾花鱼是把它用酸水、盐煮过,放在火炉上烘干,吃时放豆豉、蒜、姜,加上辣椒粉———咸辣适宜,味鲜无比,堪称“岭南一绝”。禾花鱼吃法多种多样。但只有把它“烘”干,才别有一番风味。全州人喜欢将“禾花干鱼仔”在煮和蒸前稍用温水浸泡,佐以豆豉、辣椒粉,配以白酒、味精、放在铁锅里煮。更佳的是待饭要熟时,放到饭上蒸。端上桌来,真是一片稻米鱼花香。其肉质细腻,鱼刺松软、味道浓厚。造型美观,汤汁乳白,富含胶质,鱼肉鲜香细嫩,藿香味浓。

做法

1.将鱼购回后清水静养1~2天,以吐尽肚中泥沙备用,并将其他的原料洗净,作相应的刀工处理。

2.去苦胆:用牙签或大号针在鱼身右侧离鱼鳃1厘米处戳一小孔,用力一挤即出。

3.将挤去苦胆的鲤鱼直接放入冷水锅中,加盖用大火烧开,加盐、姜丝、独蒜、豆豉、转中火炖制20~30分钟,待其汤色乳白,鱼体熟透,加青红椒丝、味精、藿香碎、葱花,再烧煮一下即可。

4.将鱼逐一摆放在盘中,大蒜放中间。

注意事项

1.静养的时间要足够,以便吐尽泥沙;挤苦胆时要倍加小心,若弄破应马上用水冲洗,以免使整锅鱼以苦。

2.烧开之前,切忽翻动,否则腥味太重。

3.炖制时间要恰到好处,太久,食用时不成形;时间不够,鱼鳞中的胶质溢不出。

地域范围

全州禾花鱼的地域范围包括全州镇、龙水镇、凤凰乡、才湾镇、绍水镇、咸水乡、蕉江乡、安和乡、大西江镇、永岁乡、黄沙河镇、庙头镇、文桥镇、白宝乡、东山乡、石塘镇、两河乡、枧塘乡等18个乡镇,皆产禾花鱼。全州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北纬25°29′36″~26°23′36″,东经110°37′45″~111°29′48,界于越城岭与都庞岭两大山脉之间。境内东西最宽距离85.77公里,南北最长距离99.23公里,拥有土地总面积4021.19平方公里。东北部依次与湖南省的道县、双牌、永州、东安、新宁五个县(市)交界,南部、东南部与兴安县、灌阳县接壤,西部与资源县毗邻,海拔200米~2123.4米。拥有总水田面积54.92万亩,年生产禾花鱼稻田总面积(早、中、晚三糙)达45万亩。年生产禾花鱼总量达8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禾花鱼体短,腹大,头小,背部及体侧呈金黄色或青黄色,鳃盖透明紫褐、腹部紫红色皮薄,半透明隐约可见内脏,全身色彩亮丽,性格温驯。(2)内在品质:肉多刺少,骨软无腥味,肉质细嫩清甜,鲜嫩可口。(蛋白质含量≥14.0g/100g、脂肪≤4.0g/100g、钙≥500.00mg/100g、锌≥28.0mg/kg、铁≥15.5mg/kg)。(3)全州禾花鱼产品生产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普通淡水鱼》(NY5053)、《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NY5070)执行。(4)全州禾花鱼产品生产环境严格执行NY5051规定的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定期监测,严禁在产地周边1000米内制造“三废”污染源,整个养殖期间对水环境进行严格控制(执行标准:NY/T5059).

推荐特产